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四書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目錄類
政書類
別史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職官類
史評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續道藏
  无疑焉以祖荫为寿安主簿迁潞之长子令诚心
  爱养富郑公弼叹以为古县令也元祐初以荐授
  京兆府教授侍御史王岩叟 正言朱光庭
言春秋
  学废已久绚治春秋深通试太学博士绚明粹温
  恭孝弟乐善不为异端所惑故其履也安内日加 …… (第 22b 页)
  重无交战之病故其行也果将终启手足盥靧安
  然而逝绚在程门但有所知惟恐不与人共程学
  之与绚及李吁有力焉
   朱光庭
字公掞偃师人十岁能文举进士调万年
  主簿数摄邑篆人以明镜称之元祐间为谏官论
  奏无虚日宣仁甚咨纳 …… (第 23a 页)
  有泚颢尝称其展拓得开将来可望后卒业颢弟
  颐所与颐别一年复来见问其所进曰但去得一
  矜字颐叹其善学因谓 朱光庭
曰是子可谓切问
  近思者矣良佐举进士宰应城胡安国以典学使
  者行部过之不敢问以职事顾因介绍请以弟 (第 32a 页)
  郊天(宋/) (辽/) (金/) (元/)
哲宗元祐元年礼部言元丰所造大裘虽用黑羊皮乃
作短袍样袭于衮衣之下仍与衮服同冕未合典礼下
礼部太常寺共议上官均吴安诗常安民刘唐老龚原
姚勔请依元丰新礼丁骘请循祖宗故事王愈请仿唐

朱光庭
周秩请以元衣袭裘独礼部员外郎何洵直
在元丰中尝预详定以陆佃所议有可疑者八按周礼
节服氏掌祭祀朝觐衮冕 (第 1b 页)
衣之下仍与衮服同冕未合典礼下礼部太常寺共议)
(上官均等请依元丰新礼丁骘请循祖宗故事王悆请/仿唐制 朱光庭
周秩请以元衣袭裘独何洵直在元丰)
(中尝预详定以陆佃所议有可疑者按周礼节服氏掌/祭祀朝觐衮冕六人惟王 (第 3a 页)
害正章数十□会右諌议大夫孙觉侍御史刘摰右司
谏苏辙御史王岩叟 朱光庭
上官均等连章论蔡确罪
且言确在熙丰时冤狱苛政首尾预其间及至今日稍
语于人曰当时确岂敢言此其意欲固窃名 …… (第 7a 页)

钱则费用自广今若许人情愿则未免设法罔民使快
一时非理之用而不虑后日催纳之患非良法也会台
諌王岩叟 朱光庭
王觌等交章乞罢青苗光大悟力疾
请对太后从之诏常平钱榖止令州县依旧法趁时籴 …… (第 15a 页)
安世 朱光庭
等三十人皆其死友太后于是面谕摰曰
言者谓卿交通匪人为异日地卿当一心王室若章惇
者虽以宰相处之未必乐也 …… (第 27b 页)
恐退上章自辨而梁
焘王岩叟果上疏论救之太后曰垂帘之初摰斥排奸
邪实为忠直但此二事非所当为也遂罢知郓州 给事
中朱光庭
驳之曰摰忠义自奋朝廷擢之大位一旦以
疑而罢天下不见其过言者以 (第 27b 页)
光庭
为党亦罢知亳州
八年九月戊寅太皇太后高氏崩初太后不豫吕大防 …… (第 27b 页)
乎京惇对曰诚有是心特反形未具
耳会刘摰梁焘已贬死京等奏上不及考验乃下诏禁
锢摰焘子孙于岭南勒停王岩叟 朱光庭
诸子官职蔡
京觊求执政故治狱极意罗织元祐诸贤既成而曾布
忌京密言于帝曰蔡卞备位丞辖京不可以同升遂止 …… (第 32a 页)
惧百官有司不举其职而或至于媮欲法神宗之励
精恐监司守令不识其意而流入于刻于是颐门人右
司谏贾易左正言 朱光庭
等劾轼策问谤讪轼因乞补
郡殿中侍御史吕陶言台諌当循至公不可假借事权
以报私隙右司谏王觌言轼命辞不过失 …… (第 36a 页)
刑乃罢颐出管勾西京国子监时吕公著独
当国群贤咸在朝不能不以类相从遂有洛党蜀党朔
党之语洛党以颐为首而 朱光庭
贾易为辅蜀党以苏
轼为首而吕陶等为辅朔党以刘摰梁焘王岩叟刘安
世为首而辅之者尤众是时熙丰用事之臣退休 (第 37a 页)
恭之心  左正言朱光庭
言蔡确先帝简拔位至宰相
灵驾发引辄先驰去数十里之远以自便安为臣不恭
莫大于此又言章惇欺罔肆辩韩缜挟邪 (第 100b 页)
 集贤校理黄廉为户部郎中廉提举河东路保甲凡
六年虽在团教场未尝易儒服故比陜西河北独不赐
战袍元丰它路保甲拥兵入县镇贼杀官吏独河东保
甲不为犬吠之盗司马光閒居往来陜洛间闻河东民

言甚美因熟问治状吕公著亦言河东军兴边民德廉
甚厚故有是除 辛亥以时雨稍愆今月二十四日太
皇太后躬诣中太一宫集禧观祈祷  朱光庭
言蔡确
章惇韩缜不恭不忠不耻议论政事之际章惇则明目
张胆肆为辩说力行丑诋以害政事蔡确则外示不校
中实 …… (第 2a 页)
误大臣盖指布辈也  朱光庭
奏今日庙堂之上司马
光未出只有吕公著一人忠朴可倚其馀皆奸邪伏望
圣慈早进范纯仁庶得贤者在位同心一德以 …… (第 14a 页)
左司谏王岩叟右正言 朱光庭
进对太皇太后曰知卿
等公正朝廷有阙失一一言来但安心言事太皇太后
垂帘官家又年小不比神宗时若非台谏公正 …… (第 16b 页)
志 丙午王岩叟 朱光庭
苏辙王觌等言吕惠卿罪恶
责授分司南京窃以执鲸鲵于漏网稍正邦刑蓄虎豹
于近郊终贻后患臣等岂不知降四官落 …… (第 27a 页)
又曰资格但可施于叙迁
若升擢人材岂可拘资格 司马光以疾作先出都堂
遂谒告自是不复入朝 八月己亥王岩叟 朱光庭

对延和殿岩叟进劄子论及人材之难上曰只为难得
全者有材者无德有德者无材对以为执政大臣须当
用材德兼 …… (第 34a 页)
 (此事此又司马光至诚至公之心质之天地/而无愧也后世闻公之言可以流涕痛哭矣)
己未荐享景灵宫辛酉大享明堂 丁卯苏轼为翰林

学士鲜于侁为左谏议大夫梁焘为右谏议大夫苏辙
为起居郎王岩叟为 侍御史朱光庭
为左司谏王觌为
右司谏 诏诸路坊郭第五等以上及单丁女户寺观
第三等以上旧纳免役钱并与减放五分馀并全放 …… (第 37b 页)
岩叟各上疏论轼吕陶言
苏轼所撰策题盖设此问以观其答非谓仁宗不如汉
文神考不如汉宣也今士大夫皆曰程颐与 朱光庭

而亲苏轼常戏薄程 (第 42a 页)
光庭
为程颐报怨也又言明堂
降赦臣僚称贺讫两省官欲往奠司马光程颐言曰子 …… (第 42a 页)
 宋史全文卷十三上
#+PROPERTY: JUAN 卷十三中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全文卷十三中
  宋哲宗二
丁卯元祐二年春正月壬戌王觌言 朱光庭
之论策题
言者既以为因苏轼与 (第 43a 页)
光庭
之师程颐有隙而发矣吕
陶之言 (第 43a 页)
朱光庭
论者又谓陶与苏轼同是蜀人而遂言 (第 43a 页)
光庭
也陛下若置而不问惟详察策题之是非而有罪
无罪专论苏轼即党名不起矣 故夏国主秉常以遗 (第 43a 页)
进物遣使来诏其子乾顺为夏国王如明道二年元昊
除节度使西平王例 诏傅尧俞王岩叟 朱光庭
以苏
轼撰试馆职策题不当累有章疏今看详得是非讥讽
祖宗只是论百官有司奉行有过令执政召逐人面谕
更不须 …… (第 43b 页)
奉守先帝约束毋
得弛废为戒由此观之臣岂谤议先朝者哉 辛未傅
尧俞王岩叟入对论苏轼策题不当太皇太后曰此
光庭
私意卿等 (第 44b 页)
光庭
(第 44b 页)
光庭
未言时何故不言尧俞 …… (第 44b 页)
与岩叟同奏曰臣等蒙宣谕谓党附 朱光庭
弹奏苏轼
上辜任使更不敢诣台供职伏俟谴斥丙子诏苏轼所
撰策题即无讥讽祖宗之意又缘自来官司试人亦无
(第 45a 页)
祖宗治体评议者盖学士院失于检会劄与学士院
知令苏轼傅尧俞王岩叟 朱光庭
各疾速依旧供职盖
从右仆射吕公著之议也范纯仁亦言苏轼只是临文
偶失周虑本非有罪 二月诏 (第 45a 页)
左司谏朱光庭
乘传诣
河北路与监司一员遍视灾荒按累降指挥措置赈济 …… (第 45a 页)
尚书左丞王存为尚书右丞戊辰孔文仲为左
諌议大夫杜纯为侍御史吕陶为左司諌贾易为右司
諌王岩叟为起居舍人 朱光庭
为左司员外郎王觌为 …… (第 49b 页)
省中面诘给事中张问因诮问贪禄不去
不知世所谓羞耻而孙升再劾张问引焘不知羞耻等
语于是批旨付三省曰岩叟 光庭
韩川等久在言路宜
稍迁擢焘于禁省诟同列升朋附焘宜罢于是岩叟等
皆递迁而升与焘有是命 癸酉胡宗愈为御史 …… (第 50a 页)
寻亦坐左迁
 辛巳诏蔡确责授左中散大夫守光禄卿分司南京
丙戌蔡确既责梁焘吴安诗刘安世以为责轻傅尧俞 侍御史朱光庭
相继论列范祖禹言确之罪恶天下不 …… (第 69b 页)
  宋哲宗三
庚午元祐五年春正月乙酉范祖禹言臣闻报国之忠
莫如荐贤今有劄子四道其一曰经筵阙官宜得老成
之人韩维风节素高奸邪畏之若召维以经筵之职物
论必大以为惬其二曰苏颂近乞致仕颂博文强识详
练国朝典故陛下左右宜得殚见洽闻之士以备顾问

其三曰苏轼文章为时所宗名重海内忠义许国遇事
敢言如轼者岂宜使之久去朝廷其四曰赵君锡孝行
书于英宗皇帝实录辅导人君宜莫如孝给事中郑穆
馆阁耆儒操守纯正中书舍人郑雍谨静端洁言行不
妄此三人者皆宜置左右备讲读之职 二月丁酉诏
去冬愆雪今未得雨宜权罢修黄河从梁焘 朱光庭

言也初范纯仁既罢相知颖昌闻朝廷复议修河上疏
曰自王安石轻信小人之言劝先皇更改法令而后乘 …… (第 78b 页)
观人情则邪正分而聪明无惑矣 辛卯杨畏为监察
御史刘安世 朱光庭
言御史阙员屡诏近臣俾举所知
杨畏不系所举之士未审朝廷何名除授 甲午梁焘
言窃闻尚书省人吏任永寿等四人 …… (第 80b 页)
右正言
刘唐老言伏睹大学一篇论入德之序愿诏经筵之臣
训释此书上进庶于清闻之燕以备观览从之 庚戌
梁焘 朱光庭
累乞外任刘安世乞宫观诏以焘知郑州 (第 86a 页)
光庭
知同州安世崇福宫初除安世中书舍人安世言
臣论列温伯至于累章卒不能回是为失职更被褒迁
得罪清议安世固不 (第 86a 页)
受于是安世与梁焘 朱光庭
同出 …… (第 86a 页)
光庭
所以乞外皆为邓温伯故也 给事中兼侍讲
范祖禹上帝学八篇 九月壬午御迩英阁召讲读官
读书讲宝训召宰臣执 …… (第 86b 页)

枢密直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癸巳御史中丞苏辙为中
大夫守尚书右丞吏部尚书苏轼为翰林学士承旨寻
有诏复召 朱光庭
为给事中刘安世为中书舍人及除
苏轼吏部尚书 丁未左司諌杨康国奏臣累弹苏辙
不可为执政陛下以辙兄弟并有 …… (第 87a 页)
 辛巳上谕吕大防曰论刘摰者已十八章乃邢恕过
京师摰与通简又延接章惇之子牢笼为它日计初邢

恕赴贬所舟行过京师摰与恕故相善因以简别摰摰
答简其末云为国自爱以俟休复监东排岸官茹东济
数有求于摰弗得怨之亟取摰简录其本送郑雍杨畏
二人者方弹劾摰乃解释简语以休复为复子明辟之
复谓摰劝恕俟太皇太后它日复辟也又言摰尝馆章
惇之子于府第故太皇太后怒 癸未王岩叟言臣之
区区不为一刘摰苏辙为陛下惜腹心之人耳宣谕曰
枢密之言是也固亦不深罪摰为摰垂帘之初有功岩

叟曰言事官未必皆忠直臣闻杨畏乃吕惠卿面上人
但欲去除陛下腹心之人便是与奸邪开道路耳十一
月乙酉朔刘摰为观文殿学士知郓州麻制以从摰所
乞为辞壬辰 给事中朱光庭
知亳州初刘摰罢相麻制 (第 96a 页)
光庭
封还言摰有功大臣不当无名而去言者若指臣
为朋党愿被斥逐不辞于是 (第 96a 页)
光庭
与摰相继俱罢 诏
新历以元佑观天历为名 辛丑守中书侍郎傅尧俞
卒太皇太后谓执政曰尧俞清直人又曰金玉人 …… (第 96a 页)
基言前日陛下罢黜刘摰王岩叟 朱光庭
孙升韩川辈
而洛党稍衰然洛党虽衰川党复盛矣 庚寅范祖禹
言臣前上仁皇训典愿陛下法则仁宗臣常以畏天者 …… (第 104a 页)
使连州安置晁补之添差监处州盐
酒税贾易添差监海州酒税务程颐追毁出身放归田
里郴州编管秦观移送横州编管 朱光庭
追贬柳州别
驾孙觉追职并两官及遗表恩泽赵卨追职并两官及 …… (第 130b 页)
里作元符观后以火废则元符之号亦不甚佳 秋七
月诏范祖禹移化州安置刘光世移梅州安置王岩叟
范祖禹刘安世 朱光庭
诸子并勒停永不收叙 韩维
卒 壬申夜云雾蔽天地震良久乃止 九月诏王圭
诸子并勒停永不收叙庚戌横州编管 (第 141a 页)

侍御史疏逐蔡确韩缜张璪章惇以清朝廷会议行差
役陶言新旧二法须裁量得中遂诏陶定议极其精密
民以为便 朱光庭
劾奏苏轼策馆职题目陶言议者皆
谓轼尝戏薄程颐 (第 32b 页)
光庭
乃颐门人故为报怨夫欲加轼
罪何所不可必指其策问以为讥谤恐朋党之祸自此 (第 32b 页)
翰环列经籍
春风堂在祠堂之后七间广十丈深五丈盖会讲之所
也昔 朱公掞
见明道先生于汝归谓人曰春风中坐了
一月堂名盖取此也中设讲座四围设听讲位临阶垂
帘前筑一台植以四柱
(第 3a 页)
  列传七十六上下
   苏轼       苏辙
 第九十四卷
  列传七十七
   孔文仲(武仲/) (平仲/)  朱光庭
   
刘安世      彭汝砺 (第 31b 页)
无故引唐高宗欲逊位与皇后之事上渎圣
听以此论之孰为大不恭孰为非所宜言也遂责光禄
卿分司南司台谏傅尧俞 朱光庭
梁焘范祖禹刘安世
论确怨谤不道人臣所不忍闻按确与章惇黄履邢恕
在元丰末结为死党确惇执政倡之于内履为中 (第 11b 页)
𨽻不以礼遇士人非先皇帝意又言经义之
弊蹈袭剽贼有司莫能辨请杂用诗赋取士复贤良方
正科罢常平免役法引 朱光庭
王岩叟为言官拜御史
中丞挚上疏曰上之所好下必有甚朝廷意在总覈下 (第 7b 页)
奉世封册西夏主乾顺以为大
臣优假奉世为是过举朝廷以其言失实罢监察御史
岩叟合台谏傅尧俞韩川上官均梁焘 朱光庭
王觌等 (第 7a 页)
  (极论蔡确章惇韩缜张璪朋邪害正章数十上会右/谏议大夫孙觉侍御史刘挚左司谏苏辙御史王岩)
  (叟 朱光庭
上官均等连江论确罪且言确在熙丰时/冤狱苛政首尾预其间及至今日稍语于人曰当时)
  (确岂敢言此其意欲 …… (第 1a 页)
 (颐在经筵以礼法自持每进讲色甚庄继以讽諌苏/轼谓其不近人情深嫉之每加玩侮于是颐门人右)
 (司諌贾易左正言 朱光庭
等积不能平劾轼试馆职/策问谤讪殿中侍御史吕陶言台諌当徇至公不可) …… (第 16a 页)
 (不悦御史中丞胡中愈左谏议大夫孔文仲给事中/顾临遂连章力诋颐不宜在经筵乃罢颐出管勾西)
 (京国子监时吕公著独当国群贤咸在朝不能不以/类相从遂有洛党蜀党朔党之语洛党以颐为首而)
  (朱光庭
贾易为辅蜀党以苏轼为首而吕陶等为辅/朔党以刘挚梁焘王岩叟刘安世为首而辅之者尤)
 (众是时熙丰用事之 …… (第 16b 页)
 (之淳德盖所谓不言而/信者也世以为确论)
秋八月召邓润甫为翰林学士承旨罢御史中丞梁焘
谏议大夫刘安世 朱光庭
 (初润甫以母丧终制除吏部尚书梁焘权给事中驳/之改知亳州至是复以承旨召焘为中丞与左谏议)

(第 25b 页)
 (大夫刘安世 右谏议大夫朱光庭
交章论润甫出入/王吕党中始终反覆今之进用实系君子小人消长)
 (之机又言润甫尝为蔡确制称确有定策之功 (第 26a 页)
以欺/惑天下乞行罢黜累疏不报焘等因力请外乃出焘)
 (知郑州 光庭
知亳州安世提举崇宫时刘挚上疏请/请暂出润甫留焘等苏辙亦三疏论之皆不报自司)
 (马光卒后王安石之徒多 …… (第 26a 页)
 (笺释其语上之曰休复者语出周易以俟休复者俟/他日太皇太后复子明辟也又章惇诸子故与挚子)
 (游挚亦间与之接雍畏谓延见接纳为牢笼之计以/觊后福且论王岩叟梁焘刘安世 朱光庭
等三十人)
 (皆其死友太后于是面谕挚曰言者谓卿交通匪人/为异日地卿当一心王室若章惇者虽以宰相处之) …… (第 28b 页)
 (未必乐也挚惶恐退上章自辨而梁焘王岩叟果上/疏论救之太后曰垂帘之初挚斥排奸邪实为忠直)
 (但此二事非所当为也遂罢知郓州 给事中朱光庭/
驳之曰挚忠义自奋朝廷擢之大位一旦以疑而罢)
 (天下不见其过言者以 (第 28b 页)
光庭
为党亦罢知亳州) …… (第 28b 页)
 (王钦臣吕希哲吕希纯吕希绩姚缅吴安诗秦观十/七人通随峡衡蔡亳单饶均池信和金光衢连横诸)
 (州居住王攽落职致仕孔文仲落职知衡州张耒晁/补之贾易并监当官 朱光庭
孙觉赵卨李之纯杜纯) (第 53b 页)
  (黄庭坚黄隐毕仲游常安民刘当时孔平仲徐常王/巩张保原晁补之商倚张庭坚谢良佐韩跋马琮陈)
  (彦默李祉陈祐任伯雨陈郛朱光裔苏嘉郑侠刘昱/鲁君贶陈瓘龚夬汪衍余爽汤馘程颐 朱光庭
张巽)
  (张士良曾焘赵约谭扆杨称陈侚张琳裴彦臣凡五/十馀人并令三省籍记不得与在京差遣又诏司马) (第 11a 页)
 之循乃汉晋之弊法为政之道育才要矣审官急焉

 若用大临之论以与明道学校取士之制相备庶几
 作人之化兴而唐虞官人之盛可复睹矣
    朱光庭
(第 29b 页)
朱光庭
字公掞河南偃师人嘉祐二年登进士第调万
年主簿数假邑事人称明镜文彦博举应制科会仁宗
登遐罢试丁内外艰服 (第 29b 页)
是遂变而是科号得人程颢 朱光庭
曾巩苏轼苏辙诸
人出焉加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先是包拯以威严御
下名震都邑修简易循理不求赫赫之名而京师亦 (第 18b 页)
 名疑虑情理可悯公案令刑部看详不得致有枉滥
冬十月诏举諌官
 初诏仿唐六典置諌官寻又诏待制以上举堪充諌
 官二员时已除范纯仁唐淑问 朱光庭
苏辙范祖禹
 为諌官太后问执政曰此五人何如章惇曰故事諌
 官皆两制以上举然后执政议今除自中出臣不知 …… (第 49b 页)
 私万一他日奸臣执政援此为例非国之福纯仁祖

 禹请除他官仍令两制以上奏举故有是诏淑问
 庭
辙除命如故改纯仁兼侍讲祖禹兼著作佐郎
 寻又诏监察御史兼言事殿中侍御史兼察事
罢义仓
河决大名
葬神 (第 50b 页)
 治乱安危之所系也今执政大臣奸邪害政者相半
 一二元老安得尽行其志因极言惇确及韩缜张璪
 朋邪害正刘挚 朱光庭
苏辙等累数十疏论劾命知
 陈州
以司马光为左仆射
 光之初相也王安石已病其弟安礼以邸吏状示安
 石安 …… (第 1b 页)
 之外取钱过多民遂以病
章惇罢
 惇与司马光争论役法惇谓光曰后日安得奉陪吃
 剑于是中丞刘挚谏官王岩叟 朱光庭
言惇凶险乞
 行显黜韩缜素切齿惇等诬定策事至于帘前白之
 太皇太后与外廷始知其详太后怒遂罢惇枢密院 …… (第 8a 页)
 宽大长者不闻有怠废不举之病宣帝综核名实不
 闻有督责过甚之失初轼与崇政说书程颐同在经
 筵轼喜戏谐而颐以礼法自持轼每靳之 左司谏朱
 光庭
及御史贾易皆颐门人积不能平乃力攻 (第 26a 页)


 庭
言轼不识大体以仁宗难名之盛德神考有为之
 善志反以媮刻为议论独称汉文宣之全美不忠莫
 大焉乞正其罪诏 (第 26a 页)
轼放罪轼自辨甚力诏追放罪指
 挥中丞傅尧俞御史王岩叟吕陶谏官王觌相继论
 列尧俞岩叟右 光庭
陶右轼惟觌之论颇得其平谓
 同异之因不足攻也陛下若悉攻同异深究嫌疑则
 两岐遂分而朋党之论起且学士命 …… (第 26b 页)
 邵伯温曰哲宗即位宣仁同听政群贤毕集于朝贤
 者不免以类相从故当时有洛党川党朔党之语洛
 党以程颐为领袖 朱光庭
贾易为羽翼朔党以刘挚
 梁焘王岩叟刘安世为领袖而羽翼尤众诸党相攻
 击不已颐多用古礼轼谓其不近人情深 (第 27a 页)
疾之或加
 玩侮故 光庭
易不平皆以谤讪言轼执政两平之是 …… (第 27a 页)
 后以其语侵彦博且恶其有用兵之意罢舜民御史

 左迁监登闻鼓院于是中丞傅尧俞右司谏 朱光庭
 
御史上官均皆言舜民不当罢乞还旧职右谏议梁
 焘及御史王岩叟韩川等七人并争之焘至二十疏
 不从尧俞等因 (第 31a 页)
 初翰林承旨邓伯温以母丧去终制去秋除吏部尚
 书焘权给事中驳之改知亳州至是复以承旨召焘
 为中丞与左谏议刘安世 右谏议朱光庭
交章论之
 不听改除焘权户部尚书安世 (第 12b 页)
右谏议朱光庭
中书
 舍 (第 12b 页)
光庭
给事中并辞不受求去益坚乃出焘知郑
  (第 12b 页)
光庭
知亳州安世提举崇福宫 (第 12b 页)
 中丞苏辙及御史孙升言伏见梁焘 朱光庭
刘安世
 并从外补三人极言切谏者意在爱国尊君明至公
 大义于天下后世而已臣不量蝼蚁之力冒渎天听
 至 …… (第 13a 页)
 先是吕大防以御试妨春燕请为赏花钓鱼之会以

 修故事诏用三月二十六日而连阴不解天气作寒
 未有花意别择四月上旬及将改朔寒益甚 给事中
 朱光庭
请罢燕大防意未然及对太后谕曰天意不
 顺宜罢燕众皆竦服他日王岩叟言昨见有旨罢赏
 花钓鱼此事甚善人以 …… (第 19a 页)
 太后复辟也又章惇诸子故与挚游挚亦间与之接
 言者谓挚预交惇子为囊橐以觊后福二圣不悦挚
 亦求去甚力遂命除职出知郓州 给事中朱光庭
(第 28b 页)
 还挚麻词 光庭
罢岩叟梁焘等果救挚以畏言先入
 不纳然雍之攻挚人以为附左相吕大防云
傅尧俞薨临其丧
 时为中书侍郎司 (第 29a 页)
 何负于陛下而杀确者以美官要职布列中外曾无
 曲直之辨哉侍御史来之卲言司马光之秉政擢挚
 为御史挚首引王岩叟 朱光庭
布列言路凡欲施设
 挚言之于下光等行之于上是时先帝陵土未乾而
 光等更唱迭和刬革扫除忠臣义士熟视而吞 (第 14a 页)
声光

 与岩叟 光庭
相继已死独挚未即殂者此天以遗陛
 下也又言苏轼虽黜未厌众论于是并行责降
 商英又言焘及范祖禹吴安诗刘 …… (第 14b 页)
 勔衢州并居住吴安诗连州安置王汾落职致仕张
 耒晁补之贾易并监当程颐追毁出身以来文字秦
 观移横州编营并依绍圣二年八月二十一日指挥
 永不收叙 朱光庭
孙觉赵卨李之纯杜纯李周并追
 夺大防等制词皆叶涛所撰极其诋毁寻降文彦博
 太子太保诸子并勒解官司马康 (第 4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