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四書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地理類
傳記類
目錄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洞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陈应辰
按《广东通志》:陈应辰,东莞人,领嘉定己卯乡荐,为人谦和,举动不妄,少从师,独处一室读书,夜半忽有邻女,越垣潜至,应辰呼苍头,明灯读书,邻女惭退。黎明即迁他所,两领嘉定贡举,恩授南恩司法,将之官,适广帅 方大琮,
举行乡饮,请充大宾。次年再请以一时齿德无踰,应辰其见重如此,再任临川丞,改连州推官,兼权佥判,时纲运
今,具有卓识,而不施之于世。闺门雍睦,赡宗党闾里,相仿熏为善良肥,遁山林二十年。一时,名公卿若李韶、 方大琮
、赵以夫、杜范皆极力荐引,终不起。既而韶复荐之朝廷,尽违其意,改合入官,主管仙都观。及卒学者私谥曰文 ……紫霞山,从学者众。及卒,门人私谥曰贞白先生。
田知白
按《广东通志》:田知白,番禺人。制行高洁广帅。 方大琮
建濂泉书院,既落成,谋于李昴英,求昴英首席。昴英曰:郡中无如田知白者。 大琮
躬诣之,知白以病辞,再往扣之,则遁矣。知白时年踰八十,犹能灯下细书,贫而好酒,自号醉乡遗老,时东莞黎
使林枅祠堂 在阳城。原建祠在龙应堂,今移建熙春桥西。
河南少尹阮骏祠堂 原在阮巷,今迁莆田里后度。 经略安抚使方大琮
祠堂 在东厢陈巷内。郑樵祠堂 在广业里西向。
拱卫大夫陈淬祠堂 在涵江横山之麓。状元吴叔告祠堂 在澄
天生塘东,石壁数仞,飞瀑悬泻成潭。
东坡井 在府城内元妙观西庑,宋苏轼所凿,凿时得石肖龟,一名龟泉, 方大琮
铭众妙,堂东有泉,经品尝眉山仙名去堂井不迁,宋淳祐五年 方大琮
来莆田,去者还人耶。天得古栏和名镌泽物,远与坡传李昴英续铭考经云:坡记成名非古堂,遂轻两翁像久晦冥伟 ……得而知也。
水闸 按《县志》:旧在东西雁翅城壕口,宋嘉定三年经略使陈岘刱,岁久圮坏,绍定三年,经略使 方大琮
因旧地增筑之两岸石甃,各长二十馀丈,中为重闸,阔丈馀,以通舟楫,淳祐四年东闸摧剥 方大琮
筑而新之,明洪武十三年展筑城池,改甃壕南,旧水关广仅六尺,关下柱以铁石,凡两重以严防禦。
顺德县
五 ……在城西南七十里,旁有石孔,忽有声则作风雨。
鳌峰山 上有石刻遗迹,又钱塘山火,号山皆与美山相近。
壶山
 在城西五十里,其山峻又有阴罗山飞鹅山。
水井山 在城西七十里,上有土穴,乡人于除夕开为十二,置水各
一百八十步,高二丈四尺。为门七,东南曰航海;南曰朝宗,曰善利,曰阜财,西曰金肃,曰和丰;北曰就日。后 方大琮
改就日为朝天。绍兴二十二年,经略使方滋修三城。是年秋,章贡盗起,将寇广州,经略使方滋以三城雉堞圯剥, ……联以敌台,三城旧有楼橹共一千八百四十有一,岁久不全。岘重建敌台三百四十七。其后摧剥。绍定二年,经略使 方大琮
仍于旧址,创团楼七十五,炮台四,城门雉堞皆一,新之。端平二年,经略使彭铉会僚属戎将,以三城楼橹砖石倾 ……通舟楫,以达于市旁。翼以石栏,自粤楼至闸门,长一百丈,阔十丈。自闸至海,长七十五丈。绍定三年,经略使 方大琮
又浚之。宝祐元年,经略使季迪复。自擢甲巷开浚,至闸口。又加深焉。清水壕在行春门穴城,而达诸海,古东澳 ……城中无水患。今宜疏浚之。水闸在旧东西雁翅城壕口。嘉定三年,经略使陈岘所创,岁久圮坏。绍定三年,经略使 方大琮
因旧地增筑之,两岸石甓,各长二十馀丈。中为重闸,阔丈馀,以通舟楫。淳祐四年,东闸摧剥, 方大琮
筑而新之。洪武十三年,展筑城池,改甃壕南旧水关,广仅六尺,关下铁石柱闸,凡用两重,以严防禦。按壕原广
良建御书阁。淳熙四年,转运使赵浣增创亭斋泮池。嘉定五年,教授许巨川建观德亭于番山下。淳祐四年,经略使 方大琮
改建飞阁中,塑圣贤燕居像位,旁列文、行、忠、信四斋,为番山书院。是年,复建本源堂于阁北。又植莲于番山 ……。始附于郡学西庑,宋嘉定二年,知县宋钧徙建于县东六十步。经略使陈岘增买学田四十馀顷。淳祐四年,经略使 方大琮
复拨缗钱,改建庙学。宋季,燬于火。元至元三十年,复徙建城西高桂坊菊坡祠故址。明洪武三年,诏兴学校,乃 ……诸葛珏相地于县东南五里创建。前俯大江,山清水秀。后提举李鉴摄帅事,拨赡军田四百亩有奇以助养士。经略使 方大琮
又临流筑亭,扁曰浴沂。为士子游息之所。后燬。元至元三十年,暂附南海学,分析其半,以东为南海,西为番禺 ……。经营未遂当年志,继述俄成此日心。芸桂香中银汉远,诗书声里白云深。几回默坐思遗训,清涕潸然自不禁。 壶山
书房 在江尾堡 壶山
下。白沙陈献章为,梁景行题。
义斋书院 在大罗村。宋咸淳间,进士黎宏,号淳翁,累官至大中大夫制,置大
阁改。祀历代名德董正等。后仍改为梵阁。
二献祠 旧在朝天街。祀唐张文献九龄、宋崔清献与之。宋宝祐中, 安抚使方大琮
建。
周元公祠 祀宋广东提刑周敦颐。旧为书院,在城内春风桥北。元季燬。明正统二年,重建于药洲西。嘉靖
桧,雷轰为三。父老传云东坡南来寓此。信宿时,有甘露降其上。元老壮猷堂 在布政司后。宋淳祐壬寅,经略使 方大琮
建。
魏公遗爱祠 宋熙宁中,广人为知广州魏瓘建。
南园 在府城南二里。中有抗风轩。明初,孙蕡、王佐、
僮仆疾视,邻里生侮。宜厚东海之恩,裂淮南之土,以致人和。时对者数百人,庭坚语最直。会殿中侍御史蒋岘劾 方大琮
、刘克庄、王迈前倡异论,并诬牥姓同逆贼,策语不顺,请皆论以汉法。牥调镇南军节度推官。
《王应麟传》:
《南园阅古泉记》,见讥清议。
《徐鹿卿传》:鹿卿,为枢密院编修官,权右司,赞画二府,通而守法。会右史 方大琮
、编修刘克庄、正字王迈以言事黜,鹿卿赠以诗,言者并劾之,太学诸生作《四贤诗》。
《冷斋夜话》:宋太祖
学士提举太平宫陈良翰,临海人,光宗时谥献肃。
龙图阁学士提举兴国宫胡沂,馀姚人,淳熙中谥献肃。
御史 方大琮
莆,田人,谥忠惠。
吏部侍郎江西安抚使汪大猷,鄞县人,谥庄靖。华文阁直学士程叔达,黟人,谥庄节。
韩雍改砌以石按会城古渠有六脉渠通濠濠通海水闸在旧城东西雁翅城濠口嘉定三年经略使陈岘所创绍定三年经略使 方大琮
增筑两岸石甃各长二十馀丈中为重闸阔丈馀洪武十三年改甃濠南旧水关广六尺关下铁石柱闸凡用两重以严防禦顺治
著方壶玉壶清景面瑶池。便入丹青也自宜。挟册几回成独往。壶公应笑一书痴。国朝胡榜隐集方壶歌呈常太守迢迢 方壶山。
远在扶桑东。何年凿混沌。元气间鸿濛。扶舆清淑自融结瑰奇不与馀山同昆仑玄图疑并峙。嵩衡泰华难争雄。环以 ……狂澜。方壶可隐。大药可餐。海水清浅。海路险艰。山人学仙竟欲往。欲往不得空长叹归来传得壶公术。平地幻作 方壶山。
一壶颠𠊷悬药室。日暮竟入壶中间。壶中一宇天地阔。白日不夜长无端。安得相携费长房。同入壶中问大还。〉
民之政曰。崔公海上澄清录。在蜀时。人绘公像于仙游阁。与张忠定咏赵清献抃并祠。号为三贤。淳祐甲辰。广帅 方大琮
祠公与张文献九龄于学。号为二献。咸淳癸酉。经略刘。应龙又祠公于西城之高桂坊。今县学即其地也。成都大一
在西城之南。阜财门。在西城
之南。 金肃门。在西城之西。 和丰门。在西城
之西。旧名丰乐。淳祐六年。 经略方大琮
扁今名。
威远门。在西城之北。朝天门。在西城之北。旧
名就日。淳祐六年。 经略方大琮
扁今名。平海

门。在东雁翅城。
连州湟川志城濠。周官以城郭沟池为掌固之
职。春秋畚筑板干为备患之谋
履安宁缅惟台眷伏想中外宁谧荆妇而下并拜 起居右谨具呈      月 日具 位 姓 某 劄子慰赵先生书 方壶山
某甲申初夏拥彗老师之门邂逅于涂得款言笑别来五见摇落虽短笺时登庆庭乃不得专候寝兴千里一心且愧且仰。某不
犹欲以去国为言,少悟上听。愿祗畏天威,思以实德及民,始自上躬,痛加节约,广推振恤。」五请窜。于是中书 方大琮
言:「与欢素自洁修,疏财轻爵,人所共知,不幸遇此,观其待罪之章,恳切至到,未尝不叹其知义也。乞俞所请
用闽、越舟师以防海,合东南全力以守江。」上皆嘉纳。改枢密院编修官,权右司,赞画二府,通而守法。会右史 方大琮
、编修刘克庄、正字王迈以言事黜,鹿卿赠以诗,言者并劾之,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知建昌军,未上,而崇教 ……州司法。长吏盛气待僚属,天锡纠正为多。丁内艰,免丧,调潮州司理。势家夺民田,天锡言于守,还之。

方大琮
辟真州判官,留置幕府。改秩知古田县。行乡饮酒礼。邑剧,牒诉猥多,天锡剖决无留难。有倚王邸势杀人者,诛
视,邻里生侮。宜厚东海之恩,裂淮南之土,以致人和。」时对者数百人,庭坚语最直。

会殿中侍御史蒋岘劾 方大琮
、刘克庄、王迈前倡异论,并诬牥姓同逆贼,策语不顺,请皆论以汉法。牥调镇南军节度推官、衢州推官,历浙西
佳期遥在海天涯。一路风烟问若何。匹马秋风登石栈。孤灯夜雨宿村家。丹枫黄菊仍佳节。白鹤青松想古歌。闻说 方壶山
水好。明朝料理暂相过。
游方台赵氏亭子
翠壁依依立。清溪缓缓流。谁将小屋子。高占一冈头。树杪寒生月。 (第 80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