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詩類
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史鈔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傳記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醫家類
雜家類
儒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別集類
續道藏
 就杀之庄宗幼子继嵩等皆不知所终惟邕王存美

 (太祖/次子)以病得免
高季兴以 孙光宪(字孟文/陵州人)
掌书记
 徐温高季兴闻庄宗遇杀益重严可求梁震梁震荐
 孙光宪掌书记季兴欲攻楚光宪諌曰荆南乱离之
 后 (第 36a 页)
 就杀之庄宗幼子继嵩等皆不知所终惟邕王存美

 (太祖/次子)以病得免
高季兴以孙光宪(字 孟文/
陵州人)掌书记
 徐温高季兴闻庄宗遇杀益重严可求梁震梁震荐
  (第 36a 页)
孙光宪掌书记
季兴欲攻楚 (第 36a 页)
光宪
諌曰荆南乱离之
 后赖公休息士民始有生意若又与楚国交恶他国
 乘吾之弊良可忧也季兴乃止
唐监国嗣源杀 (第 36a 页)
 荆南节度使高从诲性明达亲礼贤士委任梁震以
 兄事之楚王希范好奢靡游谈者共誇其盛从诲谓
 僚佐曰如马王可谓大丈夫矣 孙光宪
对曰天子诸
 侯礼有等差彼乳臭子骄侈僣法取快一时不为远 …… (第 31b 页)
 不复事人矣遂固请退居从诲不能留乃为之筑室
 于土洲震披鹤𣰉自称荆台隐士每诣府跨黄牛至
 厅事从诲时过其家四时赐与甚厚自是悉以政事
 属 孙光宪

吴加徐知诰大元帅封齐王备殊礼
十二月唐以冯道为司空
 时久无正拜三公者朝议拟其职事卢文纪欲令掌
 祭 (第 32a 页)
 道荆南讨文表未至杨师璠已破文表枭首朗陵市
 处耘至襄州遣丁德裕(洺州临/洺人)谕继冲以假道之意
  孙光宪
因言于继冲曰中国自周世宗时已有混一
 天下之志今宋主规模宏远不若早以疆土归之则
 可免祸公亦不失富贵 (第 27a 页)
 官至中郎金紫亦五十二而殒(北梦/琐言)
强绅(凤州/人)妙于三戒尤精云气属王氏初并秦凤张黄
 于通衢强公指谓 孙光宪
曰悠悠梁蜀后何为哉于
 时蜀兵初攻岐山谓其旦夕屠之强曰秦王非四海
 之主虽然死于牖下乃其分也蜀人终不 …… (第 94b 页)
 秦川亦成丘墟矣后秦王令终王氏绝祚果叶强生
 言有鹿卢蹻术自云老耄矣无人可传其书藏在深
 𨼆处古杉树中因与 孙光宪
偕诣开树皮发蜡缄取 (第 94b 页)
  (弑而书杀者刘氏有亡国之罪不得为国母也诸/王之死监国初不之知而归罪监国者既闻而伤)
  (之乃不能正专杀者之罪故也合/而书之自有深意观者不可不察)
高季兴以 孙光宪掌书记

 (徐温高季兴闻庄宗遇弑益重严可求梁震梁震荐/孙光宪掌书记季兴欲攻楚光宪諌曰荆南乱离之)
 (后赖公休息士民始有生意若又与楚国/交恶他国乘吾之敝良可忧也季兴乃止)
集览(交恶/左传)
 (周郑交恶注恶如/字两相疾恶也)
唐监国嗣源杀李绍荣
 (绍荣被执监国责之曰吾 (第 78b 页)
  (之乃不能正专杀者之罪故也合/而书之自有深意观者不可不察)
高季兴以孙光宪掌书记

 (徐温高季兴闻庄宗遇弑益重严可求梁震梁震荐 孙光宪掌书记
季兴欲攻楚 (第 79a 页)
光宪
諌曰荆南乱离之)
 (后赖公休息士民始有生意若又与楚国/交恶他国乘吾之敝良可忧也季兴乃止)集览(交恶 (第 79a 页)
 (荆南节度使高从诲性明达亲礼贤士委任梁震以/兄事之楚王希范好奢靡游谈者共誇其盛从诲谓)
 (僚佐曰如马王可谓大丈夫矣 孙光宪
对曰天子诸/侯礼有等差彼乳臭子骄侈僣法取快一时不为远) …… (第 65b 页)
 (不复事人矣遂固请退居从诲不能留乃为之筑室/于土洲震披鹤氅自称荆台隐士每诣府跨黄牛至)
 (厅事从诲时过其家四时赐与甚厚自是悉以政事/属 孙光宪
司马公曰 (第 66a 页)
孙光宪
见微而能諌高从诲闻)
 (善而能从梁震成功而能退自古有国家者能如是/夫何亡国败家丧身之有胡氏曰震成高 (第 66a 页)
  无算卒以死殉(山西咨册/)
直𨽻归州
 五代李景威明一统志长阳人为高季兴水军都指
 挥宋建隆中假道江陵景威恐宋师袭已欲伏兵攻
 之 判官孙光宪
不从景威扼吭而死太祖曰彼各为 (第 72b 页)
 性迂缓一日将赴高从诲召方上马无何部曲相殴
 载仁怒命急于厨中取饭并猪肉令相殴者对餐之
 仍戒曰如敢再犯必当于猪肉中加之酥闻者无不
 笑之
  孙光宪
三楚新录成都人高从诲辟为掌书记尝慕
 史氏之作自恨诸侯幕府不足展其才力谓交亲曰 (第 7b 页)
 虽乱离中未尝释卷盖天命深微莫研其极而子明
 之传蕤粗通之然恨此书亡篇过半今所得者无能
 诠次但随文义解注庶学者触类而长当自知之尔
  孙光宪
曰蕤梓州盐亭人博学韬钤长于经世夫妇
 俱有𨼆操不应辟召
 祝穆曰蕤笃学不仕与李白善尝著书号长短经 (第 12b 页)
 陈振孙曰总仕至大理评事尝副裴晋公平淮者也
李氏(涪/)论语刊误
  通志二卷
   存
李氏(溪/)注论语
   佚
  孙光宪
曰司空图侍郎撰李公溪行状以公有出伦
 之才为时辈妒忌罹于非横尝注论语一部仓卒之 (第 7b 页)
国主而已帝因之于是始改
书称诏 甲子以高保勖为荆南节度使保勖淫恣又
好营造台榭穷土木之工军民咸怨记室 孙光宪
谏之
不听 (第 14a 页)
(光宪
初见/天成元年) 辽嘉哩来降 高保勖遣其弟保寅
来朝 戊子遣鞍辔库使梁义如江南吊祭帝召见面
赐约束因 (第 14a 页)
 丙戌天雄节度使符彦卿来朝帝欲使典兵赵普以
为彦卿名位已盛不可复委以兵柄屡谏不听宣已出
普复怀之请见曰惟陛下深思利害勿复悔帝曰卿苦
疑彦卿何也朕待彦卿至厚彦卿岂能负朕普曰陛下
何以能负周世宗帝默然事遂中止 高继冲自以年

幼未知民事刑政赋役委节度判官 孙光宪
军旅调度
委衙内指挥使梁延嗣谓曰使事事得中人无间言吾
何忧也李处耘至襄州先遣閤门使丁德裕喻继冲以
(第 9b 页)
道之意请具薪水给军兵马副使李景威说继冲曰
王师虽假道以收湖湘恐因而袭我愿假兵三千设伏
荆门险隘处候其夜行发伏击之继冲不听曰吾家累
岁奉朝廷必无此事 光宪
曰景威峡江一民耳安识成
败且中国自周世宗时已有混一天下之志圣宋受命 (第 9b 页)
  王赞侍郎中朝名士有弘农杨蘧者曾到岭外见
阳朔荔浦山谈不容口以阶缘尝得接琅邪从容
不觉形于言曰侍郎曾见阳朔荔浦山水乎琅邪
曰某未曾打人唇绽齿落安得而见因之大笑杨
出宰当迁求彼邑挈家南去亦州县官中一高士
(孙光宪
北梦琐言) (第 7b 页)
 (下巂县西微水从东来流注之又北至巴丘山入于/江湘水会资沅微澧四水同注洞庭而北会大江名)
 (曰五渚巴丘山在湘水右岸山有巴陵故城西对长/洲南□湘浦北对大江三水所会谓之三江口 孙光)
 (宪
北梦琐言云湘江北流至岳阳达蜀江夏潦后蜀/江涨遏住湘浦溢为洞庭湖凡数百里而君山宛在)
 (水中秋水过此 (第 2a 页)
  (隋堤柳汴河春夹岸绿阴千里龙舟凤舸木兰香/锦帆张 因梦江南春景好一路流苏羽葆笙歌)
  (未尽起横/流锁春愁) 孙光宪
河堤叹(调河太平天子等闲游/传 戏疏河千里柳如)
  (丝隈倚春堤渌水长淮风不起烟龙争虎战分中/土 (第 84b 页)
 何 老(新城人县东六七里有一茅庵何老修行于/此独居数十年每夜焚香诵经即有蛇虎来)
 (相拱护庵后有积水湾曰/豢龙池相传何老扰龙处)
  葆光子(郭姓章丘人居城北女郎山之三阳洞/学鍊神服气之术自号葆光子后仙去)
 郝志隆(滕县人尝因萃仲旧观经营为道院未集而/尸解羽化之夕月色如昼祥风庆云由西北)
 (而来冉冉从 (第 25b 页)
 (相拱护庵后有积水湾曰/豢龙池相传何老扰龙处)
 葆光子(郭姓章丘人居城北女郎山之三阳洞/学鍊神服气之术自号 葆光子
后仙去)
 郝志隆(滕县人尝因萃仲旧观经营为道院未集而/尸解羽化之夕月色如昼祥风庆云由西北)
 (而 (第 25b 页)
  (称通儒累迁/五官中郎将)
 唐范崇凯(内江人善属文明皇命作花萼楼赋称为/天下第一弟元凯亦有文名时号梧冈双)
  (凤/)
  宋孙光宪(仁寿人博学多智少游荆南高从诲署为/从事累官秘书监宋兵讨张文表假道荆)

(第 43a 页)
  (南 光宪
劝继冲曰中国自周世宗时已有混一之/志今宋帝规模宏远不若早以疆土归之则可免)
  (祸继冲从之太祖悦授 (第 43b 页)
光宪
黄州 (第 43b 页)
刺史光宪
聚有/书数千卷搜阅不倦自号 (第 43b 页)
葆光子
所著有荆台集)
  (等书子谓谠/并进士第)
  龙昌期(字起之仁寿人大中祥符间注易诗书论/语孝经阴 (第 43b 页)
  陈 光       严公弼(盐亭/县人)
  梁 震(邛州/人)
 后唐张𩇕       勾景延
  张 曙(状/元)       孙光宪(井研/县人)

(第 2b 页)
  (年碑载明皇梦老子事巴东太守刘瑫所立字画/颇清逸碑侧题当时郡官吏胥姓名字亦佳又有)

  (周显德中荆南 判官孙光宪
为知归州高从让所/立碑从让盖南平王家子弟 (第 19b 页)
光宪
亦知名国史有)
  (事迹盖五代时归峡皆𨽻荆渚也殿前有柏数百/年物观下即吒滩乱石无数饭于灵泉寺遂登 (第 19b 页)
州兵假道继冲讨文表未至
杨师璠已破文表于平津亭执文表脔而食之枭首朗
陵市处耘至襄州遣丁德裕使继冲谕意 孙光宪
因言
于继冲曰中国自周世宗时已有混一天下之志今宋
主规模宏远不若早以疆土归之则可免祸而公亦不
失富贵 …… (第 17a 页)
县遣客将王昭济奉表纳于帝帝受之
以王仁赡为荆南都巡检使而授继冲荆南节度使如
故高氏亲属僚佐拜官有差以 光宪
为黄州刺史三月
戊寅延钊进克潭州将趋于朗保权牙将张从富等以 (第 1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