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職官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兵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續道藏

洞贯以习射皆其遗法也尝中毒矢入骨以强弩括取
之十指仅全四不能动刀痕箭瘢如刻画然知人善奖
用其部曲 成闵
解元王胜王权刘宝岳超皆起行伍秉
将旄及世忠解兵罢政卧家凡十年澹然自如若未尝 (第 4a 页)
有失礼谓天下后世何设使人问焉将何以对于是始
议行礼及调兵守江淮之策 甲午宰执召杨存中及
三衙帅赵密 成闵
李捧至都堂议举兵又请侍从台谏 …… (第 13a 页)
日为渊圣发丧特诏持斩衰三年乙未以吴璘为四川
宣抚使仍命王刚中同处置军事 两申命主管马军
成闵
部兵三万人戌鄂州 庚子侍御史陈俊卿以
张去为阴沮用兵乞斩之以作士气 金主自汝州如
南京 乙巳以群臣三 …… (第 14a 页)
东浙西制置使 庚申彗出角
 遣都统制戚方提总江上诸军策应军马听刘锜节
制谕吴拱严备襄阳视缓急合田师中 成闵
兵以援之
 壬戍金主次南京近郊左丞相张浩率百官迎谒是
夜大风坏承天门鸱尾癸亥金主备法驾与皇后太子
光 …… (第 14b 页)
以兵五千屯宝应 丁
巳召田师中赴阙寻以吴拱为鄂州都统制 壬戌资
政殿学士张焘落致仕知建康府 乙巳起复 成闵

湖西京西制置使节制两路军马闵时丁母忧特召用
之 金尚书令张浩左丞相萧玉谏伐宋金主杖而释 (第 21a 页)
重兵滁河造三闸储水深数尺塞瓜洲口杨存中 成闵
邵宏渊诸军皆集京口凡二十馀万允文以战舰数少
不足用聚材改治之命张深守滁河口扼大江之冲以
苗定驻下蜀为 …… (第 5b 页)
问疾锜执允文手曰疾何必
问朝廷养兵三十年一技不施而大功乃出一儒生我
辈愧死矣以疾笃召还提举万寿观寻以 成闵
(第 5b 页)

讨使闵
淮东李显忠淮西吴拱湖北京西 戊子吴璘
复力疾上仙人原 己丑胶西捷奏至帝大喜曰朕独 …… (第 5b 页)
 辛卯参知政事杨椿罢 金太和厚德殿火 壬辰
姚仲攻顺德军败金人于瓦亭砦新店 乙未金兵部
侍郎温敦珠图喇等与窝斡战败于胜州 是月张安
国等攻杀耿京辛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
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李宝王世隆径趋金

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縳之以归金将追之不
及献俘行宫斩安国于市 三月壬辰更定金使入境
接伴馆伴旧仪 癸卯 成闵
遣统制杜彦救淮宁击败
金人于项城 丁未金使高忠建等入国门始忠建责
臣礼及新复州军接伴使洪迈以闻且曰土 …… (第 19a 页)
德军复还河池金人犯镇戎
军 丁巳遣洪迈等贺金主即位 戊午知兰州王宏
拔会州 金人陷淮宁府统领戴规战死 成闵
归自淮
东 辛酉金人攻原州 是春淮水暴涨中有如白雾
其阔可里所其长亘淮南北又有赤气浮于淮南自高
邮军 (第 20b 页)
多所裨益帝呼其官而不名若 成闵
之贪饕汤思退之
朋比叶义问之奸罔皆被论罢每章疏一出天下韪之
渡江以后直言之臣称次膺为首 丙申雨雹 金 (第 4b 页)
  陈 荐(字彦升沙河人举进士从韩琦定州幕府琦每语人曰廉于进勇于退嫌疑间豪发不处
与人交而不变如彦升者无几也神宗时为河北都转运使河决枣强水官议于恩冀深瀛之间筑
堤三百六十里期一月就功役丁夫八万荐曰河未为数州害民力方困宜宽岁月后知蔡州兼西
京留守进资政殿学士)


   成 闵(字居仁邢台人隶刘韐麾下从高宗南渡韩世忠追苗傅及袭乌珠讨范汝为闵皆在戎
行又尝拒金主亮积功至忠州刺史拜庆远军节度使历官太尉)
  元

  刘秉忠(字仲晦邢台人初居云中南唐寺为僧世祖在潜邸召见应对称旨屡承顾问至元初拜 (第 40b 页)
  陈 荐(字彦升沙河人举进士从韩琦定州幕府琦每语人曰廉于进勇于退嫌疑间豪发不处
与人交而不变如彦升者无几也神宗时为河北都转运使河决枣强水官议于恩冀深瀛之间筑
堤三百六十里期一月就功役丁夫八万荐曰河未为数州害民力方困宜宽岁月后知蔡州兼西
京留守进资政殿学士)


  成 闵(字 居仁
邢台人隶刘韐麾下从高宗南渡韩世忠追苗傅及袭乌珠讨范汝为闵皆在戎
行又尝拒金主亮积功至忠州刺史拜庆远军 (第 40b 页)
赋诗曹韬光曹
宝臣将种著绩阎承翰凿渠蒲阴冯守信浚河滑津
王防禦引强足畏刘节度射远疑神郭逵为仲淹所
成闵
致世忠是钦邵舍人功冠中兴十三战姚都 (第 22a 页)
  力少分军必败
五代梁康延孝奔唐庄宗屏人问以梁事延孝具言末
帝懦弱任用张汉杰段凝等而遣汉杰监王彦章军有

必亡之势又言梁将大举分兵伐唐庄宗问何以禦之
延孝曰梁兵虽众分则无馀臣请待其既分以铁骑五
千自郓趋汴出其不意𢷬其空虚不旬日天下定矣
宋仁宗朝契丹来侵诏赵延进与崔翰李继隆将兵八
万禦之诏赐阵图分为八队师至满城敌骑至延进乘
高望之东西亘野翰等方按图布阵阵相去百步延进
曰主上委吾等以边事期于克敌今敌众若此不如合
而击之可以决胜违令而获利不犹愈于辱国乎傥有

丧败则延进独当其责于是改为三阵前后相副士众
皆喜三战咸捷又宋以金主亮索淮南地议举兵禦之
遣大将 成闵
为荆湖制置使将禁卫五万禦襄汉上流
虞允文曰兵来不除道敌为虚声以分我兵成其出淮
奸谋耳不听卒遣闵后闻金 (第 25b 页)
 拙(密州防禦判/官万年人)杜彦钧(恩州防禦兼观/察使莱州人)曹诱(恩州防/禦使)
 何继筠(棣州防/禦使)石保兴(棣州防/禦使) 成闵(棣州防禦/使邢州人)
陈兴
 (登州防禦/使澶州人)马政(登州防/禦使)张子盖(登州防禦/使成纪人)田绍斌(莱/州)
 ( (第 47b 页)
  (出建益兵备明年则敌果以重兵压淮西我师既/衄敌乘胜薄牛渚而阵金汤侯刑马誓师金铠朱)
  (旄以麾此何等气势而大将刘锜王权既罢李显/忠远在池阳 成闵
亦未至我师无所附丽各鸟兽) (第 32b 页)
齐攻之有帐前亲随 成闵
者随统制许世安夺门而入
大战于门之内闵身中三十馀鎗世安已胫中四箭力
战夺门复出闵气绝而复苏者屡矣世忠 (第 8a 页)
咨尔四方咸体至意 败盟
记曰是诏之下也军民但知孝慈渊圣皇帝升遐之报
而未知金人有败盟之语至初七日马军 太尉成闵

殿朝辞锡赍金器剑甲往荆襄出戍初十日御史中丞 …… (第 2a 页)
琦驻京口(润/州)李保守海道江阴军
七日戊申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 成闵
内殿朝辞往荆
襄出戍朝廷知金人必败盟也谓江汉虽素有备然荆
襄国之上游边面空阔乃遣远军节度使龙神卫四厢 …… (第 3a 页)
公屯驻鄂州是日
朝辞赐赉金器剑甲闵发自临安诸将皆行
十日辛亥御史中丞汪澈除荆襄湖北路宣谕使朝廷
召命 成闵
将兵备荆襄遂命御史中丞汪澈为湖北京 …… (第 3a 页)
州都统戚方犄角策应马军 太尉成闵
兼荆襄制置使
鄂州都统田师中副之荆南都统制李道义阳都统制
吴拱犄角策应
二十一日壬戌送伴人使起居郎吕 …… (第 4a 页)

十六日丁亥湖北京西路 制置使成闵
至鄂州 遗史
(第 10b 页)
成闵
以马军司诸军发临安在道除湖北京西路制
置使是时边事未动鄂州军中罔测其情或劝都统田
师中善为备者于是人 (第 10b 页)
旺信王主
簿赵通事李淮提刘天使及捉到金兵活人研到首级
夺到战马器甲莫知其数
二十六日乙未金人攻信阳军 成闵
以中军统制赵樽 (第 12a 页)
伯奏曰臣等何功之有皆仗陛下吊伐威灵中原传檄
而下自此始矣 湖北京西 制置使成闵
申据知襄阳
府郝晸申据权知光化军张超申九月二十七日辰时
有金人全装军马约五千馀骑直入军衙遂部统官兵 (第 8b 页)
出迎见王师感激至泣下命张彦达摄州事樽提兵追
蹑至上蔡敌方蓐食闻军声亟遁去时御史中丞汪澈
宣谕荆襄 成闵
徙屯应城得樽捷报即驰奏行在且命
樽提举诸军
 
 
 
  (第 15a 页)
五日癸酉叶义问至建康府 赵樽发蔡州赵樽已得
蔡州方四五日忽被 成闵
移文报奉诏总诸军并舟师
援江上留樽一军守蔡州辛未樽遣李询会 (第 8a 页)
成闵
癸酉
又被移文令樽亦归乃以李询为知州樽遂以本部兵
归询蔡州人以从义郎在鄂州军为部将都统制吴拱
令询同 …… (第 8a 页)
六日甲戍诏诸军逗挠失律召 成闵
代刘锜罢王权赴
行在奏事差池州统制李显忠代之 曾王劄子言信
赏必罚上曰赏罚诚人主之大权昨来王权临阵退 (第 8b 页)
朕已远窜今 成闵
李显忠吴拱三人大帅制置招讨之
命宜即批旨便除以示惩劝 王权罢都统制赴行在
王权自和州退兵江南也叶义问 …… (第 8b 页)
不仰服睿断圣明金兵既败采石官兵虚弱尽兵力如
此臣岂敢爱身遽自引去比者戚方已约分兵船亲来
会合采石 成闵
军非久到官军既合决可以破敌不独
守江而已臣俟李显忠到一一议定续具奏知此允文
之二劄也
 
 
 三朝 (第 17b 页)
十九日丁亥夜雪 成闵
回骑至自襄阳见叶义问于建
康府
二十日戊 (第 9a 页)
成闵
到镇江府
二十三日辛卯金国亮自瓜洲临镇江金国主亮自采
石趋扬州下寨于州之东南是日观江旌旗列于江上
其 …… (第 9a 页)
于扬州力农训兵徐徐图之亮
唾骂曰尔欲怠我军心耶命决皮条五十
二十五日癸巳差诸将军都统制主管马军司公事
差兼镇江府驻劄御前诸军都统制淮南东路制置
使京东西路河北东路淮北泗宿州招讨使李显忠为
淮南西路制置使 (第 9b 页)
州姚中驻汉中王彦驻安康吴拱驻襄
阳李道驻江陵田师中驻武昌戚方驻寻阳李显忠驻
池阳王权驻建康刘锜驻镇江 成闵
驻晋阳李宝守海
道秋九月亮亲以兵十万号四十万直趋江南为必渡
之举时刘锜为淮南浙西江东西路制置京畿淮北 …… (第 6b 页)
一千五百人塞瓜洲渡亮兵进迫大江刻十一月
初七日渡采石濒江居民惊震窜伏吏士无人色朝廷
以诸将逗遛失律召 成闵
代刘锜趣王权赴都堂议事
先遣舍人虞公往池州趣李显忠交王权军事虞公陛 …… (第 8a 页)
顺报金主已被杀矣使骑往得其实十二月庚子御营
宿卫使和义郡主杨存中管侍卫马军御前诸将都统
成闵
中书舍人督视荆襄江淮参谋军事虞允文总
领淮东军马钱粮朱夏卿列奏以闻北垒亦具亮之死
状来求和捷书奏上曰 …… (第 13b 页)
往淮上措置而诸军先已过江矣十二月壬寅 成闵

收扬州甲辰李显忠以大军济江去和州三十里与敌
相持丙辰 (第 14b 页)
成闵
收复泗州皆虞公前日鼓勇士气一战
之力也未几北朝都管司以牒来云正隆无道兴兵今
已废殒初立新主见议班师而 (第 14b 页)
  起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丙申尽其日
国史院编修官员兴宗采石战胜录曰完颜亮及其国兵前
来南牧其身先出汝州(京西/道)示欲出襄汉上流(缺/)朝廷果从
三司发精兵五万人合荆鄂之兵凡三十二万(缺/)先是虞侯

作天官属上殿先论敌欲南牧之计必五道为出蜀口欲出
荆襄止以兵相持淮东之计沮汝非用骑之地他日正兵必
出淮西奇兵出海道(庚辰耳/木子是)是年冬奉使又明年一月回其
年敌必南牧盖已授甲造船必为南渡之计申言前论疏之
语上曰记得卿此言极是是年五月十九日金使上殿有
奏言欲得两淮之地欲得将相大臣朝廷骇愕议所以发兵
是时金主以兵驻汝阳(汝/州)以避暑为名诈示渡汉江从上流
以窥吴会朝廷发 成闵
领近卫五万人来戍襄汉上出金使 …… (第 1b 页)
悖语令宰相就都堂命侍从台谏论所以备敌之策时
宰相宣上语云今日更不问和与守直问战当如何庙
论欲遣 成闵
往遣禁卫兵禦襄汉上流虞侯云不须得
发兵如此之多敌必从上流下恐发禁卫想兵益少朝
廷内虚异时无兵可为两淮 …… (第 2a 页)
年我辈一技无所施今日成大功乃出于朝廷一中书
舍人我辈愧当死矣先遣一将救泰州连日大风未能
行侯与杨存中 成闵
谋曰敌已瞰江经画守禦之备不
可缓今舟船久系岸万一临时或有不堪驾用误事率 …… (第 8a 页)
子)
海古勒(马/钦)李恭正通四人皆为谋来南者尽焚其尸是日
初二日虢州签军雷正来告虞侯即日同杨存中 成闵
渡江至瓜洲措置后日金之大将以檄来请和公是日
往行在奏事两淮之民自镇至平江见公船过焚香拜
投鸣指初六日 (第 9b 页)
残虐两国屡迁必败皇天降罚为无道戒
四日壬寅 成闵
收复杨州 禁止州郡科敛献纳之弊
臣寮上言窃以国家不得已而用兵调度费固不赀
陛下爱惜民力不忍一毫取之于 …… (第 5b 页)
遏于边疆共济大勋永底丕乂  成闵
自镇江府渡江
追袭 遗史曰先是 (第 12a 页)
成闵
在京西承金字牌令策应建
(第 12a 页)
成闵
喜于得归兼程疾驰士卒冒大雨粮食不时多
死于道路湖北转运司以舟船载钱粮马料差汉阳军
监酒务杨某随军而军 …… (第 12a 页)
军犹在
镇江不渡又七日乃渡驻于杨子桥之枢密行府闵遣
使臣李彪探伺金人回军动静闵令彪速回报枢密行
府曰 成闵
大军在杨子桥相持来日当大战矣彪不听
且曰必当到扬州城下探其动息方敢回闵力止之是
时金人已取天长路归闵 …… (第 12b 页)
人心难留岂可以强绳之兄以为然三百人皆上马即
时驰去由是西城之兵皆上马争门驰出不可遏俄而
夹城人亦去 成闵
知金人尽去也乃列兵于淮之南岸
鸣金鼓教兵示耀武而还闻之者莫不大笑是时龟山
沿路有金人遗弃粟米山积往往 …… (第 13b 页)
送纳者犹有布袋盛贮者各题写起
发州县及平江府秀州诸处送纳官军粮送不继赖以
给军而统制将官归已者亦多矣 成闵
之众多福建江 (第 13b 页)
应简通州人
十二日庚戌 成闵
收复旴𣅿军泗州淮东等路制置 (第 5b 页)

讨使成闵
黄旗走报统率军马于十二月十二日收复
旴𣅿军了当其泗州淮河岸下摆泊舟船数千只金兵
数万人隔河与官军相 …… (第 5b 页)
而妻孥无作异乡之鬼或挺身而抱义亟率众以来降
庶几全逆顺曲直之宜不失享富贵安荣之利故兹檄
示各宜究知  成闵
收复陈州 (第 7b 页)
成闵
申十二月十五日
据本司中军统制官赵樽申先准指挥催督结约到陈
州忠义人陈享祖乘势收复陈州十一月十七日据 …… (第 7b 页)
虞  成闵
以刘绎为修武郎閤门祗侯权知泗州先是
刘锜在淮阴也员琦刘汜在旴𣅿锜令琦汜差人往临
淮县体探是时招信县 …… (第 10a 页)
而行馀马绎与揖
两分之于是各装载家属取天长路欲渡江揖在前行
未到天长遇金人尽失其马绎闻之乃还横山至是

到旴𣅿绎遂献其马言其杀伐之功闵大喜书填修
武郎閤门祗候告身授绎仍令权知泗州
 
 
 
 
 
  (第 1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