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地理類
目錄類
別集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政書類
史評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楚辭類
所可推测者哉。所以难也。四传之中。惟左氏鲁人也。事实之详。尚或庶几。而杀身之考叔。许之以纯孝。兵谏之 鬻拳。
奖之以爱君。则圣人之达权成法。固无足以与议。而公谷以下。并与事实之详而不及乎左氏。傅会穿凿。卒难信向 (第 456L 页)
其度矣。左氏独非蔡哀者。恐失于偏。
人臣谏于君而不听。不止有牵裾者。有排闼者。有折槛者。有断鞅者。若 鬻拳
之临君以兵。使其言虽如龙逄,比干。太无人臣礼。路马之刍。足以蹴之。尚不免诛。礼之经也。况向刃于至尊乎 (第 135L 页)
   中殇七月辨
   白牡说
   正体四种辨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
 史论
   傅说
   共和
   鬻拳
   士蔿
   范武子
   范文子
   季文子
   令尹子文
   石碏
   鲍叔
  
  

周汉杂事
  绖皇
绖皇冢前阙。左氏传。 楚鬻拳
葬于绖皇是也。一作窒皇。楚子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注寝门阙。凡阙之属皆称之。唐时为戟门。宫殿陵庙社之 (第 431H 页)
王而立之。又为之相。宣王中兴之治。即共和之力也。及宣王之季。蒐千亩而败茅戎者。窃意共和既没之后欤。 鬻拳
(第 166L 页)
鬻拳。
未知君臣之分。秪以救君之过为忠。以兵谏楚文王而自刑。由其径情直行故也。夫臣之进谏为可继也。 (第 166L 页)
鬻拳
临之以兵。使楚文王慑而不得不从。然既不能格其非心。必将复发。则 (第 166L 页)
鬻拳
又加以兵乎。是乃不可继者也。楚之君臣。既发自蓝缕。无堂陛之等。至文王时。尚未离其习。故 (第 166L 页)
鬻拳
之无礼。乃如是哉。 (第 166L 页)
疑惑。则三子亦不能辞其责也。且左氏以 鬻拳
兵谏为爱君。文公纳币为用礼。谷梁以卫辄拒父为尊祖。不纳子纠为内恶。公羊以祭仲废君为行权。妾母称夫人为 (第 258L 页)
右。冥府铸横财。(冥司炉)
具酒劳远客。俗言称洗尘。马周用濯足。其义取古人。(酒濯足)
尝闻春秋世。 鬻拳
臣楚文。临兵从其谏。自刖赎劫君。 (第 416H 页)
(鬻拳)
七盏家家点。府君欢上元。大灯书六句。令罢感其言。(福州灯)
 
(陈烈灯上诗。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 (第 416H 页)
  论语。 仁为一篇大旨。而篇中无的训。夫子曰。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其他答问。亦各不同。后学于何识得。
孔门教人。每以切于人者。衍就故特以立人达人言之。非谓仁训本如是也。若便说仁。则人不认得。故但曰仁之方。犹云忠恕违道不远也。盖仁道至广。无与为对。大不足以名之。爱不足以体之。觉不足以尽之。圣字不可以形容。公字又不衬实。程子所谓自古元不解仁云者。闷而叹之之辞也。至朱子。以心之德爱之理为训。则可谓颠扑不破矣。
  观过知仁
既谓之过则安可谓之仁也。只谓观其厚而知仁之过。观其薄而知仁之反。如 鬻拳
之兵谏。过于忠。鄠人之割股。过于孝。阳城之不娶。过于友。爱虽非中道。岂非厚之类乎。易牙之杀子。乐羊之 (第 343H 页)
  曹刿
草莽有臣。谓肉食鄙。昂然入见。问战所以。小哉惠信。忠可一战。长勺三鼓。敌情可见。仗我朝气。蹙彼辙乱。知彼知己。万师之杰。
   鬻拳
义理无穷。亦有经权。 (第 523L 页)
鬻拳
之权。权而悖伦。刖有馀悔。乃殉以身。绖皇之(缺)。亦愧谀臣。
  杜原款
哀哉原款。临命从容。顾勉孺 (第 523L 页)
梁论卫辄事曰信父而辞王父则是不尊王父也。尊王父可也而不受父命可乎。此所以启后世父子争夺之祸矣。左氏以 鬻拳
兵谏。谓爱君谏则可也。而以兵胁君可乎。此所以长后世人臣弑逆之渐矣。赵鞅入晋阳以叛。谷梁曰以地正国也。 (第 70H 页)
。春秋之传有三。皆可谓得其遗意而阐其微旨欤。左氏之五情。谷梁之诸例。公羊之三世。皆可闻其详欤。左氏以 鬻拳
兵谏为爱君。文公纳币为用礼。谷梁以卫辄拒父为尊祖。不纳子纠为内恶。公羊以祭仲废君为行权。妾母称夫人为 (第 571H 页)
害。数以泣谏诱父。志兴义兵。而为吊民代罪之举也。虽然。子劫其父。人理之所不安也。况诈进晋阳之宫人乎。 鬻拳
兵谏。君子以为䝱君。而断之以逆。则其谓之悖。不亦宜乎。火运告谢。三灵改卜。邺下有弑夺之曹家。江东有依 (第 528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