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大暑赋(魏王粲/) (魏刘桢/) (魏曹植/) (魏繁钦/)
    (晋夏侯湛/) (晋卞伯玉/)  (宋晁公溯/
)
  溽暑赋(宋刘子翚/)
  病暑赋(宋欧阳修/) (宋张耒/)
  纳凉赋(隋卢师道/)
   (第 16b 页)
  遂初堂赋(宋张栻/)

  朝山堂赋 (宋晁公溯/
)
  压波堂赋(宋杨万里/)
  惟安堂赋(宋陈造/)
  民事堂赋(宋王十朋/)
  清清堂赋( …… (第 6b 页)
  烟雨楼赋(明沈奎/)

  登楼赋 (宋晁公溯/
) (明刘凤/)
 卷八十  室宇
  汝州薛家竹亭赋(唐王泠然/)
  还珠亭赋(唐令狐楚/)
  …… (第 9a 页)
  谒漂母祠赋(明程诰/)

  忠爱祠赋(明李东阳/)
  屈原宅赋 (宋晁公溯/
)
  屈原庙赋(宋苏轼/) (宋苏辙/)
  双庙赋(宋孔武仲/)
  宝鹿赋(元任士林/)
   (第 50b 页)
  大暑赋          (晋/)卞伯玉

惟祝融之司运赫溽暑之方隆日贞曜于鹑首律迁度
于林钟温风翕以晨至星火烂以昏中气滔滔而方盛
晷永路而难终流风兮莫继朱烟兮四缠郁悒兮中房
展转兮长筵体沸灼兮如燎汗流烂兮珠连
  暑赋            (宋/)晁公溯
盛夏之月风缄土囊郁伏不兴阳亢滋骄铄石流金草
木焦然气蒸山冥客有过其主人而告之曰吁可畏哉
暑也吾闻朝歌 (第 23b 页)
迂而匪异试隐
几而一听然则兹其为遂初也又岂孙兴公所能望洋
而瞠尘者乎
  朝山堂赋          (宋/)晁公溯
吾行半天下兮阅重岨乎西南之坤北有万夫莫开之
剑关兮东有崄过百牢之夔门外联六诏作屏兮中贯
三巴而为垣梯 (第 9b 页)
皆琼琪余将藉此兮起疮痍俾烟
雨兮遍郊畦贤才辈出兮协圣期登兹楼兮心熙熙
  登楼赋           (宋/)晁公溯
晁子居于硖中已闻西山之可游盖武信之美尽在西
山而西山之美无如兹楼已卯之冬归自益州始及西
山之下而休焉 (第 37b 页)
者流则长观物理之有
数信侯门之必昌归而访之则侯之子已立于玉堂之
上矣
  屈原宅赋          (宋/)晁公溯
余入蜀之初尝至于秭归之山有渔者过焉指其墟中
而告余曰此吾三闾大夫之故居也余闻而异之问途
而往观焉则群 (第 18b 页)
兮永秘朱丹兮何晨闻瑶质兮可变知余采兮一夺
唯华名与芳晖兮争日月而无沫
  悯孤赋           (宋/)晁公溯

有卫氏之君子兮鼻祖肇绪于初度灵根大于元庄兮
益植德而垂裕后皇揆其中情兮嘉耿介以作辅绵蝉
连而通籍兮逮 (第 34b 页)
于一气宁戎毒之终恀将入耳而
出口莫有昊之予视肆易虑而改玉亮桑榆之可企
  神女庙赋          (宋/)晁公溯
汉武帝既封泰山之五年临朝而叹曰朕念元元之民
未蒙休德周览中土以施惠泽而南方以远故独弗及 (第 17b 页)
   朱 子     张 祁
   田如鳌     沈少南
   胡叔豹     欧阳鈇
   晁公休     晁公武
    晁公溯     
吴 说
   吴 环     曾 慥
   郭 章     方丰之 (第 53a 页)
  陈长卿(康伯)     李仁甫(焘)


   晁子西(公溯)
     范觉民(宗尹)

  何彦文(知柔)     叶晋民(南仲)

  何兴宗(子发)     (第 14a 页)
  陈长卿(康伯)     李仁甫(焘)


  晁子西 (公溯)
     范觉民(宗尹)

  何彦文(知柔)     叶晋民(南仲)

  何兴宗(子发)     (第 14a 页)
慕俯循中制之宜祷颂之私敷宣罔既

  赴任上寄居参政启      晁子西

  猥被上恩致临剧属问途于境上与老言知休驾于里
中有大臣在拊躬自庆进记宜先窃以古之为邦政有
先务莫敢 (第 8b 页)
  似闻舟御顺流之台府某一官有守无由亟从衣冠之
末少修赞庆之敬或者临按少城得遂所愿不胜大幸

  上陈茶马小简        晁子西


  凉秋至恭惟六辔行行原隰有光神明并相台候动止
万福某敬遣一介以候前驱

  迩日不审台用何如盛德所 (第 17a 页)
  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六十

  宋 魏齐贤

  叶 棻同辑

  叠幅

  漕使

  上漕使小简         晁子西

  区区参讯已列右记即日仰惟清心肃物有神自相台 (第 1a 页)
  上天爱物必令万汇之苏小吏字民愿救一同之歉仰
拔真宰俯控危衷维此暨阳荐罹旱岁臣比初达于封
境即亲视于郊原麦苗虽出而悉已萎黄溪港不通而

仅存涓滴持百钱籴三升之米多入秕糠越数里汲一
罂之泉半和泥滓畎亩坼裂不堪锄犁室庐空虚无可
货鬻念荒时之难度惟造物之能蠲祇即琳宫企迎琼
驭伏愿雨雪之滋润慰田野之焦熬民所欲天必从谅
蒙休应今以始岁其有庶望小康

  祈雨设醮青词        晁子西

  为政不善害于时和自夏以来再以旱告固知上天不
宜屡渎每念荒年实有可虞岂惟转车人徒之属连无 (第 19b 页)
 略曰
早岁曾奉尺书寻达睿听丹素备陈于翰墨欢盟已保
于金兰洎传吊罚之嘉音实动辅车之喜色(丸成蜡弹/细人垂露)
(由是/兴师)
   贺遂宁张舍人启(名震/)    宋晁公溯
起于真祠授以督府朝士乍闻而叹息何以遽归天子 (第 25a 页)
  集部四
 嵩山集        别集类三(宋/)
  提要
    (臣/)等谨案嵩山集五十四卷 宋晁公溯
(第 1a 页)

    溯
(第 1a 页)
子西
钜野人公武之弟宋史无传惟李
    心传朝野杂记中颇引其所著箕山日记一
    书而仕履已不可考今按 …… (第 1a 页)
    二年是时正在眉州此集刻于乾道四年盖

    皆眉州以前所作师璿序又称 公溯
抱经堂
    稿以甲乙分第汗牛充栋此特管中之豹则
    其选辑之本也晁氏自迥以来家传文学几
   (第 2a 页)
  于人人有集南渡后则公武兄弟知名公武
    郡斋读书志世称该博而所著昭德文集已
    不可见惟 公溯
此集仅存王士祯尝评其诗
    谓在无咎叔用之下盖体格稍卑无复前人
    笔力因由一时风会使然而挥 (第 2a 页)
又云诸峰
屹然有三十六每峰各有一洞杜广成云前十八曰阳峰后十
八曰阴峰宋宫大防诗云天仓三十六褰拥翠微间 晁公溯
(第 3p007a 页)
同室语论古今追惟
往事弟兄甚欢时眉山甫庆云炳汾阳启高峰亿
牛首映俱在座下四月建杂华会五月石砫马宣
嵩山居士
遣使来迎七月解夏八月退灵峰九
月至南滨士庶瞻礼接武于道庭无虚日十月再
住三教一时烽烟告紧遂退居中台寺 (第 0672a 页)
阳春洵有脚爱旭映全川里巷歌声遍关城瑞气延林泉何以颂可是应金仙」
#+END_VERSE


** 祝 嵩山居士

#+BEGIN_VERSE
「 二载隐天台野心雅快哉采芝寻古道煨芋待英才宝掌乘云集安期驾鹤来南星庚耀朗共赴海门开」 (第 0245a 页)
。焘素谓唐三百年不愧此科者惟刘去华,心慕之,尝以所著《通论》五十篇见蜀帅张焘,欲应诏,不偶而止。其友 晁公溯
以书勉之,焘答以当修此学,必不从此举。既不克躬试,于是命二子垕、塾习焉。至是,吏部尚书汪应辰荐垕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