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春秋類
詩類
禮類
易類
四書類
書類
經解類
論語類
孟子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雜史類
政書類
目錄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阿含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钦定四库全书

  释名卷一

  汉 刘熙 撰

  释天

  天豫司兖冀以舌腹言之天显也在上 高显
也青徐以
舌头言之天垣也垣然高而远也春曰苍天阳气始发
色苍苍也夏曰昊天其气布散皓皓也秋曰旻天旻闵
(第 1a 页)
  离离也青徐曰椐椐居也居于中也 栅迹也以木作
之上平迹然也又谓之撤撤𦂳也诜诜然𦂳也 殿有
殿鄂也陛卑也有高卑也天子殿谓之纳陛言所以纳
人言之阶陛也 阶梯也如梯之有等差也 陈堂涂
也言宾主相迎陈列之处也 屏自障屏也 萧廧在
门内萧萧也将入于此自肃敬之处也 宁伫也将见
君所伫立定气之处也 序次序也 夹室在堂两头
故曰夹也 堂犹堂堂 高显
貌也 房旁也在堂两旁 (第 7a 页)
之库以望之(大庭氏古国名在鲁城内鲁于其处作库 高显
故/登以望气参近占以审前年之言释文大甚本或)
(作火甚处昌虑切下祭处同故/登以望气本或作以望氛气)(第 1a 页)
秦酣宴骄纵竟毙于项籍之手(项梁/使羽)
(再破秦军羽等轻秦有骄色宋义谏梁不听乃使宋义/于齐道遇齐使者 高陵君显
曰公见武信君乎曰然义)
(曰臣论武信君军必败公徐行即免秦果悉起兵击楚/大破之梁死 (第 2b 页)
高陵君
见怀王曰宋义论武信君军必败)
(数日果败军未战而先见败徵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悦之因以为上将军 (第 2b 页)
文也)观表出准
(名观者亦在五艮之中而位上艮为山泽山通气其/于人体则鼻也艮又门阙观谓之阙准在鼻上而 高)
(显
观人表出之象艮为禽喙之属/而当兑之上兑为口虎唇又象焉)剥表重童明历元(名/剥)
(者五色也五离爻离为 (第 17a 页)
 风俗之本也相鼠有皮(云云/)毛氏云相者视也说文

 曰相者省视也言视是鼠之为鼠犹有皮有齿有体
 而人之为人无礼仪是鼠之不如也郑氏则以谓鼠
 有皮虽处 高显
之处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
 威仪者同诸家之说皆以鼠有皮无礼苏氏以视鼠
 之所以为鼠者岂以其无皮故 (第 13a 页)
 芊八子改适魏氏生魏冉终又归芊氏生芊戎故异
 父弟居长同父弟反居少也太史公著一长字情踪
 委折宛然下文即接以昭王同母弟曰 高陵君
泾阳
 君上文叙出昭王为武王异母弟来异母弟同母弟
 前后穿插映带本文异父弟同父弟真如花似火之 (第 116a 页)
 与其攸好德之福吾将勉之归于皇极之道也
无虐煢独而畏高明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

 既用之而有不虐茕独畏 高显
有能有为咸进其行
 则汝之国昌矣 (第 11a 页)
复其性也)○孟
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说音税藐音眇○赵氏曰大人当时
尊贵者也藐轻之也巍巍富贵
高显
之貌藐焉而不畏之则志意舒展言语得尽也)堂高数仞榱
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
弗为也 (第 27b 页)
天一为中二/为羡三为从四为更五为脆六为廓七为减八为沈九为成释名曰天)
(豫司兖冀以舌腹言之天显也在上 高显
也/青徐以舌头言之天坦也坦然高而远也)(古/文)(古/文)
(五袁切说文曰元始也易曰元者善之长 (第 1a 页)
 一(于逸切说文曰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道德经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
(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王弼曰一者数之始也物之极也又同也少也初也或作壹)

(古文)(他前切说文曰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尔雅曰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诗传云)
(尊而君之则称皇天元气广大则称昊天仁覆闵下则称旻天自上降监则称上天据远视之苍苍然则称苍天吕氏春秋云)
(天有九野东方苍东南方阳南方炎西南方朱西方颢西比方幽北方玄东北方变中央钧太玄经曰九天一为中二为羡三)
(为从四为更五为睟六为廓七为减八为沈九为成释名曰天豫司兖冀以舌腹言之天显也在上 高显
也青徐以舌头言之)
(天坦也坦然高而远也)□□(并古文)(五袁切说文曰元始也易曰元者善之长也春秋传 (第 1b 页)
   敕校定
释天第八
释曰河图括地象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未分其气混沌清浊既分伏
者为天偃者为地释名云天显也在上 高显
又云天坦也坦然高远说文云天
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也春秋说题辞云天之言镇也居高理下为人经纪故
其字一大以 (第 1a 页)
非相
国之人者臣见王独立于朝窃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
非王子孙也王以为然于是废太后逐穰侯魏冉华阳
君芊戎 高陵君
市泾阳君悝于关外以雎为丞相封应

秦二世时丞相李斯上书言赵高之短曰臣闻之臣疑
其君无不危国妾疑其夫 (第 5a 页)
  秦邑
衙氏(嬴姓秦穆公子食采于衙因氏焉其地即彭衙也/同州白水东北六十里有彭衙城汉有长平令衙)
(谨卿七世同居蜀志晋/有督护衙传望出江夏)武安氏(芊姓秦将白起封武安/君因氏焉汉有千乘侯)
(武安/恭)华阳氏(秦宣太后弟封华阳君子孙/氏焉汉有諌议大夫华阳通)泾阳氏(秦宣/太后)
(弟封泾阳君因氏焉汉/有驸马都尉泾阳犨)高陵氏(嬴姓秦昭王弟封 高陵/君
因氏焉汉有諌大夫)
(高陵/显)
  诸国邑 (第 14b 页)
有加赐邑君者盖假其位号或空受其爵)
(耳则田婴为靖郭君白起为武安君魏冉弟为华阳君/秦昭王弟为泾阳君及 高陵君
蔡泽为刚成君其后项)
(梁为武信君陈馀为成安君李左车为广武君/之类是也至汉尤多盖在封爵之外别加美号) (第 4a 页)
豹子山褥瑰等百馀人齐众乃退宪度汾而会帝于玉
璧帝又令宪率兵六万还援晋州齐主攻围晋州寻而
帝东辕次于 高显
宪率所部先向晋州明日诸军总集
稍逼城下齐人亦大出兵阵于城南帝诏宪驰往观之
宪反命曰易与耳请破之而后食 (第 36b 页)
破宋肥齐尊之为
之下者燕赵非利之也燕赵不利而势为之者以不信
秦王也然则王何不使可信者接收燕赵今泾阳君

陵君
先于燕赵秦有变因以为质则燕赵信秦秦为西
帝燕为北帝赵为中帝立三帝以令天下韩魏不听则
秦伐之齐不听则燕 …… (第 30a 页)
宣太后非武王母号曰惠文
后先武王死宣太后二弟其异父长弟曰冉姓魏氏同
父弟曰芈戎为华阳君而昭王同母弟曰 高陵君
泾阳
君而魏冉最贤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武王卒诸弟
争立唯魏冉力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
咸阳诛 …… (第 71a 页)
生讥穰侯之伐齐乃越三
晋以攻齐也以此时奸说秦昭王昭王于是用范雎言
雎言宣太后专制穰侯擅权于诸侯泾阳君 高陵君

属太侈富于王室于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国令泾阳之
属皆出关就封邑穰侯出关辎重千乘有馀穰侯卒于
陶而因葬 …… (第 75b 页)
王幽
死于秦秦东破齐湣王尝称帝后去之数困三晋厌天
下辩士无所信穰侯华阳君昭王母宣太后之弟也而
泾阳君 高陵君
皆昭王同母弟穰侯相三人者更将有
封邑以太后故私家富重于王室及穰侯为秦将且欲
越韩魏而伐齐刚寿欲以广其 (第 85a 页)
李由益轻秦有骄色宋义谏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
今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梁不听乃使宋义于
齐道遇齐使者 高陵君显
曰公将见武信君乎曰然义 …… (第 11a 页)
钜鹿此所谓河北军也宋义所遇齐使者 高陵君显

楚怀王曰宋义论武信军必败数日果败军未战先见
败徵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说之因以为上
将军羽为 (第 12a 页)
氏丧亡缘陪陵旧义自表营洛阳城东首阳之南为将
来兆域而所得地中有小山上无旧冢其 高显
虽未足
比邢山然东奉二陵西瞻宫阙南观伊洛北望夷叔旷
然远览情之所安也故遂表树开道为一定之制至时
皆用 (第 46a 页)
让与陶侃有旧侃欲特不诛之乃请于帝
帝曰让是杀我侍中右卫者不可宥由是遂诛让及超
将改葬帝痛念之不已诏遣 高显
近地葬之使出入得
瞻望其墓追赠卫尉谥曰忠超天性谦慎历事三帝恒
在机密并蒙亲遇而不敢因宠骄谄故士人皆安 (第 10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