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孝經類
編年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別史類
傳記類
雜史類
職官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總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诏博求通经之士以分教胄
子无使汉唐称得人太宗嘉之顾谓宰相曰徽之儒雅
之士也宜置之馆殿遂判集贤院为张洎 刘昌言
所诬
贬镇安行军司马真宗为开封尹妙选僚属召徽之为
府判官兼左庶子真宗即位拜枢密直学士兼秘书监 (第 2b 页)
 (二司旧𨽻枢密院至是始以敏中咏同知司事𨽻/门下主视章奏案牍以稽出入盖给事中之职也)
张逊寇准免以柴禹锡知枢密院事 刘昌言
同知院事
 (逊素与准不协一日准与温仲舒并辔晚归有狂民/迎马首呼万岁街使王宾与逊雅相厚因奏民迎准) …… (第 66a 页)
   (殄况乎契丹方炽不许求成此何时也乃以盛满/为言宜有以来蒙正刚直之说也噫若蒙正者可)

  (谓障颓波之/洪陂者欤) 刘昌言
免以钱若水同知枢密院事○契丹犯府州永
安节度使折御卿击败之
 (契丹大将韩德威率众万骑诱党项埒里等族 …… (第 75b 页)
  (人心之不可泯没焉耳/大书特书深予之也)
○钱若水请罢许之

  (初太宗以 刘昌言
罢问左右曰 (第 84b 页)
昌言
涕泣否及吕蒙/正罢又曰望复位目穿矣若水因叹曰上待辅臣如)
  (此盖无秉节高迈全进退之道以感动之者耳 …… (第 84b 页)
  (然求其轻富贵如浮云视功名如敝屣急流勇退/考槃山涧咏谷口之清风钓溪边之明月而飘然)
  (于物外者几何人哉太宗之时 刘昌言
罢官而有/涕泣之讥吕蒙正去位而有目穿之诮若水喟然)
  (发叹恻然动心以为上待辅臣如此盖无秉节高/迈 (第 84b 页)
帝谓左右曰蒙正布衣朕擢至宰相今罢退想目穿望
复位矣及 刘昌言
罢帝问赵镕等曰频见 (第 6b 页)
昌言
否镕等
曰见之帝曰涕泣否曰与臣等谈多至流涕若水曰 (第 6b 页)

实未尝涕泣镕等迎合上意耳若水因念上待辅臣
如此盖未有秉节高迈不贪名势能全进退之道以感
动人主者遂将以 (第 6b 页)
   闽四(列传/)

    留从效
    陈洪进(子文显文颢文顗文顼○陈应功陈/齐鹘陈仁璧 刘昌言
徐熙徐昌嗣附)
  卷九十四
   闽五(列传/)
    秦国太夫人董氏  太祖后任氏
    龙 (第 58a 页)
豪猾有负险为乱者仁璧徒步谒转运使杨克巽画策
平之宋改仁璧为阳翟主簿 刘昌言
(第 8a 页)
禹谟
泉州南安人也七岁能属文辞藻靡丽
陈洪进辟功曹参军洪进遣子文显入贡汴京令 (第 8a 页)
昌言
偕行宋太祖亲劳之太宗时洪进归朝召谓曰览洪进
表委命尽心非卿润色邪洪进改镇徐州又辟 (第 8a 页)
昌言

官后举宋进士判审官院未百日为枢密副使累官工
部侍郎咸平二年卒赠尚书有文集三十卷(太宗时有/言 (第 8a 页)
昌言
习) …… (第 8a 页)
(闽语恐奏对难会太宗怒曰我自会得其眷注如此 昌/言
尝作下第诗云惟有夜来蝴蝶梦翩翩飞入刺桐花)
(人皆/称之)
徐熙字大雅南安人父居让从陈洪进为清溪令洪 (第 8b 页)
 史馆书六库书籍正副本凡八万卷
三月吴越王俶来朝
夏四月置诸路转运判官
陈洪进献漳泉二州
 用其幕僚 刘昌言
之计也得县十四户十五万兵一
 万八千加洪进平章事子文颢文顼为刺史寻复以 (第 5b 页)
 竭诚报国乎若水对曰高尚之士固不以名位为光
 宠忠贞之士亦不以穷达易志操其或以爵禄荣进
 之故而效忠于上中人以下者之所为也太宗然其
 言及 刘昌言
罢太宗问赵镕曰见 (第 34a 页)
昌言
否镕等曰屡
 见之上曰涕泣否曰与臣等言多至流涕若水 (第 34a 页)

 言
实未尝涕泣盖镕等迎合上意耳吕蒙正罢太宗 (第 34a 页)
三年四月己卯平海节度使陈洪进用其幕僚 刘昌言
之计上表献所管漳泉二州得县十四户十五万一千
九百七十八兵一万八千七百二十七癸未以陈洪进
为武宁节度使 (第 28a 页)
直学士 刘昌言
为右谏议大夫同知院事右諌议大夫
枢密直学士吕端守本官参知政事 (第 24a 页)
昌言
骤膺大用不
为时望所归或短之于上前且言其词语难晓上曰唯
朕能晓之 秋七月先是上急召广南转运使向敏中 (第 24a 页)
密都承旨赵镕李永同较三班院
殿最以功过四年夏五月丁未废京朝官差遣院令审
官院总之学士钱若水枢密直学士 刘昌言
同知审官院
考覆功过以定升降又以判流内铨翰林学士承旨苏
易简虞部员外郎知制诰王旦等同兼考课院凡常调 (第 18b 页)
  罢准

同日柴禹锡知枢密院事(自涪州观察使迁/宣徽北院使除) 刘昌言同知枢密院事(自枢密直学士迁/右谏议大夫除)
吕端参知政事(自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守本官除)
  昌言字禹谟泉州南安人端字易直参政吕蒙正
   …… (第 38a 页)
  事果断无所顾避虽屡经摈斥未尝少自抑损
戊辰钱若水同知枢密院事(自翰林学士迁/谏议大夫除)

  若水字淡成河南新安人
同日 刘昌言
罢同知枢密院事
  昌言自淳化四年六月除同知枢密院事至是年
  正月罢在枢府凡二年太宗既宠用昌言或言 (第 45a 页)
 (念之不置语左右曰寇准在青州乐乎左右揣帝意/且复召用因对曰陛下思准不少忘闻准日纵酒未)
 (知亦念陛下/否帝默然)以柴禹锡知枢密院事吕端参知政事
  刘昌言同知枢密院事
○置银台通进司(主视章奏/案牍以稽)
 (出入𨽻门下盖/给事中之职也)秋七月置诸路茶盐制置使○帝观 …… (第 26a 页)
 (甚众愿陛下亲近以及远苍生之/幸也帝变色不言蒙正侃然复位)以赵昌言知凤翔
 府○契丹韩德威侵边折御卿败之于子河汊○

 昌言
免○以钱若水同知枢密院事○李继迁遣使
 来献马○二月宿翰等至嘉州获张馀蜀盗平(馀为/嘉州)
 (军士 (第 32b 页)
 赵镕(以刀笔事晋邸猎与杨守一告秦王阴事太知/沧州乡郡 涉 善书翰 本名容 宗)
  (眷宠之为改/取陶镕之义)
  刘昌言(陈洪进功曹举感赵普知已经理其家事太/宗以其忠所 召拜枢密普守西京辟为通)
  (判事悉委之才诏迎母/或言其十年 迎母)
 钱若水(见真/宗) …… (第 25a 页)
  (五事河郡守有乡兵上将帅人赏罚武刍粟尝率/众过 号令 规 喜儒 亦晓 上 疑)
  (其算部蹙否因真宗言吕蒙正目穿复位问 刘昌/言
罢涕泣 遂求解职 草赵保忠诏称太宗意) (第 40a 页)
  别集类中
赵韩王遗藁十卷
 丞相韩忠献王范阳赵普则平撰普开国元臣不以
 文著而彗星班师二疏天下至今传诵末有 刘昌言
 
所撰行状案馆阁书目惟有奏议一卷今麻沙书坊
 刋本奏议止数篇馀皆表状之属也 (第 1a 页)
 右自建隆元年正月至开宝九年十月
曹 彬(使加/平章)楚昭辅(使/) 石熙载(签书并副/又加使)
柴禹锡(宣兼/检校)王 显(宣兼副/升使)    张齐贤(签/)
王 沔(签升/副)张 宏(副/) 赵昌言(副/) 杨守一(宣兼/同知)
张齐贤(副/) 张士逊(宣兼/签)温仲舒(副升/使)寇 准(副改/知)
柴禹锡(宣兼/副) 刘昌言(同/知)
 赵 镕(宣兼/知)向敏中(同/知)
钱若水(同/知) 李惟清 (第 19a 页)

刘昌言
(第 2b 页)
禹谟
泉州人淳化四年同知枢密院事至道
元年罢
赵镕淳化四年除宣徽北院使兼知枢密院事至道元
年改南院使至道三 (第 2b 页)
徽之为言海内宁一宜崇儒术以厚风教太祖疑以讪
黜为天兴令蜀平徙峨眉令太宗嗣位召还累擢至諌
议大夫为张洎 刘昌言
所诬贬镇安军司马真宗尹京
驿召复旧官为开封府推官即位除工部侍郎兼秘书
监迁枢密直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卒年 (第 5a 页)
  别集二
   赵韩王文集五卷
右韩忠献王赵普之文也读书志云文集三卷而叙述
甚略希弁所藏文集一册列 刘昌言
所作行状于前记
一表疏二十九附手诏批答五奏状劄子二十 (第 76b 页)
  叙进士题名
国家惩五季之馀学校不修招选道缺悍夫庸卒攘臂
而议于世于是艺祖受命首幸太学思用儒相以风厉
天下列圣继之辟馆阁崇科目君臣拱挹论说唐虞先
是学者患书籍散佚乃即师弟子所聚曰书院者赐以
九经并释文之属又诏赍七经疏义并三史于杭州摹

傅之而后家始有书开天章阁召政事之臣议兴太平
而后郡始有学置师弟子员或即用其郡之人使为教
授而后士始有师又下湖学(原阙四字/)取安定先生条
约施之太学著为令而后学始有法承平既久豪杰命
世之士兴于其间以通经学古救时行道者倡率之道
揆明于上儒俗成于下则士益思显于世然设科赐第
列圣所重太平兴国中锁厅人有颜明远 刘昌言
张观
乐史上惜科第不与止授掌书记又五岁至雍熙二年 (第 1b 页)
 当思竭节以保富贵吕蒙正前日布衣朕擢为相今

 退在班列寂寞想其目穿望复位矣 刘昌言
曰蒙正
 虽骤登显贵然其风望不为忝冒仆射师长百寮资
 望崇重非寂寞之地且亦不闻其郁悒也况今岩穴
 高 …… (第 7a 页)
 恩遇之故而效忠于上此中人以下者之所为也上

 然之及 刘昌言
罢上问赵镕等曰频见 (第 7b 页)
昌言
否镕等
 曰屡见之上曰涕泣否曰与臣等谈多至流涕上曰
 大率如此当在位时不能悉心补职一旦斥去即汛
 澜 (第 7b 页)
涕泗若水曰 昌言
实未尝涕泣镕等迎合上意耳
 若水因自念上待辅臣如此盖未尝有秉节高迈不
 贪名势能全进退之道以感动人主 (第 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