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孝經類
編年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別史類
傳記類
雜史類
職官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總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乐史
按《宋史·乐黄目传》:黄目,父史,字子正,抚州宜黄人。世仕江左李氏。齐王景达镇临川,召奏笺,授秘书郎。入朝,为平原主簿。太平兴国五年,与颜明远、 刘昌言
、张观并以见任官举进士。太宗惜科第不与,但授诸道掌书记。史得佐武成军,既而复赐及第。上书言事,擢为著 ……顾谓宰相曰:徽之儒雅,履操无玷,置于馆阁宜矣。未几,改判集贤院。尝诏预观灯乾元楼,上嘉其精力不衰。时 刘昌言
拔自下位,不踰时参掌机务,惧无以厌人望,常求自安之计。童俨为右计使,欲倾 昌言
代之,尝谓徽之曰:上遇张洎、钱若水甚厚,旦夕将大用。有直史馆钱熙者,与 昌言
厚善,诣徽之,徽之语次及之。熙遽以告 昌言,
昌言
以告洎。洎方固宠,谓徽之遣熙构飞语中伤己,遂白上。上怒,召 昌言
质其语。出徽之为山南东道行军司马,熙落职通判朗州。徽之未行,改镇安军行军司马。真宗尹京,妙选僚佐,驿
门下。乙徙钱塘,之翰随寓其郡。太平兴国四年举进士,不得解,诣登闻自陈,诏听附京兆府解试。明年登第。 《刘昌言
传》: 昌言,
字禹谟,泉州南安人。少笃学,文词靡丽。本道节度陈洪进辟功曹参军,掌笺奏。洪进遣子文显入贡,令 昌言
偕行,太祖亲劳之。太平兴国二年,洪进归朝,改镇徐州,又辟推官。五年,举进士入格,太宗初惜科第,止授归
巳,亲试诸科举人。夏四月癸未,亲试应百篇举赵昌国,赐及第。 按《选举志》:五年,覆试进士。有颜明远、 刘昌言
、张观、乐史四人,以见任官举进士,特授近藩掌书记。有赵昌国者,求应百篇举,谓一日作诗百篇。帝出杂题二 ……篇八句,特赐及第。仍诏有司:今后应百篇举,约此题为式。
按《玉海》:太平兴国五年闰三月甲寅,颜明远、 刘昌言
、张观、乐史殿试合格,帝惜科第不与,皆授掌书记。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始分三甲,赐宴琼林苑。
按《宋史
江左李氏。父史,字子正。齐王景达镇临川,召奏笺,授秘书郎。入朝,为平原主簿。太平兴国五年,与颜明远、 刘昌言
、张观并以见任官举进士。太宗惜科第不与,但授诸道掌书记。史得佐武成军,既而复赐及第。
《梁颢传》:颢
可比,朕常恨不得为之。故事,赴上日设燕,教坊以杂戏进,久罢其事。至是,令尽设之,仍诏枢密直学士吕端、 刘昌言
及知制诰柴成务等预会,时以为荣。
《李昉传》:昉子宗讷,以荫补太庙斋郎。谒吏部铨,边光范意其年少,未
责。郭贽知天雄,虽辞而卒遣。祖宗之威令,如此。孰敢以外地为轻哉。赵昌言之知天雄,以能政称,而参大政。 刘昌言
倅河南以言事称旨,而知枢密院。祖宗之恩赏如此,孰不以外地为重哉。当是时,风俗浑厚人知义命。张知白身在
无状、淹延斗讼、踰越宪度、盗贼竞起、部内不治者,亦条其状以闻,当行贬斥。以翰林学士钱若水、枢密直学士 刘昌言
同知审官院,考覆功过,以定升降;又以判流内铨翰林学士苏易简、知制诰王旦知考课院,重其职也。凡流内铨,
泣,因力疾请对,赐坐移晷,颇言及国家事,上嘉纳之。普将发,车驾幸其第。淳化三年春,以老衰久病,令留守 通判刘昌言
奉表求致政,中使驰传抚问,凡三上表乞骸骨。拜太师,封魏国公,给宰相奉料,令养疾,俟损日赴阙,仍遣其弟
为戏,龙之状极其精妙,名曰珠龙九五鞍,进献宋太祖,太祖诏示诸宫,官皆骇伏,遂以钱百五十万给其直。《闽 刘昌言
传》: 昌言,
字禹谟。陈洪进辟功曹参军。洪进遣子文显入贡汴京,令 昌言
偕行,宋太祖亲劳之。《南汉后主本纪》:大宝七年三月,命宫人斗花内殿,负者献耍金、耍银、买燕。
《宋史
史大夫。李希烈攻汴州,德宗在奉天,连战,贼稍却。兴元初,进加检校左仆射,加平章事。希烈围宁陵,洽大将 刘昌言
坚守不下。希烈攻陈州,洽遣 昌言
与诸军救之,大败贼党,获其将翟崇晖。希烈弃汴州,洽率军收汴,授本管及陈州诸军行营都统,赐名元佐。是岁
才空。潜加溢水。盖天童给侍之验焉。唐书道宣传。贞观中。𨼆沁部云室山人。觌天童给侍左右。〉迎侍〈宋史 刘昌言
传时光禄丞何亮。家泉州。秘书丞陈靖。家泉州。不迎其亲。下诏戒谕文武官。父母在剑南。峡路漳泉。福建。岭
谏议大夫、同知院事寇准罢守本官。以涪州观察使柴禹锡为宣徽北院使、知枢密院事,枢密直学士吕端参知政事, 刘昌言同知枢密院事。
戊寅,初复给事中封驳。

  七月丁酉,大雨。戊戌,复沿江务,置诸路茶盐制置使。

  八月丙辰朔, ……徒、舍利等,获吐浑首领一人,德威仅以身免。戊辰,以翰林学士钱若水为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 刘昌言
罢为给事中。以宣祖旧第作洞真宫成。甲戌,李继迁遣使以良马、橐驼来贡。

  二月甲申,命宰相祷雨。令
也。是冬,诸州举人并集,会将亲征北汉,罢之。自是,间一年或二年乃贡举。

五年,覆试进士。有颜明远、 刘昌言
、张观、乐史四人,以见任官举进士,特授近藩掌书记。有赵昌国者,求应百篇举,谓一日作诗百篇。帝出杂题二
淹延斗讼、逾越宪度、盗贼竞起、部内不治者,亦条其状以闻,当行贬斥。」

以翰林学士钱若水、枢密直学士 刘昌言
同知审官院,考覆功过,以定升降;又以判流内铨翰林学士苏易简、知制诰王旦等知考课院,重其职也。凡流内铨
辛未,李昉自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以本官免。 六月壬申,柴禹锡自涪州观察使迁宣徽北院使、知枢密院事。 刘昌言
自枢密直学士加右谏议大夫迁同知枢密院事。吕端自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守本官,参知政事。十月辛未,赵镕 ……。甲申,赵镕自同知枢密院事进知枢密院事。 正月癸亥,赵昌言自参知政事以户部侍郎知凤翔府。戊辰, 刘昌言
自同知枢密院事以给事中免。四月癸未,柴禹锡自知枢密院事以镇宁军节度使知泾州。苏易简自给事中、参知政事
因力疾请对,赐坐移晷,颇言及国家事,上嘉纳之。普将发,车驾幸其第。

淳化三年春,以老衰久病,令留守 通判刘昌言
奉表求致政,中使驰传抚问,凡三上表乞骸骨。拜太师,封魏国公,给宰相奉料,令养疾,俟损日赴阙,仍遣其弟
真宗追录前效,赐其子立本学究出身。次子立之,后为国子博士。立德、立礼,并进士及第,立礼为殿中丞。 刘昌言
刘昌言,
字禹谟,泉州南安人。少笃学,文词靡丽。本道节度陈洪进辟功曹参军,掌笺奏。洪进遣子文显入贡,令 昌言
偕行,太祖亲劳之。

太平兴国二年,洪进归朝,改镇徐州,又辟推官。五年,举进士入格,太宗初惜科第,止授归德军掌书记。八年,复举得第,迁保信、武信二镇判官。宰相赵普镇南阳,重 昌言
有吏干。钱俶帅邓,表荐之。移泰宁军节度判官。入为左司谏、广南安抚使。淳化初,赵普留守西京,表为通判,委以府政。普疾,属 昌言
后事。普卒, 昌言
感普知己,经理其家事。太宗以为忠于所举,拜起居郎,赐金紫、钱五十万。连对三日,皆至日旰。 昌言
捷给诙诡,能揣人主意,无不称旨。太宗谓宰相曰: 「昌言
质状非伟,若以貌取,失之子羽矣。」迁工部郎中,逾月,守本官,充枢密直学士,与钱若水同知审官院。二十八日,迁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 昌言
骤用,不为时望所伏,或短其闽语难晓,太宗曰:「惟朕能晓之。」又短其委母妻乡里,十馀年不迎侍,别娶旁妻 ……迎其亲。下诏戒谕文武官,父母在剑南、峡路、漳泉、福建、岭南,皆令迎侍,敢有违者,御史台纠举以闻。 昌言
自以登擢非次,惧人倾夺。会诛凶人赵赞, 昌言
与赞素善,前在河南尝保任之,心不自安。因太宗言及近侍有与赞交者, 昌言
蹶然出位,顿首称死罪。太宗慰勉之,然自此恶其为人。以给事中罢,出知襄州。上言:「水旱民输税愆期。旧制 ……比,朕常恨不得为之。」故事,赴上日设燕,教坊以杂戏进,久罢其事。至是,令尽设之,仍诏枢密直学士吕端、 刘昌言
及知制诰柴成务等预会,时以为荣。

俄判吏部铨。尝引对选人,上顾之谓近臣曰:「张洎富有文艺,至今尚苦学,江东士人之冠也。」洎与钱若水同在禁林,甚被宠顾。时 刘昌言
骤擢枢要,人望甚轻,董俨方掌财赋,欲以计倾之。会杨徽之、钱熙尝言洎及若水旦夕当大用。熙以语 昌言,
昌言
曰:「洎必参政柄。若水后进年少,岂遽及此。」时翰林小吏咨事在侧, 昌言
虑洎闻之,即对小吏尽述熙言,令告洎。洎方修饬边幅以固恩宠,疑徽之遣熙以构飞语中己,遂白于上。上怒,召 昌言
质之,以徽之为镇安军行军司马,熙罢职,通判朗州。

会皇子益王元杰改封吴王,行扬州、润州大都督府长史 ……,终以取败;陈典贡举,务黜南士,以避嫌疑,皆非君子所为也。昌言尚气敢言,恕为宋人能吏之首,庶足称矣。 刘昌言
感赵普之遇,身后经理其家;然委亲乡里,十年而不迎侍,厚薄失措,又何取乎?张洎初劝李煜勿降,既而不能死
曰:「徽之儒雅,操履无玷,置于馆阁宜矣。」未几,改判集贤院。尝诏预观灯乾元楼,上嘉其精力不衰。

刘昌言
拔自下位,不逾时参掌机务,惧无以厌人望,常求自安之计。董俨为右计使,欲倾 昌言
代之,尝谓徽之曰:「上遇张洎、钱若水甚厚,旦夕将大用。」有直史馆钱熙者,与 昌言
厚善,诣徽之,徽之语次及之。熙遽以告 昌言,
昌言
以告洎。洎方固宠,谓徽之遣熙构飞语中伤己,遂白上。上怒,召 昌言
质其语。出徽之为山南东道行军司马,熙落职通判朗州。徽之未行,改镇安军行军司马。

真宗尹京,妙选僚佐
乐黄目
乐黄目,字公礼,抚州宜黄人。世仕江左李氏。父史,字子正。齐王景达镇临川,召掌奏笺,授秘书郎。入朝,为平原主簿。太平兴国五年,与颜明远、 刘昌言
、张观并以见任官举进士。太宗惜科第不与,但授诸道掌书记。史得佐武成军,既而复赐及第。上书言事,擢为著
正议。又言兵分则缓急不为用,请亻并屯要害,以便馈饷。高溪州蛮田彦伊入寇,遣诣辰州,与转运使张素、荆南 刘昌言
计事。允则以蛮徼不足加兵,悉招辑之。

累迁供备库副使、知潭州。将行,真宗谓曰:「朕在南衙,毕士安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