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類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洞神部
洞玄部
太平部
 二浙江南形势岂谓荆州独连吴门一郡乎庄子释
 文浙江注云浙江今在馀杭郡后汉以为吴会分界
 今在会稽钱塘其云分界则言两地尤明 褚伯玉

 郡钱塘人隐居剡山齐太祖即位手诏吴会二郡以 (第 6a 页)
 (之天在剡县唐裴通记曰剡中山水之奇丽金庭洞/天也按上清经洞天在天台桐柏山中方四十里其)
 (北门在此小香炉峰顶人莫见之又曰晋王右军家/于此山书楼墨池旧制仍在南齐道士 褚伯玉
于此)
 (置金庭观乃/右军之家也)其南为刻石山山旧有卫夫人碑山之
 半有巨井井有蛟(南三十里十道志 …… (第 3b 页)
 阙有赵广信丹井(广信鍊九华丹于此/山侧剡水在山之阳)瀑泉怒飞清
 波崖谷称瀑布岭(岭中产/仙茗) 褚伯玉
尝隐兹峰(西六/十里)
 (夏侯曾先地志曰峻极崔嵬吐云含景与小白山接/赵广信于此山炼九华丹真诰曰赵广 …… (第 4a 页)
 (天山有白猿赤玃又有鸟似鸡文彩五色口吐绿绶/长数尺号吐绶双石笋各长五六丈对立如阙瀑泉)
 (飞下号瀑布岭土人亦称西白山按宋书 褚伯玉
隐/身求志居剡县瀑布山三十馀载扬州辟议曹从事)
 (皆不就齐高帝为之筑太平馆华镇瀑布岭诗序曰/在嵊县 (第 4a 页)
 所栖也(出舆地志卢纶诗城阙望烟霞常悲仙路赊/宁知樵子径得到葛洪家曹唐诗最爱葛洪)
 (寻药处露花/玉蕊满山春)剡有仙翁丹井石梯钓鱼台稚川亦至
 焉 褚伯玉
字元璩钱塘人少有隐操年十八父为之婚妇
 入前门 (第 15a 页)
伯玉
出自后门往居剡瀑布山隔绝人物王
 僧达为吴郡宁朔将军丘弥孙与僧达书曰 (第 15a 页)
褚先生
 
灭影云栖抗高木食非折节好士何以致之(出萧子/显齐书) (第 15a 页)
 以礼招致 伯玉
不得已停郡信宿才交数言而退宋
 孝建二年召聘不就齐高帝即位手诏吴会二郡以
 礼迎遣辞疾而归敇于剡白石 (第 15b 页)
 世传王谢诸人雪后汎舟至此徘徊不能去曰虽寒

 强饮一口在县北二十里
赵广信井洞
 西太白山山有广信丹井又有洞石沓起如屋可容
 数人 褚伯玉
隐居
 西太白山山有瀑泉宋书 (第 6b 页)
伯玉
隐身求志居剡县
 瀑布 (第 6b 页)
伯玉
常居一楼卒葬楼所 (第 6b 页)
褚伯玉
太平馆 (第 6b 页)
  山赞           戴逵
蔚矣名山亭亭洪秀并基二仪峣嶕云构嵯峨积岨寥
笼虚岫轻霞仰拂神泉旁漱曰仁奚乐希静比寿
  松竹赞
猗欤松竹独蔚山皋肃肃脩竿森森长条
   褚先生伯玉
碑        孔德璋
   (先生筑馆金庭观萧子显齐/书 (第 5b 页)
伯玉
隐剡之瀑布山) …… (第 5b 页)
  金庭观晋右军书楼墨池记  裴通
越中山水奇丽剡为最剡中山水奇丽金庭洞天为最
洞在县东南循山趾右去凡七十里得小香炉峰峰则
洞天北门也谷抱山斗云重烟峦回互万变清和一气
花光照夜而常昼水色含空而无底此地何事常闻异

香有时值人从古不死真天下绝境也有晋代六龙失
驭五马渡江中朝衣冠尽寄南国是以琅琊王羲之领
右军将军家于此山书楼墨池旧制犹在至南齐永元
三年道士 褚伯玉
仍思幽绝勤求上元启高宗明皇帝
于此山置金庭观正当右军之家书楼在观之西北维
一间而四徘徊高可二丈墨池在 (第 9b 页)
 七寸二分口径四寸半上有古文所书十八字云会

 稽徽命馀字时人莫识
戴安道琴
 琴笺曰安道一琴比常制长一尺
许承瓢
 唐先天中女冠投简金庭见 褚伯玉
所得许承瓢遂
 持以进
顾欢素琴
 欢隐剡山齐高帝徵至进元纲优诏称善赐欢素琴 (第 8b 页)
 (峰之下可三亩水极清洁石鼓/山有灵鹅嵓谓鹅飞于此山)右军舍宅为观初名
 全真馆又改金真宫(旧傅右军舍/读书为观)宋齐间 褚伯玉

 此山 (第 2a 页)
(伯玉
居此山三十馀年后游南霍山复归谓弟/子曰吾从去十旬当逝及期而终年八十六史)
 (言齐高帝迎之辞疾敕于剡 (第 2a 页)
白石/山立太平馆居之与旧经少异)沈约有金庭馆碑

 唐先天间遣女道士投简金庭观见许承瓢遂持以
 进(真诰曰上虞吴昙得许承一瓢赠 伯玉
(第 2b 页)
伯/玉
巳授弟子朱僧受历代宝之可受一斛)张说题
 金庭观诗(女珠道在岂难求海变须教鬓不秋/他日洞天三十六碧桃 (第 2b 页)
  字处深钱塘人善清言初顾欢著三名论以正四

  本之失尚书刘澄临川王常侍宋广之并立论难
  与之往复而广之才理尤精诣(以南史顾/欢传修)
  褚伯玉
  字元璩钱塘人高祖含始平太守父逿征虏参军
  伯玉少有隐操寡嗜欲往郯居瀑布山三十馀年
  隔绝人物 (第 10b 页)
 (士闻之而咸奋又足以贻万世奸宄之永戒者也虽/然是邦之内或今或古抑有遗美可以为风化之补)
 (者乎先生曰昔者范子安不受蒲轮之召命 褚伯玉/
优林泉而自娱或追谥而褒其莭或立馆以安其居)
 (孙钟色养而孝行感天成缅庐墓而紫芝显符或致/司命之降顾 (第 13b 页)
张良七世孙曰睦字选公为后汉蜀郡太守始居吴郡
吴郡张氏皆其后也(右六/) 褚伯玉
字元璩钱塘人也少有隐操遂往剡居瀑布山
在山三十馀年隔绝人物王僧达为吴郡苦礼致之停
郡信宿才交数言而退 …… (第 27a 页)
薜萝若已窥烟液临沧洲矣昔丘丹答韦应物诗云还
褚伯玉
入馆忝州人谓此也(右七/)
晋颜含以孝友闻自西平县侯拜侍中除吴郡太守王
导问含曰卿今莅名郡政将何先答 (第 27b 页)
记所谓霍林洞天是也唐武后时司/马炼师于此修炼后驾鹤仙去遂赐名鹤林三山)
(志沛国王元甫吴郡邓伯元盐官 褚伯玉
皆于此/修白霞丹景之法杜光庭以为第一洞天白玉蟾)
(云此山周环九十九峰名著者三十六最胜者四/十八名山 …… (第 43a 页)
 ︹寺观︺建善寺(在霞浦县东门外华峰下南齐永明元/年建有松风绣谷二亭东皋涅槃台诸)

(胜)栖林寺(在福鼎县西五里晋天福二年建又昭/明寺在县西八里梁大通元年昭明太)
(子建/本朝乾隆二/年拓建十八年修)白云寺(在福鼎县南太姥山/巅一名摩霄庵上有)
(顶天石摩尼宫慧明塔塔后有岩镌天/下第一山五字寺外岩洞诸胜甚多)龟山寺(在/福)
(安县西八十里闽坑岭唐开成/中建宋朱子与杨复讲学处)支提寺(在宁德县/北九十里)
(支提山吴越钱氏建明永乐间赐藏经为海/内第一禅林又有小支提寺唐咸通九年建)三峰
  寺(在寿宁县治西一/里宋淳化初建)鹤林宫(在宁德县北霍童山/下相传为 褚伯玉
修)
(真之所世谓之鹤林洞天/有桃花洲午日岩诸胜)
 ︹名宦︺︹五代︺︹周︺许光大(为长溪沿海都巡检 (第 55b 页)
 (姑苏城上丨丨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又乌夜/啼诗黄云城边丨欲丨归飞哑哑枝上啼)巢栖(后汉书申屠蟠/传昔人之隐丨)
 (丨茹薇注/犹巢父也)云栖(南史 褚伯玉
少有隐操灭景丨丨抗高木食黄/滔忆庐山旧游诗平生为客老胜境失丨丨)(第 61b 页)
(迥多风所致薛据诗南/登丨丨丨极目大海空)瀑布山(南史 褚伯玉
(第 46a 页)
伯玉
吴郡钱唐人/少有隐操年十八往剡居丨丨丨)
(性耐寒暑时人比之王仲都在山三十馀年隔绝人物王僧达为/吴郡 (第 46a 页)
 (沧诗一庭杨柳春光/暖三径丨丨晚翠深)茑萝(见上薛逢诗林峦当户丨/丨暗桑柘绕村姜芋肥)丝萝(见上白/敏中息)

(夫人不言赋势异丨丨徒新婚而非偶华如桃李虽结子而无言/温庭筠诗莫莫复莫莫丨丨缘涧壑朱子诗愿生乔木阴夤缘若)
(丨/丨)薜萝(晋书谢安传论禠丨丨而袭朱组去衡泌而践丹墀南史/宗测传量腹而进松术度形而衣丨丨刘蜕山书猿鸣不)
(过丨丨以其有蔓蔓者必组物物未能过其组必自碍其心宋之/问仙萼亭应制诗睿藻光岩穴宸襟洽丨丨杜甫诗洞口经春长)
(丨丨卢纶诗丨丨枯有影岩壑冻无声李绅诗山城小阁临青嶂/红树莲宫接丨丨贾岛诗一路白云里飞泉洒丨丨李山甫诗溪)
(风满袖吹骚雅岩/瀑无时滴丨丨)荔萝(齐书 褚伯玉
传谈/讨芝桂借访丨丨)纤萝(陈书蔡景历传眇/眇丨丨凭乔松以)
(自耸蠢蠢轻蚋托骖尾而远骛海赋轻尘不飞 (第 45a 页)
丨丨钩绳将/设求嘉木于五岭取殊材于九折)恢能(陈子昂赵氏碣/颂大人感生尧)
(禹丨/丨)养能(苏颋授 褚璆侍御史
制丨丨/见其盘错临事杜于脂韦)尤能(李峤为第十舅让殿/中监表必取丨丨秀)
(杰方为御府之臣无使五/技 …… (第 17a 页)
刍牧宏羊擢于贾竖卫青奋于)
(奴仆日磾出于降虏斯亦/曩时版筑丨丨之丨矣)版筑朋(见/上)松石朋(南史 褚伯玉
传此/子索然惟朋松石)
邪朋(唐书陈子昂传尚德行者/无凶险务公正者丨丨丨)左右朋(宋史礼志打毬丨丨 (第 30a 页)
 (与缫皆九寸剡上疏下不/剡象地方丨丨象天圆)走剡(南史张彪传及侯景将宋子仙攻/下东扬州复为子仙所知后去子)
 (仙还入若邪义举征子仙不捷仍丨向丨又刘宰/送王去非之官山阴诗溪流西丨丨夜雪曾访戴)往剡(南史 褚伯/玉
传年十)
 (八父为之昏妇入前门 (第 43b 页)
伯玉/
从后门出遂丨丨居瀑布山)磨剡(唐书礼乐志肃宗时山东人魏/延陵得律一因中官李辅国献)
 (之云太常诸乐 (第 43b 页)
 骛(苏颋授 褚璆侍御史
制/丨丨轾轺且持严简)遐骛(上官仪为殿中监请致仕表姬骏/长驱奉玄池之广宴姒龙丨丨陪)
 (乐野之/宣 (第 34a 页)
其地建丨赐名景星)金庭观(名胜志金庭山天台/华顶之东门也晋王)
(羲之家于此有书楼墨池遗迹南/齐道士 褚伯玉
建丨丨丨乃其宅)天柱观(名胜志大涤山在杭州/府馀杭县西南两旁崖)
(石委曲夹道中一石若柱倒悬唐弘道元 (第 15a 页)
 (丨丨李白诗归飞海路远丨丨天霜寒杜/甫诗清秋幕府井梧寒丨丨江城蜡炬残)信宿(诗公归不复于女/丨丨南史 褚伯玉)
 (
传王僧达为吴郡苦礼致之 (第 1a 页)
伯玉
不得已停郡丨丨才交数言而/退应玚报庞惠恭书萧艾之歌发于丨丨子衿之思起于嗣音张) (第 1a 页)
(史 褚伯玉
传灭景云栖不事王侯抗高丨丨有年载矣山海经灵/山有赤蛇在木上名曰蠕蛇丨丨乃贤诗脱身窜匿来孟溪丨丨)
( (第 5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