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經解類
小學類
易類
四書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正史類
史評類
雜史類
傳記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法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洞神部
太清部
  氏伐赵氏之宫赵鞅奔晋阳范皋夷无宠于范吉
  射而欲为乱于范氏梁婴父嬖于知文子(荀/跞)文子
  欲以为卿韩简子与中行文子(荀/寅)相恶 魏襄子

  与范昭子(士吉/射)相恶(简子韩不信 (第 2b 页)
襄子
(第 2b 页)
魏曼多)
故五子谋将逐
  荀寅范吉射冬十一月荀跞韩不信 (第 2b 页)
魏曼多
奉公
  以伐范氏中行氏弗克二子遂伐公国人助公二
  子败丁未荀寅士吉射奔朝歌
   齐卫谋救范中 (第 2b 页)
 (小白篡之非受国于/子纠则将谁乎是也)
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
宋向巢帅师伐曹
七年春宋皇瑗帅师侵郑音义(瑗于/杳反) 晋魏曼多
帅师侵卫音义(曼音/万)
夏公会吴于缯音义(缯在/陵反) …… (第 15a 页)
 (等但未知若/为差等尔)
楚公子申帅师伐陈

于越入吴
秋公至自会注吴进称子又会晋侯故致也疏(注释曰/襄十年)
(传曰会夷狄不致致会者一以吴进称子/二又为公会晋侯以此二事之故致之尔) 晋魏曼多
帅师侵卫
葬许元公
九月螽
冬十有一月有星孛于东方注不书所孛之星而曰东
方者旦方见孛众星皆没故音义( (第 24b 页)
函襄二十三年邾娄□我来奔是也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春秋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用心尤深而详故崇仁义讥二名 晋魏曼多
仲孙何忌是也是言孔子作春秋亦如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有既济之功故以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所闻之世见 (第 6b 页)
救而称/人以罪赵盾之不能折冲消患为楚荆之所窥也)
狄伐齐(即四年夏/之狄也)秋八月曹伯襄卒(共公名 襄子
寿/立是为文公)
月癸酉地震(震动也地本静物而动为异故书/地震者何动地也何以书记异也) (公羊传 (第 24b 页)
晋婴左氏传范皋夷无宠于范/吉射而欲为乱于范氏梁 父嬖于知文子文子欲以)
(为卿韩简子与中行文子相恶 魏襄子
亦与范昭子相/恶故五子谋将逐荀寅而以梁婴父代之逐范吉射而) …… (第 25b 页)
荀跞言于晋侯曰君命大臣始祸者死/载书在河今三臣始祸而独逐鞅刑已不钧矣请皆逐)
(之冬十一月荀跞韩不信 魏曼多
奉公以伐范氏中行/氏弗克二子将伐公齐高彊曰三折肱知为良医唯伐)
(君为不可民弗与也我以伐君在此矣三家 …… (第 26a 页)
若先伐君是使睦也弗听遂伐公)
(国人助公二子败从而伐之丁未荀寅士吉射奔朝歌/ 胡氏传案左氏知文韩简 魏襄子
与荀寅范吉射相)
(恶将逐荀范言于晋侯曰君命大臣始祸者死载书在/河今三臣始祸而独逐鞅刑不均矣请皆逐之 (第 26a 页)
命大夫)
(癸/丑)七年春宋皇瑗帅师侵郑(皇氏瑗名三命大夫晋左/氏传宋师侵郑郑叛 故)
(也/) 魏曼多
帅师侵卫 (第 13b 页)
(魏氏曼多
名三命大夫也左/氏传晋师侵卫卫不服)
公会吴于鄫(鄫国为莒所灭后属莒地王左氏传吴来/徵百牢子服景伯 …… (第 13b 页)
在黄池之后皆因事属词垂戒后世不待贬绝而见深)
(切著明之义/也而可废乎)秋公至自会(过时/方至) 魏曼多
帅师侵卫(公/羊)
(传此晋 (第 27a 页)
魏曼多
也曷为谓之/晋魏多讥二名二名非礼也)葬许元公(不书月日/缺文也)九月
(虫为/灾也)冬十有一月有星 (第 27a 页)
 (三月之久克鼓而以鼓子归必取鼓而执其君又乌/得为仁义之师哉盖此以著晋之军政在荀吴荀吴)

 (之后则在士鞅士鞅之后凡六帅师皆赵鞅则赵鞅/之专也终以 魏曼多
之两帅师而公晋之势成矣先)
 (儒每以春秋书人为贬称名称帅师为无贬于前半/书人有贬之外义不可通则以为 (第 33a 页)
 (宋之伐曹侵郑不必其与齐争伯也宋于曹固世侵/侮之而在晋楚争郑之时郑附楚则往往加兵于宋)
 (宋亦世仇怨之也左氏以此/为为晋讨郑叛者当不然也) 晋魏曼多
帅师侵卫
 (晋助蒯聩之正以屡加兵于卫而卒不能/出辄以纳蒯聩至于帅师以侵其亦微矣)
夏公会吴于鄫(鄫 …… (第 13b 页)
 (书公至于楚伐陈越入吴之后以著吴子在黄/池而楚之伐陈越之入吴皆乘吴子之出也) 晋魏曼多
帅师侵卫(公无/曼字)
 (晋何德于蒯聩而必欲纳之/故论者多以为范氏故也)
葬许元公
九月螽
冬十有 (第 21b 页)
 秋八月
甲戌晋赵鞅帅师及郑罕达帅师战于铁 五年夏晋
赵鞅帅师伐卫 六年春晋赵鞅帅师伐鲜虞 七年
晋魏曼多
帅师侵卫 十年夏晋赵鞅帅师侵齐 …… (第 22a 页)
十三年秋 晋魏曼多
帅师侵卫
 以上晋大夫将书大夫者三十三皆文以后征伐自
 大夫出之事晋至襄公之末大夫已专阳处父为大
  …… (第 22b 页)
 称中行氏首分族称知氏栾书盾之子也传黡至盈
 而败士燮会之子也传丐与鞅至吉射而败韩厥之
 子起起孙不信 魏曼多
舒之孙也赵氏再起至鞅而
 复彊三家相结以倾范中行氏卒灭知氏三分晋地
 而自列为诸侯凡皆世卿之效也孔子 …… (第 23a 页)
 群狄伐鲜虞灭陆浑利其俘获尔齐卫郑鲜虞助范
 中行以抗赵韩魏氏故赵鞅纳蒯聩战郑罕达侵齐
 伐卫伐鲜虞 魏曼多
侵卫皆从其恒称志彊家之乱 (第 23b 页)
 (者不赦/之罪)音注(邯音寒郸音丹午鞅同族舍如字/置也射食亦反行户郎反閒去声)
冬晋荀寅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音注(射食亦食夜二/反○荀寅士吉)
(射伐赵氏鞅奔晋阳韩魏伐范中行氏寅吉射奔朝歌/鞅非始祸者也则曷为皆以叛书之春秋之季家有藏)
(甲邑皆百雉之城矣鞅必奔晋/阳吉射必奔朝歌则是皆叛也)
 (按左氏知文韩简 魏襄子
与荀寅范吉射相恶将逐/荀范言于晋侯曰君命大臣始祸者死载书在河今)
 (三臣始祸而独逐鞅刑不均矣请皆逐 (第 7a 页)
 (无以有已见家语注谓身父母所有也复扶又反/长展两反少诗照反乐音洛乘绳證反被皮寄反)
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
宋向巢帅师伐曹
(癸敬王三/丑十二年)七年(晋定二十四齐悼公阳生元年卫出五/蔡成三郑声十三曹阳十四陈闵十四)
(杞僖十八宋景二十九秦悼/四楚惠王章元年吴夫差八)
春宋皇瑗帅师侵郑音注(瑗于/眷反) 晋魏曼多
帅师侵卫音注(曼音/万) (第 12a 页)
秋公至自会 晋魏曼多
帅师侵卫
葬许元公
九月螽
冬十有一月有星孛于东方音注(孛音佩/又音勃)
盗杀陈夏区夫音注(夏上声 (第 8a 页)
 罕达之伐也罕达之师已七年矣其时宋郑皆从齐
 而郑尤与齐厚宋虽仇郑而不敢报今齐景殁而内
 乱宋始报之也 晋魏曼多
帅师侵卫
 赵鞅伐卫未服故曼多又侵焉曼多助鞅者韩魏睦 …… (第 15a 页)
 而越又入吴均为不务德而勤远略之戒然柏举犹

 属义举黄池志在争强且屡胜而骄反忘越不共戴
 天之仇而凭淩上国宜其灭于越也
秋公至自会 晋魏曼多
帅师侵卫
 黄池晋为吴下其辱甚矣晋臣不耻复比而淩暴近
 国怙权自私此伯烈已尽之时也所以胥为战国也
  (第 28a 页)
  先蔑    先都    先縠
   栾书    栾黡    栾盈
   胥甲父   胥童     魏曼多

  齐高傒    高固    高无咎
   高厚    高止    高偃
   高发    高张   (第 29a 页)
   宋(襄十/二)○晋士丐帅师侵齐(襄十/九)○宋皇瑗帅

   师侵郑(哀/七)○晋赵鞅帅师侵齐(哀/十) 晋魏曼多
   
帅师侵卫(哀十/三)○楚师郑师侵卫(成/二)○晋师宋
   师卫宁殖侵郑(襄/二)○郑人侵宋(庄十 …… (第 10b 页)
   (襄十/九)○荀吴帅师(昭元○昭十/五○昭十七)○士鞅帅师(定/四)
   (○定五/○定八)○赵鞅帅师(定十○哀二再○哀/四○哀六○哀十)
   曼多
帅师(哀七○/哀十三) (第 26a 页)
  晋荀寅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荀寅下公有及字/○左传曰范皋夷)
  (无宠于范吉射而欲为乱于范氏梁婴父嬖于知/文子欲以为卿韩简子与中行文子相恶 魏襄子)
  (
亦与范昭子相恶故五子谋将逐荀寅而以梁婴/父代之逐范吉射而以范皋夷代之荀跞言于晋)
  (侯曰君命大臣 (第 36a 页)
始祸者死载书在河今三臣始祸/而独逐鞅刑已不钧矣请皆逐之荀跞韩不信 魏)
  (曼多
奉公以伐范氏中行氏弗克二子将伐公齐/高彊曰三折肱知为良医唯伐君为不可民弗与)
  (也我以伐君在此矣 (第 36a 页)
  (雍丘十三年/取宋师于岩)

   晋魏曼多
帅师侵卫(左传曰卫不服也杜氏曰五/年晋伐卫至今未服高氏曰)
  (卫侯弃其父至今六年矣犹未纳也晋不以 …… (第 16a 页)
  (为越所灭越又不监之复为楚所灭楚又不/监之复为秦所灭秦又不监之复为汉所灭)
 秋
  公至自会
   晋魏曼多
帅师侵卫(魏下公脱曼字○襄陵许氏/曰晋以范中行之难伐卫伐) (第 29b 页)
六年齐侯卫侯更连师伐
晋二年晋赵鞅及郑罕达战于铁盖知晋之不足惧
也晋为是交怨愈深故哀五年赵鞅伐卫七年 魏曼多
侵卫十年赵鞅侵齐十三年 (第 22a 页)
曼多
复侵卫而三国终不
服夫齐为春秋强国犹时敢抗晋卫则附晋为多郑虽
数叛晋从楚未尝敢与晋战也齐卫交兵于晋而 …… (第 22a 页)
赵氏为请范中行氏为国人所逐远奔陈恒三卿分
晋之势成矣虽强横贪暴尚有智氏然 襄子
嗣位深
惎而痛恶之迨乎二卿水火互相吞噬智伯之不悛本不
如赵襄之能忍而又韩魏倒戈共起而制其后虽欲不
令 …… (第 23a 页)
阳以叛复归于晋哀六年纳卫世子
蒯聩于戚及郑师战于铁五年伐卫六年伐鲜虞十年
侵齐此则赵氏之专也 哀七年 魏曼多
侵卫十三年
复侵卫此则魏氏之专也 凡此六卿磨牙鼓毒各有 (第 27b 页)
 定七年齐人执卫行人北宫结以侵卫左谓齐盟郑
于咸召会于卫卫侯欲叛晋诸大夫皆曰不可使北宫
结如齐而私于齐侯曰执结以侵我齐侯从乃与卫侯
盟于沙盖晋德至此已衰故齐敢争诸侯据左说则卫
侯欲叛晋从齐齐人执结以侵卫实卫侯使之也夫齐
侯恃其威强徇其说计执其臣而侵其国固有罪矣然
以卫之从晋非不久且故也一旦乘晋之衰遂为诈谋
以急于从齐若此其背德反义罪可逃乎 八年晋士

鞅帅师侵郑遂侵卫晋以咸之盟郑伯从齐沙之盟卫
侯人从齐晋失二援则诸侯离叛孰肯归心此士鞅所
以侵郑侵卫欲强二国之服从也奈何晋德不竞不足
以来诸侯故是年曲濮之盟郑卫方结以自固明年五
氏之次齐卫之好愈坚又明年夹谷之会鲁亦从之矣
然则霸主不德而欲力争诸侯难哉 哀七年宋皇瑗
帅师侵郑 晋魏曼多
帅师侵卫郑自定八年咸之盟背
晋从齐十年与齐会于安甫自是之后不复向晋故宋 …… (第 10a 页)
唯宋不与焉以宋视诸侯岂不贤哉卫
自沙之盟亦背于晋至哀元年且连齐伐晋五年晋虽
伐卫而卫从齐自如是以七年 曼多
再侵之也 十年
晋赵鞅帅师侵齐晋以齐揽诸侯自为封殖蓄忿已久
特其势衰力屈度不足胜齐故虽数病其与国不敢 …… (第 10b 页)
侵之然终春秋之世诸侯不复归晋则晋间齐以侵之
何益哉 十三年 晋魏曼多
帅师侵卫晋以卫久附于
齐屡讨不从故至是复侵之也晋之衰颓方见屈于强
吴苟得一卫岂能长有之乎况时有六卿之 (第 11a 页)
 称子春秋惟时君之子乃称子其非兄弟尤彰彰明
 矣(以上本梁/氏锡玙说)纠既为襄之子则齐襄者鲁之仇人纠
 为 襄子
乃鲁之仇人之子也以仇人之子而乃为伐
 齐以纳之则忘亲释怨其罪大矣故春秋特书纳以 (第 1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