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類
易類
詔令奏議類
故事類
地理類
編年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職官類
政書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別集類
洞神部
王之道相山居士词二卷向镐乐斋词二卷沈瀛竹
斋词一卷刘弇云龙集词一卷汪藻浮溪文粹附词
赵师侠坦庵长短句一卷陈与义无住词一卷 刘一
止苕溪 词一卷赵长卿惜香乐府十卷王灼颐堂词
一卷张纲华阳老人长短句岳珂金陀粹编家集附
词张元干芦川词一卷 (第 4b 页)
斋词一卷刘弇云龙集词一卷汪藻浮溪文粹附词
赵师侠坦庵长短句一卷陈与义无住词一卷 刘一
止苕溪 词一卷赵长卿惜香乐府十卷王灼颐堂词
一卷张纲华阳老人长短句岳珂金陀粹编家集附
词张元干芦川词一卷 (第 4b 页)
流布之益昭述作之懿顾不韪欤
先生讳与求字必先仕至知枢密院事绍兴七年六
月薨于位若平生出处之大方则有 给事刘公一止
状其行事为详兹不复列四年三月一日从事郎充
州学教授永嘉张叔椿叙 …… (第 6a 页)
读诗可以知其巑岏秀峙之状吾累十峰石
为小寒林兴寄不浅用其韵并及之
次韵题沈传曜瘦节堂
刘行简 见借诗槁以长句归之
送章文虎秀才归荆南
次韵曾守怀玲珑山
何亨老筑堂里第榜曰安虚盖 …… (第 7b 页)
次韵卢宪春思
清明
报中有盛年休官者感而赋诗
有怀山中
次韵宏父喜雨
行简 以曾守韵见贻复和一篇
申应时以图寻山图所载湖之西溪也为作
二绝句
客至具饷庖中止有 …… (第 12a 页)
秉元以按田至村落有诗次其韵
岩桂
次韵 行简 北城登眺述怀
(第 13a 页)
行简 释奠学宫登北城眺览有诗尝次其韵
再和二章
曾守置酒月波楼以张倅至有诗命坐客同
赋 …… (第 13a 页)
次韵曾守立春席上七绝句
月波楼
会景亭
次韵杨县丞见寄
次曾宏父韵
曾宏父作诗别 行简 索仆同赋
曾宏父将往霅川见内相叶公以诗为别次
其韵以自见
舟行即事
舟过北塘 …… (第 13b 页)
沈景修宗博示试院书事二章次其韵
次韵院中四绝句
石壁寺山房即事
石壁寺
无言颁政以诗寄 行简 辄次韵
(第 15a 页)
行简 用前韵见贻复和酬之
过十山次韵朱仰止涧亭绝句
昔年
秋怀二首 …… (第 15a 页)
扈 御舟泊钱清江口值雨
过平望
次吴江
冬至遇雪题明因寺僧房
方允迪隐鸬鹚谷江子我子之刘希颜 行简
皆往依焉为此诗寄赠
八月十七日扁舟渡钱塘江
允迪招 (第 17b 页)
行简 卜居鸬鹚谷仆意羡之作诗送
行兼以自见
维心过邵子非溪亭夜话有伤时感旧之作 …… (第 17b 页)
饷坐客盖半开矣会次律兄有诗辄次韵
次韵郑维心探梅未花
复次韵呈维心拙涩不工当为抵掌
次韵维心忆梅
次韵 行简 怀次律兄
邵子非谓予有天台之行见贶以诗次其韵
次韵刘希颜蜡梅二绝 (第 19a 页)
先生讳与求字必先仕至知枢密院事绍兴七年六
月薨于位若平生出处之大方则有 给事刘公一止
状其行事为详兹不复列四年三月一日从事郎充
州学教授永嘉张叔椿叙 …… (第 6a 页)
读诗可以知其巑岏秀峙之状吾累十峰石
为小寒林兴寄不浅用其韵并及之
次韵题沈传曜瘦节堂
刘行简 见借诗槁以长句归之
送章文虎秀才归荆南
次韵曾守怀玲珑山
何亨老筑堂里第榜曰安虚盖 …… (第 7b 页)
次韵卢宪春思
清明
报中有盛年休官者感而赋诗
有怀山中
次韵宏父喜雨
行简 以曾守韵见贻复和一篇
申应时以图寻山图所载湖之西溪也为作
二绝句
客至具饷庖中止有 …… (第 12a 页)
秉元以按田至村落有诗次其韵
岩桂
次韵 行简 北城登眺述怀
(第 13a 页)
行简 释奠学宫登北城眺览有诗尝次其韵
再和二章
曾守置酒月波楼以张倅至有诗命坐客同
赋 …… (第 13a 页)
次韵曾守立春席上七绝句
月波楼
会景亭
次韵杨县丞见寄
次曾宏父韵
曾宏父作诗别 行简 索仆同赋
曾宏父将往霅川见内相叶公以诗为别次
其韵以自见
舟行即事
舟过北塘 …… (第 13b 页)
沈景修宗博示试院书事二章次其韵
次韵院中四绝句
石壁寺山房即事
石壁寺
无言颁政以诗寄 行简 辄次韵
(第 15a 页)
行简 用前韵见贻复和酬之
过十山次韵朱仰止涧亭绝句
昔年
秋怀二首 …… (第 15a 页)
扈 御舟泊钱清江口值雨
过平望
次吴江
冬至遇雪题明因寺僧房
方允迪隐鸬鹚谷江子我子之刘希颜 行简
皆往依焉为此诗寄赠
八月十七日扁舟渡钱塘江
允迪招 (第 17b 页)
行简 卜居鸬鹚谷仆意羡之作诗送
行兼以自见
维心过邵子非溪亭夜话有伤时感旧之作 …… (第 17b 页)
饷坐客盖半开矣会次律兄有诗辄次韵
次韵郑维心探梅未花
复次韵呈维心拙涩不工当为抵掌
次韵维心忆梅
次韵 行简 怀次律兄
邵子非谓予有天台之行见贶以诗次其韵
次韵刘希颜蜡梅二绝 (第 19a 页)
宋杨忠毅公神道碑
宋杨和王与张韩刘岳诸公同事高宗排大难却大寇
其功名载史册耀后世者伟矣观敷文学士 刘一止 此
碑又知公忠精义烈乘一障以百数困病之卒膺数十
万狂横之敌屡赴屡摧之然后秉大节死城下盖公又
肇杨氏之 (第 22a 页)
宋杨和王与张韩刘岳诸公同事高宗排大难却大寇
其功名载史册耀后世者伟矣观敷文学士 刘一止 此
碑又知公忠精义烈乘一障以百数困病之卒膺数十
万狂横之敌屡赴屡摧之然后秉大节死城下盖公又
肇杨氏之 (第 22a 页)
盛
行于时不惟伶工歌妓以为首唱士大夫风流文雅者
酒酣兴发辄歌之由是与姜尧章之暗香疏影李汉老
之汉宫春 刘行简 之夜行船并喧竞丽者殆百十年至
咸淳永嘉戏曲出泼少年化之而后淫哇盛正音歇然
州里遗老犹歌用章词不置也其 (第 4b 页)
行于时不惟伶工歌妓以为首唱士大夫风流文雅者
酒酣兴发辄歌之由是与姜尧章之暗香疏影李汉老
之汉宫春 刘行简 之夜行船并喧竞丽者殆百十年至
咸淳永嘉戏曲出泼少年化之而后淫哇盛正音歇然
州里遗老犹歌用章词不置也其 (第 4b 页)
有佛虽有老氏其说未甚彰著夫子之恶
乡原论孟中皆见之独未见其排老氏则
所谓异端者非指佛老明矣(见象/山集) 苕溪刘一止行简 曰窃惟天下之事下合人
心上合天意中合大道者唯有一言曰公
而已矣老子曰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
乃道 …… (第 027a 页)
谓其容而能公也王训大王者之称谓其
公而能大也则是公不可不与王同德王
不可不与天同道此天下之至理也(见 苕/溪 集) (第 027a 页)
乡原论孟中皆见之独未见其排老氏则
所谓异端者非指佛老明矣(见象/山集) 苕溪刘一止行简 曰窃惟天下之事下合人
心上合天意中合大道者唯有一言曰公
而已矣老子曰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
乃道 …… (第 027a 页)
谓其容而能公也王训大王者之称谓其
公而能大也则是公不可不与王同德王
不可不与天同道此天下之至理也(见 苕/溪 集) (第 027a 页)
后集》二十卷,米芾《山林集拾遗》八卷,倪涛《玉溪集》二十二卷,张彦实《东窗集》四十卷,又《诗》十卷, 刘一止《苕溪
集》五十五卷,王赏《玉台集》四十卷,冯时行《缙云集》四十三卷,高登《东溪集》十二卷,仲并《浮山集》十 ……,《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又《词》三卷,《王寔集》三十卷,《苏庠集》三十卷,李师稷《皇华编》一卷, 《刘一止
集》五十卷,〈 《苕溪
集》多五卷。张攀《书目》以此本为《非斋类槁》。〉《葛胜仲集》八十卷,《傅崧卿集》六十卷,又《奏议》二
》六十卷,《胡安国武夷集》十五卷,《葛长庚海琼集》八卷,《张全毗陵集》五十卷,《张纲华阳集》四十卷, 《刘一止
类槁》五十卷,《王居正竹西集》十卷,《潘良贵集》十五卷,《陈渊默堂集》二十二卷,《李弥逊筠溪集》二十 ……四十卷,《熊瑞冕山集》二十八卷,《徐衡仲西窗集》十五卷,《李庄简集》二十六卷,《汪文定集》四十三卷, 《刘行简
苕溪
集》五十五卷,《罗愿鄂州集》五卷,《李梅亭类槁》九十卷,《洪舜俞平斋集》三十四卷,《熊鉌勿轩集》八卷
川吴曾虎臣撰,取左氏所载事时为之
论,若史评之类。
《春秋直音》三卷,
陈氏曰:德清丞方淑智善撰, 刘给事一止 为作序,以学者或不通音切,故于每字切脚之下直注其音,盖古文未有反切为音训者,皆如此服虔如淳文,颖辈于
论,若史评之类。
《春秋直音》三卷,
陈氏曰:德清丞方淑智善撰, 刘给事一止 为作序,以学者或不通音切,故于每字切脚之下直注其音,盖古文未有反切为音训者,皆如此服虔如淳文,颖辈于
异四卷,疑即此书不然,何名目皆同也。
方淑《春秋直音》三卷
见《宋志》
陈氏曰:德清丞方淑智善撰, 刘给事一止 为序。
石朝英《左传约说》一卷又《百论》一卷
见《宋志》
陈氏曰:奉议郎新昌石朝英撰,又有道辨一书
方淑《春秋直音》三卷
见《宋志》
陈氏曰:德清丞方淑智善撰, 刘给事一止 为序。
石朝英《左传约说》一卷又《百论》一卷
见《宋志》
陈氏曰:奉议郎新昌石朝英撰,又有道辨一书
用。乾道初,年八十四而终。自号华阳老人,华阳者,茅山也。
《非有斋类稿》五十卷
陈氏曰:给事中吴兴 刘一止行简 撰,宣和三年进士。居琐闼仅百馀日,忤秦桧,罢去,闲居十馀年,以次对致仕。桧死,被召,力辞,进杂学士,
《非有斋类稿》五十卷
陈氏曰:给事中吴兴 刘一止行简 撰,宣和三年进士。居琐闼仅百馀日,忤秦桧,罢去,闲居十馀年,以次对致仕。桧死,被召,力辞,进杂学士,
赤城词一卷
陈氏曰:陈克子高撰。词格颇高丽,晏周之流亚也。
《简斋词》一卷
陈氏曰:陈与义撰。 刘行简 词一卷
陈氏曰: 刘一止 撰尝。为晓行词盛传于京师,号刘晓行。
《顺庵乐府》五卷
陈氏曰:康与之伯可撰。与之父倬,惟章诡诞不
陈氏曰:陈克子高撰。词格颇高丽,晏周之流亚也。
《简斋词》一卷
陈氏曰:陈与义撰。 刘行简 词一卷
陈氏曰: 刘一止 撰尝。为晓行词盛传于京师,号刘晓行。
《顺庵乐府》五卷
陈氏曰:康与之伯可撰。与之父倬,惟章诡诞不
珏传》:珏,字希范,湖州长兴人,历龙图阁学士。有《吴兴集》二十卷、《奏议》五卷、《两汉蒙求》十卷。 《刘一止
传》: 一止,
字行简,湖州归安人。历敷文阁直学士。有类槁五十卷。
《刘宁止传》:宁止字无虞,历徽猷阁直学士、知秀州
《刘宁止传》:宁止字无虞,历徽猷阁直学士、知秀州
固儆之耶。因作《浮图灾解》。兄惊曰:是必大吾门。
《杨亿传》:亿七岁,能属文,对客谈论,有老成风。 《刘一止 传》: 一止 七岁能属文,试太学,有司欲举八行, 一止 曰:行者士之常。不就。登进士第,为越州教授。《司马光传》: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
《杨亿传》:亿七岁,能属文,对客谈论,有老成风。 《刘一止 传》: 一止 七岁能属文,试太学,有司欲举八行, 一止 曰:行者士之常。不就。登进士第,为越州教授。《司马光传》: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
常少卿,迁给事中。李邦彦除签书枢密院,瑀言邦彦五罪,疏三上,不报。求罢,以敷文阁待制知信州。胡安国、 刘一止
言:瑀不宜去。遂复留,以言者罢。居父母丧,服除,知严州,徙宣州,复奉祠。俄召,除兵部侍郎。桧既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