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春秋類
書類
四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職官類
正史類
載記類
詔令奏議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醫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楚辭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正一部
 无远不服无幽不届四夷百蛮罔不率俾东西南北

 无思不服然后可以对文王之大德成武王之丕业
 其功岂不大哉
  晁无咎
曰治至于可用师者治之成故善人为邦至
 于可以即戎而后为功也岂非诘戎兵者政之终欤
 故诗曰闵予小子遭家 (第 3b 页)
辛伯告王 晁补之
左传杂论曰黑肩欲弑王辛伯告而诛之元恶
得歼义可无悔传乃谓辛伯尝陈四者以谏周公弗从
而及于难夫人臣无将 (第 38a 页)
辛伯告王 晁补之
左传杂论曰黑肩欲弑王辛伯告而诛之元恶
得歼义可无悔传乃谓辛伯尝陈四者以谏周公弗从
而及于难夫人臣无将 …… (第 77a 页)
桓公之
中钩佯死以误管仲已而载温车中驰行有高国内应
故得先入立发兵拒鲁按左氏载桓公入齐事太略应
据此 补之

焦竑曰自宋儒以来率谓子纠非所当立考之管子载 (第 87b 页)

云)
(详遵切梁简文帝长安有狭邪行我居青门北可忆复易寻大息骞金勒中息绾黄银小息始得意
黄头作弄臣
晁补之
求志赋思城阙之佻达兮勉踵夫昔之人羿之志于彀兮亦反求夫全身小人不知学礼
兮畏罪罟之所寻)
(力珍切班固 …… (第 25b 页)
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艰音勤)(字典他昆切音𥋆与
涒通尔雅太岁在申曰涒滩注涒史作汭)
(韵 补之
人切扬雄赵充国颂汉命虎臣惟后将军整我六师是
讨是震班固东都赋赫然发愤应者兴云霆击昆阳冯怒雷震左思吴都 (第 29b 页)
蟠空作秋声横音黄)(陟良
切刘望之八阵台赋有人超然卧邓南阳甚似阿衡乐未渠央感大耳之至意姑黾俛而徂征
晁补之
求志赋
幽离房诚不忍兮弃此而莫能藏执徐之青阳兮予先孑兮东征)
(韵注音𦍑张衡思元赋过少皞之穷
野兮
(第 20a 页)
显令德中庸引诗作宪宪韩愈诗瞢瞢莫訾省默默但寝饭子兮何为者冠佩立宪宪何氏
之从学兰葱已满畹)
(武板切 晁补之
诗大夫盘中定州盏三举檐花舞凌乱戴复古诗诸君伤时强自遣
曲生风味况不浅羯胡妖气蔽神州誓江不救中原乱新亭 (第 9b 页)
丘也 晁补之
诗正赖觞咏中得意自陶写留连接清晤欲起不能罢是时春雨馀桑密鸠鸣野)(字典古雅
切王粲登楼赋聊暇日以销
(第 4a 页)
忧注暇古雅反或作假张耒诗譬如张众乐要以归之雅区区为对偶此格最污
下求之古无有欲学固未暇 晁补之
诗倒床鼻息恶唤起对残灺复古志尚奇众竞方独暇)(转注古音
书冶切论衡引谚一岁再赦善人喑哑)
(兹野切 (第 4a 页)
晁补之
诗弦歌高楼上但恨知者寡丈人遗世心口语
倘能借)
(侧下切音鲊枚乘兔园赋从容安步斗鸡走马俛仰钓射烹熬炮 …… (第 4a 页)
与欢相怜约
誓㡳言者常叹负心人郎今果成诈)
(上声黄庭坚诗白圭自圣禹今谁定真假晁子发谠言圣功谅难亚 晁补之
诗及时秫麦贱尊酒得同把安能效乾没肩与市人亚冯子振十八公赋支颐戢首于邅回怆恍之郊
扬鬐振翮于厓略懭悢之 …… (第 4b 页)
量牛马)(上声 晁补之
诗平生交游情独处不可乍那为一马饮浊水喷百马弦歌高楼上但恨知者寡)
(韵注音舍白居易诗西日凭轻照东风 (第 5a 页)
故)(韵补祥豫切仪礼豫则钩楹郑康成注今文豫作序汉书叙传昌邑短命昏贺失据戾园
不幸宣承天序)
(去声 晁补之
诗李侯得意誇题柱成诗欲使邀诸路自有桓山石室弹深屋时闻茧抽绪
无琴尚可何独弦要识精微非度数秦观诗无端叶 (第 10b 页)
新蟹梅尧臣诗一寸明月腹中有小碧蟹生意各蠕蠕黔
角容夬夬苏轼诗幽光发奇思点黮出荒怪诗成自一笑故疾逢虾蟹 晁补之
诗而予与二子高兴偶相戒松
舟下清江毛发数虾蟹)
(去声符戴畋获虎颂铤戟罗兮山谷隘飞走殚兮林莽坏有虎勃 …… (第 7b 页)
虐惟杀人莫予奈)(通韵
叶载易君子得舆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
(黄外切易涣其群元吉光大也王居 无咎
正位也涣
其血远害也夏侯湛抵疑外无微介内无请谒矫身擢手径蹑名位吾子亦何不慕贤以自厉希古以慷慨乎
谒音 …… (第 9b 页)
易震索索中未得也虽凶 无咎
畏邻戒也楚词九章何芳草之早夭兮微霜降而下戒谅不聪明而蔽壅兮使
谗谀而日得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 (第 17a 页)
元稹乐府年年买马阴山道马
死阴山帛空耗张咏诗感君见我开口笑把臂要我谈王道几度微言似惬心投杯著地推案叫 晁补之
诗渔
家人言傲城市未曾到生理自江湖那知城市道谢翱诗宫花剪绫连院号覆取翻看成一道织纹宛转敕字
新知是初 (第 8b 页)
乃知者异乡孰与言救谤定不暇苏轼诗平生好诗仍好画书墙涴壁长遭骂不瞋不骂喜有馀世间谁复如
君者画胡化切 晁补之
诗清风穆然在如渴啖甘蔗况我自散材谷口穷耕者去年秋不在匏瓠悬庭架)
(去声陈师道诗渔沟寒饼不下箸推柁 …… (第 3a 页)
夜平明放溜出清口霜落潮回雾连野黄庭坚诗秋阳沉山
西委照藩落下雾连云气平濛濛翳中野空村晚无人一二小蜗舍 晁补之
诗留连接清晤欲起不能罢是时
春雨馀桑密鸠鸣野谢翱乐府龙为马白照夜气汗云声彗野备法从引宸驾)
(去声黄 …… (第 3a 页)
师寄食鲁柳下我今见诸孙风味窥大雅大雅久不作图王勿成霸 晁补之
诗崇朝洁腹坐往往食旁舍子固
业少成议论媲风雅尝闻庄生说乃慕巨鱼化)
(韵注五华切泥著瓦覆屋谓之瓦读去 …… (第 3b 页)
架)(集韵四夜切韩琦诗见窊字注张耒诗山僧安寂寞畏冷不出舍劳生渴閒境
顿使我心写晚江平若席风势欲相借
晁补之
诗而我独迂疏通人所讥骂正赖觞咏中得意自陶写留连接
清晤欲起不能罢又与卸通石鼓文宫车其写又四马其写注舍 …… (第 3b 页)
诗也向慈恩寺里游皆不可作如字读黄
庭坚诗翁家炊黄粱杀鸡延食罢问余所从谁庸讵学邱也投身解世纷耻问老农稼 晁补之
诗鄙俚颇近情
持用自悲诧功名与道义熊掌偕鱼炙二事良难兼夫子贤点也)
(音诈苏舜钦诗柔软众所佳佞面谁 …… (第 4a 页)
承弣注弣弓把也释文把音霸)(古讶切礼记命市纳贾以
观民之所好恶荀子鲁之粥牛马者不豫贾杨倞注贾读为价
晁补之
诗居然邑里号曾墨为还驾况在灶奥 …… (第 4a 页)
居讶反大雅肆筵设席授几有
缉御或献或酢洗爵奠斝御鱼驾反张耒诗为当勉自修汲汲不可暇为当饮美酒送老在杯斝 晁补之
诗子
常妙工诗苏李掩曹谢有时醉酕醄大小翻盏斝陈傅良诗苏君舌掉巫峡水杨君气夺幽并夜黄君石矻不
可转夫子 …… (第 4b 页)
英概足悲咤石梯造云雾丹白开广厦)(古讶切谢翱乐府市日中不易
价坐明堂朝诸夏赉万方锡纯嘏)
(苦化切 晁补之
诗不然抱幽璞终岁裹幞帕坐令青绳繁暂出刑两
踝)
(集韵衣驾切音亚韩子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去声 …… (第 4b 页)
照天下也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鹯
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
(寡去声柳宗元诗八方定位开神卦六甲离离齐上下 晁补之
诗人生形骸累
未免俗情诈此理岂外求犹烦詹尹卦清风穆然在如渴啖甘蔗)
(寡去声释惠洪诗斯文如贯珠字字 …… (第 5b 页)
敝邑见先问此馀不暇君能为我再讲说座上不容人俗话 晁补之
诗倏然一室内黄卷开佳话尺璧竞寸阴
宁复当论价吟哦愁肝肾蟋蟀吊长夜)
(陟驾切易林长女三嫁进退多态) (第 6b 页)
疏池者柳车之池柳车以象宫室之霤柳读霤)(都豆切皮日休蓝田关铭难图其形莫状其秀双扉未开
天地如斗
晁补之
诗河流之所濡一斛泥数斗我庄当水穷乃比石田瘦尚无东陵瓜况有南山豆何梦桂诗
把国天柱倾哀我鞠子疚苍鹅飞冲 (第 8a 页)
榭不成未得安息参同契按立法令至诚专密谨候日辰审察消息苏轼诗灵苗与毒草疑似在毫发把玩竟
不食弃置长太息 晁补之
诗懒从徽的自凝尘老向诗书逾爱日自言结习久难除犹理断编寻止息)
(徒结切易林太微帝室黄帝所直戴复古诗 (第 27b 页)
欲斫奸邪窟楚国何曾斩无极)(呼麦切苏轼诗路人行歌
居人乐僮仆怪我苦悽恻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晁补之
诗叔与气尚豪支颐视屋极斯文恶表
襮枯鱼戒所忽应如鲁宫籀藏壁俟其坼刘子翚诗清如夷齐邻粹若渊骞觌独警发铿 (第 26a 页)
 律管

                
    六吕始建国元年正月
    癸酉朔日制
右铭藏 晁无咎
学士家云始建国元年正月癸酉朔日
制按汉书律历志古以竹与玉为之平帝时王莽始易 (第 6b 页)
然古之博与今之象戏不同 晁无咎
云象戏戏兵也以三十有二棋为两军而博则十二棋耳
缧绁
孔安国氏曰缧黑索也绁挛也所以拘罪人元按古者称罪人 (第 20a 页)
 (漯河又东北过大名馆陶别出为屯氏河又/东北过清河灵县别出为鸣犊河今皆绝)然则今
 河之入海者入渤海耳禹贡所谓入于海者由碣石
 之海(按孟康云禹时河入海碣石不注渤海 晁补之/
河议云二渠于禹贡无见禹时河入海盖在碣)
 (石渤海北距碣石五百馀里而河入渤海乃汉元光/三年河徙东郡所 (第 9a 页)
  铭六字曰建光中室有四按东汉孝安帝即位之十六
年名其年纪曰建光是器盖于建光中造也中室之称
者宜其有五室而此特中室之器耳盖汉武立帐则有
甲乙言中室有四则其他亦或有数也


  律管







  六吕始建国元年正月

  癸酉朔日制

  右铭藏 晁无咎
学士家云始建国元年正月癸酉朔日
制按汉书律历志古以竹与玉为之平帝时王莽始易 (第 6b 页)
  宋实不能行王政后果为齐所灭王偃走死○尹氏
曰为国者能自治而得民心则天下皆将归往之恨

其征伐之不早也尚何彊国之足畏哉苟不自治而
以彊弱之势言之是可畏而已矣(庆源辅氏曰尹氏说尽后世为国而
不自彊但以彊大为畏者之病诚能反是道而求之于己则知仁者之果无敌而帝王之道是诚在我而
已○问赵氏注修德无小暴慢无彊
晁补之
曰修德无小能修德则小可大暴慢无彊遇修德则彊必弱)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 (第 17b 页)
书吏房公事李清臣兼编修中书条例诏罢之(此据/御集)
自太子中允复为校书郎通判海州(此据曾布制集/及 晁补之
行状)
绛既责清臣愿还旧秩且求外任故也
戊寅集贤校理赵彦若兼崇文院检讨编修会要 赐
右赞善大夫吴安 (第 1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