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春秋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法家類
兵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洞神部
洞玄部
太清部
史䲡曰:「无害。
子臣,
可以免。
富而 能臣,
必免于难。
上下同之。
戍也骄,
其亡乎!

( (第 241a 页)
说则岂有子贡袭朱传者岂有朱传引子语而不明指
为子语者岂有子语而他书不一见者考左传有贵而
能贫又有富而 能臣
语然皆非此类 (第 8a 页)
 厉公不道一日而杀三卿此自祸之道也谁与处矣
 故列数之以著其恶张氏曰春秋罪厉公之杀三卿
 而卒于自及其示后世御臣之法至矣家氏曰三郤
 晋之 能臣
尝有功于其国其临敌虑胜晋诸卿未有
 能出其右者藉其有罪犹当在议功议能之科今以
 左右之浸润杀之并及其 (第 42a 页)
 告之史䲡曰子必祸矣子富而君贪罪其及子乎文
 子曰然吾不先告子是吾罪也君既许我矣其若之
 何史䲡曰无害子臣可以免富而 能臣
必免于难上
 下同之戌也骄其亡乎富而不骄者鲜吾唯子之见
 骄而不亡者未之有也戌必与焉及文子卒卫侯始 (第 12b 页)
 凡六居五九居二者则多由助而有功蒙泰之类是
 也九居五六居二则其功(一作/助)多不足屯否之类是
 也盖臣贤于君则辅君以君所不 能臣
不及君则赞
 助之而已故不能成大功也本义大蹇者非常之蹇
 也九五居尊而有刚健中正之德必有朋来而助之 (第 31b 页)
  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焉于虔反)

  民为暴君所虐皆欲仁者来正己之国也(南轩张氏曰战国之
际以功力相胜善为战者则谓之
能臣
矣而孟子前以为当服上刑今又以为大罪盖所谓深救当时之
弊使之循其本也循其本有道焉其惟好仁乎好仁则无敌于 (第 5a 页)
神武
圣文经天纬地能尽守文之美兼隆创业之基兆民欢
康品物咸遂典章文物灿然可观暨遐域远方之民上
古所不 能臣
者陛下悉 (第 20b 页)
能臣
之虽高宗之兴殷成康宣
王之兴周文景光武之兴汉太宗宪宗之兴唐无以过
也是以海内豪杰之士翕然向风咸谓天命 …… (第 20b 页)
令营屯亦是一法(富弼曾/言此事)及捡括冒
占仍招募愿户者听外边屯已置营屯去处亦宜
差强果为国尽心有为 能臣
重与捡勘其间一切可行
未举已行不尽者极人为而尽地力仍将迤南一切置
屯见閒户数并徙边防以救一时此急于治 (第 49a 页)
僚之长非彪之所
指也是时诸尚书多以苛刻为能故彪云天下枢要在
尚书今超升此位者徒晓习文法察察小慧而无大
以居天下枢要之地必忠厚纯实知国家大体者然
后可以综理万务补弊救偏为国家辑安静和平之福
销苛娆刻覈之风 (第 31b 页)
皆不听宣帝明主也广汉 能臣
也吏民守阙数万人非
特御史中丞知杂御史一二之为助也然而卒斩广汉
者以为严上下之分戒险薄之俗不得不然也 (第 59a 页)
谓衔恨入地遂上表谏曰臣闻兵恶不戢武贵止戈当
今圣化所覃无远不暨上古所不臣者陛下皆 能臣

所不制者陛下皆能制之详观古今为中国患害无过
突厥遂能坐运神策不下殿堂大小可汗相次束手分
典禁卫执 (第 26b 页)
文绵亘二千馀里抚御至难若
吐蕃两道俱下臣保固汧陇则不救梁岷进兵扶文则
寇逼关辅首尾不赡进退无从愿更择 能臣
委以山南
使臣得专备陇坻诏从之 (第 24a 页)
寇至则人自为战时至则家自力农是乃兵不得不强
食不得不足与夫倏来忽往岂可同等而论哉臣又谓
宜择文武 能臣
一人为陇右元帅应泾陇凤翔长武城
山南西道等节度管内兵马悉以属焉又择一人为朔
方元帅应鄜坊邠宁灵夏等节 (第 35b 页)
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匈
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服其辜
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 能臣
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
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
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 …… (第 10a 页)
事之本不可不察也今单于上书求朝国家不许而辞
之臣愚以为汉与匈奴从此隙矣匈奴本北地之主五
帝之所不 能臣
三王之所不能制其不可使隙甚明臣
不敢远称请引秦以来明之以秦始皇之彊蒙恬之威
带甲四十馀万然不敢窥西河 (第 13a 页)
一年或二年乃置贡举 初陈洪进纳土上即命其子
文显知泉州议择 能臣
关掌州事殿中丞南顿乔惟岳
方居父丧诏起维岳为通判维岳始至会仙游莆田百
丈草寇乘虚啸聚十馀万来攻城城中 (第 24a 页)
更命诗书之上将勇智之 能臣
使定议其最长者而用
之若天兵乘胜薄伐至要害之方可安亭障控扼之地
则戢兵禁暴保大定功之德成焉此时犹须行 (第 8b 页)
何事耶为中丞力挤士逊援吕夷简入
相又合谋废郭后欲夷简引已置二府然夷简惮讽终
不敢荐也讽建议朝廷当差择 能臣
留以代大臣之不
称职者夷简闻而恶之权三司使半岁以疾免管勾祥
源观又徙会灵观既久不得意愤激求出又在上前 (第 2b 页)
帛之遗初既不避此名今又未即如约枉受前耻而不
获后效甚可惜也今朝廷过有许可所忧有二事若契
丹谓中国既不 能臣
元昊则岂肯受制于我必将以此
遣使来未知以何辞答之若契丹谓元昊本称臣于两 (第 5b 页)
迹甚多愿陛下留神究观焉
包拯又言臣近以天下财用公私匮竭而主计之吏内
则三司使外则转运使乞精加选擢委任 能臣
免致将
来败事兼吴奎陈旭等累曾论列终未蒙施行窃缘三 (第 21b 页)
河北体
量安抚使西上閤门使张希一副之时牒者称契丹议
遣泛使申锡因言河北官私俱困吏不素择兵不素练
愿选 能臣
申饬备禦上嘉其言即命申锡往托以流民 (第 18b 页)
行修造者又有百馀处使厚地不生他物惟产木材
亦不能供此广费自古王者尊祖事神各有典礼不必
广兴土木然后为 能臣
窃见累年火灾自玉清昭应洞
真上清鸿庆寿宁祥源会灵七宫开宝兴国两寺塔殿
并皆焚烧荡尽足见天意厌土木之华 (第 2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