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史評類
地理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載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兵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是曰淑人丘) 增三高墓(三高墓/在干山)
(杨惟桢陆居/仁钱惟善也) 万人冢(万人冢在云南大理府赵州 唐/鲜于仲通 及李泌击南诏败死)
(者二十馀万阁罗凤曰天子致讨/兵士何辜遂收尸葬此其冢如山) 玉钩斜(广舆记玉/钩 (第 14a 页)
(杨惟桢陆居/仁钱惟善也) 万人冢(万人冢在云南大理府赵州 唐/鲜于仲通 及李泌击南诏败死)
(者二十馀万阁罗凤曰天子致讨/兵士何辜遂收尸葬此其冢如山) 玉钩斜(广舆记玉/钩 (第 14a 页)
南八十里)
西洼(周伯琦天马行川珍岳贡/皆贞符神驹跃出丨丨水)
西洱(唐书睿宗纪天宝十载四月壬午剑南 节度使鲜/于仲通 及云南蛮战于丨丨河大败绩 又韩思)
(彦传巡察剑南至丨丨河诱叛蛮降之丨明/一统志蒙化府形胜北距点苍 (第 37a 页)
西洼(周伯琦天马行川珍岳贡/皆贞符神驹跃出丨丨水)
西洱(唐书睿宗纪天宝十载四月壬午剑南 节度使鲜/于仲通 及云南蛮战于丨丨河大败绩 又韩思)
(彦传巡察剑南至丨丨河诱叛蛮降之丨明/一统志蒙化府形胜北距点苍 (第 37a 页)
清远咄霸八国酋长皆因皋请)
(入朝乃遣幕府崔佐时由石门趣云南而南诏复通石/门者隋史万岁南征道也天宝中 鲜于仲通 下兵南溪)
(道遂闭至是蛮径北谷近吐蕃故皋治复之/繇黎州出邛部直云南置清溪关号曰南道) (第 84a 页)
(入朝乃遣幕府崔佐时由石门趣云南而南诏复通石/门者隋史万岁南征道也天宝中 鲜于仲通 下兵南溪)
(道遂闭至是蛮径北谷近吐蕃故皋治复之/繇黎州出邛部直云南置清溪关号曰南道) (第 84a 页)
嵩阳观碑是徐浩分书李林甫述其道士孙太冲为
明皇炼丹至九转而作颂者也在昔如秦皇汉武皆
希心仙术然徐市三千畏诛不归文成五利终至大
戮而明皇尚为太冲起观立碑终始不悟当由林甫
奸佞蛊之耳林甫不足言侍中分法简穆不堕明皇
丰艳之习是当以笔谏而复为书碑亦遇之不幸也
评者谓子敬元常异代同友孔氏升堂得门窥牖过
矣(金石史)
无岁月及题跋
蚪山观碑 无书撰人名氏(墨池编)
天宝观碑 鲜于仲通 撰(墨池编)
西岳真君观碑 韦圣书(墨池编)
梅仙观碑 在新建今名阳灵观昔梅子真尝于山上 (第 8b 页)
明皇炼丹至九转而作颂者也在昔如秦皇汉武皆
希心仙术然徐市三千畏诛不归文成五利终至大
戮而明皇尚为太冲起观立碑终始不悟当由林甫
奸佞蛊之耳林甫不足言侍中分法简穆不堕明皇
丰艳之习是当以笔谏而复为书碑亦遇之不幸也
评者谓子敬元常异代同友孔氏升堂得门窥牖过
矣(金石史)
无岁月及题跋
蚪山观碑 无书撰人名氏(墨池编)
天宝观碑 鲜于仲通 撰(墨池编)
西岳真君观碑 韦圣书(墨池编)
梅仙观碑 在新建今名阳灵观昔梅子真尝于山上 (第 8b 页)
干禄字碑 唐颜鲁公干禄字碑在郡治之蓬莱堂
颜鲁公书碑刻 颜鲁公为蓬州长史在蓬四年往来
新政县鲜于氏家为书离堆记今在县之西南崖石
间又书 鲜于仲通 里门记复以小字书之磨崖碑广
数丈今又大书皆在岩崖石间自书崖石故书体尤
为精妙
安禄山题 在透明 (第 34b 页)
颜鲁公书碑刻 颜鲁公为蓬州长史在蓬四年往来
新政县鲜于氏家为书离堆记今在县之西南崖石
间又书 鲜于仲通 里门记复以小字书之磨崖碑广
数丈今又大书皆在岩崖石间自书崖石故书体尤
为精妙
安禄山题 在透明 (第 34b 页)
狗逋租弱水清远咄霸八国酋长皆因
皋请入朝遣崔佐时由石门趣云南而南诏复通石门
者隋史万岁南征道也天宝中 鲜于仲通 下兵南溪道
遂闭至是蛮径北谷近吐蕃故皋治复之繇黎州出邛
部直云南置青溪关号曰南道 西域传东女贞元九 (第 31b 页)
皋请入朝遣崔佐时由石门趣云南而南诏复通石门
者隋史万岁南征道也天宝中 鲜于仲通 下兵南溪道
遂闭至是蛮径北谷近吐蕃故皋治复之繇黎州出邛
部直云南置青溪关号曰南道 西域传东女贞元九 (第 31b 页)
类略通道始以名入中国汉始置益州郡其渠酋贤
栗朝贡内附厥后附叛不一诸葛亮南征益郡始平
唐蒙舍立国称南说既皮罗阁筑城自王寻以守将
起衅 鲜于仲通 计之唐军尽戮宋鉴唐祸以玉斧画
大渡河绝不与通然后段氏得以睨璆僰爨以长世 (第 18a 页)
栗朝贡内附厥后附叛不一诸葛亮南征益郡始平
唐蒙舍立国称南说既皮罗阁筑城自王寻以守将
起衅 鲜于仲通 计之唐军尽戮宋鉴唐祸以玉斧画
大渡河绝不与通然后段氏得以睨璆僰爨以长世 (第 18a 页)
唐颜真卿王密碑
唐颜真卿张仁蕴德政碑
唐颜真卿 鲜于仲通 碑
唐颜真卿李抱玉碑
唐颜真卿郭敬之家庙碑
唐颜真卿玄靖李先生碑
唐颜真卿多 …… (第 2a 页)
唐颜真卿张仁蕴德政碑
右唐醴泉县令张仁蕴德政碑长寿三年立醴泉尉颜
真卿书按鲁公虽尝为此官然在开元间而鲁公以贞
元元年为李希烈所害年七十六上距长寿三年实九
十馀岁是时犹未生也又笔法与鲁公他书不类以此
疑有姓名同者然碑武后时立而不用当时所制字或
云碑虽建于长寿中至鲁公为尉重书而刻之未可知
也(金石录/)
唐颜真卿 鲜于仲通 碑 (第 21a 页)
右 唐鲜于仲通 碑颜真卿撰并书 (第 21b 页)
仲通 以多财结杨国
忠荐为剑南节度使讨南诏蛮大败国忠为讳之再荐
为京兆尹其始卒无他可称见于史者惟尝表请国忠 (第 21b 页)
兼领剑南节制及为国忠立碑颂功德耳鲁公为此碑
称述甚盛以此知碑志所载是非褒贬果不可信虽鲁
公犹尔况他人乎明皇实录称 仲通 以漏禁中语贬邵
阳司马而碑言为国忠所忌贬小人之交初以利合卒
以利败理固然也(金石录/) (第 21b 页)
唐颜真卿张仁蕴德政碑
唐颜真卿 鲜于仲通 碑
唐颜真卿李抱玉碑
唐颜真卿郭敬之家庙碑
唐颜真卿玄靖李先生碑
唐颜真卿多 …… (第 2a 页)
唐颜真卿张仁蕴德政碑
右唐醴泉县令张仁蕴德政碑长寿三年立醴泉尉颜
真卿书按鲁公虽尝为此官然在开元间而鲁公以贞
元元年为李希烈所害年七十六上距长寿三年实九
十馀岁是时犹未生也又笔法与鲁公他书不类以此
疑有姓名同者然碑武后时立而不用当时所制字或
云碑虽建于长寿中至鲁公为尉重书而刻之未可知
也(金石录/)
唐颜真卿 鲜于仲通 碑 (第 21a 页)
右 唐鲜于仲通 碑颜真卿撰并书 (第 21b 页)
仲通 以多财结杨国
忠荐为剑南节度使讨南诏蛮大败国忠为讳之再荐
为京兆尹其始卒无他可称见于史者惟尝表请国忠 (第 21b 页)
兼领剑南节制及为国忠立碑颂功德耳鲁公为此碑
称述甚盛以此知碑志所载是非褒贬果不可信虽鲁
公犹尔况他人乎明皇实录称 仲通 以漏禁中语贬邵
阳司马而碑言为国忠所忌贬小人之交初以利合卒
以利败理固然也(金石录/) (第 21b 页)
当是时明皇享国四十馀年自以为万世之安而不
知祸乱将发于朝暮由置相非其人也可不戒哉
胡寅曰杨国忠 鲜于仲通 开南诏之隙丧师几二十
万高仙芝击大食丧师三万安禄山讨奚契丹丧师
六万前此杨忠最讨反蛮所杀又十一万 (第 20a 页)
知祸乱将发于朝暮由置相非其人也可不戒哉
胡寅曰杨国忠 鲜于仲通 开南诏之隙丧师几二十
万高仙芝击大食丧师三万安禄山讨奚契丹丧师
六万前此杨忠最讨反蛮所杀又十一万 (第 2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