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正史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藝術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天成元年四月二十八日昧爽以前大辟已上皆赦除
之然后出匦函以示众(按欧阳修五代史唐明宗本纪/天成元年下 徐无党
注云实同)
(光四年而书天成元年者大赦改元文见下/可知庄宗本纪自书同光四年各从其所称)天成二年
御史 (第 6b 页)
 于大都护振武节度麟胜等州观察等使简方至岚
 州卒军溃由是沙沱侵掠代北为边患矣乾符元年
 十一月以宣慰沙陀六州部落 (徐无党
注五代史六/州三部落皆不见其)
 (名处今按旧纪沙陀萨葛/安庆即三部落六州未详)检校兵部尚书李钧为灵 …… (第 7b 页)
 如之何矣事见通鉴
八月以李克脩为昭义节度使(以通/鉴修)
 解题曰李克用既请以麟朔蔚三州𨽻河东又请克
 修节度昭义其规置益广矣 (徐无党
曰昭义军跨山/东西管五州至是泽潞) (第 22a 页)
 建
(梁太祖皇帝开平三年/南杨隆演并天祐六年) (唐庄宗皇帝岐王李茂贞淮/蜀高祖皇帝武成二年 吴)
(越王钱镠天宝二年刘楚王马殷王南平/王高季兴 南平王 隐 闽王 审知)春正月甲戌
梁迁于西都(以吕祖谦/标目修)二月丁酉朔日有食之(通鉴/)
月甲戌梁主如河中(以新纪/通鉴脩)
 解题曰 徐无党
曰以高万兴降刘知俊兵攻鄜延故 …… (第 7b 页)
 而三年无改可谓失其旨
蜀取岐阶成秦凤四州刘知俊奔蜀(以吕祖谦/标目脩)
 解题曰按新史列传茂贞拜武定军节度使徙山南
 西道节度使初取兴元邠宁鄜坊皆附之有地二十
 州 (徐无党
曰岐陇泾原渭武秦成阶/凤邠宁庆衍鄜坊丹延梁洋也)其被梁围也兴
 元入于蜀开平已后邠宁鄜坊入于梁秦凤阶 (第 25a 页)
 大事记续编卷七十二   明 王祎 撰
(唐庄宗皇帝同光元年帝岐王李茂贞天祐二十年祖/吴睿帝顺义三年 蜀 王衍乾德五年 南汉高)
(皇帝乾亨七年王楚王马殷丹南平王高季兴安吴越/王钱镠 闽王 审知 契 太祖皇帝耶律 巴坚)
(天赞/二年)春二月梁册吴越王镠为国王(以通/鉴脩)三月晋潞州
留后李继韬降于梁其将裴约据泽州自守(以通鉴/目录脩)
 解题曰 徐无党
曰唐末泽潞皆属晋梁初已得泽州
 至此又属晋中间不见晋得泽州年月盖旧史阙不 (第 1a 页)
 通鉴
辛丑唐监国嗣源放温韬段凝归田里壬寅以前知汴

州孔循为枢密使(以通/鉴脩)丙午唐监国嗣源始奠于西宫
即皇帝位
 解题曰 徐无党
曰曰始奠见其缓也自己丑入洛至
 此二十馀日矣柩前即位嗣君之礼也反逆之臣自
 立而用嗣君之礼见其犹有自 (第 12a 页)
 而幸祸以为利者其素心也宋庠纪年通谱汉高祖
 既有天下而追用晋氏已往之元于义则非忠于礼
 则非孝进退无据其衰季乱制乎 徐无党
曰高祖初 …… (第 3a 页)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隐帝即位三年卒不建元以
 至亡国虽天命有改亦人礼之先亡乎 徐无党
曰五
 代乱世以嗣君即位者五而改元不依古者四梁末
 帝晋出帝即位逾年宜改元而不改又明年然后改
 汉隐 (第 11a 页)
 见通鉴
夏五月周追尊高祖以来考妣为帝后(以旧/纪脩)六月辛亥
周王峻为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枢密副使范质为户部
侍郎李谷为中书侍郎并同平章事苏禹圭罢癸丑范
质参知枢密院事(以通/鉴脩)楚朗州指挥使王逵逐武平节
度使马光惠以辰州刺史刘言为留后(以吕祖谦/标目脩)辽册
东汉主崇为大汉皇帝更名旻(以五代史/通鉴脩)秋九月东汉

主旻寇周(以新纪/通鉴脩)辽弑其主乌云立德光之子齐王舒
噜改元(以吕祖谦/标目脩)戊寅楚马希崇囚其主希萼于衡山
自为武安留后希萼据衡山希崇召兵于唐冬十月唐
信州刺史边镐至醴陵希崇降十一月辛酉唐迁马氏
于金陵(以吕祖谦/标目脩)
 解题曰按 徐无党
五代史注马殷自唐乾宁三年入
 湖南至周广顺元年凡五十七年
东汉以辽寇晋州甲子周遣王峻救之(以通鉴/新 …… (第 5b 页)
 州于瓦桥关霸州于益津关而还周师下三关瀛莫
 兵不血刃述律闻之谓其国人曰此本汉地今以还
 汉又何惜耶馀见通鉴 (徐无党
曰世宗下三关瓦桥/益津以建州及克淤口关止)
 (置寨故旧史实录皆阙不书遂/不见取得时日今信安军是也) (第 32a 页)
     史部一
 五代史目录      正史类
宋   欧   阳   修   撰

       徐   无   党   


本纪一十二卷


列传四十五卷


考三卷


世家年谱一十一卷 …… (第 3a 页)
 四夷附录第一
卷七十三

 四夷附录第二
卷七十四
 四夷附录第三 (徐无党
曰凡诸国名号梁本纪自封梁王以后始称梁唐本纪自封晋王以后始称晋自建国号唐)


(以后始称唐各从其实也 (第 25b 页)
 而刘云此缺彼增采摘成注有昏耳目其言太执虽
 考对之小辩亦注例之一端也(附见杨正衡注晋书/窦苹董冲注唐书废)
  (徐无党
注五/代史今行)
 韩戴服郑(汉儒林传韩婴燕人推诗人之意作内外/传数万言又后仓曲台记授梁戴德延君) (第 20b 页)
     制科一人省元冯京状元同
    二年三年四年并停贡举
    五年进士五百二十人诸科五百二十二人
     省元 徐无党
状元郑獬
  至和元年二年嘉祐元年并停贡举
  嘉祐二年进士三百八十八人诸科三百八十九
     人 (第 19b 页)
  传一百十五(三/)传一百三十五上(二/)传一百五十
  下(十/)
五代史记(一函/五册)
  宋欧阳修撰 徐无党
注七十四卷前宋陈师锡序
  版之径围较诸史缩十之三盖取便行箧所携者
南唐书(一函/八册)
  宋马令 (第 16b 页)
  光曩侍迂斋楼先生诲席一日读五代史先生笑谓
光曰欧公作之命 徐无党
注之徐六一门人也呜呼
先生之志远矣先生生死文字间茂制满家少须荟
蕞次第流傅惟东汉诏令成书已久手所勘订 (第 278a 页)
  门山(在渑池县北六十里山势中断两崖对峙如/门又小龙门在县北七十里唐骆宾王诗所)

(谓层岩远接天绝顶上/栖烟者 宋徐无党
有记)桓王山(在渑池县北九十/七里有周桓王墓)
   天坛山(在渑池县东北十八里高五百丈/四绝如坛后 (第 61a 页)
 (严州刺史有/诗三百篇)宋胡则(永康人端拱间擢第典七州更/六路使者节所临有绩尝奏免)
 (衢婺丁身钱民被其赐庙/食至今范仲淹铭其墓) 徐无党(永康人皇祐间进/士仕至郡博士欧)
 (阳脩尝称其文词日进如/水涌所著有五代史集注)
滕甫(东阳人举进士第累/官翰林学士知开封)
 (府在神宗前论事如家人父子言无文饰洞见肝鬲/治边凛然威 (第 20a 页)
  空言
仁卿曰仆闻子之言鄙心朗然灵矣愿持而播之吾党
或藏诸名山以贻异代可乎余曰嗟余空言琐屑无文
奚而播奚而藏也自书契以后三坟五典八索九邱为
左史倚相所读者今复何在欧阳永叔送 徐无党
南归 (第 25b 页)
原注乃书状官河阳苟宗道所作经集载寿
正甫诗有新书总付 徐无党
半臂谁添宋子
京句正甫即宗道之子元史所谓经留宋久
书佐皆通于学苟宗道后至国子祭酒者是
也宗道序中有缱 (第 5b 页)
  亚史汉而考證则往往疏舛如司马光通鉴
    考异所辨晋王三矢付庄宗等事皆为讹漏
    之甚者至 徐无党
注不知参核事迹寥寥数 …… (第 2b 页)
    明此书之不可以不作至如所称唐明宗纪

    赵凤罢条 徐无党
注中忘其日三字检今本
    无之又晋出帝纪射雁于繁台句今本亦无
    雁字足见后来行世之本其文视 (第 3b 页)
 此其證三也由此言之则庄宗从破王行瑜献捷时
 当为年十二也(案五代会要及薛史俱云庄宗以乙/巳年生年四十二是欧阳史本不误)
 (惟 徐无党
注作/四十三为误耳)
  明宗九事
三月壬子嗣源至魏
 今按庄宗纪四月丁亥朔庄宗崩则三月内不当有 (第 4a 页)
    后汉纪一 通鉴卷二百八十六
(起强圉恊洽正月尽四/月即丁未不满一年)
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上(帝姓刘氏讳皓本名知远其先沙陁/人晋开运二年封北平王四年少帝)
(北迁帝乃图义举即位于晋/阳称天福十二年国号汉)○天福十二年(按天福晋高祖年号也自八年/改为开运至此四年矣汉虽建)
(国依旧称晋年号舍开运而追续天福为/十二年初无义理但书其实尔 徐无党
注)衷甲(音忠甲在衣中也春秋/左传子木衷甲以祸人)
(力兖切/脔切)(徒结切首戴也/以苴麻为之) (第 1a 页)
龙雷电破壁徐视之画已失/之矣独二龙未点晴者在焉)蒲池寺(五代史周本纪太祖广顺元/年二月寒食望祭于蒲池 徐)
(无党
注丨丨佛丨名也冷斋夜话黄鲁直元祐中昼卧丨丨丨时/新秋雨过凉甚梦与一道士褰衣升空而去望见云涛际天梦中) (第 3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