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正史類
政書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術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太玄部
所最恨者亦傅后也丁姬
则无之故周棘者傅后之陵而丁姬得末减不过取其
太后之玺绶而巳史槩言之误矣
(问) 丁明
为大司马与傅晏同时世无称焉而先生进之
何鲍诸贞臣之列愿闻其说
(答)丁傅当时并称其实擅权者傅氏而丁氏 (第 10b 页)
无闻焉细
考之则 丁明
乃贤者史称其为大司马能任职与丞相
王嘉善见其死而怜之又恶董贤而卒之为贤所排则 (第 10b 页)
  扬子云生卒考
文选李善注于甘泉赋引桓氏(君/山)新论谓扬子云以成
帝永始时待诏赋甘泉始就梦肠出收而纳之次日卒
近日蜀儒者据此以为子云未尝历事诸朝美新投阁
乃出自谤伤之口相传子云甫殁即有雠人私改其法
言者以此合之足以湔雪千载沈屈使其果核亦正旧
史之一大案矣予谓汉书纪载诚不能无误若以子云
本集考之有可疑者子云解嘲之作其自序言当 丁明
傅晏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而巳方 (第 15a 页)
    (昏奏封事救放哀帝以为不/忠诚九月诏左迁大司农)
朕以君有累世之美故踰列次在位以来忠诚匡国未

闻所繇反怀诈谖之辞欲以攀救旧姻之家大逆之辜
举错专恣不遵法度亡以示百僚左迁为大司农
   免 大司马丁明
(贤以告东平王事封高安侯/丞相王嘉数以贤为乱国制)
    (度坐事死而哀帝 (第 31a 页)
丁明
为大司马亦颇害/贤宠及嘉死甚怜之上恨明元寿二年八月)
    (遂策免而册贤代/为大司马卫尉)
前东 (第 31a 页)
   日食对(邺为凉州刺史以病免哀帝立外戚丁/傅侯者数人元寿元年正月朔以皇后)
    (父傅晏为大司马卫将军帝舅 丁明
为大司/马骠骑将军临拜日食诏举方正直言扶阳)
    (侯韦育举邺方正/邺对未拜官卒)
臣闻禽息忧国 …… (第 18a 页)
    (竟忧躬掎禄以臣为国家计豫图未形为万/世虑上乃罢群臣独与躬议躬因建言以厌)
    (应变异上以问丞相王嘉嘉对未可从上不/听诏举明习兵法者就拜傅晏 丁明
为大司)
    (马/)
单于当以十一月入塞后以病为解疑有他变乌孙两 (第 35a 页)
    赠东阳吕望孙周登二武士

   书黄岩 丁明
仲墓志碑阴
 第三卷
  古诗
   赴桂阳道中喜晴书事
   简友人二首 和王教授谦叔述郡圃韵
  (第 6b 页)
 绥和二年

尊定陶太后傅氏曰定陶共皇太后丁姬曰定陶共皇
后封 丁明
傅宴皆为列侯
 凡国家之所以积衰乱而至于败亡者其患必有所
 本不先其本而欲扶衰救乱虽有愿治之主其道无 (第 23a 页)
斩获老管队黑虎贼混世龙小天神二天王首级各一
颗红蓝旗材官夷 丁明
罕等一十五名各斩获强壮贼
首级一颗新营副将王根子标下都司赵祥等夺获大
天王长子雷神保年十二岁次子三家 (第 28a 页)
 非邪则或出于君或出于臣其害一也故谷永归咎
 而成帝之咎不下于谷永李斯分谤而亡秦之谤不
 分于李斯安得谓之咎有所分乎
帝舅大司马骠骑将军 丁明
素重嘉而怜之上遂免明
以董贤代之免册曰不深疾云宏之恶反痛恨云等扬
言为群下所冤又亲见言伍宏善医死可惜 (第 15a 页)
也贤等获
封极幸嫉妒忠良非毁有功

  丁明
幸托外亲备大臣王嘉之死当正救之坐视不
 救虽怜无益也东平之冤当正辨之坐视不辨虽恨
 无益也董贤之盛当 (第 15b 页)
后有女/善曰国语鲁侯曰君作故事韦昭曰君所作则为故事也商)
(婕妤在昭仪上尊之也又曰封董贤为高安侯后代 丁明
为/弟为婕妤绝幸为昭仪又曰孝元帝传婕妤有宠乃更号曰)
(自君所作即为故事何必拘于礼/大司马即三公之职 (第 35a 页)
曰忲纵也舅氏篡弑之渐自)剌哀
主于义域僣天爵于高安欲法尧而承禅(作着/善本)
终古而不刋(安侯后代 丁明
为大司马即三公之职也论/善曰汉书曰哀帝葬义陵又曰封董贤为高)
(注曰刋削也/铣曰剌讥也义域哀帝陵也董 (第 33b 页)
    杨子云(戏弄之言/向曰嘲谓)
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母也兄明为大司马又曰孝/善曰汉书曰定陶丁姬哀帝)

(铣曰 丁明
传晏董贤皆用权势天下倾附之/哀传皇后哀帝即位封后父晏为孔乡侯)诸附离之
者起家至二千石(漆/良曰人有 (第 7a 页)
阒其门也(为大司马扬雄自序曰雄家代素贫嗜酒人希至/善曰汉书曰拜王莽为大司马又曰董贤代 丁明)
(
莫见其面也/向曰王莽董贤皆汉朝窃弄权势者也扬董皆/其门又曰董仲舒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文次相受业或) (第 20a 页)
女弟)
(为媫妤绝幸为昭仪又曰孝元帝传媫妤有宠乃更号/曰媫妤在昭仪上尊之也又曰封董贤为高安侯后代) (丁明
为大司马/即三公之职也)许赵氏以无上思致董于有虞(善曰汉/书曰成)
(帝谓赵昭仪曰赵氏故不立/许氏使 (第 34b 页)
臣曰陪臣)必须势乎则王莽董贤
之为三公不如扬雄仲舒之阒其门也(汉书曰拜王莽/为大司马又曰)
(董贤代 丁明
为大司马扬雄自序曰雄家代素贫嗜酒/人希至其门又曰董仲舒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
(文次相受业/或莫见 (第 18b 页)
   进为相孔光为御史大夫

丁未
戊申大司马王商免王根为大司马
己酉改元元延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改元绥和
甲寅成帝崩皇太子欣践位是谓孝哀皇
  帝太后王氏临朝称制大司马王根
  专政葬成帝于延陵王根罪免 丁明

  为大司马孔光为丞相
乙卯改元建平册傅氏为皇后傅喜为大
  司马朱博为大司空
丙辰傅喜免丁明复为大 (第 043a 页)
五祖王
古。字敏仲。六祖杨杰。字次公。号无为子。七祖冯楫。
号不动居士。八祖钱象祖。号止庵居士。九祖 丁明
登。号莲侣。

十心(大宝积经)
若有众生。发十种心。专念彼佛。是人命
终。当得往生。一无捐害心。念 (第 0667a 页)
素著,故委南郡太守,之官,期于为民除害,安元元而已,亡拘于小文。((《汉书·萧望之附传》)

册免 丁明((元寿元年九月)
前东平王云贪欲上位,祠祭祝诅,云后舅伍宏以医待诏,与校秘书郎杨闳结谋反逆,祸甚迫切。赖宗庙神灵,
义〈乐成侯〉  丁姓
  丁赐       丁年
  丁禹       丁宪
  丁望        丁明
  丁忠       丁满
  后汉
  丁恭       丁綝
  丁鸿       丁邯
  丁 ……陶丁姬生哀帝。为帝太后。太后叔父宪,为太仆。
丁望
按《汉书·外戚传》:定陶丁姬叔父望。为左将军。 丁明
按《汉书·外戚传》:定陶丁姬 兄明。
以帝舅封阳安侯。为大司马骠骑将军辅政。
丁忠
按《汉书·外戚传》:丁姬兄忠,早卒。
丁满
按《汉书
董贤
按《汉书·董贤传》:贤字圣卿,云阳人,为太子舍人。哀帝立,随太子官为郎,传漏殿下,为人美丽自喜,哀帝望见,说其仪貌,引上与语,拜为黄门郎,繇是始幸。宠爱日甚,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则参乘,入御左右。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其恩爱如此。封高安侯,代 丁明
为大司马卫将军。时贤年二十二,虽为三公,常给事中,领尚书,百官因贤奏事,哀帝崩,太后诏收大司马印绶,
傅喜
按《汉书本传》:喜字稚游,河内温人也,哀帝祖母定陶傅太后从父弟。少好学问,有志行。哀帝立为太子,成帝选喜为太子庶子。哀帝初即位,以喜为卫尉,迁右将军。是时,王莽为大司马,乞骸骨,避帝外家。上既听莽退,众庶归望于喜。喜从弟孔乡侯晏亲与喜等,而女为皇后。又帝舅 阳安侯丁明,
皆亲以外属封。喜执谦称疾。傅太后始与政事,喜数谏之,由是傅太后不欲令喜辅政。上于是用左将军师丹代王莽 ……,高安侯董贤父子,佞邪乱朝,而不能退。罪当死,死无所恨。嘉系狱二十馀日,不食欧血而死。帝舅大司马票骑 将军丁明
素重嘉而怜之,上遂免明,以董贤代之,语在贤传。嘉为相三年诛,国除。死后上览其对而思嘉言,复以孔光代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