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史評類
地理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載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兵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夏才终其事国忠使猾吏于私第暗定
官员集百僚于尚书省对注唱一日令毕以誇神速资
格差谬无复伦序乃令其所昵 京兆尹鲜于仲通
中书
舍人窦华侍御史郑昂之徵赂于选人于尚书省门立
碑以颂己之德 (第 11a 页)
荒以来复见于今日矣伏请颁示天
下宣付史馆从之
八载六月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攻吐蕃石堡城拔之
十载四月剑南 节度使鲜于仲通
将兵六万讨云南与 (第 29a 页)
众北边无复宁岁
唐南诏蛮高宗时其渠帅来朝其后孙閤罗凤立袭云
南王时 鲜于仲通
为剑南节度使张虔陀为云南太守 (第 19b 页)
仲通
褊急虔陀又遣人骂辱之罗凤忿怨因攻围虔陀
杀之自是閤罗凤北臣吐蕃
默啜则天时册立为特进颉跌利施大单于立 (第 19b 页)
是曰淑人丘) 增三高墓(三高墓/在干山)
(杨惟桢陆居/仁钱惟善也) 万人冢(万人冢在云南大理府赵州 唐/鲜于仲通
及李泌击南诏败死)
(者二十馀万阁罗凤曰天子致讨/兵士何辜遂收尸葬此其冢如山) 玉钩斜(广舆记玉/钩 (第 14a 页)
南八十里)
西洼(周伯琦天马行川珍岳贡/皆贞符神驹跃出丨丨水)
西洱(唐书睿宗纪天宝十载四月壬午剑南 节度使鲜/于仲通
及云南蛮战于丨丨河大败绩 又韩思)
(彦传巡察剑南至丨丨河诱叛蛮降之丨明/一统志蒙化府形胜北距点苍 (第 37a 页)
清远咄霸八国酋长皆因皋请)
(入朝乃遣幕府崔佐时由石门趣云南而南诏复通石/门者隋史万岁南征道也天宝中 鲜于仲通
下兵南溪)
(道遂闭至是蛮径北谷近吐蕃故皋治复之/繇黎州出邛部直云南置清溪关号曰南道) (第 84a 页)
  陈翊撰张少悌正书永泰元年(京兆金石录)

  赠华州刺史颜显甫碑

  孙男真卿撰并书永泰二年(京兆金石录)

   京兆尹鲜于仲通


  颜真卿撰并正书大历二年正月(金石录)

  右 (第 6a 页)
唐鲜于仲通
碑颜真卿撰并书 (第 6a 页)
仲通
以多财结杨
国忠荐为剑南节度使讨南诏蛮大败国忠为讳之
再荐为京兆尹其始卒无他可称见于史者惟尝表 (第 6a 页)
请国忠兼领剑南节制及为国忠立碑颂功德耳鲁
公为此碑称述甚盛以此知碑志所载是非褒贬果
不可信虽鲁公犹尔况他人乎明皇实录称 仲通

漏禁中语贬邵阳司马而碑言为国忠所忌贬小人
之交初以利合终以败理固然也(金石录)

  左骁卫将军 (第 6b 页)
  嵩阳观碑是徐浩分书李林甫述其道士孙太冲为
明皇炼丹至九转而作颂者也在昔如秦皇汉武皆
希心仙术然徐市三千畏诛不归文成五利终至大
戮而明皇尚为太冲起观立碑终始不悟当由林甫
奸佞蛊之耳林甫不足言侍中分法简穆不堕明皇
丰艳之习是当以笔谏而复为书碑亦遇之不幸也

评者谓子敬元常异代同友孔氏升堂得门窥牖过
(金石史)

  无岁月及题跋

  蚪山观碑 无书撰人名氏(墨池编)

  天宝观碑  鲜于仲通
(墨池编)

  西岳真君观碑 韦圣书(墨池编)

  梅仙观碑 在新建今名阳灵观昔梅子真尝于山上 (第 8b 页)
  唐李伯药碑 在江原县之万岁寺文字残缺


  唐开元碑 唐天宝八年碑在晋源常清观 鲜于仲通


  唐开元皇帝送赵仙甫尊师归蜀诗碑 见在新津县
宝真观

  唐樊知迁碑 在江原县净居寺唐颜师 (第 9a 页)
  干禄字碑 唐颜鲁公干禄字碑在郡治之蓬莱堂

  颜鲁公书碑刻 颜鲁公为蓬州长史在蓬四年往来
新政县鲜于氏家为书离堆记今在县之西南崖石
间又书 鲜于仲通
里门记复以小字书之磨崖碑广
数丈今又大书皆在岩崖石间自书崖石故书体尤
为精妙

  安禄山题 在透明 (第 34b 页)
  颜鲁公书颜勤礼神道碑

  颜鲁公颜默残碑

  颜鲁公书元结碑

  颜鲁公书张敬因碑

  颜鲁公 鲜于仲通


  已上题跋俱载六十三卷 (第 20b 页)
狗逋租弱水清远咄霸八国酋长皆因
皋请入朝遣崔佐时由石门趣云南而南诏复通石门
者隋史万岁南征道也天宝中 鲜于仲通
下兵南溪道
遂闭至是蛮径北谷近吐蕃故皋治复之繇黎州出邛
部直云南置青溪关号曰南道 西域传东女贞元九 (第 31b 页)
颜师古曰谓以泗滨浮磬作碑也

省户碑

唐杨国忠为吏部 鲜于仲通
等讽选人郑怤愿立碑于
省户下以诵德诏 (第 7a 页)
仲通
为颂帝为易数字因以黄金识
其处

大忌生金

晋郭璞字景纯谓庾翼曰碑生金庾氏大忌后碑果生
金又永嘉五 (第 7a 页)
以骄大遂徙居太和城天宝四载归义遣孙
凤迦异来朝授鸿胪卿归国恩赐甚厚
又曰阁罗凤袭封王无何 鲜于仲通
为剑南节度使张
虔陀为云南太守 (第 3a 页)
仲通
□急寡谋虔陀矫诈遇之不以
礼旧事南诏尝与其妻子谒见都督虔陀皆私之有所徵
求阁罗凤多不应虔陀遣人骂辱之 …… (第 3a 页)
后遣使谢罪仍与云
南录事参军姜如芝俱来请还其所虏掠具言吐蕃大
兵压境若不许当归命吐蕃云南之地非唐有也 仲通
不许囚其使进军逼大和城为南诏所败自是阁罗凤北臣
吐蕃
又曰阁罗凤死其孙异牟寻颇知书有才知善抚其众
(第 3b 页)
 类略通道始以名入中国汉始置益州郡其渠酋贤
 栗朝贡内附厥后附叛不一诸葛亮南征益郡始平
 唐蒙舍立国称南说既皮罗阁筑城自王寻以守将
 起衅 鲜于仲通
计之唐军尽戮宋鉴唐祸以玉斧画
 大渡河绝不与通然后段氏得以睨璆僰爨以长世 (第 18a 页)
    唐颜真卿王密碑

   唐颜真卿张仁蕴德政碑
   唐颜真卿 鲜于仲通

   唐颜真卿李抱玉碑
   唐颜真卿郭敬之家庙碑
   唐颜真卿玄靖李先生碑
   唐颜真卿多 …… (第 2a 页)
   唐颜真卿张仁蕴德政碑

右唐醴泉县令张仁蕴德政碑长寿三年立醴泉尉颜
真卿书按鲁公虽尝为此官然在开元间而鲁公以贞
元元年为李希烈所害年七十六上距长寿三年实九
十馀岁是时犹未生也又笔法与鲁公他书不类以此
疑有姓名同者然碑武后时立而不用当时所制字或
云碑虽建于长寿中至鲁公为尉重书而刻之未可知
(金石录/)
   唐颜真卿 鲜于仲通
(第 21a 页)
唐鲜于仲通
碑颜真卿撰并书 (第 21b 页)
仲通
以多财结杨国
忠荐为剑南节度使讨南诏蛮大败国忠为讳之再荐
为京兆尹其始卒无他可称见于史者惟尝表请国忠 (第 21b 页)
兼领剑南节制及为国忠立碑颂功德耳鲁公为此碑
称述甚盛以此知碑志所载是非褒贬果不可信虽鲁
公犹尔况他人乎明皇实录称 仲通
以漏禁中语贬邵
阳司马而碑言为国忠所忌贬小人之交初以利合卒
以利败理固然也(金石录/) (第 21b 页)
祸陵夷至于今日其所从
来者渐矣(通鉴唐/代宗纪)轩陛之间且未得谕宇宙之广何由
自通(通鉴唐/穆宗纪) 鲜于仲通
讨南诏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 (第 11b 页)
仲通
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乃叙其战功李宓击
南诏被擒全军皆没国忠隐其败更以捷闻(旧唐/书)昧离
娄之目则 (第 11b 页)
大笑声彻于外(会要/嘉话)其所昵 京兆尹鲜于仲通
中书舍
人窦华侍御史郑昴讽选人(旧/唐)郑怤等二十馀人率钱
于勤政楼设斋兼为国忠立碑于尚书省南以颂国 (第 27a 页)

铨综之能(旧/唐) 仲通
为颂帝为易数字因以黄金识其
(唐/书)所注吏部三铨选人事务鞅掌不能躬亲皆委典
及令史孔目官为之国忠 (第 27a 页)
冰坚时马行八日可度海北多大山)
(其民状貌甚伟风俗类/骨利干丨丨而丨丨)西山八国(唐书韦皋传天宝中 鲜于仲通
下兵南溪) (第 17a 页)
 当是时明皇享国四十馀年自以为万世之安而不
 知祸乱将发于朝暮由置相非其人也可不戒哉
 胡寅曰杨国忠 鲜于仲通
开南诏之隙丧师几二十
 万高仙芝击大食丧师三万安禄山讨奚契丹丧师
 六万前此杨忠最讨反蛮所杀又十一万 (第 2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