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政書類
地理類
目錄類
類書類
譜錄類
雜家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管插铜龙还笑王生之璧并
出梁园来颁狭室
  砚一
原释名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 增正字通砚亦
作研  李之彦
砚谱太公金匮砚之书曰石墨相著而
黑邪心谗言无得污白是知砚其来尚矣 又苏易简 (第 20a 页)
作文房四谱言四宝砚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时收索
可与终身俱者惟砚而已 米芾砚史器以用为功玉
不为鼎陶不为柱夫如是则石理发墨为上色次之形
制工拙又其次文藻缘饰失砚之用
  砚二
李之彦
砚谱黄帝得玉一纽治为墨海其上篆文曰
帝鸿氏之砚 原汉书中郎将张彭祖少与宣帝微时
同砚席 增文房四谱魏 …… (第 20b 页)
 北梦琐言郑朗落志时几砚有声洪法师在座曰有
声价之象朗后位台辅 孔帖秦系客泉州南安有九

日山系结庐其上穴石为砚注老子 五代史桑维翰
传人以为桑丧同音有劝其不必举进士从他求仕者
维翰慨然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他仕卒以进
士及第 王氏汇苑蒯鳌畜龙尾砚友人欲之而不言
鳌心许之友人不告而去乃徒步追及送之 洪景伯
歙砚谱婺源砚在唐开元中猎人叶氏逐兽至长城里
见叠石莹洁可爱因携以归刊成砚温润大过端溪由
是山下始传至南唐李后主精意翰墨歙守又献砚并

荐砚工李少微国主嘉之擢为砚官(曹继善歙砚说按/龙尾山在婺源县)
(长城里亦名罗纹山下名芙蓉溪/石坑最多延蔓百馀里取之不绝)  李之彦
砚谱李后
主得青石砚墨池中有黄石如弹丸水常满终日用之
不耗陶榖见而异之砚大不可持乃取石弹丸去后主
索 …… (第 22b 页)
同砚书) 增龙尾 马肝(苏易简砚谱欧阳修/云歙石出龙尾溪以)
(金星为贵在端溪上而端溪以后出见贵耳而 李之彦/
砚谱曰不然李贺有端州青花石砚诗云暗洒苌泓冷) …… (第 24a 页)
涵星砚赠 纯父诗)
(云月次于房历三星斗牛不神箕独灵/簸摇桑榆负西靡影落苏子砚与屏) 风字 斧形 (李之彦
砚谱会稽有老叟云右军之后持一风字砚大/尺馀色正赤用之不减端石杨休以钱二万得之 东)
(坡集陆道士畜 …… (第 25a 页)
(李之彦
砚谱欧阳修曰端石以子石为上在大石中/生盖石精也流俗讹为紫石 孔方平歙砚铭乳兹)
(山骨以发天液縠 …… (第 25b 页)
得此何用遂不受字/东坡集泽州吕道人澄泥砚多作投壶样其首有吕)
(非刻非画坚/致可以试金) 红丝 青铁 (李之彦
砚谱苏易简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斧柯山)
(第二龙尾石第三馀皆在中下红丝石/须饮以水使足乃可用 下详 (第 25b 页)
砚二) 结邻 磨穴
(合璧事类唐李卫公砚名结邻言与结为邻也去 李之/彦
砚谱古有学书于人者数年自以其艺成辞 师曰)
(吾有一箧物可附于某处及山之下绝无所附启之皆/磨穴旧砚 …… (第 25b 页)
 魏台瓦 汾水泥(上详砚二缝文房四谱绛县人善/制澄泥砚 绢囊置汾水中踰年)
(而后取则泥已实囊/矣陶为砚水自不涸) 七宝炉 四环鼓(开元遗事内/府中有七宝)
(砚炉一所曲尽其巧每冬寒砚冻置于炉上不劳置火/砚冰自消 陶榖清异录宣州裁衣肆用一石镇色紫)
(而润予以为堪为砚材买之琢为四/环鼓砚缀以白玉环方圆逾一尺) 作春秋 注老
(并详/砚二) 赠庾翼 遗洪厓(上详砚二河洪厓先生传/先生欲归 内舍人刘守)
(璋与道士吴恪儒生张𨼆来谒赠/先生扬雄铁砚并四皓鹿角枕) 名三灾 补百碎
(上详砚二碎 李之彦
砚谱石晋时关右有李处士能补/碎砚至百 者赍归旬日即复旧如新琢成略无瑕𩔖) …… (第 26b 页)
 增水砚为城池(笔阵图赞/详笔三) 洗砚池(文房四谱越州/戒珠寺羲之宅)
(也有洗砚池至/今水尝黑色) 翔凤砚盖(梁书武帝性纯俭吴令唐/镛进铸成盘龙火炉翔凤)
(砚盖诏禁/锢终身) 铁面尚书(凤翔退耕录薛稷为砚封九锡/拜离石乡侯使持节监即墨军)
(事长史兼/铁面尚书) 水槁琉璃(李白自汉阳归诗去岁左迁/夜郎道琉璃砚水常枯槁)
毁不忍弃(韩愈瘗砚铭陇西李元宾误毁其砚匣归京/师愈赞而识之土乎成质陶乎成器复其质)
(非生死𩔖全斯用毁不/忍弃埋而识之仁之义) 青州石末(太平御览柳公权/评砚以青州石末)
(为第一言墨易冷绛州黑砚次之 李之彦
砚谱曰青潍/州石末皆瓦砚也柳公权以为第一当时未见歙石以) …… (第 30b 页)
(为上/品耳) 天下之冠 (李之彦
砚谱李后主留意笔札所用/澄心堂纸李廷圭墨龙尾石砚为天)
(下之/冠) 好砚成癖(陶榖清异录南昌陈省躬 (第 31a 页)
凤咮 (李之彦
砚谱苏子瞻云仆好丨丨石少得真者状/苏轼丨丨砚铭序北苑龙焙山如翔丨下饮之)
(当其丨有石苍黑致如玉熙宁 (第 7b 页)
兰若/宿诗一公 太白丨丨出风烟)
高目(扬子惟天为聪惟天为明夫能/丨其丨而下其耳者匪天也夫)
高眼 (李之彦
砚谱端石有眼者最贵土人以眼多少为/价轻重其生于墨池之外者谓之丨丨生于内者)
(曰低/眼)
高眶(张衡 (第 41b 页)
   (数十千易之云此丨/丨石垂于海中经夕)   (者何松之所化也越之/东阳多名山就中金华)
   (引出上/必有金)        (为最永康之地亦蝉联/其间中饶古松往往化)
 凤咮 (李之彦
砚谱苏子瞻/云仆好丨丨石少得)   (而为石盘根大柯文理/曲折尽存好事者攻而)
   (真/者)   (第 50b 页)
  (漆液泽以海藻濡墨而试直丨丨勾丨丨/方圆中规矩终日握而不败故曰笔妙)
  砚第九
(二字/成对)玉德         风字 (李之彦
砚谱会稽有老/叟云右军之后持一丨)
  金声(苏轼龙尾砚歌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丨)   (丨砚大尺馀 …… (第 23a 页)
    (丨丨砚此铁是于阗/国所献而铸为砚也)
  苍玉(砚史玉出光为砚著/墨不渗甚发墨有光) 红丝 (李之彦
砚谱苏易简作/文房四谱谱言四宝砚) …… (第 25b 页)
  贞坚(王嵩萼孔子石砚赋/上荧荧以光澈旁羃)   (一寸皆/可嘉)
    (羃以色古介尔/丨丨确乎规矩)
(二字/备用)仄墨海 (李之彦
砚谱黄帝得玉一纽治为丨丨其上篆文/曰帝鸿氏之砚程俱谢人惠砚诗帝鸿丨丨世不)
  (见近爱端/溪青紫砚 …… (第 26b 页)
  (以丨/丨) 国宝(苏轼万石君罗文传罗文歙人也其上世常/隐龙尾山及文资质温润缜密可喜里人石)
  (工因窟入见文块然居其间曰此所谓邦 之彦
也乃相与/定交磨砻成就之武帝方向学喜文翰得毛颖之后毛纯)
  (为中书舍人纯奏愿得召臣友人罗文以相助 …… (第 27a 页)
  (云烟过眼录御府有丨丨砚玉板/太乙船无眼而温润皆宝砚也) 璧友(清异录余家世/宝一砚形正圆)

  (腹作两池底分三鱼口以承之/紫润可爱背阴有字云丨丨) 子石 (李之彦
砚谱端石/以丨丨为上在大)
  (石中生盖精石也流俗讹为紫石释觉范/龙尾砚赋何温然之丨丨出高要之晴川 …… (第 27b 页)
  (二时出农夫犁人间购求作珍玩洗刷篆籀/分毫釐西台执法好事者砻磨为砚尤丨丨) 风漪(陆游/诗玉)

  (屑名笺来濯锦丨丨奇石出临洮自/注张李常寄洮砚何元立寄蜀纸) 澄泥 (李之彦
研谱/虢州丨丨唐)
  (人品砚以/为第一) 端溪 (第 29b 页)
(李之彦
砚谱丨丨有斧柯茶园将军地/同是一溪唯斧柯出者大不过三四指)
  (一两呵津汗滴沥真难得之/物茶园次之 …… (第 29b 页)
  瑙砚(钱氏私志徽皇闻米元章有字学一日于瑶林殿张/绢图方广二丈许设丨丨丨李廷圭墨牙管笔金砚)
  (匣玉镇纸水/滴召米书之) 水精砚 (李之彦
砚谱丁恕有丨丨丨大才/四寸许为风字样用墨即不出光) …… (第 31a 页)
  (绿石砚所谓丨丨丨丨者诗丨丨/丨丨世争传况以蛮溪绿石镌) 青州石末(太平御览/柳公权评)
  (砚以丨丨丨丨为第一言墨易冷绛州黑砚次之 李之彦/
砚谱丨潍丨丨丨皆瓦砚也柳公权以为第一当时未见)
  (歙石以为/上品耳) 沼开新月(许有壬李惟中学士 (第 35b 页)
 李方叔帖米元章铸生铜砚甚佳 米史有人收古
铜砚一龟衔一砚如莲叶两足龟腹圆墨水不可出以
笔头就之则出 云烟过眼录铜持砚一枚𩔖箕样砚
池旁作一倭人坐其上有一兽𩔖蜼以前两足抚倭人
之身其地细花纹甚精 米史丹阳人多于古冢得铜
砚三足蹄有盖不镂花中陷一片陶 拾遗记张华博
物志成武帝赐青铁砚于阗所贡 欧阳脩砚谱青州

铁砚制作颇精 苏谱青州以熟铁为砚甚𤼵墨有柄
可执 五代史桑维翰铸铁砚以示人 砚笺洪崖先
生归河内舍人刘守璋赠扬雄铁砚 东宫旧事皇太
子初拜给漆砚一枚 异物志广南以竹为砚 词林
海错李司徒勉在汴州得异骨一节可为砚南海时得
于海商云是蜈蚣脊骨  李之彦
砚谱傅玄砚赋云木
贵其能软知古亦有木砚 异苑刘道友于水侧得一
浮查取为砚其形象鱼忽失之有人过湘君庙见 …… (第 29a 页)
如骑钝马数步一鞭瓦砚如骑驴也 砚北杂志韩风
子名文钱塘人善补砚虽百碎者但不失原屑补之若
无损者  李之彦
砚谱石晋时关右有李处士能补碎
砚复旧如新琢成略无瑕𩔖 砚说砚须日涤去其积
墨败水则砚光莹 李阳冰曰 (第 32b 页)

向咏文房四事谓笔砚纸墨文房所必资也然笔最不
耐久所云老不中书纸次之墨又次之惟砚为最耐久
故自米芾 李之彦
辈率谱而藏之以为艺林佳话内府
砚颇夥或传自胜朝或弆自国初如晋玉兰堂砚璧水
暖砚久陈之乾清宫东西暖阁因 (第 1a 页)
  三十年十月借工部尚书充贺正使使还除中书
  舍人直学士院奉敕作铭当在允文未出使时刓
  处为卅字无疑是砚质理紫润绝类端石考 宋李
  之彦
砚谱载会稽老叟云是右军之后持一砚色
  正赤不减端石又晋傅休奕砚赋云采阴山之潜
  璞简众材之攸宜节 (第 5a 页)
  东谷所见 (李之彦/
)
 余閒居兀坐触事动心据所见随录友朋目之屡请
 刋行不可辞然任意迅笔肆言无忌余所见与人所
 见未必 (第 74a 页)
尽合也有见喜亦有见而怒知我罪我其惟
 此见乎咸淳戊辰小春永嘉东谷 李之彦
自序
  先垄
人子之于亲苟亏生事之礼虽葬与祭致其力何足以
言孝故曰祭之厚不如养之薄吾乡多于至节岁节 (第 74a 页)
  砚谱 (李之彦/
)
  李后主砚
李后主留意笔札所用澄心堂纸李廷圭墨龙尾石砚
三者为天下之冠
  右军风字砚
会稽有 (第 13a 页)
   跋百川学海
荟稡古人书并为一部而以已意名之始于左禹锡百
川学海其序题昭阳作噩岁而不著年号考钱鹤滩序
称禹锡为宋人而此书所录有陈仁玉菌谱成于淳祐
乙已史绳祖学斋佔毕成于淳祐庚戌林希逸之文房
四友除授集亦成于淳祐閒胡锜之耕禄稿成于宝祐
丙辰法帖谱系杂说有景定壬戌跋语 李之彦东谷

见则成于咸淳戊辰以是推之禹锡制序当是咸淳癸
酉矣 (第 7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学馀堂外集卷一

  翰林院侍读施闰章撰

  砚林拾遗

   东谷李之彦
作砚谱缙云叶樾作端溪砚谱襄阳
米芾作砚史曹继善作歙砚说其散见诸书者不
可枚举砚说备矣顺治壬辰夏以奉 …… (第 1a 页)
  叶樾交叔砚谱云端人谓石嫩则眼多老则眼少此语
未然今俗所称梅花坑石枯燥通体皆豆瓣眼欧公又
谓有眼者十无一二发墨亦未尽然

   李之彦
端砚谱辨活眼泪眼死眼甚精惟云死眼胜无
眼太过眼不活则混杂无光采不如无眼故昔人以眼
为石病当以莹润无瑕 (第 3b 页)
  得月楼记
安成之西有地曰上田李氏世居焉其后有徙安田者
又有徙恰田者然皆不如上田山水之幽胜草木茂密

物产富厚盖邑中一佳处也去其旧所居一里许有大
溪环抱乎其前又有小溪萦绕乎其后东南行与大溪
合其中沃壤平衍 李氏之彦
曰制节顾而乐之且曰是
近先世之居乃治而筑室焉小溪之上有月角山特秀
丽制节于是作楼与月角齐而凭两溪之间 …… (第 20a 页)
  李氏读书楼记
距安成之北若干里有曰尼山者自西南而来蜿蜒磅
礴有泉出山间自高而输下循山而行漫为平流镜莹
澄彻号曰清溪自尼山东北至清溪不五里许有巨姓
李氏族居之背山而临流其田土膏腴园林幽迥为邑
之胜处也 李氏之彦
曰克端者倜傥俊伟知书而好文
善谈论不妄与人交苟非其人则终日默默若不能言
者一遇知已英伟秀发或论诗书道 (第 38b 页)
   赠李景渊登乡进士序
古称燕赵多豪杰之士自三代以还历汉唐宋以其道
德文章功业名世者可稽也或千里而一人或数世而
仅见未闻联肩以立接趾而进者其故何邪若吾漷也
襟上谷带沧景滦潞环于左恒岱峙其西奄全燕之腹
心而有之自寇征东之外所谓道德文章者略无其人

其又何邪谓山川不足以钟人之秀而岳降申甫涉于
诞谓土地不足以宜物之材而禹别贡赋几于诬呜呼
孔孟生而邹鲁之贤盛程水作而闽洛之儒起鼓舞于
前者既有其人而其势不得不兴起于后故曰相观而
善之谓摩者此之谓也漷之著姓曰李氏其曰浚字景
渊者又 李氏之彦
也始予游邑庠庠子弟如景渊辈皆
愿与予游景渊又尝质其所疑于予是于予尤厚者也
自予预乡荐及进士第入翰林十 (第 11b 页)
  砚谱序
向咏文房四事谓笔砚纸墨文房所必资也然笔最不
耐久所云老不中书纸次之墨又次之惟砚为最耐久
故自米芾 李之彦
辈率谱而藏之以为艺林佳话内府
砚颇夥或传自胜朝或弆自国初如晋玉兰堂砚璧水 (第 1a 页)
   鹆眼

李咸用端溪砚诗鹆眼工谙谬羊肝士作刲
 吴旦生曰 李之彦
砚谱端石最贵鸲鹆眼眼之美者
 青黄绿三色相重多者自外至心凡九重或布列砚
 中如北斗心房之形其生于墨池 (第 25b 页)
唐临
卷第七十三

《祛疑说》储泳 《辨惑论》谢廷芳 《善诱文陈录》 《乐善录》李昌龄 《东谷所见》 李之彦
卷第七十四

《山家清供》林洪 《山家清事》林洪 《忘怀录》沈括《登涉符录》葛洪 《卧游录》吕祖谦  ……谱》王灼 《中馈录》吴氏 《刀剑录》陶弘景 《洞天清录》赵希鹄
卷第九十六

《砚史》米芾 《砚谱》 李之彦 《
砚谱》苏易简 《端溪砚谱》叶樾 《歙州砚谱》洪景伯 《歙砚说》曹继善 《辨歙石说》曹继善 《云林石谱 ……雨杂述》解缙 《世说旧注》杨慎
卷第十七

《檐曝偶谈》顾元庆 《病逸漫记》陆釴 《蜩笑偶言》郑瑗  《东谷
赘言》敖英 《篷轩别记》杨循吉 《蓬窗续录》冯时可 《琅琊漫抄》文林 《高坡异纂》杨仪 《水南翰记》
栋妻郭氏
  谷钟妻王氏        胡廷器妻吴氏
  刘梦松妻高氏       韩范妻杨氏
   李之彦
妻孟氏       魏业懋妻齐氏
  邢为典妻邢氏       郑邦奇妻李氏
  金罂妻陈氏     ……妻杨氏
按《畿辅通志》:韩范妻杨氏,永平府人。范没,杨自缢灵前,家人救之,既葬仍饮鸩死,人称贞烈。 李之彦
妻孟氏
按《畿辅通志》:孟氏,广平府 李之彦
妻。夫亡无子,求立嗣不得,抚棺大恸,自刎而死,旌表。
魏业懋妻齐氏
按《畿辅通志》:魏业懋妻齐氏,永
孙绰集〈喻道论〉
  颜氏家训〈教子篇 风操篇〉
  旧唐书〈礼仪志〉
  袁氏世范〈睦亲篇〉
   李之彦东谷
所见〈先垄〉
  朱子近思录〈伊川先生蛊九三解〉
  小学〈稽古 嘉言〉
  朱子全书〈论人伦 答陈 ……长者宜少让幼者,宜自抑为父母者,又须觉悟,稍稍回转不可任意而行。使长者怀怨,而幼者纵欲,以致破家。 《李之彦
东谷
所见》《先垄》
人子之于亲,苟亏生事之礼,虽葬与祭致其力,何足以言孝。故曰:祭之厚不如养之薄。吾乡多
子弟者,始于章句,中于文采,终于科第。所谓入孝、出弟、汎爱、亲仁则懵如冥行,岂不违。吾圣人之言乎。 《李之彦
东谷
所见》《养子》
知子莫若父,当年少时,观其读书之利钝,行事之醇疵,即可觇其终身之贤不肖也。使其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