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易類
四書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孟子類
詩類
孝經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時令類
職官類
史評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醫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詞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般若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于其始始之不救其末将有不可胜救者才通道于/外域而受旅獒之献四夷闻之则将争以珍奇进而)
 (人主之欲寖广矣此所以諌王也○ 张氏九成
曰召/公此训若严父师训子弟然非公高识安能见微格)
 (非如此○吕氏祖谦曰创业之君有一毫之失后世/便有 …… (第 2b 页)
 以语其亲者此亦终身慕父母与不死其亲之意以
 见公之达孝也
 集说(苏氏轼曰周公之祷上帝听而从之无足疑者/世以己之多伪而疑圣人之不情也○ 张氏九)
 (成
曰武王若死事未可知大位者奸之窥危病者邪/之伺异时三监之畔周公之先见微矣○吕氏祖谦)
 (曰此非与三王 (第 17b 页)
 集说(王氏安石曰宋商后得郊天故云上帝时歆○/叶氏适曰周制三公在朝八命有功德出封作)
 (伯九命谓之上公二王后亦出封之公也○ 张氏九/成
曰恪慎在心肃恭在猊克孝内也故言恪慎神人)
 (外也故言肃恭○真氏德秀曰恪慎克孝是事亲以/敬也肃恭神人 …… (第 5b 页)
 (若有疾若保赤子皆出于中心之所诚然盖人有疾/而欲去之有赤子而欲保之此岂可以伪为哉举斯)

 (心以加诸彼则无往而不为仁矣○ 张氏九成
曰刑/罚足以制人之形而不足以服人之心必不紊刑之)
 (伦序时乃大明刑罚而足以服其心宜民敕懋而且/和也 (第 20b 页)
 说命高宗无逸之实如此故亦有享国永年之效也

 集说 (张氏九成
曰不敢荒宁则志气凝定精神纯一/此长年之基民心大和导迎善气又所以致长)
 (年也○吕氏祖谦曰三年不出一 (第 7b 页)
 (在所可恶焉皆足以致乱何必同哉此戒/仲以无一恶之不可去也此说尽之矣)
慎厥初惟厥终终以不困不惟厥终终以困穷
 集传惟思也穷困之极也思其终者所以谨其初也
 集说 (张氏九成
曰感激者多锐于初而怠于终○吕/氏祖谦曰建国之始必审其始而思其终终始) (第 7a 页)
 (之果正而无他即/克知厥若之意)
立政任人准夫牧作三事
 集传言文武立政三宅之官也任人常任也准夫准
 人也牧常伯也以职言故曰事
 集说 (张氏九成
曰所谓立政岂无纪纲赏罚岂无典/章文物周公乃无一言及之独曰任人准夫牧)
 (作三事而已○顾氏锡畴曰三事 …… (第 10a 页)
 者乃受之于天受之于祖宗非成王之所自有也
 集说(孔氏颖达曰自此以下四言继自今者凡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戒成王使继续从今以往常)
 (用贤也○ 张氏九成
曰王继文武以立政可谓难矣/而难之中自有简易之道亦曰立事准人牧夫我其) …… (第 18b 页)
 憸利小人其惟用有常吉士使勉力以辅相我国家

 也吕氏曰君子阳类用则升其国于明昌小人阴类
 用则降其国于晻昧阴阳升降亦各从其类也
 集说 (张氏九成
曰憸人者倾巧辩给之人诈足饰非/言足拒谏悦其心则誉桀纣为尧舜失其意则)
 (诬伯夷为盗蹠○吕氏祖谦曰人 (第 22b 页)
 (传授之正如此以绝/天下觊觎之萌也)
王麻冕黼裳由宾阶隮卿士邦君麻冕蚁裳入即位
 集传麻冕三十升麻为冕也 (张氏九成
曰升八十缕/麻冕三十升则其经二)
 (千四百缕极/细之布也)隮升也康王吉服自西阶升堂以受先
 王之命 (第 34b 页)
 (得之羑里之囚厄莫甚焉于此能顺则天下之理无/乎不顺天所以畀付文王而进德作圣者庶其在此)
 (而武王则亲传之于文王也故谓之诞受羑若○ 张/氏九成
曰言克恤西土以文武基业本于西土示不)
 (忘本/也)
惟新陟王毕协赏罚戡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今王敬
之 …… (第 4b 页)
 矣成康之时病正在是故周公于立政亦恳恳言之
 后世坠先王之业忘祖父之雠上下苟安甚至于口
 不言兵亦异于召公之见矣可胜叹哉
 集说 (张氏九成
曰新王即位元老大臣当以道德进/戒乃先以赏罚六师言何也曰周自祖宗以来) …… (第 5a 页)
 之中之终之虽时有先后皆能即其行事观其用心
 而有以济之若出于一时若成于一人谓之协心如
 此
 集说 (张氏九成
曰三后犹四时之序不同而同于成/岁功也○陈氏经曰慎始毖殷顽民也和中从) …… (第 23b 页)
 (三纪周公君陈所未及化者今仰成毕公则似为难/故曰弗克以世变风移一二顽民所未尽化者今仰)
 (成毕公则又为易故曰民寡惟既厥心言心尽/则无事为难惟慎厥事言当事亦无微可忽)
 总论 (张氏九成
曰观周公之处商民其忠厚仁恕激/劝之方非后人可及也杀之既不可用之又不)
 (可于是迁之洛邑使日见周之仁 …… (第 26b 页)
 集传绪统绪也若蹈虎尾畏其噬若涉春冰畏其陷
 言忧危之至以见求助之切也
 集说(孔氏安国曰言祖业之大已才之弱故心怀危/惧○ 张氏九成
曰嗣之欲其不绝守之欲其不) …… (第 28b 页)
 罔缺者无一事不致其周密若顺对答配匹也前人

 君牙祖父
 集说(孔氏颖达曰文始谋造周故美其谋武功业成/就故美其功○ 张氏九成
曰先王指成康○夏)
 (氏僎曰文王之谟非以阴谋取天下如后世谋人国/家者乃显然著见但知积行累功而天下自 …… (第 32b 页)
   缀衣虎贲知恤者鲜则君德之所系前此知之

   者亦罕矣周公表而出之其选始重穆王之用
   太仆正特作命书至与大司徒略等其知本哉
   集说 (张氏九成
曰穆王驰骋天下而其言殷勤/恳恻何也曰唐德宗何人哉陆贽作奉天)
   (诏书山东父老为之感泣则二篇之命 (第 35a 页)
 (祭享有度灾厉不生罔有降格言神不干民也○苏/氏轼曰自苗民渎于诅盟人神相乱虢之亡也有神)
 (降于莘即此类也○ 张氏九成
曰传曰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三苗之俗以诅盟为事是听命于神)
 (也绝地天通罔有降格者绝在地之民使人 …… (第 8a 页)
 (定国唐徐有功民皆自以为不冤其不言之信几于/口无择言之人哉若斯人者将与天合德子孙其必)
 (有兴者非自作元命配享在下而何○ 张氏九成
曰/穆王戒典狱谆谆以富货言当时风俗衰敝可知敬) …… (第 14a 页)
 集说(苏氏轼曰罪非已造为人所累曰及秦汉之间/谓之逮狱吏以不遗支党为忠以多逮广系为)
 (利故大狱有逮万人者国之安危运祚长短咸寄于/此故曰何度非及度其非同恶者则勿逮可也○ 张)

 (氏九成
曰此并同姓异姓诸侯而戒之○陈氏栎曰/刑而曰祥以好生之德寓焉择人敬刑而谨所及则)
 (民安矣民安则刑可 …… (第 20a 页)
 (者皆为疑罪○王氏安石曰周礼过而未丽于法者/桎梏而坐诸嘉石役诸司空此治五过之法非免释)
 (之也○ 张氏九成
曰两造非偏辞师听非偏见一人/独听恐聪明有不及思虑有不至必众听之也○吕)
 (氏祖谦曰前数章反覆告戒至 …… (第 21b 页)
 (下文墨辟疑赦之类皆然也盖古之云赦者以疑似/之罪不可以刑辟加故为之差降赎罚以宽宥之所)
 (以矜恤善良非贷免恶人也○ 张氏九成
曰具俱也/谓上所言皆敬天威也○夏氏僎曰简孚有众即前)
 (五辞简孚之意而此简孚之法又当惟貌有稽辞或 …… (第 24a 页)
 集说(王氏安石曰情之轻重世之治乱不同则刑罚/之用当异而欲为一法以齐之则其齐也不齐)
 (以不齐齐之则齐矣先后有序谓之伦众体所会谓/之要○ 张氏九成
曰杀人者死此上刑也然有误杀) …… (第 28a 页)
 (叔父其异姓则曰叔舅晋文侯唐叔之后与王同姓/故称曰父桓二年左传以文侯名仇今呼曰义和知)
 (是字也同姓诸侯称父者非一人故以字别之○ 张/氏九成
曰平王将言已无耆寿俊之助故先言先王)
 (得先正之助也○薛氏肇明曰昭事厥辟以明德事/其君也文武以明德 …… (第 37b 页)
 集说(林氏之奇曰十月之交刺幽王之诗也其言曰/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家伯冢宰仲允膳夫聚子)
 (内史蹶维趣马楀维师氏则其罔或耆寿俊在厥服/可知矣○ 张氏九成
曰永绥在位对上文先祖怀在)
 (位而言平王惟自幸永安其位卑卑以位为乐其无/有为之志可见矣○吕氏祖谦曰 …… (第 39a 页)
 (其昭乃显祖肇刑文武追孝于前文人之功也赉之/彤弓一彤矢百卢弓一卢天百马四匹使得以征伐)
 (诸侯者以称其多修捍我于艰之功也○ 张氏九成/
曰文侯平王腹心之臣也当如周公留相朝廷而侯) …… (第 41b 页)
 (穿地为深坑又设机于上防其跃而出也阱以捕小/兽穿地为深坑入必不能出其上不设机也阱以穿)

 (地为名擭以得兽为名擭亦设于阱中但阱不设机/为异耳○ 张氏九成
曰牛马为车战及负载之用○)
 (黄氏度曰民本设机阱以捕兽恐伤军人牛马今闭/塞之不闭塞伤牿冇常刑○王氏 …… (第 47b 页)
 (书不能废其言也○王氏樵曰凡人以材自结于君/则惟恐他人形已之短妨已之进此冒疾之所以生)

 (也/)
邦之杌陧曰由一人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
 集传杌陧 (张氏九成
曰杌如木之/动摇陧如阜之圮壤)不安也怀安也言
 国之危殆系于所任一人之非国之荣安系于所任
 一人之是 (第 58a 页)
    论断间有同异亦两存之其所徵引自汉迄

    宋亦极赅博惟编次不依时代每条皆首列
     张九成
之说似即本 (第 2a 页)
九成
所著尚书详说而
    推广之故陈振孙颇疑其出于伪托然 (第 2a 页)
九成
    
详说之目仅见宋志久经湮晦即使果相沿
    袭亦未尝不可藉是书以传 (第 2a 页)
九成
书也其他
    如杨氏绘顾氏临周氏范李氏定司马氏光
    张氏沂上官氏公裕王氏日休王氏当黄氏
  (第 2a 页)
三书之淹雅亦可谓卓尔不群者矣(郑端简晓焦文端竑并有禹贡解颇)
(为疏略)其释全经者有苏轼曾旼叶梦得 张九成
林之奇
夏僎薛季宣黄度吕祖谦王炎吴澄金履祥王充耘王
樵邵宝诸家于禹贡尤为精覈发前人所未发故称引
特多 (第 6a 页)
其文即


书之所以名篇亦可得其梗槩矣


九州有赋有贡而篇名独以贡著疏云取下供


上之义殊未分明 张子韶
申其意曰昏垫之馀


一旦平定民安居乐土自然怀报上之心以其


所有献于上故谓之贡以言名虽曰赋非强为 …… (第 4b 页)
 之土地也

商颂曰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即此敷土之谓古


文敷与傅通大戴记敷土作傅土汉志以傅阳山


为敷浅原是也又与赋通左传赵衰引夏书赋纳


以言是也故索隐谓傅即赋左传晋合诸侯之大


夫城成周士弥牟属役赋丈亦傅土意也薛氏谓


敷如敷治之敷犹未相远 张子韶
始云敷土即别


九州之义而蔡传宗之沿袭至今经旨尽失谨按


书序三句总括一篇之旨而经文篇首三句则皆 (第 12b 页)
 曰浮于济漯则二水之治可知矣其立文简奥类如

 此也

传云顺流曰浮 张子韶
取之以释荆州之贡道而


传同叔为之辩曰豫贡浮于洛达于河顺流也雍


贡浮于积石至于龙门顺流也而济漯 (第 32a 页)
 此也


孔传云色青黑而沃壤是以黎为黑沃壤即金氏


色青故生物易之意 张子韶
云言色而不言性其


性不一也王明逸云考之经文辨土有因色不一


而不言色者矣未有言色而不言质者也亦 (第 43b 页)
 早定于胸中矣
导山之义传云治水通山故以山名之正义云所



治之山本以通水举其山相连属言此山之傍所


有水害皆治讫也王氏云导涧谷之水而纳之川


叶氏云浚两山之川属之大川以同入于海傅氏


云畎浍之水不胜其记故禹即山以表之以上诸


说皆以导山为通水相沿至今吾不知其所谓导


者导之于敷土之后乎抑导之于九州功毕之日


乎林少颖云洪水怀山襄陵凡故川旧渎不复可


见将欲施功无所措也必先顺因其势以高山为


表识自西决之使归于东以少杀其滔天之势于


是川渎之迹稍稍可求乃决九川而距四海此谓


导之于敷土之后也 张子韶
云山而谓之导者以


向者洪水滔天首尾不辨今水患既除使山川复


其本性随山之势穷极其首尾以遂其风土 (第 2b 页)
庄浪甘肃之所产形状毛色不无小异其为同穴


而处则均也程泰之据色青尾短以證其妄亦偏


执之论 张子韶
云余曾询官陇西者曰鸟鼠各为


雌雄如张氏之说造化之理何所不有雀化为蛤 (第 4a 页)
传复移以證众仲之言而 张子韶
遂据之以释禹


贡曰锡土者命之氏而远及支庶锡姓者因其所


生而以传正适不容有两人愚窃以为不然诸侯 (第 6a 页)
之气象也呜呼书说之行于世自二孔而下无虑
数十家而卓然显著者不过河南程氏眉山苏氏与夫
陈氏少南林氏少颖 张氏子韶
而已程氏温而邃苏氏
奇而当陈氏简而明林氏博而赡张氏该而华皆近世
学者之所酷嗜今先生继此而释是书观其议 (第 25a 页)
 命此盖召公戒康王谓成王既以赏罚定功庶几康

 王亦张大六师以强壮王室使不替文武寡有之命
 也 张无垢
谓此章予切疑之夫新王即位元老大臣
 当以道德进戒而区区以赏罚六师为言何也盖自
 后稷至文武积累基业深 …… (第 40a 页)
 也文武惟能如此所以能端命于上天端命之说诸
 家不同孔氏谓受上天端直之命加一受字此说不
 可用也少颖谓端为当亦未安 张无垢
为用此端直
 以命于帝亦自牵强不若谓文武惟用上文之事以 (第 42b 页)
 命国之右乡简不率教者移之左不变移之遂不变
 移之郊者是也所以如此者以此等不可劝之使慕
 善惟当威之使之畏而知所慕也 张无垢
谓向也表
 厥宅里明其为善人君子使之慕今也殊厥井疆又
 明其为恶党小人使之畏则周家所以处顽民者可
  …… (第 9b 页)
 康王又叹而呼父师告之盖重之至也邦之安危惟
 兹殷士者盖谓殷士安则天下安殷士危则天下危
 见其所系之大欲毕公勉其事也 张无垢
谓康王学
 问远到其知治体乃至于此夫邦之安危在人主耳
 何预于殷士天下亦大矣殷士几何其能为周家轻
  …… (第 15a 页)
 沮专柔而不刚则为恶者不见为恶之害而为恶之
 心益肆惟因其为善者而倾意慰劳使日加勉则不
 刚矣因其为恶者而摧挫沮抑使日加警则不柔矣
  张无垢
谓此不刚不柔即前谓表厥宅里者不刚也
 殊厥井疆者不柔也此说是也所以化服商民者莫
 过此两端也若毕公果 …… (第 16a 页)
 遗波馀泽不特商民被之凡厥有生无不浸润而沾
 溉之也不特吾民被之虽四夷左衽亦无不恃赖三
 君子之德也 张无垢
谓殷士不服则启四海不服之
 心邦其危矣商士服四夷各得其所邦其安矣此所
 以道洽政治而四海无不赖矣治商 …… (第 18b 页)
 康王又谆谆责望之意也

君牙
穆王命君牙为周大司徒作君牙
  张无垢
谓舜典一篇历试禅位受终占象祭告天地
 巡狩黜陟尧崩舜格庙询岳辟门明目达聪之事杂
 然并举其命九官事亦 …… (第 21a 页)
 民尚怨之则其情岂不甚难于调哉然则为君牙者
 当何如亦思其情之难于调服如此而正吾之身中
 吾之心而图以感发其易于感发者则民无有不安
 者矣 张无垢
谓惟以其难调者为念而思所以易调 …… (第 25a 页)
 为人揆之则此言恐非出于穆王之口使其果能出
 此言则其所设施将必有可观者不宜止于如此要
 之必有为穆王言之者吾夫子于此盖取其言耳
 无垢
论此详矣见于囧命解予亦存之于彼解中王
 若曰君牙乃惟由先正旧典时式此乃穆王更端以 …… (第 28b 页)
 生不能易者使穆王果知此车辙马迹岂遍天下乎
 吾以是知其必有为王言之者也
囧命
穆王命伯囧为周太仆正作囧命
  张无垢
谓观君牙之篇穆王自以谓继文武成康之
 绪惧其弗称而托于股肱心膂今命伯囧又谓文武
 赖小大之臣侍御仆从 (第 29b 页)
 发闻者皆腥秽之虐刑故上帝皆不洁其所为降灾
 咎以罚之苗民亦自知其恶之不可掩罪之不可解
 故受天之罚亦无怨辞而其世遂绝灭而不复育也
  张无垢
谓或者以为三苗尧既绝其世何为舜时尚
 有三苗乎盖向所绝去绝其本根也旁求三苗子孙
 以立之此圣人仁厚之 …… (第 17a 页)
 辟故其辞有五等也众既以五刑之法听此罪辞若
 辞与五刑果然简孚则按其罪状而以墨劓剕宫大
 辟之刑正之谓罪在是则正以是刑加之也 张无垢
 
谓简者得其要辞也孚者信而无可疑者也谓众以
 五刑之法听此罪辞果得其要辞无丝毫可疑者此 (第 2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