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年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職官類
傳記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史傳部類
起绍兴九年二月尽三月
二月赵士□为朝陵使兵部侍郎张焘副之 召吕颐
浩陈规仇愈张孝纯孟庾赴行在 张孝纯自守太原
城陷不能全节尝为刘豫伪丞相上曾密诏孝纯与李
邺李俦等能束身归国待之如初孝纯不从豫废金人
留孝纯于京师至是诏孝纯赴阙孝纯自惭白于乌珠
乞归徐州致仕遂留东京不至 林泉野记曰张孝纯
徐州人登元祐四年第工诗有文武才略宣和末知太
原府兼河东路安抚使靖康初尼堪来攻先筑夹城于
外期于必取百道进攻孝纯与副总管王禀以死守 姚
古 种师中解潜张思政皆来援败授检校少保武当军
节度使河东诸郡相继陷没城中易子而食城破孝纯 (第 1b 页)
二月赵士□为朝陵使兵部侍郎张焘副之 召吕颐
浩陈规仇愈张孝纯孟庾赴行在 张孝纯自守太原
城陷不能全节尝为刘豫伪丞相上曾密诏孝纯与李
邺李俦等能束身归国待之如初孝纯不从豫废金人
留孝纯于京师至是诏孝纯赴阙孝纯自惭白于乌珠
乞归徐州致仕遂留东京不至 林泉野记曰张孝纯
徐州人登元祐四年第工诗有文武才略宣和末知太
原府兼河东路安抚使靖康初尼堪来攻先筑夹城于
外期于必取百道进攻孝纯与副总管王禀以死守 姚
古 种师中解潜张思政皆来援败授检校少保武当军
节度使河东诸郡相继陷没城中易子而食城破孝纯 (第 1b 页)
外臣庶
并许直言极諌帝览之曰今日不吝改过可便施行虚
中又请出宫人罢道官及大晟府行幸局暨诸局务
召熙河 经略使姚古 秦凤经略使种师中将兵入援时
欲召古师中令以本路兵会郑洛外援河阳内卫京城 …… (第 12a 页)
为问责其败盟必得肃王而后已时太原围闭数月而 姚古 逗留不进时又上疏乞诛古以肃军政拔偏裨之
可将者代之不报 时 (第 26a 页)
姚古 种师道及府州帅折彦质
等各以兵勤王凡十馀万人至汴城下而斡里雅布已退
李纲请诏古等追之且戒俟其间可击则 …… (第 26a 页)
朕夙夜追咎已黜罢主和之臣其太原
中山河间三镇保塞陵寝所在誓当固守于是命种师
道为河北河东宣抚使驻滑州 姚古 为河北制置使种
师中副之古总兵援太原师中援中山河间师道无兵
自随乃请合山东陜西关河卒屯沧卫孟滑备金兵 …… (第 27a 页)
斡里雅布行至中山河间两镇
皆固守不下师中因进兵以逼之斡里雅布遂出境 癸
未遣李纲迎太上皇于南京 庚寅 姚古 复隆德府
辛卯复威胜军 夏四月己亥太上皇至京师 丁丑
以太原围不解诏种师中与 (第 27b 页)
姚古 进军相为掎角师中
进次平定军乘胜复寿阳榆次等县留屯真定时尼玛
哈避暑还云中留兵分就畜牧觇者以为将遁告 …… (第 27b 页)
许翰信之数遣使趣师中出战责以逗挠师中叹曰逗
挠兵家大戮也吾结发从军今老矣忍受此为罪乎即
日办严约 姚古 及张灏俱进而辎重赏犒之物皆不以
从行师中扺寿阳之石坑为金将完颜和尼所袭五战
三胜回趋榆次至杀熊岭去太 (第 28a 页)
原百里 姚古 将兵至威
胜统制焦安节妄传尼玛哈将至故古与灏皆失期不
至师中兵饥甚敌知之悉众攻右军右军溃而前军亦
奔 …… (第 28a 页)
安置古于广州赠师中少师 京
师自金兵退遂置边事于不问李纲独以为忧数上备
边禦敌之计辄为耿南仲等所沮及 姚古 种师中败种
师道以病乞归乃以纲为两河宣抚使刘韐副之以代
师道又以解潜为制置副使以 (第 28b 页)
姚古 纲言臣书生实 (第 28b 页)
并许直言极諌帝览之曰今日不吝改过可便施行虚
中又请出宫人罢道官及大晟府行幸局暨诸局务
召熙河 经略使姚古 秦凤经略使种师中将兵入援时
欲召古师中令以本路兵会郑洛外援河阳内卫京城 …… (第 12a 页)
为问责其败盟必得肃王而后已时太原围闭数月而 姚古 逗留不进时又上疏乞诛古以肃军政拔偏裨之
可将者代之不报 时 (第 26a 页)
姚古 种师道及府州帅折彦质
等各以兵勤王凡十馀万人至汴城下而斡里雅布已退
李纲请诏古等追之且戒俟其间可击则 …… (第 26a 页)
朕夙夜追咎已黜罢主和之臣其太原
中山河间三镇保塞陵寝所在誓当固守于是命种师
道为河北河东宣抚使驻滑州 姚古 为河北制置使种
师中副之古总兵援太原师中援中山河间师道无兵
自随乃请合山东陜西关河卒屯沧卫孟滑备金兵 …… (第 27a 页)
斡里雅布行至中山河间两镇
皆固守不下师中因进兵以逼之斡里雅布遂出境 癸
未遣李纲迎太上皇于南京 庚寅 姚古 复隆德府
辛卯复威胜军 夏四月己亥太上皇至京师 丁丑
以太原围不解诏种师中与 (第 27b 页)
姚古 进军相为掎角师中
进次平定军乘胜复寿阳榆次等县留屯真定时尼玛
哈避暑还云中留兵分就畜牧觇者以为将遁告 …… (第 27b 页)
许翰信之数遣使趣师中出战责以逗挠师中叹曰逗
挠兵家大戮也吾结发从军今老矣忍受此为罪乎即
日办严约 姚古 及张灏俱进而辎重赏犒之物皆不以
从行师中扺寿阳之石坑为金将完颜和尼所袭五战
三胜回趋榆次至杀熊岭去太 (第 28a 页)
原百里 姚古 将兵至威
胜统制焦安节妄传尼玛哈将至故古与灏皆失期不
至师中兵饥甚敌知之悉众攻右军右军溃而前军亦
奔 …… (第 28a 页)
安置古于广州赠师中少师 京
师自金兵退遂置边事于不问李纲独以为忧数上备
边禦敌之计辄为耿南仲等所沮及 姚古 种师中败种
师道以病乞归乃以纲为两河宣抚使刘韐副之以代
师道又以解潜为制置副使以 (第 28b 页)
姚古 纲言臣书生实 (第 28b 页)
然之 二月丁酉夜都统制姚
平仲率步骑万人劫敌寨以败还初种师道以三镇不
可弃城下不可战朝廷姑坚守和议俟 姚古 来兵势益
甚军中共议自遣使人往谕敌以三镇系国家边面决
不可割宁以其赋入增作岁币庶得和好久远如此三
两 (第 10b 页)
平仲率步骑万人劫敌寨以败还初种师道以三镇不
可弃城下不可战朝廷姑坚守和议俟 姚古 来兵势益
甚军中共议自遣使人往谕敌以三镇系国家边面决
不可割宁以其赋入增作岁币庶得和好久远如此三
两 (第 10b 页)
阙请留诏许一岁乾符末以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罢为东都留守
宋王德字子华通远军熟羊砦人以武勇应募𨽻于熙
帅 姚古 会金人入侵遣德谍之斩一将而还古曰能
复往乎德从十六骑径入隆德府治执伪守姚太师
左右惊扰德手刃数十 (第 57a 页)
平章事罢为东都留守
宋王德字子华通远军熟羊砦人以武勇应募𨽻于熙
帅 姚古 会金人入侵遣德谍之斩一将而还古曰能
复往乎德从十六骑径入隆德府治执伪守姚太师
左右惊扰德手刃数十 (第 57a 页)
宗方倚师道以谋国师道以三镇不可弃城下不可战
朝廷姑坚守和议俟 姚古 来兵势益盛军中共议自遣
使人往谕敌以三镇系国家边面决不可割宁以其赋
入增作岁币庶几和好久远如此三两返 …… (第 5a 页)
行师道请合关中两河卒屯于沧卫孟滑豫
为防秋计朝论以大敌甫退不宜劳民以示弱格不用
既而弟师中战死于榆次 姚古 败于盘陀朝廷震悚召
师道还不复有委用意太原失守又遣李纲巡边次河
阳王汭来自燕师道揣敌必大举入寇亟上疏 …… (第 6b 页)
守不肯下肃王邦昌及割地使等躬至城下说谕即矢
石及之而退沿边诸州亦然而尼堪南陷隆德诏师道
及 姚古 师中往援三镇以师道为河北宣抚使古为河
东制置使师中副之师中因此进兵逼金人金人出境
尼堪之师至太原太原 (第 7b 页)
朝廷姑坚守和议俟 姚古 来兵势益盛军中共议自遣
使人往谕敌以三镇系国家边面决不可割宁以其赋
入增作岁币庶几和好久远如此三两返 …… (第 5a 页)
行师道请合关中两河卒屯于沧卫孟滑豫
为防秋计朝论以大敌甫退不宜劳民以示弱格不用
既而弟师中战死于榆次 姚古 败于盘陀朝廷震悚召
师道还不复有委用意太原失守又遣李纲巡边次河
阳王汭来自燕师道揣敌必大举入寇亟上疏 …… (第 6b 页)
守不肯下肃王邦昌及割地使等躬至城下说谕即矢
石及之而退沿边诸州亦然而尼堪南陷隆德诏师道
及 姚古 师中往援三镇以师道为河北宣抚使古为河
东制置使师中副之师中因此进兵逼金人金人出境
尼堪之师至太原太原 (第 7b 页)
(邦彦无所建明惟阿顺趋謟/而已都人目为浪子宰相)
以张邦昌为太宰吴敏为少宰李纲知枢密院事耿南
仲李棁为尚书左右丞○宇文粹中罢○ 姚古 种师中
及府州将折彦质以兵入援
(第 16a 页)
(姚古 种师中及府州帅折彦质等各以兵勤王凡十/馀万人至汴城下而斡里雅布退李纲请诏古等追)
(之且戒俟其间可 …… (第 16a 页)
广义(群贤汇征若可以倾否矣然而否终不/能倾者以唐格一人在焉识者恨矣)
宇文虚中免
(言者劾其议和/之罪出知青州)
诏种师道屯滑州 姚古 种师中援三镇古复隆德府威
胜军师中追斡里雅布至北鄙而还
(诏金人要盟终不可保今尼玛哈深入南陷隆德先 (第 19b 页)
败元约朕夙夜追咎已黜罢元主和议之臣其太原)
(中山河间三镇保塞陵寝所在誓当固守于是命种/师道为河北河东宣谕使驻滑州 姚古 为河北制置)
(使种师中副之古总兵援太原师中援中山河间而/师道实无兵自随乃请合关河卒屯沧卫孟滑备金 …… (第 19b 页)
(党捣其不意当可以逞朝廷疑不用斡里雅布至中/山河间两镇皆固守不下师中因进兵以逼之斡里)
(雅布出境 姚古 以兵复/隆德威胜扼南北关)
发明(追者已去而蹑之之谓自金人入寇讳言兵/事惟恃和好女真从容出入略无 …… (第 20a 页)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龟山可谓以道事钦宗者也火/易豫之六二有曰介于石不终日若龟山者其有)
(合于豫之/六二者欤)
诏种师中 姚古 进军太原师中与金人战于杀熊岭败
绩死之古军溃
(太原围不解诏种师中由井陉与 (第 25a 页)
姚古 犄角师中进/次平定军乘势复寿阳榆次等县留屯真定时尼玛)
(哈避暑还云中留兵分就畜牧觇者以为将遁告于 (第 25a 页)
朝许翰信之数遣使趣师中出战责以逗挠师中叹)
(曰逗挠兵家大戮也吾结发从军今老矣忍受此为/罪乎即日办严约 姚古 及张灏俱进而辎重赏犒之)
(物皆不以从行师中抵寿阳之石坑为金将完颜和/尼所袭五战三胜曰趋榆次至杀熊 (第 25a 页)
岭去大原百里)
(姚古 将兵至威胜统制焦安节妄傅尼玛哈将至故/古与灏皆失期不至师中兵饥甚敌知之悉众攻右) …… (第 25a 页)
(去所留才百人师中身被四创力疾斗死师中老成/持重为时名将既死诸军无不夺气金乘胜进兵迎)
(古遇于盘陀古兵溃退保隆德事闻李纲召/安节斩之安置古于广州而赠师中少师)
发明(师中 姚古 均承上命进兵太原正宜戮力同/心克济蹇难以舒君父之忧可也夫何既与)
(相期刻日同进而师中死战古不援 (第 25b 页)
焉遂使全军/覆𣲺身且不保然则 姚古 之罪可胜诛哉故纲目)
(以死节予师中而以军溃责 (第 25b 页)
姚古 若曰军非/能溃而古自溃之云尔劝惩之法何其切耶)
广义(呜呼天下之事莫不成于所谨而败于所忽/也始焉 …… (第 25b 页)
(京师自金兵退上下恬然置边事于不问李纲独以/为忧数上备边禦敌之策不见听用每有谋议复为)
(耿南仲等所沮及 姚古 种师中败溃种师道以病丐/归南仲等请弃三镇纲言不可万以纲为宣抚使刘)
(韐副之以代师道又以解潜为制置 (第 27a 页)
副使以代 姚古/ 纲言臣书生实不知兵在围城中不得已为陛下料)
(理兵事今使为大帅恐误国事因拜辞不许退而移/疾乞致仕章 …… (第 27a 页)
(澥使金军请和请者下求上之词所以/深讥其弱也纲目之修内夏外夷而已)
广义(抑考是年二月尼玛哈入威胜军陷隆德府/按春秋传造其国都曰入三月种师中 姚古)
( 复之至是十一月金人复得陷河东诸州郡者何/于以见宋人之无备也诚能于姚种二帅收复之)
(日一如李纲好 (第 40a 页)
以张邦昌为太宰吴敏为少宰李纲知枢密院事耿南
仲李棁为尚书左右丞○宇文粹中罢○ 姚古 种师中
及府州将折彦质以兵入援
(第 16a 页)
(姚古 种师中及府州帅折彦质等各以兵勤王凡十/馀万人至汴城下而斡里雅布退李纲请诏古等追)
(之且戒俟其间可 …… (第 16a 页)
广义(群贤汇征若可以倾否矣然而否终不/能倾者以唐格一人在焉识者恨矣)
宇文虚中免
(言者劾其议和/之罪出知青州)
诏种师道屯滑州 姚古 种师中援三镇古复隆德府威
胜军师中追斡里雅布至北鄙而还
(诏金人要盟终不可保今尼玛哈深入南陷隆德先 (第 19b 页)
败元约朕夙夜追咎已黜罢元主和议之臣其太原)
(中山河间三镇保塞陵寝所在誓当固守于是命种/师道为河北河东宣谕使驻滑州 姚古 为河北制置)
(使种师中副之古总兵援太原师中援中山河间而/师道实无兵自随乃请合关河卒屯沧卫孟滑备金 …… (第 19b 页)
(党捣其不意当可以逞朝廷疑不用斡里雅布至中/山河间两镇皆固守不下师中因进兵以逼之斡里)
(雅布出境 姚古 以兵复/隆德威胜扼南北关)
发明(追者已去而蹑之之谓自金人入寇讳言兵/事惟恃和好女真从容出入略无 …… (第 20a 页)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龟山可谓以道事钦宗者也火/易豫之六二有曰介于石不终日若龟山者其有)
(合于豫之/六二者欤)
诏种师中 姚古 进军太原师中与金人战于杀熊岭败
绩死之古军溃
(太原围不解诏种师中由井陉与 (第 25a 页)
姚古 犄角师中进/次平定军乘势复寿阳榆次等县留屯真定时尼玛)
(哈避暑还云中留兵分就畜牧觇者以为将遁告于 (第 25a 页)
朝许翰信之数遣使趣师中出战责以逗挠师中叹)
(曰逗挠兵家大戮也吾结发从军今老矣忍受此为/罪乎即日办严约 姚古 及张灏俱进而辎重赏犒之)
(物皆不以从行师中抵寿阳之石坑为金将完颜和/尼所袭五战三胜曰趋榆次至杀熊 (第 25a 页)
岭去大原百里)
(姚古 将兵至威胜统制焦安节妄傅尼玛哈将至故/古与灏皆失期不至师中兵饥甚敌知之悉众攻右) …… (第 25a 页)
(去所留才百人师中身被四创力疾斗死师中老成/持重为时名将既死诸军无不夺气金乘胜进兵迎)
(古遇于盘陀古兵溃退保隆德事闻李纲召/安节斩之安置古于广州而赠师中少师)
发明(师中 姚古 均承上命进兵太原正宜戮力同/心克济蹇难以舒君父之忧可也夫何既与)
(相期刻日同进而师中死战古不援 (第 25b 页)
焉遂使全军/覆𣲺身且不保然则 姚古 之罪可胜诛哉故纲目)
(以死节予师中而以军溃责 (第 25b 页)
姚古 若曰军非/能溃而古自溃之云尔劝惩之法何其切耶)
广义(呜呼天下之事莫不成于所谨而败于所忽/也始焉 …… (第 25b 页)
(京师自金兵退上下恬然置边事于不问李纲独以/为忧数上备边禦敌之策不见听用每有谋议复为)
(耿南仲等所沮及 姚古 种师中败溃种师道以病丐/归南仲等请弃三镇纲言不可万以纲为宣抚使刘)
(韐副之以代师道又以解潜为制置 (第 27a 页)
副使以代 姚古/ 纲言臣书生实不知兵在围城中不得已为陛下料)
(理兵事今使为大帅恐误国事因拜辞不许退而移/疾乞致仕章 …… (第 27a 页)
(澥使金军请和请者下求上之词所以/深讥其弱也纲目之修内夏外夷而已)
广义(抑考是年二月尼玛哈入威胜军陷隆德府/按春秋传造其国都曰入三月种师中 姚古)
( 复之至是十一月金人复得陷河东诸州郡者何/于以见宋人之无备也诚能于姚种二帅收复之)
(日一如李纲好 (第 40a 页)
等五十馀人同日弃官而逃于是诏除名勒停
种师道等帅师入卫
京畿河北制置使种师道及统制官姚平仲以泾原
秦凤路兵至未几熙河 经略姚古 秦凤经略种师中 …… (第 10b 页)
乃以士不得速战有怨言达于上上一日遣使五辈
趣师道进战师道言过春分节可击是时相距才八
日盖俟其弟师中及 姚古 之至也平仲欲夜叩金营
生擒斡里雅布奉康王构以归故师道言既不用而平
仲谋泄金先事设备至是平仲率步兵 …… (第 14b 页)
等出战馀皆守城先立刑赏之格以示之选将分总
距敌寨二三里环营守之绝其掠剽使其之食遇 姚
古 以所领西师会河朔将帅选精锐五万人自河阳
驻滑州进屯敌营之后剋日并力攻之此必胜之策
也不听平仲败绩 …… (第 15a 页)
其疲之然后以将帅檄取誓书复三镇纵其归半渡
而后击之此必胜之计也并不从纲乃请遣大兵用
澶渊故事护送之乃命 姚古 种师中折彦质范琼等
领兵十馀万数道并进且戒度便利可击则击之
李邦彦奏立大旗于河东河北有擅出兵者依 …… (第 17b 页)
宁忍坐视而不救乎臣窃谓三镇拒其前吾以重兵
蹑其后使之腹背受敌宜若可为臣本儒生军旅之
事未之学也不敢自信其说 姚古 种师中之徒皆一
时名将始至而未用乞召问以方略可否必有定论
朝廷专守和议以契丹百年之好犹不能保况此 …… (第 22a 页)
所割三镇疾驰三日则突骑犯都飞尘入阙矣当此
之时金帛不可复得地土不可复割边鄙之师不可
复召智能之士不可复图万世之忧可胜言哉今闻
姚古 引兵已次国郊窃闻陛下不以阃外之事制将 …… (第 24a 页)
沱河然将士知朝论二三悉解体不复邀击第遥护
之而已
命种师道等援三镇
尼堪之兵闻已和而退乃命师道为河北宣抚驻滑
州而命 姚古 为河东制置种师中副之古总兵以援
太原师中援中山河间诸郡时朝廷佥议以三镇为 …… (第 32b 页)
从杨时之请也诏安石合依郑康成等例从祀孔子
庙庭令礼部改正施行而徽猷阁待制谭世绩又言
并不当以安石从祀不报
种师中击金人于榆次死之 姚古 师溃于盘陀退保龙
德府 …… (第 39a 页)
之师至太原城下太原亦坚壁尼堪屯兵围之悉破
诸县为锁城法以困太原锁城法者于城外矢石不
及之地筑城环远分人防守使内外不相通虽 姚古
进师复龙德府威胜军扼南北关累出兵屡有胜负
而不能解太原之围于是诏师中率兵由井陉道与
(第 39b 页)
姚古 相犄角应援太原师中进次平定军乘胜复寿 …… (第 39b 页)
真定不以从行金人乘间冲突诸军以神臂弓射却
之欲赏射者而随行银碗只数十枚库吏告不足而
罢于是士卒愤怒又尝约 姚古 张灏两军同进二人
不至师中裹创力战而死其馀将士退保平定军金
人进兵迎古遇于盘陀王师皆溃 时种师道 …… (第 40a 页)
以二万人分为五军时胜捷军叛于河北遣左军往
招抚之又遣右军属刘韐除韐宣抚副使韐乃唐恪
所荐纲初不知也又以解潜为制置副使代 姚古 以
折彦质为河东勾当公事与潜治兵于隆德府宣抚
司凡万二千人纲请银钞钱于朝廷各百万方得二
十万期 …… (第 43b 页)
不过和与战二策而已金人留吾亲王幸利以为质
屯重兵于太原已半年矣使者相望欲得三镇之意
愈坚和果可得乎种师中 姚古 以十万之师相继溃
散战果可必乎和不可恃则秋高马肥敌骑侵轶议
者必以臣今日出师为致寇之端战不可必胜 …… (第 45a 页)
深烛其奸咸当釐正尚虑邪说鼓行习熟间摇众心
害于国体明示厥指罔有不孚有一于斯必罚无赦
丙辰太白荧惑镇岁四星聚张
壬戌彗出紫微垣
窜 姚古
初古屯威胜军帐下统制官焦安节妄传寇至以动 (第 55a 页)
种师道等帅师入卫
京畿河北制置使种师道及统制官姚平仲以泾原
秦凤路兵至未几熙河 经略姚古 秦凤经略种师中 …… (第 10b 页)
乃以士不得速战有怨言达于上上一日遣使五辈
趣师道进战师道言过春分节可击是时相距才八
日盖俟其弟师中及 姚古 之至也平仲欲夜叩金营
生擒斡里雅布奉康王构以归故师道言既不用而平
仲谋泄金先事设备至是平仲率步兵 …… (第 14b 页)
等出战馀皆守城先立刑赏之格以示之选将分总
距敌寨二三里环营守之绝其掠剽使其之食遇 姚
古 以所领西师会河朔将帅选精锐五万人自河阳
驻滑州进屯敌营之后剋日并力攻之此必胜之策
也不听平仲败绩 …… (第 15a 页)
其疲之然后以将帅檄取誓书复三镇纵其归半渡
而后击之此必胜之计也并不从纲乃请遣大兵用
澶渊故事护送之乃命 姚古 种师中折彦质范琼等
领兵十馀万数道并进且戒度便利可击则击之
李邦彦奏立大旗于河东河北有擅出兵者依 …… (第 17b 页)
宁忍坐视而不救乎臣窃谓三镇拒其前吾以重兵
蹑其后使之腹背受敌宜若可为臣本儒生军旅之
事未之学也不敢自信其说 姚古 种师中之徒皆一
时名将始至而未用乞召问以方略可否必有定论
朝廷专守和议以契丹百年之好犹不能保况此 …… (第 22a 页)
所割三镇疾驰三日则突骑犯都飞尘入阙矣当此
之时金帛不可复得地土不可复割边鄙之师不可
复召智能之士不可复图万世之忧可胜言哉今闻
姚古 引兵已次国郊窃闻陛下不以阃外之事制将 …… (第 24a 页)
沱河然将士知朝论二三悉解体不复邀击第遥护
之而已
命种师道等援三镇
尼堪之兵闻已和而退乃命师道为河北宣抚驻滑
州而命 姚古 为河东制置种师中副之古总兵以援
太原师中援中山河间诸郡时朝廷佥议以三镇为 …… (第 32b 页)
从杨时之请也诏安石合依郑康成等例从祀孔子
庙庭令礼部改正施行而徽猷阁待制谭世绩又言
并不当以安石从祀不报
种师中击金人于榆次死之 姚古 师溃于盘陀退保龙
德府 …… (第 39a 页)
之师至太原城下太原亦坚壁尼堪屯兵围之悉破
诸县为锁城法以困太原锁城法者于城外矢石不
及之地筑城环远分人防守使内外不相通虽 姚古
进师复龙德府威胜军扼南北关累出兵屡有胜负
而不能解太原之围于是诏师中率兵由井陉道与
(第 39b 页)
姚古 相犄角应援太原师中进次平定军乘胜复寿 …… (第 39b 页)
真定不以从行金人乘间冲突诸军以神臂弓射却
之欲赏射者而随行银碗只数十枚库吏告不足而
罢于是士卒愤怒又尝约 姚古 张灏两军同进二人
不至师中裹创力战而死其馀将士退保平定军金
人进兵迎古遇于盘陀王师皆溃 时种师道 …… (第 40a 页)
以二万人分为五军时胜捷军叛于河北遣左军往
招抚之又遣右军属刘韐除韐宣抚副使韐乃唐恪
所荐纲初不知也又以解潜为制置副使代 姚古 以
折彦质为河东勾当公事与潜治兵于隆德府宣抚
司凡万二千人纲请银钞钱于朝廷各百万方得二
十万期 …… (第 43b 页)
不过和与战二策而已金人留吾亲王幸利以为质
屯重兵于太原已半年矣使者相望欲得三镇之意
愈坚和果可得乎种师中 姚古 以十万之师相继溃
散战果可必乎和不可恃则秋高马肥敌骑侵轶议
者必以臣今日出师为致寇之端战不可必胜 …… (第 45a 页)
深烛其奸咸当釐正尚虑邪说鼓行习熟间摇众心
害于国体明示厥指罔有不孚有一于斯必罚无赦
丙辰太白荧惑镇岁四星聚张
壬戌彗出紫微垣
窜 姚古
初古屯威胜军帐下统制官焦安节妄传寇至以动 (第 55a 页)
遽兴师决战以是败绩又言翰任御史中丞日未
尝一言及蔡氏于是落职宫祠云许翰之进李纲
所荐也太原之役翰督 姚古 种师中进兵解围及
兵败城陷纲已罢逐并翰罢之(遗/史)
同日聂昌同知枢密院事(自开封尹迁/中大夫除 (第 54b 页)
尝一言及蔡氏于是落职宫祠云许翰之进李纲
所荐也太原之役翰督 姚古 种师中进兵解围及
兵败城陷纲已罢逐并翰罢之(遗/史)
同日聂昌同知枢密院事(自开封尹迁/中大夫除 (第 54b 页)
密院事为京畿河北河东宣抚使(初朝廷闻金师南/下以师道为制置)
(使得便宜檄兵食师道时致仕居南山豹林谷闻命/即东过熙河 姚古 之子平仲有步骑七千师道遂与)
(之俱赴汴至洛闻斡里雅布屯京城下或止勿行曰/敌势方锐愿少驻汜水以谋万 …… (第 5a 页)
(俟其食尽力疲然后以一檄取誓书复三镇纵其北/归半渡而击之此必胜之计也帝深然之约日举事)
(种氏姚氏皆素为山西巨室两家子弟各不相下平/仲 父古 方以熙河兵入援平仲虑功名独归种氏因)
(以士不得速战为言帝闻之以语李纲纲主其议令/城下兵缓急听平仲 …… (第 6a 页)
(中张邦昌赵野王孝迪蔡懋李棁等阿顺趋謟而已/都人目为浪子宰相至是陈东上书请斥之遂免)
以张邦昌为太宰吴敏为少宰李纲知枢密院事耿
南仲李棁为尚书左右丞○宇文粹中罢○ 姚古 种
师中折彦质等帅师入援诏古等追送金师(熙河帅 (第 8b 页)
姚古 秦)
(凤帅种师中府州帅折彦质等各以兵勤王凡十馀兵/万人至汴城下而斡里雅布已退李纲请诏古等以) …… (第 8b 页)
(纲曰使昌所图果成震惊太上此忧在陛下万一不/果是数人者挟太上于东南求剑南一道陛下将何)
(以处之莫若罢昌之行请于太上/去此数人自可不劳而定帝从之)召 姚古 等师还
(宰臣咎李纲尽遣城下兵追敌乃急徵还诸将诸将已遣/追及斡里雅布于邢赵间闻命无不扼腕此纲力争复 …… (第 9b 页)
(合关河卒屯沧卫孟滑以备金人再至/朝论以大敌甫退不宜劳师示弱乃止)诏金人叛盟
遣 姚古 种师中帅师往援三镇古复隆德府威胜军
师中追斡里雅布至北鄙而还(诏金人要盟终不可保/今尼玛哈深入南陷 …… (第 10b 页)
(德先败元约朕夙夜追咎已黜罢元主和议李邦彦/奉使许地李棁李邺郑望之等其太原中山河间三)
(镇保塞陵寝所在誓当固守于是命 姚古 总兵援太/原师中援中山河间或谓师中自磁相而北金人若)
(下太行则势不能自还此段凝师于河上比也时大 …… (第 10b 页)
(渡河即上言尼玛哈已至泽州臣欲由邢相间捷出/上党捣其不意当可以逞朝廷疑不用斡里雅布至)
(中山河间三镇皆固守不下师中因进兵以逼之关/斡里雅布乃出境 姚古 以兵复隆德威胜扼南北)诏
李纲迎道君皇帝于南京(时用事者言太上将复辟/于镇江人情危骇既而太) …… (第 10b 页)
(三镇不/可弃云)诏种师中进师救太原至杀熊岭及金和尼
战败绩死之(太原围不解诏种师中由井陉道出师/与 姚古 掎角师中进次平定军乘胜复) …… (第 13a 页)
(寿阳榆次等县留屯真定时尼玛哈还云中留兵分/就畜牧觇者以为将遁告于朝许翰信之数遣使趣)
(师中出战责以逗挠师中叹曰逗挠兵家大戮也吾/结发从军今老矣忍受此为罪乎即日办严约 姚古)
( 及张灏俱进辎重赏犒之物皆不暇从行五月辛未/抵寿阳之石坑为金将完颜和尼所袭五战三胜回)
(趍榆次至杀 (第 13b 页)
熊岭去太原百里 姚古 将兵至威胜统/制官焦安节妄传尼玛哈将至古众惊溃故与灏皆)
(失期不至师中兵饥甚敌知之悉众攻右军右军 …… (第 13b 页)
(卒发神臂弓射退金人而赏赉不及皆愤怨散去所/留才百人师中身被四创力疾斗死师中老成持重)
(为时名将既死/诸军无不夺气) 姚古 及金巴尔斯战于隆州谷败绩
○罢详议司○六月诏諌官极论阙失(右正言崔鶠/上疏曰数十) …… (第 13b 页)
使以救太原(时金兵退道君皇帝还京上下恬然置/边事于不问李纲独以为忧数上备边)
(禦敌之策不见听用每有谋议复为耿南仲等所沮/及 姚古 种师中败溃太原围益急南仲等请割三镇)
(以赂金纲言祖宗之地不可弃帝从纲议欲遣将援/太原南仲进曰欲援 (第 14b 页)
太原非纲不可乃以纲为宣抚)
(使刘韐副之以代种师道又以解潜为陜西制置副/使以代 姚古 纲言臣书生实不知兵在围城中不得)
(已为陛下料理兵事今使为大帅恐误国事因拜辞/不许退而移疾乞致仕章 (第 14b 页)
(使得便宜檄兵食师道时致仕居南山豹林谷闻命/即东过熙河 姚古 之子平仲有步骑七千师道遂与)
(之俱赴汴至洛闻斡里雅布屯京城下或止勿行曰/敌势方锐愿少驻汜水以谋万 …… (第 5a 页)
(俟其食尽力疲然后以一檄取誓书复三镇纵其北/归半渡而击之此必胜之计也帝深然之约日举事)
(种氏姚氏皆素为山西巨室两家子弟各不相下平/仲 父古 方以熙河兵入援平仲虑功名独归种氏因)
(以士不得速战为言帝闻之以语李纲纲主其议令/城下兵缓急听平仲 …… (第 6a 页)
(中张邦昌赵野王孝迪蔡懋李棁等阿顺趋謟而已/都人目为浪子宰相至是陈东上书请斥之遂免)
以张邦昌为太宰吴敏为少宰李纲知枢密院事耿
南仲李棁为尚书左右丞○宇文粹中罢○ 姚古 种
师中折彦质等帅师入援诏古等追送金师(熙河帅 (第 8b 页)
姚古 秦)
(凤帅种师中府州帅折彦质等各以兵勤王凡十馀兵/万人至汴城下而斡里雅布已退李纲请诏古等以) …… (第 8b 页)
(纲曰使昌所图果成震惊太上此忧在陛下万一不/果是数人者挟太上于东南求剑南一道陛下将何)
(以处之莫若罢昌之行请于太上/去此数人自可不劳而定帝从之)召 姚古 等师还
(宰臣咎李纲尽遣城下兵追敌乃急徵还诸将诸将已遣/追及斡里雅布于邢赵间闻命无不扼腕此纲力争复 …… (第 9b 页)
(合关河卒屯沧卫孟滑以备金人再至/朝论以大敌甫退不宜劳师示弱乃止)诏金人叛盟
遣 姚古 种师中帅师往援三镇古复隆德府威胜军
师中追斡里雅布至北鄙而还(诏金人要盟终不可保/今尼玛哈深入南陷 …… (第 10b 页)
(德先败元约朕夙夜追咎已黜罢元主和议李邦彦/奉使许地李棁李邺郑望之等其太原中山河间三)
(镇保塞陵寝所在誓当固守于是命 姚古 总兵援太/原师中援中山河间或谓师中自磁相而北金人若)
(下太行则势不能自还此段凝师于河上比也时大 …… (第 10b 页)
(渡河即上言尼玛哈已至泽州臣欲由邢相间捷出/上党捣其不意当可以逞朝廷疑不用斡里雅布至)
(中山河间三镇皆固守不下师中因进兵以逼之关/斡里雅布乃出境 姚古 以兵复隆德威胜扼南北)诏
李纲迎道君皇帝于南京(时用事者言太上将复辟/于镇江人情危骇既而太) …… (第 10b 页)
(三镇不/可弃云)诏种师中进师救太原至杀熊岭及金和尼
战败绩死之(太原围不解诏种师中由井陉道出师/与 姚古 掎角师中进次平定军乘胜复) …… (第 13a 页)
(寿阳榆次等县留屯真定时尼玛哈还云中留兵分/就畜牧觇者以为将遁告于朝许翰信之数遣使趣)
(师中出战责以逗挠师中叹曰逗挠兵家大戮也吾/结发从军今老矣忍受此为罪乎即日办严约 姚古)
( 及张灏俱进辎重赏犒之物皆不暇从行五月辛未/抵寿阳之石坑为金将完颜和尼所袭五战三胜回)
(趍榆次至杀 (第 13b 页)
熊岭去太原百里 姚古 将兵至威胜统/制官焦安节妄传尼玛哈将至古众惊溃故与灏皆)
(失期不至师中兵饥甚敌知之悉众攻右军右军 …… (第 13b 页)
(卒发神臂弓射退金人而赏赉不及皆愤怨散去所/留才百人师中身被四创力疾斗死师中老成持重)
(为时名将既死/诸军无不夺气) 姚古 及金巴尔斯战于隆州谷败绩
○罢详议司○六月诏諌官极论阙失(右正言崔鶠/上疏曰数十) …… (第 13b 页)
使以救太原(时金兵退道君皇帝还京上下恬然置/边事于不问李纲独以为忧数上备边)
(禦敌之策不见听用每有谋议复为耿南仲等所沮/及 姚古 种师中败溃太原围益急南仲等请割三镇)
(以赂金纲言祖宗之地不可弃帝从纲议欲遣将援/太原南仲进曰欲援 (第 14b 页)
太原非纲不可乃以纲为宣抚)
(使刘韐副之以代种师道又以解潜为陜西制置副/使以代 姚古 纲言臣书生实不知兵在围城中不得)
(已为陛下料理兵事今使为大帅恐误国事因拜辞/不许退而移疾乞致仕章 (第 14b 页)
于是节度使范讷丐归环卫过庭因言自崇宁以来
建旄钺者多不由勋绩请除宗室及将帅立功者馀
并如讷例又乞辨宣仁后诬谤 姚古 拥兵不援太原
陈其可斩之罪七窜诸岭表进礼部尚书擢右丞中
书侍郎议遣大臣使金人耿南仲以老聂昌以亲辞 (第 7a 页)
建旄钺者多不由勋绩请除宗室及将帅立功者馀
并如讷例又乞辨宣仁后诬谤 姚古 拥兵不援太原
陈其可斩之罪七窜诸岭表进礼部尚书擢右丞中
书侍郎议遣大臣使金人耿南仲以老聂昌以亲辞 (第 7a 页)
与之约及河而返今挟之以往此败盟之大者
臣窃谓朝廷宜以肃王为问责其败盟必得肃王而后
已时太原围闭数月而 姚古 拥兵逗留不进时上疏乞
诛古以肃军政拔偏裨之可将者代之不报李纲之罢
太学生伏阙上书乞留纲与种师道军民集 (第 5a 页)
臣窃谓朝廷宜以肃王为问责其败盟必得肃王而后
已时太原围闭数月而 姚古 拥兵逗留不进时上疏乞
诛古以肃军政拔偏裨之可将者代之不报李纲之罢
太学生伏阙上书乞留纲与种师道军民集 (第 5a 页)
(考宋史及通鉴纲目平仲既至京师方拜为都统制/原书称都统制于至京师之前有失事实今删正)
以泾原秦凤路兵至未几熙河 经略姚古 秦凤经略
种师中及折彦质折可求等勤王兵并至号二十万
(按宋 (第 4b 页)
姚古 传云靖康元年古与子平仲及种师道/师中折彦质折可求俱勒兵勤王钦宗本纪靖康元)
(年二月丁酉朔熙河将 (第 4b 页)
姚古 与其子平仲同赴援然/以通鉴纲目及宋种师道传考之则斡里雅布围城)
(时种师道与姚平仲先至 (第 4b 页)
姚古 种师中及折彦质兵/至时金师已北还平仲乃古之子宋被围时以平仲)
(为都统制而不及古正以古尚未至故尔至 …… (第 4b 页)
锁城法者于城外矢石不及之地筑城环绕分人防
守虽 姚古 进师复隆德府威胜军扼南北关累出兵
互有胜负而不能解太原之围未几吾师迎 (第 6b 页)
姚古 遇
于盘陀宋师皆溃(按金史本纪五月癸酉巴哩苏败 (第 6b 页)
宋姚古 军于隆州盖古既率师勤)
(王而干里雅布既还遂北行救太原败于隆州/也此书系于二月中盖亦因事类而终言之 …… (第 6b 页)
乎为我师所袭以致败也(按通鉴纲目师中次平定/军乘胜复寿阳榆次等县)
(留屯真定许翰趋使出战师中约 姚古 及张灏俱进/至寿阳之石坑为和尼所袭回趣榆次至杀熊岭战)
(死此书言师中回次榆次就粮而于事之首尾未尝 (第 10b 页)
以泾原秦凤路兵至未几熙河 经略姚古 秦凤经略
种师中及折彦质折可求等勤王兵并至号二十万
(按宋 (第 4b 页)
姚古 传云靖康元年古与子平仲及种师道/师中折彦质折可求俱勒兵勤王钦宗本纪靖康元)
(年二月丁酉朔熙河将 (第 4b 页)
姚古 与其子平仲同赴援然/以通鉴纲目及宋种师道传考之则斡里雅布围城)
(时种师道与姚平仲先至 (第 4b 页)
姚古 种师中及折彦质兵/至时金师已北还平仲乃古之子宋被围时以平仲)
(为都统制而不及古正以古尚未至故尔至 …… (第 4b 页)
锁城法者于城外矢石不及之地筑城环绕分人防
守虽 姚古 进师复隆德府威胜军扼南北关累出兵
互有胜负而不能解太原之围未几吾师迎 (第 6b 页)
姚古 遇
于盘陀宋师皆溃(按金史本纪五月癸酉巴哩苏败 (第 6b 页)
宋姚古 军于隆州盖古既率师勤)
(王而干里雅布既还遂北行救太原败于隆州/也此书系于二月中盖亦因事类而终言之 …… (第 6b 页)
乎为我师所袭以致败也(按通鉴纲目师中次平定/军乘胜复寿阳榆次等县)
(留屯真定许翰趋使出战师中约 姚古 及张灏俱进/至寿阳之石坑为和尼所袭回趣榆次至杀熊岭战)
(死此书言师中回次榆次就粮而于事之首尾未尝 (第 1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