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四書類
孝經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別史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史鈔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清代道教文獻
瞽言干犯雷霆死有馀辜兼闻下吏审问
支辞致诘飞声推穷败类然极索奸之理或伤招諌之
仁虽曰狂愚犹胜谄佞况自 孔道辅
范仲淹被黜之后
庞籍范讽致对以来凡在搢绅尽思缄默又虑四方之
人不知安世讪上犯颜将谓安世献忠获罪自远流 (第 21b 页)
量衡皆本之于阴阳配之)
(于四时建之于日月通之于/鞮竺演之于壬式遁甲之法) 己卯以右谏议大夫知
兖州 孔道辅
为龙图阁直学士时近臣有献诗百篇者
执政请除龙图阁直学士帝曰是诗虽多不如 (第 12a 页)
孔道辅
一言遂以命 (第 12a 页)
道辅
议者因是知前日之斥果非上意也
 初命朝臣为江浙荆湖福广南等路提点银铜坑冶
铸钱公事其俸赐恩例并与提点 …… (第 12a 页)
 工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刘随卒擢待制未旬日也随

孔道辅
曹修古同时为言事官皆以清直闻临事明
锐敢行蜀人以为水晶灯笼始使契丹还会贬而官收
所得马十五乘及是帝怜 …… (第 13a 页)
 是月李咨等请罢河北入中虚佑以实钱偿刍粟实
钱售茶皆如天圣元年之制又以北商持劵之京师旧
必得交引铺保任并三司符验然后给钱以是京师坐
贾率多邀求三司吏稽留为奸乃悉罢之命商持劵径
趣𣙜货务验实立偿之钱又言前已用虚估给劵者给
茶如旧仍给景祐二年以前茶又言天圣四年尝许陜

西入中茶商利之争欲售陜西劵故不复入钱京师请
禁止并言商人输钱五分馀为置籍召保期年半悉偿
失其期者倍其数事皆施行咨等复言奭等变法岁损
利不可胜计今一旦复用旧法恐豪商不便依托权贵以
动朝廷请先期申谕于是帝为下诏戒敕而县官滥费
自此少矣 诏权停贡举 夏五月戊寅朔范仲淹言
臣近亲奉德音以 孔道辅
曾言迁都西洛臣谓未可也
国家太平岂可有迁都之议但西洛帝王之宅负关河 …… (第 21a 页)
不闻其过外亦设险使四夷不敢生心此长世
之道也(据仲淹乞修京城劄子云景祐三年五月初请/修西京今附见朔日 孔道辅
去年八月以龙直)
(知楚/州) 丙戌天章阁待制权知开封府落仲淹落职知 …… (第 21b 页)
上章乞根究作诗者罪左司谏
韩琦劾恢越职希恩宜重行贬黜庶绝奸䛕不报而襄
事亦寝 光禄寺主簿苏舜钦上疏言 孔道辅
范仲淹
刚直不挠致位台谏后虽改他官不忘献纳二臣者非
不知缄口数年坐得卿辅盖不愿负陛下委注之意而 (第 24b 页)
博文知永兴军陈执中并同知枢密院事初韩
琦数言执政非才帝未即听琦又言曰岂陛下择辅弼
未得其人故耶若杜衍 孔道辅
胥偃宋郊范仲淹众以
为忠正之臣可备进擢不然尝所用者王曾吕夷简蔡 …… (第 3a 页)
 誉借国法以示恩天子谁与任事乎
十二月癸亥朔封宰臣张士逊为郧国公加恩百官
甲子京师地震 丙寅鄜延路都钤辖司言赵元昊反
辛未徙环庆路副部署刘平为鄜延路副都部署癸酉
命三司使夏竦为奉宁节度使知永兴军知河南府范
雍为振武节庆使知延州(考异宋史云己卯奉宁节度/使知永兴军夏竦兼泾原凤)
(路安抚使振武军节度使知延州范雍兼鄜延环/庆路安抚使岂一旬中复有此授也附见于此) 召
龙图阁直学士知兖州 孔道辅
为御史中丞 诏陜西 …… (第 12b 页)
 之盛接踵于其后何至于明皇始盛而终耗耶
初元昊反书闻朝廷即议出兵群臣争言小丑可即诛

灭右正言吴育独建议元昊虽名藩臣其尺赋斗租不
入县官穷漠之北服叛不常宜度外置之示以不足责
且彼已僣舆服夸示酋豪势必不能自削宜援国初江
南故事稍易其名可以顺拊也奏入宰相张士逊笑曰
人言吴正言心风果然至是育复上奏言宜坚壁清野
以挫剽急之风徐观其势而为之策俱不报(考异心风/据龙川别)
(志然别志称吴舍人则误矣育时以右正言谏院供/职明年五月乃知制诰又明年六月乃为起居舍人)
丁未徙知润州范仲淹知越州 庚戌都官员外郎王

素为侍御史中丞 孔道辅
荐之素旦子也 丙辰许泉
州立学仍给田五顷 魏国永圣保寿夫人许氏卒辍
视朝三日追号肃成贤穆夫人遣官护葬 …… (第 16b 页)
而颈以下白晰人皆异之其居第在泰宁坊
直宫城北隅开封府推官苏绅尝疏言德用宅枕乾冈
猊类艺祖帝匿其疏不下 御史中丞孔道辅
继言之语 …… (第 18b 页)
 秋七月知谏院韩琦请自今双日止御后殿视事帝
问辅臣以故事张士逊对曰唐五日一开延英盖资閒

燕以辅养圣神帝曰与夫宵衣旰食固不侔也前代帝
王靡不初勤政事而后失于逸豫不可不戒也时帝感
小疾太医数进药故琦有是请帝讫不从 戊午以夏
竦知泾州兼泾原秦凤路沿边经略安抚使泾原路马
步军都总管范雍兼鄜延环庆路沿边经略安抚使鄜
延路马步军都总管 八月己巳降武宁节度使王德
用为右千牛卫上将军知随州仍特置判官一员初德
用既以 孔道辅
言罢知枢密院而河东都转运使王沿 (第 24a 页)
贤以其弟之子妻之复初犹豫介与诸弟子
谓公卿不下士久矣今丞相不以贫贱欲托以子宜因
以成丞相之贤名复乃听 孔道辅
闻复之贤就见之介
执杖屦立侍复左右升降拜则扶之其往谢亦然介既 (第 22b 页)
(绅既入翰林则德用不在枢密院矣宅貌二语 孔道辅/
亦以奏德用不独绅也附传但云言者斥绅急于进取)
(故出无疏德用事今从之魏泰杂录云仁宗既逐林瑀/谓执政曰 (第 24a 页)
 宋纪六十一(起重光单阏八月尽玄黓/执徐八月凡一年有一月)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
  帝
皇祐三年八月辛巳特赠给事中 孔道辅
为工部侍郎
时龙图阁直学士王素入对语 (第 1a 页)
道辅
帝思其忠故有 (第 1a 页)
日赠司空兼侍中谥元献既葬篆其碑首
曰旧学之碑殊刚峻简率虽早贵然奉养清俭累典州
吏民颇畏其悁急善知人如 孔道辅
范仲淹皆出其门
而富弼杨察皆其婿也 初命张方平知益州未至而 (第 7a 页)
之士相继而起其耄期厌事丁谓
乘间将窃国命而风俗已成无与同恶谋未及发旋即
流放仁宗仁厚是非之论一付台谏 孔道辅
范仲淹欧
阳修余靖之流以言事相高时执政大臣岂皆尽贤然
畏忌人言不敢妄作一有不善言者即至随即屏去故 (第 7a 页)
 三月辛未朔太白昼见 癸酉张商英复通奉大夫
提举崇福宫 梓州路转运使赵遹密奏贾宗谅激变
晏夷之罪且曰泸南边事转运司官不当干预臣不敢
坐视已收羸兵驰赴乐共城权行招安之策庶边徼早

得宁息然遹本意乃欲专事进讨兵端愈大矣诏罢宗
谅代以康 延鲁
而听遹节制 甲申追论至和嘉祐定
策功封韩琦为魏郡王复文彦博官 丁亥诏以立皇
太子见责降文武臣僚并与牵 (第 4b 页)
  赵 振(归信人景德中为隰州兵马监押累功迁左神武大将军振性刚强每自负喜谋画轻财
尚气众乐为之用子珣瑜珣习书史尤究心地理初随父在西边访得五路徼外形胜利害作聚米
图经五卷诏取其书并召珣至又上五阵图兵事十馀篇瑜善骑射特好学恂恂类儒者)


  刘 涣(字仲章文质子有才略临事无所避章献太后临朝久涣上书请还政仁宗时为右正言
郭后废滇与
孔道辅
范仲淹等伏阙争之历知诸州皆著声绩熙宁中以工部尚书致仕弟沪字子
浚知书传深沉有知略仕至内廷崇班)


  (第 50b 页)
  杨崇勋(蓟州人以枢密/使节度河阳)吕公孺(寿州人公弼/弟知开封)

  陈 铸(兴化人/判陈州)   范仲淹(吴人权/知开封)
  郑 戬(吴人龙图直学/士权知开封) 孔道辅(鲁人至圣/裔知应天)
  李若谷(徐州丰人右谏/议大夫知许州)寇 瑊(临汝人权/知开封)
  王德用(郑人河阳三/城节度 (第 44a 页)
  (享名孟子祠明万历间御史方大美改称游梁书/院明末没于水)
(皇清顺治十二年提学张天植开封知府朱之瑶改建/ 于府学明伦堂后康熙二十八年巡抚阎兴邦改)
  (建贡院东北增入乐正子配享以赵岐孙奭 孔道/辅
钱唐从祀三十三年巡抚顾汧于祠旁增建书)
(御书院延师讲学是秋官赍送制扁悬挂/ 昌明仁义四字遣) (第 26a 页)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天圣间知应天府延范
  仲淹教生徒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久废兴学自
  殊始召拜御史中丞
   孔道辅
(第 41b 页)
原鲁
孔子四十五代孙仁宗时知应天
  府精于剖断不徇私请
  苗时中字子居宿州人熙宁初为宁陵主簿邑有
   (第 41b 页)
 采寮分纪遗烈式尽褒扬之旨庶资善诱之方宜令
 中书枢密三司两制丞郎待制馆阁直阁校理分撰
 赞以闻
 仁宗景祐三年建孟子庙于邹之四基山(时 孔道辅/
守兖州求)
 (孟子墓于四基/山即墓建祠)
 神宗元丰六年十月追封孟子为邹国公(从吏部尚/书曾孝宽) (第 60b 页)
 (令孔宜四十四代宋乾德中任县令孔延世四十五/代咸平中任县令孔勖四十四代大中祥符二年由)

 (太常博士授仙源县令时曲阜改仙源 孔延鲁
四十/五代大中祥符四年知县事 (第 11b 页)
孔道辅
四十五代大中)
 (祥符九年知县事孔圣佑四十六代天禧五年以光/禄丞知县事孔宗亮即舜亮四十六代庆历五年 …… (第 11b 页)
 (嘉字万年晋参军三十一代说唐春官侍郎三十三/代浩然隐鹿门山三十四代云卿校书郎三十五代)
 (华侍御史三十九代方立昭义节度留守至四十五/代宁宋仁宗景祐四年 孔道辅
荐于朝授邹县主簿)
 (奉孟子祀四十六代坚徐州知州四十七代宽四十/八代钦四十九代津五十代德义登进士第 …… (第 17b 页)
 斋厅之东门外其南客馆其北客位斋厅之后客堂
 孔氏接见宾客之所由客位东一门直北曰袭封视
 事厅厅后恩庆堂乃 孔中丞道辅
典乡郡时会内外 …… (第 22b 页)
 左右斋舍(各三/间)后为慎独斋(三间博春秋仲月上丁/孔氏 士自曲阜来设)
  (祭/)
 亚圣孟子庙(在邹县城南道左 宋孔道辅
知兖州访/孟子墓得于邹县东三十里四基山因) …… (第 35b 页)
 公都子(从祀/孔庙)高子(齐人尝问孟子曰嫁娶非己所自/亲卫女何以得编于诗孟子曰有)
 (卫女之志则可无卫女之志则怠夫卫女行中孝虑/中圣怀常道而俟其权变故得谓贤 又乡人以韩)
 (愈 孔道辅/
附祀孟庙)
 亚圣庙祀田(按会典亚圣裔祭田五十一顷一十五/亩皆不起科又佃户三十二户优免杂) …… (第 37a 页)
 述圣子思墓(在先圣墓南相去数十步墓/前有碑镌沂国述圣公墓)
 亚圣孟子墓(在邹县东北二十五里四基山下介于/邹鲁宋兖州守 孔道辅
立有神道碑为) …… (第 42a 页)
 杏坛(在大成殿前即先圣教授堂之遗趾汉明帝幸/宅亦尝御此命皇太子诸王说经于堂上后世)
 (尝以为殿宋天圣中 孔道辅
监修祖庙增广殿庭/移大殿于后因于讲堂旧基甃为坛环植以杏) (第 47a 页)
 后兮岱宗之前

  宋创建孟子庙碑(景祐/四年)   (泰/山)孙 复
 仁宗景祐四年 孔道辅
守兖州求孟子墓于四基山
 得之始就山建庙立碑泰山孙复记曰孔子既殁千
 古之下驾邪怪之说肆奇险之行侵轶 …… (第 46a 页)
 神其相之降阶谒齐国公鲁国夫人之故殿殿西而
 南向者尼山毓圣侯也次西而东向者五贤堂也谓
 孟也荀扬也王与韩也碑 孔中丞道辅
文中丞笃于
 信道者也于家法无愧矣杏坛二字竹溪党怀英书
 坛之北世传子路捻丁石盖石之靥也夫所谓勇于 …… (第 56a 页)
 成宗元贞元年县尹司居敬重修孟子庙三氏教授

 导江张𩓣记曰邹孟子庙有宋景祐四年 孔道辅

 兖州建于墓傍后自墓傍徙县东郭宣和三年令朱
 缶复徙南门外金太和间令王瑀葺之甲戌燬于兵
 惟门垣 …… (第 69a 页)
  元重修孟子墓碑(元贞/二年)     张 𩓣
 成宗元贞二年县尹司居敬重修孟子墓立碑张𩓣
 记曰有宋景祐四年岁在丁丑 孔公道辅
守兖州访
 孟子墓得于邹县东北三十里四基山之阳即其地
 庙而祀之泰山先生孙复为记以辟杨墨事著孟子
  …… (第 72a 页)
  明诏赐孟子庙记(弘治/十年)   (大学/士)刘 健
 弘治十年丁巳命守臣修孟子庙大学士刘健记曰
 邹孟子故乡故有庙专祀之始自宋景祐四年 孔道

 辅
守兖州建之墓侧其后徙县之东郭己而又徙之
 南门外盖即今庙我国家龙兴列圣相承崇儒重道
 即正孟子邹国亚 (第 111a 页)
 (瑕邱人/员外郎)孔宪(仙源人/转运使)孔勖(仙源人/尚书)孔延泽(仙源人谏/议大夫)
 孔延之(仙源人/殿中丞) 孔道辅(仙源人/侍郎)
孔舜亮(仙源人/少师)孔宗
 翰(仙源人/侍郎)孔若拙(仙源人/参军)孔若初(仙源/人)孔文仲(仙源 (第 18a 页)
 李昭述(深州饶阳人真宗时通判郸州时牧/地侵民田者数千顷昭述悉奏复之)
 王德用(字元辅郑州人仁宗时知曹州器量弘远治/复精明先尝为 御史中丞孔道辅
所劾 (第 120b 页)
道)

 (辅
卒归衬过曹德用郊吊哭尽哀客有谓此害/公者德用曰渠职分当言惜朝廷少一直臣耳)
 李 璋(上党人仁宗时为 (第 120b 页)
 母 邛(安邱人父卒葬邑西郊朝夕往哭奠风雨不/辍妻马氏从泣哀感路人母卒亦如之邑令)
 (以闻进士周/元宾铭其墓)
  孔道辅(字原鲁孔子四十五代孙幼端重敏慧为宁/州推官有大蛇出天庆观郡以为神官属往)
 (奠拜之道辅径前以笏击辟其首观者骇服迁大理/寺丞知仙源县上言庙制卑陋请加修崇诏可后以)
 (龙图阁待制使契丹还有言其生事者道辅曰朝使/屡为所侮若不较恐益慢中国仁宗然之寻出知郓)
 (青兖等州再为御史中丞卒皇祐/三年仁宗思其忠特赠工部侍郎)

(第 48a 页)
 母 邛(安邱人父卒葬邑西郊朝夕往哭奠风雨不/辍妻马氏从泣哀感路人母卒亦如之邑令)
 (以闻进士周/元宾铭其墓)
 孔道辅(字 原鲁
孔子四十五代孙幼端重敏慧为宁/州推官有大蛇出天庆观郡以为神官属往)
 (奠拜之 (第 48a 页)
道辅
径前以笏击辟其首观者骇服迁大理/寺丞知仙源县上言庙制卑陋请加修崇诏可后以)
 (龙图阁待制使契丹还有 (第 48a 页)
言其生事者 道辅
曰朝使/屡为所侮若不较恐益慢中国仁宗然之寻出知郓)
 (青兖等州再为御史中丞卒皇祐/三年仁宗思其忠特 (第 48a 页)
 齐陈博达墓(在县西北二十里前有石兽四石/碑一云齐郡刺史武平五年立)五代

 孔仁玉墓(在县北孔林内后周赠/兵部尚书号中兴祖) 宋孔道辅
(在孔/林西)
 (南官御史中丞/张宗益志铭)孔宗愿墓(在孔/林内)明魏绅墓(在县西/十五里)(第 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