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四書類
孟子類
孝經類
地理類
編年類
傳記類
別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之甚者则必身弑国亡求存而不得其不甚者则亦
 身危国削自振而不能且于身没之后加以恶谥或
 以昏而不明名之曰幽或以残而无道名之曰厉定
 于一 时传之
百世虽孝子慈孙欲盖其祖父之愆而
 亦不能改也不仁之祸一至于此则欲尽君道者可
 不知所鉴戒耶诗大雅荡之 (第 11a 页)
  或问孟子于沈同之问曷为不尽其辞以告之也曰沈
同固非能伐燕者且以其私来问又不言齐之将伐
燕也则直以可伐之理告之足矣若遂探其情而预
设辞以待之则是猜防险诐之私尔岂所谓圣贤之

心哉且齐虽无道若能拯燕之遗民于水火之中而
无杀戮系累之暴则其伐之也亦何为而不可哉史
记亦云孟轲谓齐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
也此亦当 时传之
误而史氏轻信之耳其曰文武之
时则前篇所谓燕民悦则取之燕民不悦则勿取之
云尔孟子岂直以文武之事许齐王哉 (第 2b 页)
火之中而无杀
戮系累之暴则其伐之也亦何为而不可哉史记亦云孟轲谓齐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此亦当 时传之
误而史氏轻信之耳其曰文武之时则前篇所谓燕民悦则取之燕民不悦则勿取之尔岂直以文武
之事许齐王哉又读疑孟 (第 10a 页)
  上饶王嗣经字曰常故姓璩貌魁梧多笑言吟诗不辍

面圆而紫色人戏呼为蟹脐王笑而应之博学多撰述
有秋吟八章一 时传之(同上)
  南昌郭昭字伏生少有家难薙发为僧性孤峭处丛林
不能悦众事解仍冠巾游吴越闽楚间望之棱然骨立
故是 (第 54a 页)
 (之瑞乞免鬻建剑汀邵没官田/收其租助民举子之费诏从之)
六月右正言刘德秀乞考核邪正真伪遂罢国子司业
汪逵等
 自程颢程颐传孔孟千载之学其徒杨 时传之
罗从
 彦从 (第 35b 页)
传之
李侗朱熹师侗其学大振流俗丑正多
 不便之遂有道学之名阴以攻诋及韩侂胄用事士 (第 35b 页)
 道行则义与行义行而道亦行也于焉序书传礼删
 诗正乐序易传以著其渊源作春秋以通其义例传
 孝经以厚其根柢而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可
 以行之一 时传之
万世用之天下国家而古今各得 (第 26b 页)
 戊戍诏戒百官朋比 丙午诏诸路提举司置广惠
仓 六月丁巳复留正观文殿大学士充醴泉观使
初程颢程颐传孔孟之学其徒杨 时传之
罗从彦从彦 (第 8a 页)
传之
李侗朱熹师侗致知力行其学大振流俗丑正多
不便之遂有道学之名阴以攻诋及韩侂胄用事士大
夫素为清议所摈者 (第 8a 页)
问从自己起见豪杰建立事业
则从勋名起见无名心恐事业亦不成先生曰不要错
看了豪杰古人一言一动凡可信之当 时传之
后世者 (第 51a 页)
 (复至夜分城门失启闭之常禁闼纵驰骋之乐一切/非时与制矣又凡令节大朝贺每至昏暮而司晨之)
 (官尚报卯 时传之
四方所损非细乞自今祭祀朝贺/之期经筵讲书之候起居寝兴之节务各及时遵制)
 (举行则事天事祖与百凡纲 …… (第 8b 页)
 (御史张翰言旬日以来民间相传谓朝廷欲博选女/子以充后宫凡有女之家未字者不择婿而配及笄)
 (者不备礼而成甚至藏于姻党之家致惟簿之议京/师如此 传之
天下惊疑益甚上亏圣化下斁彝伦乞)
 (敕礼部榜谕以解万民之惑不报寻有无赖子数辈/挟二媪为媒氏乘夜猝入 …… (第 9a 页)
 (功圣武宜加显爵以报其劳杨廷和等言陛下躬膺/天命所居者祖宗之位则所行者当遵祖宗之法以)
 (上顺天意下慰人心今奉前旨 传之
四方必将群聚/而议曰所谓威武大将军者果何时官制所谓总兵)
 (官某者果何人姓名且亲统六师之说惟陛下自 (第 27b 页)
(此而已彭祖传云商王 时传之
三百岁已谬矣仙传乃/云丧四十九妻五十四子或云寿七百或云四百皆妄)
(世本铿在商为守藏史周为柱下史子云 (第 12b 页)
武人志在招权纳贿除不附已而已不能巧为
说以网善类也先是熙宁间程颢颐传孔孟千载不传
之学南渡初其门人杨 时传之
罗从彦从彦 (第 18a 页)
传之
李侗
朱熹师侗而得其传致知力行其学大振学者仰之如
泰山北斗而流俗丑正多不便之者盖自淳熙之末绍
熙之初 (第 18a 页)
皆未成书考定古周易书说阃范
官箴辨志录皇朝文鉴行于世学者称为东莱先生
自程颢程颐传孔孟千载之学其徒杨 时传之
罗从彦
从彦 (第 76a 页)
传之
李侗朱熹师侗致知力行其学大振流俗丑
正多不便之遂有道学之名阴以攻诋及韩侂胄用事
士大夫素为清议所摈者 …… (第 76a 页)
之祸望明诏大臣去其所当去者
陈公辅上疏言今世取程颐之说谓之伊川之学相率
从之倡为大言谓尧舜文武之道 传之
仲尼仲 (第 77a 页)
传之

孟轲孟轲 (第 77a 页)
传之
颐颐死遂无传焉狂言怪语淫说鄙论
曰此伊川之文也幅巾大袖高视阔步曰此伊川之行
也师伊川之文行伊川之行则 …… (第 77b 页)
之在
和醯盐既加则酸咸顿变子来见我三日矣而犹夫人
也岂吾之学无以感发于子邪谦闻之惕然居数年尽
得其所 传之
妙履祥既没谦益肆充阐多所自得自谓 (第 81b 页)
 时丹立(兴化人任高邮司理莅政仁恕民多德之秦少游挽诗有青史戴于公之句)
 时起之(彭城时氏散居崇德吴兴庐陵父歈兄嘉之迪功郎起之守临川)
  时檄(字传之崇德人历知和州居官廉正惠爱办治尤长于识鉴尝择婿得同邑莫元忠元忠处俭)

(约辞以非偶笑曰莫子当为令人后果及第为时名士)
 时新(通判汀州子四人胜之恭之文之惠之)
 时衍之(吴兴人朝散大夫子五隽登进士杰侃佐行)
 时开 (第 11b 页)
  (臣/)按祀典自王郑以后诸儒各言尔志无所取裁
  历世纷更皆自以为应经义遵古礼可以施之于
  一 时传之
于后世要之倚于一偏而互有得失也 (第 5a 页)
   西湖闻笛
嘉靖中馀杭诗人徐后西湖闻笛云月白霜寒客梦醒

笛声迥出柳洲亭莫教吹过孤山去风里梅花不耐听
时传之
   杨椒山临刑诗
杨椒山临刑赋诗云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平生未
报恩留作忠魂补千载之下犹有生气
   (第 37a 页)
知于异代虞敦商彝更世祀乃奇其模范海桑灵椿历
风霜而神其枝干太玄表于桓谭尚书习于夏侯品物
文章显晦有 时传之
万世讽诵列贤亦犹今日仰止左
榖尊嗣刘杨矣达者自信何假仆不肖一二说也夫多
文之士不厌粝粱飞兔之骏长蒙辔 (第 17a 页)
              元 虞集 撰
 题跋
  跋刘资深墨庄后
清江刘氏墨庄之说具在方策著乎当 时传之
后世学
士大夫喜称道之及新安朱子为静春氏作墨庄记始
有以启学问之大原以达其期望之先志临川吴子为 (第 1a 页)
 省俱具合疏谏公方出按宣府台中知公同志并列
 其名遂俱赐罢家居与周文穆全学士诸公为雅集
 赋诗形于图画一 时传之
泰昌改元录建言得罪诸 (第 1a 页)
 (甚众二者非廉勤之大概乎公五世孙雯康熙中官/户部郎复领云南司抚其署之题名愀然感怆作诗)
 (数百言一 时传之
呜呼前代由进士起家者必敡历/郡县迁台諌为得尽其言以行其志白首郎署趋走)
 (钱榖非所乐道然则公之才与 …… (第 4b 页)
 (五月其得民如此施子曰史氏传循吏众矣大抵奉/法循职恂恂无奇行以丽水治行方之宁出古人后)
 (哉语云见指知臂夫朱邑之爱利文翁之儒雅王景/之治河渠彼有其一而 传之
至今今不待期月能兼)
 (之使天假之年岂/独以循绩见哉)
儒学东有名宦祠凡二十四人其崇祀者事业勋名 (第 6a 页)
之在天地间风雨之所飘摇
霜露之所剥蚀虽其惜之之深保之之至或不能不免
乎异日之必衰讵如是诗之作播之于一 时传之
于百
世无风雨霜露之虞有深长悠久之意是则托之于其 (第 2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