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別史類
地理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政書類
史鈔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手挽苍藤步石棱。丹崖翠壁更千层。溪奔大海心应竞。山近蓬莱势忽腾。涉险方能蹈胜地。探真吾不厌穷升。到头玉洞迷前路。石窦深深问寺僧。
自此山益峻径益微。栈道石磴。劣容足指。行数百步。石上镌万万瀑瀑洞。渡溪进数百步。得一洞天。盘陀大石。横偃谷中。水流其上。如帘如雪。琮琤有响。类内

山之喷雪。其上奇峰皎皎。昂然干霄。即所谓玉流洞也。虚明散朗。胜于万瀑而雄闳则不及矣。游人题刻。石无片隙。题名于其傍立石。又曲折行数百步。苍岩屹立。面刻九成台三字。即曹尚书凤振笔也。岂以水乐铿锵。彷佛于箫韶耶。缘壁行数十步。有瀑自高岗下坠。如瑞凤千仞。飞来九天。所谓飞凤瀑也。时西风横拂。水或中断。如利刀截匹帛。 李孝先
记雁宕瀑所谓浡浡如苍烟。乍大乍小。忽被风逆射。盘旋久不下者。即此等处实际语也。诗曰。
 匀天张广乐。 (第 96L 页)
六十年矣。今于邦家饰庆之日。重念 先朝付畀之意。阖道齐声为抱疏叫 阍之举。无有远迩。罔敢或后。于是推 宣城李公
汇炳为首。听其节度。从地望也。四月二十三日。抵都下。从者五六十。五月十一日。奉疏俟命于阙门外。从者数 (第 178L 页)
  
[存养斋先生文集附录后识]
谨按诸贤所述准原集。间有阙略。然今不敢辄有所增益。附录所未备。求之原集可也。又其他如盆梅和诗诸篇及鹤沙金公(应祖)所作同道会序。参判赵公(䃏),佐郎李公(达意),灵岩金公(鼎华) 宣城李公(闻远)
送行诸作。皆冲淡洒落。可想见一时前辈风韵之懿。合在收录。而以类例之无当。姑阙焉。谨书于此。以备后考。
世路。以取颠跌。晚年对诸生来学者。未尝不娓娓读书脩行之旨。时又设讲秉拂于黉舍。闻风而趋者。或数百人。 宣城李公
(第 127L 页)
   次潘孟阳元和布泽韵
   次杜工部暮春韵
   大谷寺次高丽李相国韵
   戏赠芦洲
   次 宣城李使君

   黉堂会罢。呈芦老。
   挽人
   过中原阻阍
   次洪天叙
   春日谩咏
   挽
宣城李使君

使君杯酒且偷閒。千古名区绝世寰。落日楼台惊节序。故人风雪强登攀。天涯别恨云千树。江上诗情月半环。 (第 39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