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禮類
四書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傳記類
目錄類
儒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上下最分明。元来只此是道。要在人默而识之也。学者试以此言潜玩精思。久久自当有见。所谓叔子小有未合者。 刘元承
记其语。有云所以阴阳者道。又云所以阖辟者道。窃详所以二字。固指言形而上者。然未免微有二物之嫌。以伯子 (第 171H 页)
 

此条言志本以率气为职。而其所以自养。在乎直内。直内即敬之谓也。志得其养。则气亦在所养矣。气既得其养。则不惟不乱其志。乃有以助其发挥者矣。上下诸条言志。其实下手处。在此一节。
或问人或倦怠。岂志不立乎。曰。若是气。体劳后须倦。若是志。怎生倦得。人只为气胜志。故多为气所使。如人少而勇老而怯。少而廉老而贪。此为气所使者也。若是志胜气时。志既一定。更不可易。如曾子易箦之际。其气之微可知。只为他志已定。虽死生许大事。亦动他不得。盖有一丝发气在则志犹在也。(遗书 刘元承
录伊川语。)
 此条言志为气所胜与能胜气者之得失。夫人得天地之帅以为志。至诚而无息。至正而不可易。即 …… (第 107L 页)
 此条言志既为气所使。则其所行虽正。亦足可耻。

盖夙兴勤事。岂不是正当之事。但其勤也。志不能命气。而反为气所使。则是于一心之内。帅役已倒位。其不正孰甚焉。况以夙兴气清而閒不得焉。则少间日晏体倦后。亦将有勤不得时矣。是奚足恃哉。
人于梦寐间。亦可以卜自家所学之浅深。如梦寐颠倒。即是心志不定。操存不固。(遗书 刘元承
录伊川语。)
 此条言志之定力。能使梦寐。不至于乱也。人于寤时。凡知觉运用。皆志之所为。至于梦寐。则 (第 108L 页)
 语类必大录。夫子门弟子中。如某人辈。皆不点检。佗如尧容四凶。在朝相似。人杰录。夫子之门。亦何所不容。(所谓某人辈。未知指谁试思之。)
 二程全书。 刘元承
手编。伊川言。圣人作事甚宏裕。今人不知义理者。更不须说。才知义理。便迫窄。若圣人则绰绰有馀裕。
答徐 (第 310L 页)
善底事。(此以本然言也。然则四端七情。皆有善无恶。)然无水。安得波浪。无性。安得情也。(出遗书十八卷 刘元承
手编。)
或问。君子存之。何所存也。程子曰。存天理也。(君子以心言。天理以性言。心性本末晓然。)天理 (第 173L 页)
十五板 刘元承
手编。有如见孔,孟何异一条。朱子语类十九卷六板陈安卿录。有便是孔,孟子之句。大抵生于数千载之下。如亲 (第 171H 页)
。与使相类。无乃是事从俗之讹欤。于心常往来。昨看程氏遗书 刘元承
手编冠昏丧祭礼之大者小注。有礼从宜事从俗六字。于是而益信曲礼之使分明是事之讹也。聊此奉白。可于盛编曲 (第 42L 页)
州县。至如胡文定之登第仕太学。固不足言。然观诸贤所仕。皆微官。而三公所处。无非一时显职。或如朱子所讥 刘元承
事。不能相远。此所以致今日之论者也。但龟山以说书谏议祭酒在朝八年。不论蔡京而论三事。和靖以说书大常少 (第 498L 页)
新闻。此实区区畎亩之忧。非敢妄与世事也。呵呵。
答李季周(丁巳十二月十二日)
生姜树头之说。闻见录与 刘元承
手编。曲折详略。煞有不同。尝观近思录。所取于手编居多。然则刘公非误记先生语者。固当准信。而惟其首尾辞 (第 13L 页)
川闻之曰贤哉母也。)三十八板○甑山(石湖)四十二板史日慎(邹志完贬到某州。舟子史一慎不取一钱而载。守 刘元承
挞之。○语类本朝人物。日作一。)
卷之一百七 书 (第 436H 页)
一。而皆无以心为气质之论矣。如何如何。
遗书第十七卷 刘元承
手编记苏季明问答。而有曰观于四者未发之时。静时自有一般气像云云。先生曰善观者不如此。却于喜怒哀乐已发 (第 227L 页)
 第九板○天下事事物物皆有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非是谓之和便不中也。言和则中在其中矣。中便是含喜怒哀乐在其中矣。
道之体本中。天地之中也。其用亦无不中。时中之中也。是极致之中也。故以其体而言。则凡在流行者。无往而非中也。今言中和者。又于其用之中。分其未发而在中者谓中。而其已发而不乖者则是谓和。而不谓之中也。若不分别。而只言中在其中。则恐人不解听。
 第十九卷 刘元承
手编第五板○问人有专务敬以直内。不务方外。何如。曰有诸中者。必形诸外。惟恐不直内。内直则外必方。
(第 433H 页)
其下。以此可辨矣。归考或问及遗书。则称又曰者。与首条合十一。而问进修之术何先条。与格物者必物物条。是 刘元承
手编而本为一条。又曰。如欲为孝条。与物必有理。分为别条。观物察己。又与先求四端。亦 (第 424L 页)
刘元承
手编而本为一条。凡九条。当更质。
许鲁斋云。予所否者。圣人之心。天地之心也。然处事接物。必以己义制之 (第 424L 页)
子状碣文字。必以师事程氏为重。虽当时党禁甚严。未尝有所回避。以明其学之有所传授。盖所以尊师而重道也。 刘元承
学于程门。有手编语录。而许景衡志其墓。全篇命意。无一字语及于程门。但曰尝从当世贤而有道者游。盖指程子 …… (第 552L 页)
所编语录。盖以语录为当世大禁故也。夫景衡亲学程门。 元承
之弟安止。亦号有名节。而景衡作而无愧。安止受而不辞。惜哉。
胡邦衡斥和疏。义理明正。忠意慷慨。凛凛秋 (第 553H 页)
得上下最分明。元来只此是道。要在人默而识之也。学者试以此言潜玩精思。久久自当有见。所谓叔子有未合者。 刘元承
记其语。有云。所以阴阳者道。又云所以阖辟者道。窃详所以二字。固指言形而上者。未免微有二物之嫌。以伯子 (第 511L 页)
寅斋集遗墨
 遗墨(先生按节湖西。旬宣至燕岐燕喜楼。题咏揭板。)
   寅斋集遗墨 (先生安节
湖西。旬宣至燕岐燕喜数。题咏揭板。)
寅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诗
   无题
   柳絮联句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