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四書類
詩類
春秋類
樂類
孟子類
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目錄類
政書類
傳記類
別史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醫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淨土宗部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洞神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论文或尚繁或尚简予曰繁非也简非也不繁不简亦
非也或尚难或尚易予曰难非也易非也不难不易亦
非也繁有美恶简有美恶难有美恶易有美恶惟求其
美而已故博者能繁命之曰该赡左氏相如是也而请
客者顷刻能千言精者能简命之曰要约公羊榖梁是
也而曳白者终日无一字奇者工于难命之曰复奥庄
周禦寇是也而郇谟 刘煇 亦诡而晦辨者工于易张仪
苏秦是也而张打油胡钉铰亦浅而露论文者当辨其
美恶而不当以繁简难易也 (第 2a 页)
非也或尚难或尚易予曰难非也易非也不难不易亦
非也繁有美恶简有美恶难有美恶易有美恶惟求其
美而已故博者能繁命之曰该赡左氏相如是也而请
客者顷刻能千言精者能简命之曰要约公羊榖梁是
也而曳白者终日无一字奇者工于难命之曰复奥庄
周禦寇是也而郇谟 刘煇 亦诡而晦辨者工于易张仪
苏秦是也而张打油胡钉铰亦浅而露论文者当辨其
美恶而不当以繁简难易也 (第 2a 页)
赵康靖公槩连名
第二榜王宣徽拱辰刘相沆孙文懿公抃连名杨寘榜
寘不幸即死王岐公圭韩康公绛王荆公安石连名 刘
煇 榜煇不显胡右丞宗愈安门下焘刘忠肃公挚章申
公惇连名其盛如此治平以后第一人作侍从盖可数 (第 10a 页)
第二榜王宣徽拱辰刘相沆孙文懿公抃连名杨寘榜
寘不幸即死王岐公圭韩康公绛王荆公安石连名 刘
煇 榜煇不显胡右丞宗愈安门下焘刘忠肃公挚章申
公惇连名其盛如此治平以后第一人作侍从盖可数 (第 10a 页)
徐章二先生教人
徐仲车先生为楚州教授每升堂训诸生曰诸君欲为
君子而劳己之力费己之财如此而不为犹之可也不
劳己之力不费己之财何不为君子乡人贱之父母恶
之如此而不为可也乡人荣之父母欲之何不为君子
又曰言其所善行其所善思其所善如此而不为君子
者未之有也言其不善行其不善思其不善如此而不
为小人者未之有也成都冲退处士章察隐者其学长
于易太元为范子功解述大旨再复摛词曰人之所好
而不足者善也所丑而有馀者恶也君子能强其所不
足而拂其所有馀则太元 之道几 矣此子云仁义之心
予之于太元述斯而已或者苦其思艰其言迂溺其所
以为数而忘其仁义之大是恶足以语道哉二先 (第 3b 页)
徐仲车先生为楚州教授每升堂训诸生曰诸君欲为
君子而劳己之力费己之财如此而不为犹之可也不
劳己之力不费己之财何不为君子乡人贱之父母恶
之如此而不为可也乡人荣之父母欲之何不为君子
又曰言其所善行其所善思其所善如此而不为君子
者未之有也言其不善行其不善思其不善如此而不
为小人者未之有也成都冲退处士章察隐者其学长
于易太元为范子功解述大旨再复摛词曰人之所好
而不足者善也所丑而有馀者恶也君子能强其所不
足而拂其所有馀则太元 之道几 矣此子云仁义之心
予之于太元述斯而已或者苦其思艰其言迂溺其所
以为数而忘其仁义之大是恶足以语道哉二先 (第 3b 页)
大臣终丧自高若讷始其人与范欧诸贤为雠有此
一大节足当末减明初大臣亦多起复者自罗一峰
疏参李贤后人知终制矣
杨杰 刘之道 墓铭开国以来嫡孙有诸叔而承重者自
之道始之道为制作郎遭祖母丧乞解官承重服府
尹王贽惜而留之之道不 (第 15b 页)
一大节足当末减明初大臣亦多起复者自罗一峰
疏参李贤后人知终制矣
杨杰 刘之道 墓铭开国以来嫡孙有诸叔而承重者自
之道始之道为制作郎遭祖母丧乞解官承重服府
尹王贽惜而留之之道不 (第 15b 页)
(学德行名于当世公卿大夫之所钦慕而师尊之/又云绍兴以来朝廷崇尚其学而志于利禄者托)
(其说以自售传者既失之而诐淫邪遁纷然淆乱/莫能别其真伪河南 之道几 绝矣见公文集云大) …… (第 1b 页)
(献公荐其学术操守日益充实沈深有谋谙练世/务诚国家之宝臣也吕与叔谓先生志道精思未)
(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学者有问多告以智礼/成性变化气质 之道 学必如圣人而后己先生气)
(质刚毅德盛貌严然与人居久而日亲其治家接/物大要正己感人人未之信反躬自 …… (第 3a 页)
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又曰自/修身可)
(以至于尽性至命然其间有多少般数其所以至/之 之道 当如何荀子曰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今)
(学者须读书才读书便望为圣/贤然中间至之之方便有多少)又问孝 …… (第 4a 页)
充在我而已(吾儒则推此良心而达于天下以立万/世之大经释氏则以死心为宗唯恐寂)
(灭之不至儒释之异天要在此彼三纲五常 之道 自/然而废也所以自谓出世间法尔然世间岂得而出)
(哉张子韶少仪论曰释氏乍脱人欲之营营其乐无/涯遂认 …… (第 5b 页)
下不可一日无君臣不可一日无父子不可一日无
夫妇不可一日无朋友不可一日无长幼万世可以
常一日不可废者孔子 之道 也(周公所以示成王亦/不过令知此道尔)
尹和靖曰伊川教人学先于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
友上求乐处便 …… (第 7a 页)
命之理(伊川谓饮食男女之事喜怒哀乐之变皆性/之自然释氏必尽绝是然后得天真吾见其)
(丧天真矣邵康节亦云释氏弃君/臣父子夫妇 之道 岂自然之理哉)受乎天地之中立
人 (第 7b 页)
之道 不可须臾离也(邵康节语秦玠曰道满天下/何物不有之明道曰道之外)
(无物物之外无道是天地之间无适而非 …… (第 7b 页)
(而已伊川曰自性而行皆善也圣人因其善也则为/仁义礼智信以名之以其施之之不同也故为五者)
(以别之合而言 之道 也离而言之亦皆道也舍此而/行是悖其性也是悖其道也而世人皆言性也道也)
(与五者异其亦弗学欤其亦未体 …… (第 8a 页)
(高远说故举孝弟于人切近者言之又曰只说道便/不是道也有道者之言只作寻常本分说了孟子言)
(尧舜性之舜由仁义行岂不是寻常话至于易只道/个立人 之道 曰仁与义则性字也不消道自巳分明)
(窃谓世之谈虚说妙以/为道学宜味斯言也)昔尝问学于胡衡麓(名寅字 …… (第 8b 页)
性也察于洒埽应对兼本末也察于心性四辞养浩
然之气也(四辞者诐/淫邪遁也)近察诸身其要如此(伊川曰物/我一理才)
(明彼即晓此盖言合内外 之道 其理如此文定之论/正为未明彼者设俾初学知用力之方亦近思之义)
(尔若于理既明且晓则不/待教之因物而 …… (第 11b 页)
(比之常人甚悬绝矣将终语伊川曰面前路径须常/令宽路径窄时自无著身况能使人行耶常言凡人)
(为学失于自主张太过又云为治 之道 必通其变不/可以胶柱犹春之时不可行冬之令也谢上蔡谓先)
(生才气豪迈在风尘时割据山河手也彼见天地进 …… (第 12a 页)
(号了/翁)云此某之悟门也(刘元城曰古者君臣师弟子/之间惟是诚实心中所欲言)
(者即言之故冉求曰非不悦子 之道 力不足也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宰我欲短丧自谓期可已矣子)
(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且今有士人于 …… (第 13b 页)
二字平生用之不尽也(吕居仁曰当官处事但务著/实如擦文书追改日月重易)
(押字万一败露得罪反重亦非所以养诚心事君不/欺 之道 也胡文定公谓吕安老曰执得定不欺君表)
(里如一此只是初学镃基向上尽/有阶级地位未应指此为己至也)邵 (第 13b 页)
康节诗云心可
欺时天可欺(又云天地 之/道 直而已)是知先贤立教莫不以不
欺为本(昔李潜君行其子欲贯开封户籍取应君行/曰汝虔州人求事君而先欺君 …… (第 14a 页)
心又曰欲寡则心自诚又曰只有所向便是欲(问凡/运用)
(处是心不伊川曰是/意有心而后有意)吕原明曰养者治也寡者少也
欲者感物而动也治心 之道 莫善于少欲少欲则耳
目之官不蔽于物而心常宁心常宁则定而不乱明
而不暗道之所自生德之所自成也不存焉 …… (第 15b 页)
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此五字/宜玩味)曰修己
以安人又曰修己以安百姓胡衡麓谓安人安百姓
乃修己以敬之效尔(或问敬义何别伊川曰敬只是/持己 之道 若只守一个敬不知)
(集义却是都无事也且如欲为孝不成只守著一个/孝字须是知所以为孝 (第 18b 页)
之道 所以侍奉当如何温凊)
(当如何然后尽孝道也因记杨龟山答学者诚意问/云自修身至于平天下莫不有道焉而皆 …… (第 18b 页)
斋学者欲明治道者讲之于中如治民治兵水利算
数之类(伊川曰安定门人往往知稽古爱民矣则于/为政也何有刘彝熙宁间召对曰圣人 之道)
( 有体有用有文君臣父子仁义礼乐历世不可变者/其体也诗书史传子集垂法后世者其文也举而措) …… (第 21a 页)
皆学者所宜知(案不取正于有道者以下/原本俱误作注文今改正)
求实用者穷经之本
孟子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自修身至平
天下 之道 皆实用也孔子谓伯鱼曰学诗乎对曰未
也不学诗无以言又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
以立伊川曰穷经将以致 …… (第 22b 页)
(理或自出一义使人皆以意对为可否之当时政事/俾之折衷故人皆乐从而有成今朝廷名臣往往胡)
(之徒也余因悟成就人材 之道 不可拘以一法苟随/其才而教育之焉得无成朝廷之用人学者之修业)
(皆当/然也)明道谓学须就事上学邵康 …… (第 23a 页)
(即人也自何晏王弼以老子庄周之书释大易王衍/等竞相慕效专事清谈糟粕五经蔑弃敦实风流波)
(荡晋随/以亡)郭兼山(名忠孝字立之自/号兼山河南人)曰有用者是圣人
之道 无用者非圣人 (第 23b 页)
之道 学可用于天下方始是若
未可用终未是尹和靖曰大抵为学贵乎有用而已
(窃谓释氏以事理为障而除之故出家 …… (第 23b 页)
学率以一字断遇其不同则异说生焉(胡衡麓曰一/字有数意贵)
(知其指朱元晦语学者观书法云且当玩味大意就/自巳分上著实体验不须细碎计较一两字异同学)
(问 之道 无他求之于心而已此是前圣紧切为人处/就日用中下工夫其馀小小辨论俟他日亦未晚) …… (第 24b 页)
(龉必在我者有所未尽此其形而彼其影也于此观/省最为亲切夫自明四端察五典至求实用凡七条)
(皆进德修/业之要)
推己及物者治道之本
伊川曰修身齐家以至平天下者治 之道 也建立纲
纪分正百职顺天时以制事至于创制立度尽天下
之务者治之法也(治法即治之具也学者苟明治道 …… (第 26b 页)
(而不暇顾他日之害此其说所以盛行于世也窃谓/老子予夺之说与管仲知予之为取何异又类阴谋)
(耳因并/记之)大学为治 之道 不过乎所恶于上毋以使下
所恶于下毋以事上盖天下虽广其理则一兆民虽 …… (第 27a 页)
之孟子论王道之要亦不过举斯心推达充扩尔吕
与叔谓举斯心以加诸彼推而放诸四海而准无往
而非斯心也又伐柯解曰治己治人 之道 于己取之
不必睨视之劳而自得于此矣范太史谓己欲安故
安人己欲利故利人虽三王之治天下不过是也邵
…… (第 27b 页)
天下易家亲而天下疏(又曰家人睽必起于妇人故/睽次家人以二女同居而其)
(志不同行也唐张公艺九世同居高宗问其所以能/睦族 之道公 艺书忍字百馀以进其意以为宗族所)
(以不协由尊长衣食或有不均卑幼礼节或有不备/更相责望遂至乖争苟能 …… (第 29a 页)
(曰格于上帝盖君心之非不可以气力胜必也感通/至到而俾之自消靡焉所谓格也盖积其诚意一动)
(一静一语一默无非格之 之道 也若心非未格虽易/其人才更其政事幸其见听而肯改易他日之所用)
(所行亦未必是也何者其本源不正不可胜 (第 34a 页)
救也心/非既格则人才政事将自日新矣然而格君之业非)
(大人则不能若在己之非犹有未之能克者而将何/以尽夫感通 之道 哉后世论治者不过及于人才政)
(事而止矣孰知其本在于君心而又孰知格君之本/乃在于吾身乎惟大人为能格 (第 34b 页)
(其说以自售传者既失之而诐淫邪遁纷然淆乱/莫能别其真伪河南 之道几 绝矣见公文集云大) …… (第 1b 页)
(献公荐其学术操守日益充实沈深有谋谙练世/务诚国家之宝臣也吕与叔谓先生志道精思未)
(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学者有问多告以智礼/成性变化气质 之道 学必如圣人而后己先生气)
(质刚毅德盛貌严然与人居久而日亲其治家接/物大要正己感人人未之信反躬自 …… (第 3a 页)
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又曰自/修身可)
(以至于尽性至命然其间有多少般数其所以至/之 之道 当如何荀子曰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今)
(学者须读书才读书便望为圣/贤然中间至之之方便有多少)又问孝 …… (第 4a 页)
充在我而已(吾儒则推此良心而达于天下以立万/世之大经释氏则以死心为宗唯恐寂)
(灭之不至儒释之异天要在此彼三纲五常 之道 自/然而废也所以自谓出世间法尔然世间岂得而出)
(哉张子韶少仪论曰释氏乍脱人欲之营营其乐无/涯遂认 …… (第 5b 页)
下不可一日无君臣不可一日无父子不可一日无
夫妇不可一日无朋友不可一日无长幼万世可以
常一日不可废者孔子 之道 也(周公所以示成王亦/不过令知此道尔)
尹和靖曰伊川教人学先于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
友上求乐处便 …… (第 7a 页)
命之理(伊川谓饮食男女之事喜怒哀乐之变皆性/之自然释氏必尽绝是然后得天真吾见其)
(丧天真矣邵康节亦云释氏弃君/臣父子夫妇 之道 岂自然之理哉)受乎天地之中立
人 (第 7b 页)
之道 不可须臾离也(邵康节语秦玠曰道满天下/何物不有之明道曰道之外)
(无物物之外无道是天地之间无适而非 …… (第 7b 页)
(而已伊川曰自性而行皆善也圣人因其善也则为/仁义礼智信以名之以其施之之不同也故为五者)
(以别之合而言 之道 也离而言之亦皆道也舍此而/行是悖其性也是悖其道也而世人皆言性也道也)
(与五者异其亦弗学欤其亦未体 …… (第 8a 页)
(高远说故举孝弟于人切近者言之又曰只说道便/不是道也有道者之言只作寻常本分说了孟子言)
(尧舜性之舜由仁义行岂不是寻常话至于易只道/个立人 之道 曰仁与义则性字也不消道自巳分明)
(窃谓世之谈虚说妙以/为道学宜味斯言也)昔尝问学于胡衡麓(名寅字 …… (第 8b 页)
性也察于洒埽应对兼本末也察于心性四辞养浩
然之气也(四辞者诐/淫邪遁也)近察诸身其要如此(伊川曰物/我一理才)
(明彼即晓此盖言合内外 之道 其理如此文定之论/正为未明彼者设俾初学知用力之方亦近思之义)
(尔若于理既明且晓则不/待教之因物而 …… (第 11b 页)
(比之常人甚悬绝矣将终语伊川曰面前路径须常/令宽路径窄时自无著身况能使人行耶常言凡人)
(为学失于自主张太过又云为治 之道 必通其变不/可以胶柱犹春之时不可行冬之令也谢上蔡谓先)
(生才气豪迈在风尘时割据山河手也彼见天地进 …… (第 12a 页)
(号了/翁)云此某之悟门也(刘元城曰古者君臣师弟子/之间惟是诚实心中所欲言)
(者即言之故冉求曰非不悦子 之道 力不足也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宰我欲短丧自谓期可已矣子)
(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且今有士人于 …… (第 13b 页)
二字平生用之不尽也(吕居仁曰当官处事但务著/实如擦文书追改日月重易)
(押字万一败露得罪反重亦非所以养诚心事君不/欺 之道 也胡文定公谓吕安老曰执得定不欺君表)
(里如一此只是初学镃基向上尽/有阶级地位未应指此为己至也)邵 (第 13b 页)
康节诗云心可
欺时天可欺(又云天地 之/道 直而已)是知先贤立教莫不以不
欺为本(昔李潜君行其子欲贯开封户籍取应君行/曰汝虔州人求事君而先欺君 …… (第 14a 页)
心又曰欲寡则心自诚又曰只有所向便是欲(问凡/运用)
(处是心不伊川曰是/意有心而后有意)吕原明曰养者治也寡者少也
欲者感物而动也治心 之道 莫善于少欲少欲则耳
目之官不蔽于物而心常宁心常宁则定而不乱明
而不暗道之所自生德之所自成也不存焉 …… (第 15b 页)
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此五字/宜玩味)曰修己
以安人又曰修己以安百姓胡衡麓谓安人安百姓
乃修己以敬之效尔(或问敬义何别伊川曰敬只是/持己 之道 若只守一个敬不知)
(集义却是都无事也且如欲为孝不成只守著一个/孝字须是知所以为孝 (第 18b 页)
之道 所以侍奉当如何温凊)
(当如何然后尽孝道也因记杨龟山答学者诚意问/云自修身至于平天下莫不有道焉而皆 …… (第 18b 页)
斋学者欲明治道者讲之于中如治民治兵水利算
数之类(伊川曰安定门人往往知稽古爱民矣则于/为政也何有刘彝熙宁间召对曰圣人 之道)
( 有体有用有文君臣父子仁义礼乐历世不可变者/其体也诗书史传子集垂法后世者其文也举而措) …… (第 21a 页)
皆学者所宜知(案不取正于有道者以下/原本俱误作注文今改正)
求实用者穷经之本
孟子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自修身至平
天下 之道 皆实用也孔子谓伯鱼曰学诗乎对曰未
也不学诗无以言又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
以立伊川曰穷经将以致 …… (第 22b 页)
(理或自出一义使人皆以意对为可否之当时政事/俾之折衷故人皆乐从而有成今朝廷名臣往往胡)
(之徒也余因悟成就人材 之道 不可拘以一法苟随/其才而教育之焉得无成朝廷之用人学者之修业)
(皆当/然也)明道谓学须就事上学邵康 …… (第 23a 页)
(即人也自何晏王弼以老子庄周之书释大易王衍/等竞相慕效专事清谈糟粕五经蔑弃敦实风流波)
(荡晋随/以亡)郭兼山(名忠孝字立之自/号兼山河南人)曰有用者是圣人
之道 无用者非圣人 (第 23b 页)
之道 学可用于天下方始是若
未可用终未是尹和靖曰大抵为学贵乎有用而已
(窃谓释氏以事理为障而除之故出家 …… (第 23b 页)
学率以一字断遇其不同则异说生焉(胡衡麓曰一/字有数意贵)
(知其指朱元晦语学者观书法云且当玩味大意就/自巳分上著实体验不须细碎计较一两字异同学)
(问 之道 无他求之于心而已此是前圣紧切为人处/就日用中下工夫其馀小小辨论俟他日亦未晚) …… (第 24b 页)
(龉必在我者有所未尽此其形而彼其影也于此观/省最为亲切夫自明四端察五典至求实用凡七条)
(皆进德修/业之要)
推己及物者治道之本
伊川曰修身齐家以至平天下者治 之道 也建立纲
纪分正百职顺天时以制事至于创制立度尽天下
之务者治之法也(治法即治之具也学者苟明治道 …… (第 26b 页)
(而不暇顾他日之害此其说所以盛行于世也窃谓/老子予夺之说与管仲知予之为取何异又类阴谋)
(耳因并/记之)大学为治 之道 不过乎所恶于上毋以使下
所恶于下毋以事上盖天下虽广其理则一兆民虽 …… (第 27a 页)
之孟子论王道之要亦不过举斯心推达充扩尔吕
与叔谓举斯心以加诸彼推而放诸四海而准无往
而非斯心也又伐柯解曰治己治人 之道 于己取之
不必睨视之劳而自得于此矣范太史谓己欲安故
安人己欲利故利人虽三王之治天下不过是也邵
…… (第 27b 页)
天下易家亲而天下疏(又曰家人睽必起于妇人故/睽次家人以二女同居而其)
(志不同行也唐张公艺九世同居高宗问其所以能/睦族 之道公 艺书忍字百馀以进其意以为宗族所)
(以不协由尊长衣食或有不均卑幼礼节或有不备/更相责望遂至乖争苟能 …… (第 29a 页)
(曰格于上帝盖君心之非不可以气力胜必也感通/至到而俾之自消靡焉所谓格也盖积其诚意一动)
(一静一语一默无非格之 之道 也若心非未格虽易/其人才更其政事幸其见听而肯改易他日之所用)
(所行亦未必是也何者其本源不正不可胜 (第 34a 页)
救也心/非既格则人才政事将自日新矣然而格君之业非)
(大人则不能若在己之非犹有未之能克者而将何/以尽夫感通 之道 哉后世论治者不过及于人才政)
(事而止矣孰知其本在于君心而又孰知格君之本/乃在于吾身乎惟大人为能格 (第 34b 页)
紾夺之中此孟子之功所以能使帝王 之道几
绝复续
不以毫釐杪忽之未备为限断也余尝疑汤若有恒性
伊尹习与性成孔子性近习远乃言性之正非止善字
所能 …… (第 6a 页)
耕而食饔飧
而治虽非中道比于刻薄之政不犹愈乎孟子力陈尧
舜禹稷所以经营天下至谓其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 之道 词气峻截不可婴拂使见老子至治之俗民各甘
其食美其服邻国相望鸡犬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
往来之语又当如何 …… (第 8a 页)
子不见其君而厚
糜其粟非所谓饥饿免死而已者按彭更通论当时非
专指孟子孟子以通功易事之义并晓之尔不然孟 子
道 既不行非斯人之徒而谁与转侧于世可也而犹欲
明通功易事之义则不亦微且劳矣然不见诸侯如孟
子所言自有未精 …… (第 9a 页)
独自孟子始然后学者尽
废古人入德之条目而专以心性为宗主虚意多实力
少测知广凝聚狭而尧舜以来内外交相成 之道 废矣
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按古自有五霸齐国佐所指是
也孟子言五霸桓公为盛疑即春秋以来五霸也如昆
吾为夏 (第 15a 页)
不以毫釐杪忽之未备为限断也余尝疑汤若有恒性
伊尹习与性成孔子性近习远乃言性之正非止善字
所能 …… (第 6a 页)
耕而食饔飧
而治虽非中道比于刻薄之政不犹愈乎孟子力陈尧
舜禹稷所以经营天下至谓其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 之道 词气峻截不可婴拂使见老子至治之俗民各甘
其食美其服邻国相望鸡犬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
往来之语又当如何 …… (第 8a 页)
子不见其君而厚
糜其粟非所谓饥饿免死而已者按彭更通论当时非
专指孟子孟子以通功易事之义并晓之尔不然孟 子
道 既不行非斯人之徒而谁与转侧于世可也而犹欲
明通功易事之义则不亦微且劳矣然不见诸侯如孟
子所言自有未精 …… (第 9a 页)
独自孟子始然后学者尽
废古人入德之条目而专以心性为宗主虚意多实力
少测知广凝聚狭而尧舜以来内外交相成 之道 废矣
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按古自有五霸齐国佐所指是
也孟子言五霸桓公为盛疑即春秋以来五霸也如昆
吾为夏 (第 15a 页)
画楷序
余壮年好画好故求求故蓄蓄故多而不厌犹谓未足
也复摹之习之以充其所愿欲者噫是非癖欤惟其癖
也故不知为无用而独视为有用视为有用故人或予
惩弗听也人或予毁弗较也人或予需弗与也孜孜焉
惟是之从与诚正修齐 之道几 半于乎癖之深也乃至 (第 78a 页)
余壮年好画好故求求故蓄蓄故多而不厌犹谓未足
也复摹之习之以充其所愿欲者噫是非癖欤惟其癖
也故不知为无用而独视为有用视为有用故人或予
惩弗听也人或予毁弗较也人或予需弗与也孜孜焉
惟是之从与诚正修齐 之道几 半于乎癖之深也乃至 (第 78a 页)
洛社衣冠
富弼字彦国幼有大度范文正器之曰王佐才也 举
茂才异等 宋庆历中除资政殿学士使契丹往返十
数言割地必不可争献纳二字北朝君臣敬惮之 在
位荐王质王素余靖张瑰石介吴奎韩维陈襄陈希亮
等皆知名之士 洛阳耆英会十三人 富公 文潞
公 席汝言 王尚恭 赵南正 刘几 冯行巳 (第 31b 页)
富弼字彦国幼有大度范文正器之曰王佐才也 举
茂才异等 宋庆历中除资政殿学士使契丹往返十
数言割地必不可争献纳二字北朝君臣敬惮之 在
位荐王质王素余靖张瑰石介吴奎韩维陈襄陈希亮
等皆知名之士 洛阳耆英会十三人 富公 文潞
公 席汝言 王尚恭 赵南正 刘几 冯行巳 (第 31b 页)
第第一人龙首状元也山人无禄之称)六年状元
贾黯皇祐元年状元冯京五年状元郑獬嘉祐二年状
元章衡四年状元 刘煇(东齐记事有堂吏梦火山军姓刘人作状元明年辉及第) 六
年状元王俊民八年状元许将(闽县人)治平二年状元彭
汝砺四年状元许安世熙宁三年状元叶祖洽六年状
元 (第 53b 页)
贾黯皇祐元年状元冯京五年状元郑獬嘉祐二年状
元章衡四年状元 刘煇(东齐记事有堂吏梦火山军姓刘人作状元明年辉及第) 六
年状元王俊民八年状元许将(闽县人)治平二年状元彭
汝砺四年状元许安世熙宁三年状元叶祖洽六年状
元 (第 53b 页)
人登科命官如之熙宁末状元方除评事馀人太祝
奉礼迁官皆转大理评事宰相任子亦如之(正误曰/状元授)
(大理评事自嘉祐四年 刘煇 始前此状元并授监丞/第二三人授大理评事熙宁三年叶祖洽授大理评)
(事上官均陆佃授两使职/官张中程尧 (第 12a 页)
奉礼迁官皆转大理评事宰相任子亦如之(正误曰/状元授)
(大理评事自嘉祐四年 刘煇 始前此状元并授监丞/第二三人授大理评事熙宁三年叶祖洽授大理评)
(事上官均陆佃授两使职/官张中程尧 (第 12a 页)
圣人也且六经何为而
作哉盖夫子接三代之后有典谟训诰之文有礼乐法
度之善天地阴阳之蕴已露而未显三纲五常 之道几
坠而未振于是删诗定书制礼作乐系周易作春秋圣
人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也彼王通何人哉既续
诗矣而又续书 …… (第 1b 页)
学者僭
拟圣经正如儿曹敛容危坐以效老成拜伏跪起以效
宾主言气象大不相类也虽然圣经之名固不可拟而
所述 之道 独不可学乎圣经之体固不可袭而所寓之
意独不可求乎述性命者存乎易读易而得性命之理
虽未必曰易谓之得于易 …… (第 5a 页)
下所未闻(尹洙作皇雅/十篇范文正)
(公序其文尧典舜歌而下文章之作醇醨迭变抑末扬/本去郑复雅左右圣人 之道 者难之师鲁从穆伯长游)
(力为古文而师鲁深/于春秋故其文谨严)呜呼韩退之淮西之碑孙觉且叹 (第 5b 页)
作哉盖夫子接三代之后有典谟训诰之文有礼乐法
度之善天地阴阳之蕴已露而未显三纲五常 之道几
人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也彼王通何人哉既续
诗矣而又续书 …… (第 1b 页)
学者僭
拟圣经正如儿曹敛容危坐以效老成拜伏跪起以效
宾主言气象大不相类也虽然圣经之名固不可拟而
所述 之道 独不可学乎圣经之体固不可袭而所寓之
意独不可求乎述性命者存乎易读易而得性命之理
虽未必曰易谓之得于易 …… (第 5a 页)
下所未闻(尹洙作皇雅/十篇范文正)
(公序其文尧典舜歌而下文章之作醇醨迭变抑末扬/本去郑复雅左右圣人 之道 者难之师鲁从穆伯长游)
(力为古文而师鲁深/于春秋故其文谨严)呜呼韩退之淮西之碑孙觉且叹 (第 5b 页)
独祖父与韩持国三人在富公常云朝廷重
科名即得王文正韩忠献宋元献李文定诸公不重
科名则得章衡罗恺王俊民 刘煇 但非人事亦是天
时也
郑毅夫滕元发皆有场屋声郑赋妙绝惟思迟应天
以寔不以文已预殿试自觉不工故曳白而出 (第 3b 页)
科名即得王文正韩忠献宋元献李文定诸公不重
科名则得章衡罗恺王俊民 刘煇 但非人事亦是天
时也
郑毅夫滕元发皆有场屋声郑赋妙绝惟思迟应天
以寔不以文已预殿试自觉不工故曳白而出 (第 3b 页)
东斋记事卷五 宋 范镇 撰
英宗皇帝未生濮安懿王梦二龙戏日傍俄与日俱坠
以衣承之大才寸许将纳于佩囊忽失所在久乃见于
云中一龙人言曰我非汝所有生之夕又见黄龙数四
出入卧内岂不神异哉
仁皇朝原国公承炳冬至侍宴于崇政殿仁皇数以酒
属之不敢辞遂醉即廷中赐舆亲视其升敕御士送还
邸明日遣内人问起居以辈行呼而不名之公好老氏
之学一夕梦青衣执雉扇前导悟而告家人曰吾数尽
矣具冠带将朝而卒
有堂吏尝梦火山军姓刘人作状元阅火山军解文无
姓刘人明年 刘煇 作状元煇能作赋有声场屋人不以
行许之历江宁河中签判卒
冯当世参政之父式为左侍禁以终当世幼时取其所
读 (第 1b 页)
英宗皇帝未生濮安懿王梦二龙戏日傍俄与日俱坠
以衣承之大才寸许将纳于佩囊忽失所在久乃见于
云中一龙人言曰我非汝所有生之夕又见黄龙数四
出入卧内岂不神异哉
仁皇朝原国公承炳冬至侍宴于崇政殿仁皇数以酒
属之不敢辞遂醉即廷中赐舆亲视其升敕御士送还
邸明日遣内人问起居以辈行呼而不名之公好老氏
之学一夕梦青衣执雉扇前导悟而告家人曰吾数尽
矣具冠带将朝而卒
有堂吏尝梦火山军姓刘人作状元阅火山军解文无
姓刘人明年 刘煇 作状元煇能作赋有声场屋人不以
行许之历江宁河中签判卒
冯当世参政之父式为左侍禁以终当世幼时取其所
读 (第 1b 页)
君谟见之还舆罢灯 刘煇
尧舜性仁赋静以延年独高五帝之寿动而有勇
形为四罪之诛人往往疑仁者静仁者寿仁者必有勇
皆有出处独动字不 …… (第 22a 页)
见
君子不以天下为重而身为轻亦不以身为重而天下
为轻凡尽其所当为者如可以仕则仕入则孝之类是
也此孔子 之道 蔽焉而有执者杨 (第 31b 页)
之道 也 …… (第 31b 页)
能尽饮食言语 之道 则可以尽去就 (第 32a 页)
之道 能尽去就 (第 32a 页)
之
道 则可以尽死生 (第 32a 页)
之道 饮食言语去就死生小大之势
一也故君子之学自微而显自小而章
易曰闲邪存其诚闲邪则诚自存而闲其邪者乃在于 …… (第 32a 页)
则欲香口则欲味体则欲安
此皆有以使之也然则何以窒其欲曰思而已矣学莫
贵于思唯思为能窒欲曾子之三省窒欲 之道 也好胜
者灭理肆欲者乱常
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此 …… (第 34a 页)
改其乐与贫贱而在陋巷者何
以异乎曰贫贱而在陋巷者处富贵则失乎本心颜子
在陋巷犹是处富贵犹是
通乎昼夜 之道 而知昼夜死 (第 36a 页)
之道 也
知 (第 36a 页)
之道 则知 (第 36a 页)
之道 尽事 (第 36a 页)
之道 则尽事 (第 36a 页)
之道 死 …… (第 36a 页)
名数之学君子学之而不以为本也言语有序君子知
之而不以为始也
孔子 之道 发而为行如乡党之所载者自诚而明也由
乡党之所载而学之以至于孔子者自明而诚也及其
至焉一也
闻善言则拜 (第 40b 页)
禹所以为圣人也以能问不能以多问寡
颜子所以为大贤也后之学者有一善而自足哀哉
为学 之道 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故书曰 …… (第 40b 页)
核之论矣
自夸者近刑自喜者不进自大者道远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
有能进者唯圣人 之道 无所进退以其所造者极也
事上 (第 42b 页)
之道 莫若忠待 (第 42b 页)
之道 莫若恕
中庸之书学者之至也而其始则曰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盖言学者始于诚也 …… (第 42b 页)
几乎
或问贾谊曰谊之言曰非有孔子墨翟之贤孔与墨一
言之其识末矣其亦不善学矣必井田必封建必肉刑
非圣人 之道 也善治者于井田而行之而民不病于封
建而使之而民不劳于肉刑而用之而民不怨故善者
得圣人之意而不取其迹迹 …… (第 43b 页)
无心害我耶疑之则己德内损人怨外
生故不疑则两得之矣疑则两失之矣而未有多疑能
为君子者也
昔者圣人立人 之道 曰仁与义孔子曰仁者人也亲亲
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唯能亲亲故老吾老以及人
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唯能尊贤 …… (第 44a 页)
在职唯仁与义尽人 之道 尽人 (第 44b 页)
之道 则谓之圣人
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
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 …… (第 44b 页)
欲服食而寿悲哉见摄生者而问长生谓
之大愚见卜者而问吉凶谓之大惑
或问性曰顺之则吉逆之则凶
孔子没曾子 之道 日益光大孔子没传孔子 (第 45a 页)
之道 者曾
子而已曾子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孟子死不得其
传至孟子而圣 (第 45a 页)
之道 益尊孟子曰可以仕则仕可以 (第 45a 页)
形为四罪之诛人往往疑仁者静仁者寿仁者必有勇
皆有出处独动字不 …… (第 22a 页)
见
君子不以天下为重而身为轻亦不以身为重而天下
为轻凡尽其所当为者如可以仕则仕入则孝之类是
也此孔子 之道 蔽焉而有执者杨 (第 31b 页)
之道 也 …… (第 31b 页)
能尽饮食言语 之道 则可以尽去就 (第 32a 页)
之道 能尽去就 (第 32a 页)
之
道 则可以尽死生 (第 32a 页)
之道 饮食言语去就死生小大之势
一也故君子之学自微而显自小而章
易曰闲邪存其诚闲邪则诚自存而闲其邪者乃在于 …… (第 32a 页)
则欲香口则欲味体则欲安
此皆有以使之也然则何以窒其欲曰思而已矣学莫
贵于思唯思为能窒欲曾子之三省窒欲 之道 也好胜
者灭理肆欲者乱常
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此 …… (第 34a 页)
改其乐与贫贱而在陋巷者何
以异乎曰贫贱而在陋巷者处富贵则失乎本心颜子
在陋巷犹是处富贵犹是
通乎昼夜 之道 而知昼夜死 (第 36a 页)
之道 也
知 (第 36a 页)
之道 则知 (第 36a 页)
之道 尽事 (第 36a 页)
之道 则尽事 (第 36a 页)
之道 死 …… (第 36a 页)
名数之学君子学之而不以为本也言语有序君子知
之而不以为始也
孔子 之道 发而为行如乡党之所载者自诚而明也由
乡党之所载而学之以至于孔子者自明而诚也及其
至焉一也
闻善言则拜 (第 40b 页)
禹所以为圣人也以能问不能以多问寡
颜子所以为大贤也后之学者有一善而自足哀哉
为学 之道 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故书曰 …… (第 40b 页)
核之论矣
自夸者近刑自喜者不进自大者道远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
有能进者唯圣人 之道 无所进退以其所造者极也
事上 (第 42b 页)
之道 莫若忠待 (第 42b 页)
之道 莫若恕
中庸之书学者之至也而其始则曰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盖言学者始于诚也 …… (第 42b 页)
几乎
或问贾谊曰谊之言曰非有孔子墨翟之贤孔与墨一
言之其识末矣其亦不善学矣必井田必封建必肉刑
非圣人 之道 也善治者于井田而行之而民不病于封
建而使之而民不劳于肉刑而用之而民不怨故善者
得圣人之意而不取其迹迹 …… (第 43b 页)
无心害我耶疑之则己德内损人怨外
生故不疑则两得之矣疑则两失之矣而未有多疑能
为君子者也
昔者圣人立人 之道 曰仁与义孔子曰仁者人也亲亲
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唯能亲亲故老吾老以及人
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唯能尊贤 …… (第 44a 页)
在职唯仁与义尽人 之道 尽人 (第 44b 页)
之道 则谓之圣人
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
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 …… (第 44b 页)
欲服食而寿悲哉见摄生者而问长生谓
之大愚见卜者而问吉凶谓之大惑
或问性曰顺之则吉逆之则凶
孔子没曾子 之道 日益光大孔子没传孔子 (第 45a 页)
之道 者曾
子而已曾子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孟子死不得其
传至孟子而圣 (第 45a 页)
之道 益尊孟子曰可以仕则仕可以 (第 4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