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政書類
傳記類
別史類
紀事本末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醫家類
雜家類
詩文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洞真部
兴。为君留拙诗。
川官
阁枕上偶吟
无端北返又南征。行债何时了此生。入夜官斋惊倦梦。枕边犹似咽箫声。
宜宁新轩为主倅黄君(德 (第 226L 页)
之后。岛中田土。仍为统营屯田。后又荒废矣。自丙申岁。加德,天城两镇复入于旧岛。而土卒略有起耕之田。态 川官
以为量案所付而编入民结。土兵等越海供役。趁限相催。有难支堪。又其结数些少。元无损益于邑官。臣意欲望朝 (第 277H 页)
始终在梨树洞。从先兆也。有所著大学图说,太极图说解等书藏于家。其徒慕之。称之曰退洞处士云。侯尝过余知 川官
居。一宿谈经礼。见余所为凿井 (第 522L 页)
,小山招隐操,晦翁反招及钓台词等篇。今亦突兀顶上。高声一诵。山鸣谷应。亦足舒逸。顾石间有窃听者。即基 川官
隶名星彬者也。仍下与二友憩于紫霄峰下。题名于石。折枝仰书。乍看亦奇矣。槩玆三峰。砚滴则可登。而卓笔则 (第 273H 页)
  

[杂著]
去年九月十五日。尹丈过余西池亭。与我大人及伯父饮。坞菊方盛开。众色交灿。霜月皓洁胜昼。泛英挥觞。至夜分。已醉酩酊矣。话到世道忧厄。尹丈便汪然出涕曰。此将奈何哉。遂与伯父握手相视。几乎失声。及其归也。醉甚不胜骑。余兄弟扶拥而至其家。明朝又往拜之。尹丈曰。四五年无一醉。昨日之夜始有之。又曰。夜深后酬答。及归时事。吾皆忘之矣。但跨马出洞。忽觉大逵平敞。天容肃然。圆池受月。熀朗明澈。此时余胸中。亦坦然无一事。几与夜景争清。此正好境界也。恨君辈不饮酒。无以知此趣也。仍咏诗曰。出门但记清凉界。不辨池光与月光。此晓枕所得也。
海印寺。为东方大寺观。属陜 川官。
府之徵敛多歧。僧亦不能胜其苦也。族大父副学公之斥补也。一皆罢之。居四五月。吏不入伽倻洞。适有修书于上 (第 371H 页)
从舅上舍金公希振。始终扶救之。卒无事。十二月二十八日。虏寇猝猘。直长公陪 宗庙出都。贻书令与金公往果 川官
所。未行而蒋判官讷至担负下乡。免于难。先是。判官为府君小妹婿。偶不逊。遭府君何绝往来焉。至是与其弟谅 (第 516L 页)
。其先真宝人也。始祖硕以县吏起。 赠密直使。子子脩以功封松安君。数世有讳祯善山府使。中世有讳逢春号鹤 川官
直讲。高祖曰亘生员。曾祖曰台徵。祖曰逢英。考曰起三。妣全州柳氏圣时女。生考曰德三。妣义城金氏。将仕郎 (第 449H 页)
禅位。杜门自靖。至四世有讳琎号青溪 赠大冢宰。有五贤子。俱登溪门。第二曰守一号龟峰邮丞。是生讳涌号云 川官
参议。以扈从勋 赠吏判。生讳是柱官兵曹佐郎。至曾孙讳世锡无嗣。以佐郎公三弟敬斋讳是桢曾孙世镜之子福河 (第 745L 页)
远丁千岁。治水功馀禹八年。黄菊炯烂兼白酒。苍髯偃蹇挹高巅。宦游只欲扶王化。何用区区富贵全。
程广号巾 川官
侍中。知时事将非。弃官归乡。
鞠襦 太祖火其庐。襦杜门不出。以遂立节不服之义。子孙因属潭阳吏。
韩哲 (第 699H 页)
南兵使李浑守铁岭以北。贼势猖关北。日呙人惨甚。自六镇回兵聚吉州。愚民膝而仆属。争告我国士大夫匿迹。明 川官
奴末守会宁官奴国景仁。为贼囮张甚。王子临海君,顺和君,重臣黄廷彧,黄赫等掳而奴之。兵使韩克諴,镜城判 (第 398H 页)
   咏时牌官
 拾遗
   伊洞葬后。诸客来别。书此以赠。(以下三首。淳昌往来时所作。)
   福 川官
斋。寄杨和彦(汝梅)
   薛上舍(长荣)来访福川
 玉川录
   [玉川录序]
   山中老梅一
  
伊洞葬后。诸客来别。书此以赠。(以下三首。淳昌往来时所作。)
聚散浑闲事。存亡奈怆情。江山馀故宅。宇宙独残生。懒喝临桥马。愁听隔叶莺。离觞莫复侑。醉去更吞声。
川官
斋。寄杨和彦(汝梅)
伏枕山斋泪自滂。长年谁慰此悲伤。池塘草冷人惊梦。江峡风高雁断行。世事只今无一 (第 416H 页)
。接伴使臣元铎先到本郡。待装船有日。早朝来见。闻文化县令庆信后避乱于九月山。其妻若妾俱被掳于贼。妾端 川官
婢也。即坠崖而死。曾谓娼女而能死于节耶。臣之历路望见。九月山环亘西北。崒嵂苍郁。闻其中有城极险固可藏 (第 381H 页)
。小驴归怅望。孤枕卧幽深。霁月东门色。秋云北麓阴。令余诗破戒。七夕又君吟。
雨朝。乞瓜柏堂佐酒。
川官
酒问馀杯。雨坐无聊独酌开。可笑圃翁治圃拙。青瓜乞摘北邻来。
  其二
涤荡千愁酒十杯。科头裸体八窗开 (第 397H 页)
  其三
福履人间未易圆。老兄猿哭白头年。不须但抱西河恸。四个明珠也满前。
送春效白香山
深深帘幕燕差池。九十韶光欲尽时。白发渐于明镜得。愁心唯有小尊知。无情却恨东风去。有力谁教西日迟。可惜残花今委地。殷勤手把两三枝。
尹鸿山(仁教)
相逢月浪郡斋中。一笑论交笔砚同。登剡才猷通世务。饬身诗礼绍家风。政清范甑三年考。恸结姜衾一夜空。忍说复衣 行殿侧。桐乡遗老泣无穷。
李沃川子有挽
川官
罢镇川归。生计萧条独掩扉。携得妻儿依地主。占来栖息卖朝衣。云衢展足初心是。峡寓招魂万事非。渐觉衰年馀 (第 33L 页)
见李得元。朝饭后仍向镇川。路逢大雨。衣服尽沾湿。入客舍。主倅尹游出来相见。
十二日。晴。午后雨。到木 川官。
主倅成润出见。再从叔渭辅氏居在本县。来见夜同宿。主倅帖给从叔白米三斗,粘米一斗,水荏一斗。
十三日。 (第 333H 页)
  

朝奉大夫。行掌隶院司评郑公行状。
公讳奎祥字文卿。姓郑氏号癯溪。本东莱人。高丽左仆射文安公讳穆之后也。中世至讳可宗。师牧隐。入我 朝官至判礼曹。生讳守弘号枫 川官
大司宪。文行卓一世。三传而至右议政讳彦信号懒庵。寔公之高祖也。以关北都巡察使。讨平胡寇。还 朝遂膺大 (第 222H 页)
呜咽兮。眇眇九京。莫与彻兮。呜呼已矣。谖何日兮。
赵生(重希)哀辞
咸安赵侯。丧其伯子重希字圣天于义 川官
所。以死之明月某日。靷归于汉阳。将择地而葬之。盖圣天。侯之才子也。其所学与所能。雅有绝出于人者。而不 (第 427L 页)
 幽人仙兴发。遂作仙山游。从我二兄在。风流随处优。
午憩于杨州斗险川傍外松山尹姓人家。其程为四十五里。主人出声妓以娱宾。围棋两局而罢。又行五十五里。侵夜托宿于抱 川官
廨。太守洪柱溟相待极款洽。小酌而止。闻同姓族人李志益寓居本县紫柞村。三人联名托于主倅。鸡鸣后送书为问 (第 152L 页)
。于是使闻于洪氏曰洪氏失行孔昭。率婢首实。必振诅文。事系士制。其何以免。须自裁无敢前。遂以世重名谒镇 川官。
即日世重被囚。次囚必振。必扬出走。自官上变方伯。方伯移文岭南。逮洪氏子致。骇愤缩恧。杜门谢客。闻者惊 (第 536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