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別史類
雜史類
職官類
傳記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詞曲類
台久之乃从其请光自此绝口不复论新法
三月夏人寇边
是春韩绛遣种谔筑啰兀城及抚宁堡调发仓卒关
陜骚然 吕公弼 上言谔既城啰兀又增堡障今大兵
杀获已多虏方怀忿日夜聚兵必为边患愿罢城筑
专为持重不听至是为夏人所 (第 6b 页)
三月夏人寇边
是春韩绛遣种谔筑啰兀城及抚宁堡调发仓卒关
陜骚然 吕公弼 上言谔既城啰兀又增堡障今大兵
杀获已多虏方怀忿日夜聚兵必为边患愿罢城筑
专为持重不听至是为夏人所 (第 6b 页)
位以待卿
还琦亟奏宰辅之任朝有定制老臣无状不当虚位待
之愿亟进良弼以光新政辛丑琦守司徒兼侍中判相
州 吕公弼 为枢密使张方平为参知政事方平在翰林
上所草诏上手札褒之曰卿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之 …… (第 8b 页)
思祖宗百战得天下今
以一州生灵付一庸人尝痛心疾首卿等为何如则可彦
博奏以责在监司宜得至公之人委任按察 公弼 曰朝廷
当择诸路长官十八路监司无不济矣韩琦等上表进新
修英宗实录三十卷目三卷八月丙午司马光上疏曰陛 …… (第 20a 页)
不足论上论财用屈竭以为皆缘置官多王安石曰以
臣所见似不由官多上曰置禁军五十馀万皆以当直
迎送官人占使 吕公弼 言先朝待制止破两人剩员安
石曰当患待制非其人有不能胜陛下任使坏朝廷事
不患制当直人多夏四月诏罢陜西见 (第 28b 页)
还琦亟奏宰辅之任朝有定制老臣无状不当虚位待
之愿亟进良弼以光新政辛丑琦守司徒兼侍中判相
州 吕公弼 为枢密使张方平为参知政事方平在翰林
上所草诏上手札褒之曰卿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之 …… (第 8b 页)
思祖宗百战得天下今
以一州生灵付一庸人尝痛心疾首卿等为何如则可彦
博奏以责在监司宜得至公之人委任按察 公弼 曰朝廷
当择诸路长官十八路监司无不济矣韩琦等上表进新
修英宗实录三十卷目三卷八月丙午司马光上疏曰陛 …… (第 20a 页)
不足论上论财用屈竭以为皆缘置官多王安石曰以
臣所见似不由官多上曰置禁军五十馀万皆以当直
迎送官人占使 吕公弼 言先朝待制止破两人剩员安
石曰当患待制非其人有不能胜陛下任使坏朝廷事
不患制当直人多夏四月诏罢陜西见 (第 28b 页)
者皆改同知院事若置使则同知院副改为副使于是
文彦博 吕公弼 为使韩绛邵亢为副使上以升之三至
西府故稍异其礼乃以为知院事枢密并置使副及知
院自此始十二月吕公著言正 …… (第 4a 页)
神宗
熙宁元年二月赵卨言绥州不可弃劝郭逵招集降羌
逵从之运丹州粟以给降羌人日三升逵因选其强壮
千馀人刺为兵馀丁皆刺忠勇字使不得逃回丙申枢
密使 吕公弼 请以河北义勇每指挥拣少壮人材武艺
取旨手刺上等二军之议九月上曰朕尝问王存以兵
费乃言臣不曾讲兵书因问 …… (第 40b 页)
诚无以待缓急不减则财费困国无有
巳时若不能治兵稍复古制则中国决无富强之理上
因言义勇可使分为四番出戍 吕公弼 曰须先省得募
兵乃议此安石曰计每岁募兵所死亡之数乃以义勇
补之可也上因问府兵事安石曰府兵处处可为又可 (第 41b 页)
令入卫 公弼 曰韩绛文彦博皆以入卫为难兵部上陕
西河北河东二十六郡旧籍十五万三千四百益以环 …… (第 41b 页)
节福建曰保节并加教阅二字于军额上从之三年
冬十月先是陈升之建议卫兵四十已上不中程曰量
减请受从之淮南 吕公弼 言事体甚大难遽行也曾公
亮曰为当有渐王安石曰执政叶心不扇摇人情自无
事陈荐言禁兵在京师祖宗之制重内轻 (第 43a 页)
文彦博 吕公弼 为使韩绛邵亢为副使上以升之三至
西府故稍异其礼乃以为知院事枢密并置使副及知
院自此始十二月吕公著言正 …… (第 4a 页)
神宗
熙宁元年二月赵卨言绥州不可弃劝郭逵招集降羌
逵从之运丹州粟以给降羌人日三升逵因选其强壮
千馀人刺为兵馀丁皆刺忠勇字使不得逃回丙申枢
密使 吕公弼 请以河北义勇每指挥拣少壮人材武艺
取旨手刺上等二军之议九月上曰朕尝问王存以兵
费乃言臣不曾讲兵书因问 …… (第 40b 页)
诚无以待缓急不减则财费困国无有
巳时若不能治兵稍复古制则中国决无富强之理上
因言义勇可使分为四番出戍 吕公弼 曰须先省得募
兵乃议此安石曰计每岁募兵所死亡之数乃以义勇
补之可也上因问府兵事安石曰府兵处处可为又可 (第 41b 页)
令入卫 公弼 曰韩绛文彦博皆以入卫为难兵部上陕
西河北河东二十六郡旧籍十五万三千四百益以环 …… (第 41b 页)
节福建曰保节并加教阅二字于军额上从之三年
冬十月先是陈升之建议卫兵四十已上不中程曰量
减请受从之淮南 吕公弼 言事体甚大难遽行也曾公
亮曰为当有渐王安石曰执政叶心不扇摇人情自无
事陈荐言禁兵在京师祖宗之制重内轻 (第 43a 页)
病告求罢凡七上章乃得请
同日文彦博枢密使(自淮南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侍中/行扬州大都督长史潞国公充) 吕公弼枢密副使(自工部侍郎权三司使/枢密直学士除本官充) 彦博枢密使制曰天极环枢上通帝位之纪神兵会府
内严师律之谋朕方垂构丕平进经常武虽天下无事
思备御之不 (第 9a 页)
同日文彦博枢密使(自淮南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侍中/行扬州大都督长史潞国公充) 吕公弼枢密副使(自工部侍郎权三司使/枢密直学士除本官充) 彦博枢密使制曰天极环枢上通帝位之纪神兵会府
内严师律之谋朕方垂构丕平进经常武虽天下无事
思备御之不 (第 9a 页)
之知其意有在矣(丁未/录)初脩在青州上复欲用脩
执政问王安石以脩何如邵亢安石曰脩非亢比
也又问何如赵抃安石以为胜抃他日又问何如
吕公弼 其意欲以代 (第 3b 页)
公弼 也安石谓胜 (第 3b 页)
公弼 又问
何如司马光安石亦谓胜光上遂欲用之安石曰
陛下宜且召对与论时事更审察其在政府有补
与 …… (第 3b 页)
享英宗庙庭政和中追论琦定策之勋赠魏郡王
长子忠彦徽宗时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第
四子嘉彦尚神宗女齐国公主终瀛海军承宣使
同日 吕公弼枢密使(自枢密副使刑部侍/郎除检校太傅充) 制曰本朝之制并分二府之严执政之臣共干庶邦之
重文武承式兵民是图属在贤明总司使职诞敷明制
布告大廷( (第 9b 页)
具官 吕/公弼) 器蕴诚明机灵精远瑰材任重中广
厦之栋梁雅音自和合清庙之琴瑟登贰枢机之密洽
闻议论之长屡陈忧国之言多发 …… (第 9b 页)
为希旨取恩责为太子中允(长/编)旧制枢密置知院
则当为副使者皆改同知院若置使则同知院复
改为副使于是文彦博 吕公弼 为使韩绛邵亢为
副使上以升之三至西府欲稍异其礼乃以为知 …… (第 20b 页)
韶议后雱举进士授旌德尉不赴作策三十馀篇
极论天下事皆安石辅政所施行者寻召为太子
中允崇政殿说书安石弟安礼先掌河东机宜 吕
公弼 荐于朝谓材堪大用代还召对称旨迁著作
佐郎崇文馆校书后除尚书左丞元城先生语录 …… (第 41a 页)
卒以书喻安石三往返开喻苦至犹幸安石之改
也安石卒不听光由是与安石怨矣神宗犹欲用
光光不可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三年七月
枢密使吕公弼 将去位上议所以代之者曾公亮
韩绛极称司马光上迟疑未决始欲用冯京又欲
用蔡挺既而欲并用京及光安 …… (第 54b 页)
凡四年夏人寇庆州九月除陜西路宣抚使十二
月即军中拜相
七月壬辰 吕公弼 罢枢密使(为吏部侍郎观文殿/大学士知太原府)
公弼自治平二年七月除枢密副使四年九月除
枢密使 …… (第 61a 页)
朝两府欲以转两官上曰陈升之出乃不曾转官
然卒从公亮言
(执政罢改枢密使除宣徽使转一两官判藩府其/次除观文殿学士皆宣麻熙宁间 吕惠穆公弼 因)
(争新法求去王安石阴沮之只送舍人院命词先/公时掌外制缴词头举典故论之安石劝上内批)
( (第 61b 页)
今后枢密使罢更不宣麻此/礼数遂废蔡元道官制旧典)
五年正月上议除公弼代郭逵遂以知郑州 吕公
弼 为宣徽南院使判秦州郭逵判渭州始用王安 (第 61b 页)
石之言也上谕中书曰 公弼 在河东当五路师仓
卒绥御有方故使代逵恐王韶生事则委之镇抚
(第 62a 页)
公弼 闻命即戒行上喜复召对面加慰劳而遣之
六年三月宣徽南院使检校太尉西太乙宫使 (第 62a 页)
吕
公弼 卒赠太尉谥惠穆
同日冯京枢密副使(自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授户部/郎中权御史中丞迁右谏议大夫)
(除 …… (第 62a 页)
守盖京尝为御史中丞上疏论时政因陈六事神
宗以示王安石安石深诋之上曰京作中丞恐失
职令作枢密副使何如安石曰亦可也于是 吕公
弼 将去位上议所以代之者曾公亮韩绛极称司
马光上迟疑未决始欲用京又欲用蔡挺既而欲
并用京及光安石 (第 62b 页)
执政问王安石以脩何如邵亢安石曰脩非亢比
也又问何如赵抃安石以为胜抃他日又问何如
吕公弼 其意欲以代 (第 3b 页)
公弼 也安石谓胜 (第 3b 页)
公弼 又问
何如司马光安石亦谓胜光上遂欲用之安石曰
陛下宜且召对与论时事更审察其在政府有补
与 …… (第 3b 页)
享英宗庙庭政和中追论琦定策之勋赠魏郡王
长子忠彦徽宗时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第
四子嘉彦尚神宗女齐国公主终瀛海军承宣使
同日 吕公弼枢密使(自枢密副使刑部侍/郎除检校太傅充) 制曰本朝之制并分二府之严执政之臣共干庶邦之
重文武承式兵民是图属在贤明总司使职诞敷明制
布告大廷( (第 9b 页)
具官 吕/公弼) 器蕴诚明机灵精远瑰材任重中广
厦之栋梁雅音自和合清庙之琴瑟登贰枢机之密洽
闻议论之长屡陈忧国之言多发 …… (第 9b 页)
为希旨取恩责为太子中允(长/编)旧制枢密置知院
则当为副使者皆改同知院若置使则同知院复
改为副使于是文彦博 吕公弼 为使韩绛邵亢为
副使上以升之三至西府欲稍异其礼乃以为知 …… (第 20b 页)
韶议后雱举进士授旌德尉不赴作策三十馀篇
极论天下事皆安石辅政所施行者寻召为太子
中允崇政殿说书安石弟安礼先掌河东机宜 吕
公弼 荐于朝谓材堪大用代还召对称旨迁著作
佐郎崇文馆校书后除尚书左丞元城先生语录 …… (第 41a 页)
卒以书喻安石三往返开喻苦至犹幸安石之改
也安石卒不听光由是与安石怨矣神宗犹欲用
光光不可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三年七月
枢密使吕公弼 将去位上议所以代之者曾公亮
韩绛极称司马光上迟疑未决始欲用冯京又欲
用蔡挺既而欲并用京及光安 …… (第 54b 页)
凡四年夏人寇庆州九月除陜西路宣抚使十二
月即军中拜相
七月壬辰 吕公弼 罢枢密使(为吏部侍郎观文殿/大学士知太原府)
公弼自治平二年七月除枢密副使四年九月除
枢密使 …… (第 61a 页)
朝两府欲以转两官上曰陈升之出乃不曾转官
然卒从公亮言
(执政罢改枢密使除宣徽使转一两官判藩府其/次除观文殿学士皆宣麻熙宁间 吕惠穆公弼 因)
(争新法求去王安石阴沮之只送舍人院命词先/公时掌外制缴词头举典故论之安石劝上内批)
( (第 61b 页)
今后枢密使罢更不宣麻此/礼数遂废蔡元道官制旧典)
五年正月上议除公弼代郭逵遂以知郑州 吕公
弼 为宣徽南院使判秦州郭逵判渭州始用王安 (第 61b 页)
石之言也上谕中书曰 公弼 在河东当五路师仓
卒绥御有方故使代逵恐王韶生事则委之镇抚
(第 62a 页)
公弼 闻命即戒行上喜复召对面加慰劳而遣之
六年三月宣徽南院使检校太尉西太乙宫使 (第 62a 页)
吕
公弼 卒赠太尉谥惠穆
同日冯京枢密副使(自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授户部/郎中权御史中丞迁右谏议大夫)
(除 …… (第 62a 页)
守盖京尝为御史中丞上疏论时政因陈六事神
宗以示王安石安石深诋之上曰京作中丞恐失
职令作枢密副使何如安石曰亦可也于是 吕公
弼 将去位上议所以代之者曾公亮韩绛极称司
马光上迟疑未决始欲用京又欲用蔡挺既而欲
并用京及光安石 (第 62b 页)
(以终身乎诏安/石越次入对)六月诏录唐魏徵狄仁杰后○河决
恩冀瀛州○秋七月以陈升之知枢密院事(故事枢/密使与)
(知院不并置时文彦博 吕公弼 既为使帝以升之三/至密省欲稍异其礼故特命之升之即旭也以避帝)
(嫌名/改焉)京师地震○八月复行崇天 …… (第 2a 页)
(心之疾救之惟恐不逮顾可缓耶诲既斥安石益横/光由是服诲之先见自以为不及也诲三居言职始)
(论陈旭次论欧阳修最后论王/安石凡三见黜人推其鲠直)以吕公著为御史中
丞(王安石嗛 吕公弼 不附已乃白用 (第 9a 页)
公弼 弟知开封/府公著为中丞以偪之 (第 9a 页)
公弼 果力求去帝不许公)
(著言于帝曰惟人君去偏听独任之弊而不/主先入之言则不为邪说所乱矣帝曰善)罢翰林 …… (第 9a 页)
(氏所生故疑不敢服而以侍养辞官曾公亮谓定当/行追服王安石力主之罢荐御史而改定为崇政殿)
(说/书)秋七月 吕公弼 罢 (第 25a 页)
(公弼 以王安石变法数劝其宜/务安静安石不悦 (第 25a 页)
公弼 具疏将)
(论之从孙嘉问窃其藁以示安石安石先白之帝/怒遂罢 (第 25a 页)
公弼 知太原府吕氏号嘉问为家贼云)以
冯京为枢密副使○罢监察御史林旦薛昌朝范育 (第 25a 页)
恩冀瀛州○秋七月以陈升之知枢密院事(故事枢/密使与)
(知院不并置时文彦博 吕公弼 既为使帝以升之三/至密省欲稍异其礼故特命之升之即旭也以避帝)
(嫌名/改焉)京师地震○八月复行崇天 …… (第 2a 页)
(心之疾救之惟恐不逮顾可缓耶诲既斥安石益横/光由是服诲之先见自以为不及也诲三居言职始)
(论陈旭次论欧阳修最后论王/安石凡三见黜人推其鲠直)以吕公著为御史中
丞(王安石嗛 吕公弼 不附已乃白用 (第 9a 页)
公弼 弟知开封/府公著为中丞以偪之 (第 9a 页)
公弼 果力求去帝不许公)
(著言于帝曰惟人君去偏听独任之弊而不/主先入之言则不为邪说所乱矣帝曰善)罢翰林 …… (第 9a 页)
(氏所生故疑不敢服而以侍养辞官曾公亮谓定当/行追服王安石力主之罢荐御史而改定为崇政殿)
(说/书)秋七月 吕公弼 罢 (第 25a 页)
(公弼 以王安石变法数劝其宜/务安静安石不悦 (第 25a 页)
公弼 具疏将)
(论之从孙嘉问窃其藁以示安石安石先白之帝/怒遂罢 (第 25a 页)
公弼 知太原府吕氏号嘉问为家贼云)以
冯京为枢密副使○罢监察御史林旦薛昌朝范育 (第 25a 页)
(今领县一/治三泉)
事要郡名龙门风俗纯朴好勇(郡志其/民云云)务农习猎(同上/云云)
形胜东北通秦陇(图经/云云)西南控川蜀(同上/云云)介居二大国
间(同上曰云云冠/盖往来之冲)栈道连空(同上云云极天下之至险/兴利州至三泉县桥阁共)
(一万九千三百十八间护险偏/栏共四万七千一百三十四间)州宅如在山林(相业堂/记云云)
山川龙门山(去军城五里官道之旁悬壁环合上透碧/虚中敞大洞下漱清泉宛然天造水帘悬)
(夏冰柱凝冬真异境也文潞公诗壶中别有境天下更/无奇宋景文赵清献王素韩绛田况 吕公弼 吕大防诸)
(公皆有留题行三里又有后洞苏元老龙洞记自利至/兴行五百里几半蜀道而岩洞之可喜者莫如龙洞重 (第 13b 页)
事要郡名龙门风俗纯朴好勇(郡志其/民云云)务农习猎(同上/云云)
形胜东北通秦陇(图经/云云)西南控川蜀(同上/云云)介居二大国
间(同上曰云云冠/盖往来之冲)栈道连空(同上云云极天下之至险/兴利州至三泉县桥阁共)
(一万九千三百十八间护险偏/栏共四万七千一百三十四间)州宅如在山林(相业堂/记云云)
山川龙门山(去军城五里官道之旁悬壁环合上透碧/虚中敞大洞下漱清泉宛然天造水帘悬)
(夏冰柱凝冬真异境也文潞公诗壶中别有境天下更/无奇宋景文赵清献王素韩绛田况 吕公弼 吕大防诸)
(公皆有留题行三里又有后洞苏元老龙洞记自利至/兴行五百里几半蜀道而岩洞之可喜者莫如龙洞重 (第 13b 页)
(得听政之说/详见仁宗)
(枢/副)胡宿(见仁宗/)
吴奎(见仁宗/神宗)
王畴
陈升之(见仁宗/)
吕公弼(上疾密白魏公当镇以静奉奉诏与司马光/同定学制不果行 乞上 母极子道不以)
(造次废礼与因讲子之所慎斋战疾开尤精讲读/语约义明 司马光同侍经筵二月 筵至九月)
(神详见/ 宗)
(第 34b 页)
(枢/副)胡宿(见仁宗/)
吴奎(见仁宗/神宗)
王畴
陈升之(见仁宗/)
吕公弼(上疾密白魏公当镇以静奉奉诏与司马光/同定学制不果行 乞上 母极子道不以)
(造次废礼与因讲子之所慎斋战疾开尤精讲读/语约义明 司马光同侍经筵二月 筵至九月)
(神详见/ 宗)
(第 34b 页)
王安礼(见安石类/)
(右/丞)李清臣(见哲宗/)
(枢/使)文彦博(时年九十/ 见仁宗)
吕公弼(夷简子许成都营卒杖而后斩从英宗任藩/易马不 諌止神宗肉刑 孙好问窃)
(奏藁示安石/遂自西府罢)
(副/使) 邵亢(兴宗易润州者英宗自翊善除为諌官已为/人乐 有长 之誉然在西府充位而)
蔡挺(子正议应天恸 (第 10a 页)
(右/丞)李清臣(见哲宗/)
(枢/使)文彦博(时年九十/ 见仁宗)
吕公弼(夷简子许成都营卒杖而后斩从英宗任藩/易马不 諌止神宗肉刑 孙好问窃)
(奏藁示安石/遂自西府罢)
(副/使) 邵亢(兴宗易润州者英宗自翊善除为諌官已为/人乐 有长 之誉然在西府充位而)
蔡挺(子正议应天恸 (第 10a 页)
素女四人长适太子太傅韩亿次适兵部员外郎
直集贤院苏耆次适右正言范令孙次适龙图阁
直学士兵部郎中 吕公弼公 事寡嫂谨与其弟旭
友悌尤笃任以家事一无所问而务以俭约率励
子弟使在富贵不知为骄侈兄子睦欲举进 (第 14b 页)
直集贤院苏耆次适右正言范令孙次适龙图阁
直学士兵部郎中 吕公弼公 事寡嫂谨与其弟旭
友悌尤笃任以家事一无所问而务以俭约率励
子弟使在富贵不知为骄侈兄子睦欲举进 (第 14b 页)
右自乾兴元年二月至嘉祐八年三月
张 升(使/) 胡 宿(副/) 富 弼(使/) 吴 奎(副/)
王 畴 陈升之(副/) 文彦博使 吕公弼(副/) 郭 逵(同/签)
右自嘉祐八年三月至治平四年正月
宣徽使
昝居润(南/) 张 美(北/) 李 (第 21b 页)
张 升(使/) 胡 宿(副/) 富 弼(使/) 吴 奎(副/)
王 畴 陈升之(副/) 文彦博使 吕公弼(副/) 郭 逵(同/签)
右自嘉祐八年三月至治平四年正月
宣徽使
昝居润(南/) 张 美(北/) 李 (第 21b 页)
端拜而大书乎
神宗熙宁中浙江数郡水旱灾伤诏拨本路上供斛斗
二十万石赈济
谨案昔人云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熙宁中
虽多天灾流行水旱频仍然尚有司马光赵忭 吕公
弼 诸君子在岂不知国本之当重肯吝其仓庾哉九
重一诏万姓回春矣
哲宗元祐元年王岩叟言淮南旱甚本路监司殊不 (第 99a 页)
神宗熙宁中浙江数郡水旱灾伤诏拨本路上供斛斗
二十万石赈济
谨案昔人云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熙宁中
虽多天灾流行水旱频仍然尚有司马光赵忭 吕公
弼 诸君子在岂不知国本之当重肯吝其仓庾哉九
重一诏万姓回春矣
哲宗元祐元年王岩叟言淮南旱甚本路监司殊不 (第 99a 页)
枢密使
枢密使自唐以来率二员并用魏仁浦吴延祚并为之
国初仁浦拜集贤相自是止除一使至太平兴国初曹
武惠(彬/)楚景襄(昭辅/)始复并用后未有继之者及真宗
时以王文穆陈文忠并为枢密使由是遂为故事迄仁
宗不改英宗地平四年文忠烈 吕惠穆 并用神宗熙宁
五年文忠烈陈秀公并使枢庭用此故事高宗绍兴十年
张循王(俊/)韩蕲王(世忠/)既罢兵乃并 (第 6b 页)
枢密使自唐以来率二员并用魏仁浦吴延祚并为之
国初仁浦拜集贤相自是止除一使至太平兴国初曹
武惠(彬/)楚景襄(昭辅/)始复并用后未有继之者及真宗
时以王文穆陈文忠并为枢密使由是遂为故事迄仁
宗不改英宗地平四年文忠烈 吕惠穆 并用神宗熙宁
五年文忠烈陈秀公并使枢庭用此故事高宗绍兴十年
张循王(俊/)韩蕲王(世忠/)既罢兵乃并 (第 6b 页)
简(先世莱州人后家寿州进士及第仁宗初拜参/知政事庄懿太后为宸妃薨夷简请发哀成服)
(备仪仗葬之庄献明肃太后崩帝始亲政夷简手/疏陈八事累封许国公以太尉致仕薨谥文靖夷)
(简当国柄最久虽素为言者所诋帝眷倚不衰其/于天下事屈伸舒卷动有操术后配食仁宗庙子)
(公绰公弼公著公孺公绰以荫补官天圣中迁侍/读学士时久不雨公绰言狱久不决即有冤者故)
(多旱帝亲虑囚巳而大雨迁右司郎中卒公孺赐/进士出身仁宗时判吏部南曹召对详敏知泽颍)
(庐常四州终户部/尚书以清节著) 吕公弼(赐进士出身仁宗时权/开封府尝奏事退帝目)
(送之谓宰相曰公弼甚似其父英宗初拜枢密副/使陈升之议卫兵年四十以上稍不中程者减其)
(廪徙之淮南公弼曰既使去本土又削其廪傥二/十万众皆反侧为之奈何韩绛议复肉刑公弼力)
(陈不可帝皆为之止王安石立新法公㢶数言宜/务安静忤安石遂罢为观文殿学士知太原府仪)
(第 8a 页)
简(先世莱州人后家寿州进士及第仁宗初拜参/知政事庄懿太后为宸妃薨夷简请发哀成服)
(备仪仗葬之庄献明肃太后崩帝始亲政夷简手/疏陈八事累封许国公以太尉致仕薨谥文靖夷)
(简当国柄最久虽素为言者所诋帝眷倚不衰其/于天下事屈伸舒卷动有操术后配食仁宗庙子)
(公绰公弼公著公孺公绰以荫补官天圣中迁侍/读学士时久不雨公绰言狱久不决即有冤者故)
(多旱帝亲虑囚巳而大雨迁右司郎中卒公孺赐/进士出身仁宗时判吏部南曹召对详敏知泽颍)
(庐常四州终户部/尚书以清节著)吕公弼(赐进士出身仁宗时权/开封府尝奏事退帝目)
(送之谓宰相曰 公弼 甚似其父英宗初拜枢密副/使陈升之议卫兵年四十以上稍不中程者减其)
(廪徙之淮南公弼曰既使去本土又削其 (第 8a 页)
廪傥二/十万众皆反侧为之奈何韩绛议复肉刑 公弼 力)
(陈不可帝皆为之止王安石立新法公㢶数言宜/务安静忤安石遂罢为观文殿学士知太原府仪) (第 8a 页)
(备仪仗葬之庄献明肃太后崩帝始亲政夷简手/疏陈八事累封许国公以太尉致仕薨谥文靖夷)
(简当国柄最久虽素为言者所诋帝眷倚不衰其/于天下事屈伸舒卷动有操术后配食仁宗庙子)
(公绰公弼公著公孺公绰以荫补官天圣中迁侍/读学士时久不雨公绰言狱久不决即有冤者故)
(多旱帝亲虑囚巳而大雨迁右司郎中卒公孺赐/进士出身仁宗时判吏部南曹召对详敏知泽颍)
(庐常四州终户部/尚书以清节著) 吕公弼(赐进士出身仁宗时权/开封府尝奏事退帝目)
(送之谓宰相曰公弼甚似其父英宗初拜枢密副/使陈升之议卫兵年四十以上稍不中程者减其)
(廪徙之淮南公弼曰既使去本土又削其廪傥二/十万众皆反侧为之奈何韩绛议复肉刑公弼力)
(陈不可帝皆为之止王安石立新法公㢶数言宜/务安静忤安石遂罢为观文殿学士知太原府仪)
(第 8a 页)
简(先世莱州人后家寿州进士及第仁宗初拜参/知政事庄懿太后为宸妃薨夷简请发哀成服)
(备仪仗葬之庄献明肃太后崩帝始亲政夷简手/疏陈八事累封许国公以太尉致仕薨谥文靖夷)
(简当国柄最久虽素为言者所诋帝眷倚不衰其/于天下事屈伸舒卷动有操术后配食仁宗庙子)
(公绰公弼公著公孺公绰以荫补官天圣中迁侍/读学士时久不雨公绰言狱久不决即有冤者故)
(多旱帝亲虑囚巳而大雨迁右司郎中卒公孺赐/进士出身仁宗时判吏部南曹召对详敏知泽颍)
(庐常四州终户部/尚书以清节著)吕公弼(赐进士出身仁宗时权/开封府尝奏事退帝目)
(送之谓宰相曰 公弼 甚似其父英宗初拜枢密副/使陈升之议卫兵年四十以上稍不中程者减其)
(廪徙之淮南公弼曰既使去本土又削其 (第 8a 页)
廪傥二/十万众皆反侧为之奈何韩绛议复肉刑 公弼 力)
(陈不可帝皆为之止王安石立新法公㢶数言宜/务安静忤安石遂罢为观文殿学士知太原府仪) (第 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