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政書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大中七/年七月)
第一千八百九十唐四證堂碑(李商隐撰正书无姓/名大中七年十一月)
第一千八百九十一唐司徒 薛平 碑(李宗闵撰柳/公权正书)
第一千八百九十二唐观音院记(段成式撰柳/公权正书)
第一千八百九十三唐起 (第 9b 页)
第一千八百九十唐四證堂碑(李商隐撰正书无姓/名大中七年十一月)
第一千八百九十一唐司徒 薛平 碑(李宗闵撰柳/公权正书)
第一千八百九十二唐观音院记(段成式撰柳/公权正书)
第一千八百九十三唐起 (第 9b 页)
跋尾二十(唐/) (五代/)
唐义阳郡王苻璘碑
唐赠太尉王智兴碑
唐丞相崔群碑
唐何进滔德政碑
唐李听碑
唐赠太师崔倕碑
唐相国李凉公碑
唐牛僧孺碑
唐太子太傅刘沔碑唐醉吟先生传并墓志
唐赠太尉李固言碑
唐吏部尚书高元裕碑
唐赠 司徒薛平 碑 …… (第 1b 页)
唐赠太尉李固言碑
右唐李固言碑按新唐史列传云固言自河东节度使
以疾为太子少师迁东都留守宣宗即位还右仆射后
以太子太傅分司东都卒以碑考之其初为东都留守
九月即以本官分司而史不书宣宗时为仆射再迁检
校司徒东都留守而史亦不书其卒也史云年七十八
而碑云年七十六亦当以碑为正 唐吏部尚书高元裕碑
右唐高元裕碑据旧史元裕列传及此碑皆云元裕祖
名甝而新史宰相世系表独作彪盖误
唐司徒 薛平 碑
右 (第 7b 页)
唐薛平 碑据唐史列传平为平卢军节度使就迁检
校右仆射封 (第 7b 页)
魏国公 宝历初入朝拜检校司空为河中
节度使进检校司徒更封韩以碑考之自平卢拜仆射
进封韩国公敬宗即位拜检校司空 (第 7b 页)
宝历元年朝京师
换仆射户部尚书踰月复为检校司空河中节度使而
文宗即位就加检校司徒盖未尝封于魏而敬宗时入
朝所拜官史亦不载皆其阙误也碑言平罢滑台为金
吾尝见二神人自天执节临庭中呼曰 薛平 还汝旧节
公俯伏拜受及再为滑台以为当之矣复为平卢乃验
焉其事甚怪而唐史无之岂非妄欤
唐起居郎 (第 8a 页)
唐义阳郡王苻璘碑
唐赠太尉王智兴碑
唐丞相崔群碑
唐何进滔德政碑
唐李听碑
唐赠太师崔倕碑
唐相国李凉公碑
唐牛僧孺碑
唐太子太傅刘沔碑
唐赠太尉李固言碑
唐吏部尚书高元裕碑
唐赠 司徒薛平 碑 …… (第 1b 页)
唐赠太尉李固言碑
右唐李固言碑按新唐史列传云固言自河东节度使
以疾为太子少师迁东都留守宣宗即位还右仆射后
以太子太傅分司东都卒以碑考之其初为东都留守
九月即以本官分司而史不书宣宗时为仆射再迁检
校司徒东都留守而史亦不书其卒也史云年七十八
而碑云年七十六亦当以碑为正
右唐高元裕碑据旧史元裕列传及此碑皆云元裕祖
名甝而新史宰相世系表独作彪盖误
唐司徒 薛平 碑
右 (第 7b 页)
唐薛平 碑据唐史列传平为平卢军节度使就迁检
校右仆射封 (第 7b 页)
魏国公 宝历初入朝拜检校司空为河中
节度使进检校司徒更封韩以碑考之自平卢拜仆射
进封韩国公敬宗即位拜检校司空 (第 7b 页)
宝历元年朝京师
换仆射户部尚书踰月复为检校司空河中节度使而
文宗即位就加检校司徒盖未尝封于魏而敬宗时入
朝所拜官史亦不载皆其阙误也碑言平罢滑台为金
吾尝见二神人自天执节临庭中呼曰 薛平 还汝旧节
公俯伏拜受及再为滑台以为当之矣复为平卢乃验
焉其事甚怪而唐史无之岂非妄欤
唐起居郎 (第 8a 页)
世不毁馀五庙亲尽而毁)
(四时祭于庙除诸寝园不除衣冠之游其后或废或兴/至于王莽汉武故事曰帝见形谓陵令 薛平 曰吾虽失)
(势犹为女君奈何令吏卒上吾陵上磨刀剑乎自今已/后可禁之平顿首谢因不见往问陵旁果有方石可以 (第 9a 页)
(四时祭于庙除诸寝园不除衣冠之游其后或废或兴/至于王莽汉武故事曰帝见形谓陵令 薛平 曰吾虽失)
(势犹为女君奈何令吏卒上吾陵上磨刀剑乎自今已/后可禁之平顿首谢因不见往问陵旁果有方石可以 (第 9a 页)
胜者也(克亦/胜也)可不为深戒哉
二年先是卢龙节度使刘总弃官为僧以卢龙归朝廷
奏分所属为三道以幽涿营为一道(涿音/斲)请除张弘靖
为节度使平蓟妫檀为一道(妫音/撝)请除 薛平 为节度使
瀛莫为一道请除卢士玫为观察使(玫音/枚)弘靖先在河
东以宽简得众总与之邻境闻其风望以燕人桀 (第 5a 页)
二年先是卢龙节度使刘总弃官为僧以卢龙归朝廷
奏分所属为三道以幽涿营为一道(涿音/斲)请除张弘靖
为节度使平蓟妫檀为一道(妫音/撝)请除 薛平 为节度使
瀛莫为一道请除卢士玫为观察使(玫音/枚)弘靖先在河
东以宽简得众总与之邻境闻其风望以燕人桀 (第 5a 页)
缗入湖陵复有黄水从黄沟
分流经乘氏入县境故魏无黄济阳有黄济阳曹也唐都长安黄
河不闻有决溢之患唐书惟载 薛平 为郑滑节度使河溢瓠子东
泛滑平按求故道请于魏慱节度田弘正以地易疏导处还壖地
七百顷于河南此外无纪盖河 (第 10a 页)
分流经乘氏入县境故魏无黄济阳有黄济阳曹也唐都长安黄
河不闻有决溢之患唐书惟载 薛平 为郑滑节度使河溢瓠子东
泛滑平按求故道请于魏慱节度田弘正以地易疏导处还壖地
七百顷于河南此外无纪盖河 (第 10a 页)
(不踰年境/内称治)阎敬之(丹阳郡太守永王璘反进至当/涂敬之将兵拒之及璘战于伊)
(娄埭/死之) 薛平 宝(元和中润州刺史敦风俗守法度人/甚安之理身澰薄常衣一绿𫀆十馀)
(年不易赐朱/服乃易去)窦易直( (第 39b 页)
(娄埭/死之) 薛平 宝(元和中润州刺史敦风俗守法度人/甚安之理身澰薄常衣一绿𫀆十馀)
(年不易赐朱/服乃易去)窦易直( (第 39b 页)
弼墓(在虞乡县西南五老原西北之元俊冈颜真/卿撰碑/按通志良弼为岭南浙东两道节)
(度使其祖父兄弟冢皆/在五老原多名人碑记) 薛平 墓(在万泉县西南北/薛村有碑记又县)
(界乌苏村有薛尚书/墓碑文剥落不可辨)张嘉贞墓(在猗氏县城外西 (第 54b 页)
(度使其祖父兄弟冢皆/在五老原多名人碑记) 薛平 墓(在万泉县西南北/薛村有碑记又县)
(界乌苏村有薛尚书/墓碑文剥落不可辨)张嘉贞墓(在猗氏县城外西 (第 54b 页)
府既没士二十/馀人刲股以祭)崔宏礼(博陵人穆宗时为天平军/节度使累以破贼功加检)
(校尚书/左仆射) 薛平(龙门人穆宗时诏分淄青齐登莱五/州为平卢军徙平为节度使王庭凑)
(闱棣州诏平出援平遣将率兵往救因馈饷不足/众溃平悉帑资募卒掩贼降馀党引谋乱者二十)
(人斩堂皇下胁从者皆纵还田里威镇一方在镇/六年徭役均平宝历初入朝民障路愿留数日得)
(出) 令狐楚(宜州人敬宗时为天平军节度使始郓/帅每至以州钱二百万入私藏楚独辞)
(不受又毁李师古园槛僭制者 (第 30b 页)
(校尚书/左仆射) 薛平(龙门人穆宗时诏分淄青齐登莱五/州为平卢军徙平为节度使王庭凑)
(闱棣州诏平出援平遣将率兵往救因馈饷不足/众溃平悉帑资募卒掩贼降馀党引谋乱者二十)
(人斩堂皇下胁从者皆纵还田里威镇一方在镇/六年徭役均平宝历初入朝民障路愿留数日得)
(出) 令狐楚(宜州人敬宗时为天平军节度使始郓/帅每至以州钱二百万入私藏楚独辞)
(不受又毁李师古园槛僭制者 (第 30b 页)
滋(朝山人宪宗时为义成节度使滑用武地东有/淄青北魏博滋严备而推诚信务在怀来李师)
(道田李安畏服之居/七年百姓立祠祝祭) 薛平(龙门人宪宗时为郑滑/莭度使始河溢瓠子东)
(泛滑距城才二里所平按求故道出黎阳西南因/命其佐裴宏泰往请魏博节度使田宏正宏正许)
(之乃籍民田所当者易以他地疏道三十里以/酾水悍还壖田七百顷于河南自是滑人无患) 吕
元膺(东平人宪宗时拜东都留守东都有李师道/留邸兵与山棚谋窃发事觉元膺擒破之始)
(盗发都人震 (第 32a 页)
(道田李安畏服之居/七年百姓立祠祝祭) 薛平(龙门人宪宗时为郑滑/莭度使始河溢瓠子东)
(泛滑距城才二里所平按求故道出黎阳西南因/命其佐裴宏泰往请魏博节度使田宏正宏正许)
(之乃籍民田所当者易以他地疏道三十里以/酾水悍还壖田七百顷于河南自是滑人无患) 吕
元膺(东平人宪宗时拜东都留守东都有李师道/留邸兵与山棚谋窃发事觉元膺擒破之始)
(盗发都人震 (第 32a 页)
龙洞(在浚县东/二里许)古黄河(旧河东经延津县北又东/经故胙城县北其北岸则)
(新乡汲县又东北至浚县西南其南岸则滑县北/曰黎阳津南曰白马津书孔传河至于大伾而北)
(行黄度尚书说导河南至华阴折而东行至大伾/折而北行所谓千里而一曲也汉贾让言决黎阳)
(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河西薄大山东薄金堤势/不能远泛溢水经注河水东至酸枣县西濮水东)
(出焉又东北通谓之延津又东径燕县故城北有/济水自北来注之又东淇水入焉又东径遮害亭)
(南又东右径滑台城又东北过黎阳县南河水自/津东北径凉城县又东北为长寿津唐元和八年)
(以河溢侵滑州羊马城之半滑州 薛平 魏博田宏/正徵役万人于黎阳界开古黄河道十四里经黎)
(阳山东会于故渎名曰新河乾宁三年河圯于滑/州朱全 (第 41b 页)
(新乡汲县又东北至浚县西南其南岸则滑县北/曰黎阳津南曰白马津书孔传河至于大伾而北)
(行黄度尚书说导河南至华阴折而东行至大伾/折而北行所谓千里而一曲也汉贾让言决黎阳)
(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河西薄大山东薄金堤势/不能远泛溢水经注河水东至酸枣县西濮水东)
(出焉又东北通谓之延津又东径燕县故城北有/济水自北来注之又东淇水入焉又东径遮害亭)
(南又东右径滑台城又东北过黎阳县南河水自/津东北径凉城县又东北为长寿津唐元和八年)
(以河溢侵滑州羊马城之半滑州 薛平 魏博田宏/正徵役万人于黎阳界开古黄河道十四里经黎)
(阳山东会于故渎名曰新河乾宁三年河圯于滑/州朱全 (第 41b 页)
洳之处)雄田(番禺杂记交阯之地最为膏腴旧有/君长曰雄王其佐曰雄侯其地曰丨)
(丨/)壖田(眷明退朝录 薛平 为郑滑节度使始河溢瓠子东泛滑距/城二里许平按求故道出黎阳西南因往请魏傅节度使)
(田弘正正许之乃籍民 (第 54b 页)
(丨/)壖田(眷明退朝录 薛平 为郑滑节度使始河溢瓠子东泛滑距/城二里许平按求故道出黎阳西南因往请魏傅节度使)
(田弘正正许之乃籍民 (第 54b 页)
(见丨丨殿帝曰比諌官多朋党欲黜其尤者绛曰此非陛下意必/憸人以此营误上心又李吉甫传吉甫请任 薛平
为节度使以重)
(兵控邢洺因图上河北险要所在帝张于丨丨门壁每议河北事/必指吉甫曰朕日按图信如卿料矣洛 (第 59b 页)
(兵控邢洺因图上河北险要所在帝张于丨丨门壁每议河北事/必指吉甫曰朕日按图信如卿料矣洛 (第 59b 页)
(约枳园寺刹下石记晋琅琊王邵造枳园精舍虽房殿丨丨/而琼刹未树吴儆题祝圣寺诗囊钵罄锱铢栋宇视丨丨)训整
(唐书李光弼传光弼用兵谋定而后战能以少覆众治师丨丨天/下服其威名元稹授 薛平 郑滑节度使制自司禁旅为我爪牙丨)
(丨警巡能/宣其力) (第 16b 页)
(唐书李光弼传光弼用兵谋定而后战能以少覆众治师丨丨天/下服其威名元稹授 薛平 郑滑节度使制自司禁旅为我爪牙丨)
(丨警巡能/宣其力) (第 16b 页)
增宵溃(左传邓师大败鄾人丨丨又绕角之役晋将遁矣析公曰/楚师轻窕易震荡也若多鼓钧声以夜军之楚师必遁晋)
(人从之楚师丨丨晋书刘波传保大定功戢兵静乱故使负鳞横/海之鲸僣位滔天之寇望云旗而丨丨睹太阳而雾散旧唐书 薛)
(平 传棣州为贼所窘朝廷乃委平以偏师援棣州平即遣将李叔/佐救之居数月刺史王魏馈给稍簿兵士怨怒叔佐不能戢丨丨 (第 61a 页)
(人从之楚师丨丨晋书刘波传保大定功戢兵静乱故使负鳞横/海之鲸僣位滔天之寇望云旗而丨丨睹太阳而雾散旧唐书 薛)
(平 传棣州为贼所窘朝廷乃委平以偏师援棣州平即遣将李叔/佐救之居数月刺史王魏馈给稍簿兵士怨怒叔佐不能戢丨丨 (第 61a 页)
何耶弘武曰臣妻丨丨此其所属不敢违以讽帝用后/言也帝笑不罪左思蜀都赋丨丨生其方风谣尚其勇)水悍(唐书 薛平)
( 传河溢瓠子东泛滑平按求故道疏/道二十里以酾丨丨自是滑人无恙)专悍(唐书刘贞亮传初东川/节度使李康为刘 (第 70b 页)
( 传河溢瓠子东泛滑平按求故道疏/道二十里以酾丨丨自是滑人无恙)专悍(唐书刘贞亮传初东川/节度使李康为刘 (第 7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