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書類
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正史類
別史類
目錄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華嚴部類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徐氏书记第二十
易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故伏羲氏观象于天观

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轩辕氏之王也
使苍颉象鸟兽之迹以为文字故铭于钟鼎列于竹帛
至周宣王太史史籀者作大篆十五篇秦始皇之并天
下也丞相李斯一文字之制作苍颉篇其后车府令赵
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颇有省改谓小
篆也周曰六书秦称八体或云隶书者始皇使下邽人 程邈
所作汉因行之扶风曹喜善篆隶时人师之先是
后左中郎陈留蔡邕于篆隶博究其妙灵帝好书术杂 (第 26b 页)
    王朏  (士女/)
    白旻  (鹰鸽/)
    萧溱  (士女/)
    萧悦  (竹/)
     程邈  (花鸟/)
…… (第 6b 页)
   黄谔  曹元廓 檀章 耿昌言
   吴玢  田深  卢弁 陈庶
   梁广  王朏  白旻 萧溱
   萧悦   程邈  
乐峻 项容
   陈庭  董奴子 卫芉 陈净心
   陈净眼 梁洽  裴辽 张涉 …… (第 30b 页)
   韩伯达 张容  僧道玠 李凑
黄谔画马独善于时今菩提寺佛殿中有画自后难继
其踪曹元廓韩伯达田深画马筋骨气力如真及卢弁
猫儿白旻鹰鸽萧悦竹又偏妙也梁广 程邈
董奴子卫
芉陈庶梁洽皆以花鸟松石写真为能不相让也檀章
耿昌言吴玢乐峻项容陈庭裴辽僧道玠皆图山水曲
(第 31a 页)
   八分
案八分者秦羽人上谷王次仲所作也王愔云次仲始
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𨽻草作楷法字方八分
言有模楷又萧子良云灵帝时王次仲饰𨽻为八分二
家俱言后汉而两帝不同且灵帝之前工八分者非一
而云方广殊非𨽻书既言古书岂得称𨽻若验方广则
篆籀有之变古为方不知其谓也案序仙记云王次仲
上谷人少有异志少年入学屡有灵奇年末弱冠变苍

颉书为今𨽻书始皇时官务烦多得次仲文简略赴急
疾之用甚喜遣使召之三徵不至始皇大怒制槛车送
之于道化为大鸟出在槛外翻然长引至于西山落二
翮于山上今为大翮小翮山山上立祠为旱祈焉又魏
土地记云俎阳县城东北六十里有大翮小翮山又
杨固北都赋云王次仲匿术于秦皇落双翮而冲天案
数家之言明次仲是秦人既变苍颉书即非效 程邈
𨽻
也案蔡邕劝学篇上谷王次仲初变古形是也始皇之 …… (第 9b 页)
   赞曰
仙客遗范灵姿秀出奋研扬波金相玉质龙腾虎踞弓
势非一交戟横弋兮气雄逸楷之为妙兮备华实
   𨽻书
案𨽻书者秦下邽人 程邈
所造也邈 (第 10b 页)
元岑
始为衙县
狱吏得罪始皇幽系云阳狱中覃思十年益大小篆方 (第 10b 页)
圆而为𨽻书三千字奏之始皇善之用惟御史以奏事
繁多篆字难成乃用𨽻字以为𨽻人佐书故名𨽻书蔡
邕圣皇篇云 程邈
删古立𨽻文甄酆六书云四曰佐书
是也秦造𨽻书以赴急速为官司刑狱用之馀尚用小
篆焉汉亦因循至和帝时贾 …… (第 11a 页)
一百馀年当周穆王时也又二百馀
岁至宣王之朝大篆出矣又五百馀载至始皇之世小
篆出焉不应𨽻书而效小篆然 程邈
所造书籍共傅郦
道元之说未可凭也案八分则小篆之捷𨽻亦八分之
捷汉陈遵字孟公京兆杜陵人哀帝之世为河南 …… (第 11b 页)
云冠山远而望之若飞龙在天近而/察之心乱目眩成公绥𨽻势日虫篆既繁草稿近伪适)
(之中庸莫/尚于𨽻) 程邈
即𨽻书之祖也
   赞曰
𨽻合文质程君是先乃备风雅如聆管弦长毫秋劲素
体霜妍摧锋剑折落点星悬乍发 (第 12a 页)
十三年而卒年三十八时谓子敬为
大令珉为小令
   妙品
秦胡毋敬本栎阳狱吏为太史令博识古今文字亦与 程邈
李斯省改大篆著博学篇七章覃思旧章博采众
训时赵高为中车府令善史书教始皇太子胡亥书及 (第 15a 页)
第三等此若棠杜之树植橘柚之
林又抑薄绍之与齐高帝等三十人同为第七等亦犹
屈盐梅之量处掾属之伍李夫人以 程邈
居第一品且
书传所载程创为𨽻法其于工拙蔑尔无闻遗迹又无
何以知其品第又云梁氏石书雅敬于韦蔡以梁比蔡 (第 18b 页)
    不失先民典型如序称𨽻体发源秦时𨽻人

    下邽 程邈
所作始皇见而重之以奏事繁多
    篆字难制遂作此法故曰𨽻书今时正书是
    也此足證欧阳修以八 (第 2b 页)
非趣时之急务且具录
前训今不复兼论惟草正疏通专行于世其或继之者
虽百代可知寻𨽻体发源秦时𨽻人下邽 程邈
所作始
皇见而重之以奏事繁多篆字难制遂作此法故曰𨽻
书今时正书是也草势起于汉时解散𨽻法用以赴急本 (第 2a 页)
谓之隶/言唐字者则谓之分其书体则一不知何以为别盖汉)
(有隶分唐有分楷分之不可为隶犹楷之不可为分也 程邈隶书
法帖中有其迹西汉惟建平郫县碑是隶古)
(法学者观之当自悟耳曰飞白蔡邕所作王隐王愔并/云飞白巧法也本是 …… (第 12b 页)
(束于飞白萧散于 隶书
宋蔡襄复作飞草亦曰散草极/其精妙有风云变化之势曰神书晋太元中务章有女)
(巫神降之能空中与人言多验其 …… (第 13a 页)
篇六章)
(太史胡母敬作博学篇七章皆取籀书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属秦政滋繁人趋简易程邈复变小篆为 隶)
(书
三千字而王次仲实增广之于是古文废而不用汉/兴有李书师合小篆三篇书之总谓之苍颉篇断六十)
(字为一章 …… (第 20b 页)
复者用训纂之末以为/篇目曰滂喜和帝时郎中贾鲂用隶字写之以苍颉为)
(上篇训纂为中篇滂喜为下篇谓之三苍 隶书
浸广而/籀篆转微矣三苍之书其辞质其义古不类偏旁亦不)
(类四声未有反音亦未有训诂至杜林始作苍颉训诂 (第 21a 页)
妙令鬼哭信无味之奇珍非趋时之急务具录前训
今不复论惟草正疏通专行于世其或继之者虽百代
可知𨽻体发源 秦时程邈
所作始皇见而重之以奏事 (第 6b 页)
  文字元起
代人多以文字始于黄帝苍颉者明曰非也自生人以
来便有文字何以知之按山海经云凤凰首文曰德背
文曰义翼文曰顺膺文曰仁腹文曰信岂凤凰乃生于
苍颉之后乎韩诗外传云自古封太山禅梁父者百馀

人仲尼观焉不能尽识又管仲对齐威公云古人封太
山者七十二家刻石记号所识十二而已其首有无怀
氏则夷吾不识者六十家又在无怀氏前由此而论则
文字之兴其来远矣假令苍颉在黄帝之前亦不始于
苍颉矣盖广而论之故寻得其名也
  𨽻书所始
代人多以𨽻书始于 秦时程邈
者明曰非也𨽻书之兴
兴于周代何以知之按左传史赵算绛县人年曰亥有 (第 26b 页)
二首六身是其物也士文伯曰然则二万六千六百有
六旬也盖以亥字之形似布算之状按古文亥作不全
无其状虽春秋之时文字体别而言亥字有二首六身
则是今之亥字下其首之二画竖置身傍亥作□此则
二万六千六百之数也据此亥文则春秋之时有𨽻书
矣又郦善长水经注云临淄人有发古冢者得铜棺棺
外隐起为文言齐太公六代孙胡公之棺也唯三字古文
馀同今书此胡公又在春秋之前即𨽻书兴于周代明

矣当时未全行犹与古文相参自 秦程邈
已来乃废古
文全行𨽻体故程邈等擅其名非创造也
  土牛义
礼记月令注曰出土牛以示农耕之早晚不云其牛 (第 27b 页)
  五十六种书法(韦续/)
自三皇已前结绳为政至太昊文字生焉所以依类象
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以
代结绳之政也故字有六文一曰象形日月是也二曰
指事上下是也三曰谐声江河是也四曰会意武信是
也五曰转注考老是也六曰假借令长是也又云字有
五易苍颉变古文史籀制大篆李斯制小篆 程邈隶书
汉代作草是也其八体者更加刻符摹印虫书署书殳 …… (第 25a 页)
  二十五
小篆者李斯删古文始皇以祈祷名山皆此书
  二十六
刻符书者鸟头云脚李斯赵高并善之用题印玺
  二十七
古𨽻书者 秦程邈
狱中变大篆所作始皇嘉焉拜侍御
史徒隶之书今正书也 …… (第 29a 页)
  上上十九人
夏禹作象形篆以铭钟鼎
周史籀大篆
高祖神尧皇帝行隶

鲁司寇文宣王大篆
太宗文皇帝行草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八分
秦相李斯小篆
后汉崔瑗隶草等书
后汉蔡邕隶篆八分
后汉杜伯度章草时称草圣
后汉王绮正隶草

后汉师宜官正隶
仙人务光倒薤篆
汉张芝草
魏梁鹄八分
魏钟繇正书散隶
吴皇象八分
王羲之正书行草飞白
唐张旭大小草正书

  上中十三人 秦程邈
正行
汉萧何署及草隶
汉武帝正篆
后汉张旭八分及草
后汉王次仲正隶及八分
魏韦诞正章草及署
晋索靖行 (第 35b 页)


晋卫瓘行草隶
晋李矩妻卫夫人正行
晋羊衡母蔡夫人正书
晋卫恒 隶书
草书
齐王僧虔行草
晋王献之行草飞白
  上下十三人
汉武帝行草八分 (第 36a 页)
 曰猿五曰鸟亦能已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使有不
 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
 而欲食普施之行年九十馀耳聪目明齿牙完坚 程邈
𨽻书史籀大篆
 前汉艺文志曰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与
 孔氏壁中古文异体又曰秦时始造𨽻书起于 …… (第 115a 页)
 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𨽻也晋卫恒善草𨽻书为

 字势曰昔周宣王时史籀始著大篆十五篇或与古
 同或与古异世谓之籀书或曰秦时下邽人 程邈

 衙狱吏得罪幽系云阳十年从狱中作大篆少者增
 益多者损减方者使员员者使方奏之始皇始皇善
 之出以 (第 115b 页)
 条记唐韵部分为陆法言之旧其同用独用
    则许敬宗所定为诸书之所未言文字一条
    论隶书不始 程邈
援水经注为證明杨慎矜
    为独见者乃演之所已言又颜真卿韵海镜
    源无传本此书详记其体例知元 (第 10a 页)
   文字
黄帝史官仓颉观鸟兽之迹以作文字依类象形故谓
之文形声相益则谓之字著于竹帛而文史凡九千字
所谓古文者也古有六体一曰指事上下是也二曰象
形日月是也三曰形声(一作/谐声)江河是也四曰会意武信
是也五曰转注老考是也六曰假借令长是也推此六

体文字大端可得而见矣周礼保氏教国子以六书即
其事焉至周宣王时太史史籀更著大篆十五篇与古
文或异然不外六书之指大篆小篆亦名籀书与古文
并行春秋之时孔子之书六经皆古文也其后诸侯不
统于王车涂异轨文字异制秦氏既兼天下丞相李斯
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又作仓颉篇中车府
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依傍大
篆或加省约谓之小篆于时狱官事繁篆书不给 御史

程邈
有罪系云阳狱中变篆为𨽻以从简易始皇善而
用焉故秦时书有八体一曰大篆史籀所作也二曰小
篆李斯赵高胡毋 …… (第 1b 页)
馀同今书故知𨽻书非始于秦氏也按此书𨽻在春秋
之前但诸国或用或不用 程邈
观其省易有便于时故
脩改而献非创造也汉兴多因秦制通行𨽻书古文由
是散逸古者十年入小学者计十七能讽书 (第 2b 页)
制作颇改
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
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
程邈
所作也四曰佐书即 (第 3b 页)
秦隶书
五曰缪篆所以摹
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壁中书者鲁恭王坏
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又北平侯张 …… (第 3b 页)
而世人大共非訾以为好奇者也故诡更正文乡壁虚
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诸生竞说字解经
諠称秦之 隶书
为仓颉时书云父子相传何得改易猥
曰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虫者屈中也廷尉说律至
以字断法苛人受钱苛之字止 (第 4a 页)
尹彤说张林
说黄颢说周盛说逯安说欧阳侨说宁严说爰礼说徐
巡说庄都说咸宗古人不杂臆见可谓有功小学矣自 程元岑
之𨽻史游之草钟繇之行楷出而字日讹梁大
同中顾野王著玉篇凡二万二千七百七十九字以小
楷书写籀古十讹其 (第 14b 页)
尹彤说张林
说黄颢说周盛说逮安说欧阳侨说宁严说爰礼说徐
巡说庄都说咸宗古人不杂臆见可谓有功小学矣自 程元岑
之𨽻史游之章钟繇之行楷出而字日讹梁大
同中顾野王著玉篇凡一万二千七百七十九字以小 (第 15b 页)
制作
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
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
程邈
所作也四曰佐书即秦𨽻书五曰缪篆所以摹
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壁中书者鲁恭王坏 (第 43a 页)
   叙书
中统元年使宋宋人馆留仪真三节人马德璘孔晋初
不知书资颖异可教积六七年皆能通书传作字便有
楷法及被劫杀至新馆惟二子事余甚谨乃论定学书
笔法次第使知正笔之所自古之大匠遗迹在而不亡
者古文黄帝命苍颉制字模写万象又号科斗书三代
秦汉以来钟鼎款识皆是也欲知其所以然则有许慎
说文耳篆周宣王时史籀变古文科斗为大篆今存者

秪有石鼓文数十字至秦李斯删大篆为小篆今之篆
书是也李斯则有泰山及峄山碑汉碑中或有之皆可
学也唐以来李阳冰尤精绝今存者庶乎泉铭及新驿
记耳金党怀英阳冰之后号称独步世多有之法度尤
备所当学也𨽻 秦程邈
变古文大小篆渐生楷法以其
佐𨽻谓之𨽻书犹有古篆法八分故又谓之八分书凡
诸汉碑皆是也如蔡邕石经梁鹄 (第 5a 页)
   拟策问一首(癸酉)
问书者六艺之一天地閒道器罔不该焉易曰百官以
治万民以察记曰书同文书之为用綦重矣自古文变
为大小篆篆又变为隶楷隶楷又变为行草其迁易之
故可得言欤 秦程邈
(第 10a 页)
隶书
而阁帖中乃是小楷卫恒 (第 10a 页)
称上谷王次仲善 隶书
始为楷法晋书称王羲之善 (第 10b 页)

其子献之工草 (第 10b 页)
隶书
将无隶即楷欤欧阳永叔以八
分当隶然二王八分不概见而楷书世多有本传所称
究何指欤我
皇上多能天纵道艺兼 (第 1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