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政書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登有莘之墟以观师曰少长有礼其可用也故一战
而霸则诗书礼乐之效也伯主且然况王者之选将
命帅乎
蕙田案军将命卿以下注及正义甚明 薛平
仲则云军将命卿说者以为天地四时六官
之六卿今考六官中特司马掌兵馀卿无与
虽田役军旅之 (第 50b 页)
而霸则诗书礼乐之效也伯主且然况王者之选将
命帅乎
蕙田案军将命卿以下注及正义甚明 薛平
之六卿今考六官中特司马掌兵馀卿无与
虽田役军旅之 (第 50b 页)
(林传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閒殊然其归一也)又少也颜延之庭诰文选书务一不尚烦密何
承天答颜永嘉书窃愿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韵纯也易系辞天下之动贞夫一老子道德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又均也唐书 薛平 传兵铠完砺徭赋均一 又诚也中庸 (第 2a 页)
承天答颜永嘉书窃愿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韵纯也易系辞天下之动贞夫一老子道德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又均也唐书 薛平 传兵铠完砺徭赋均一 又诚也中庸 (第 2a 页)
岁
魏晋南北朝河之利害不可得闻唐自长寿以来
时有溢决见之于史而无大变迁故不志河渠阎
百诗云其说有二一程子曰汉火德多水灾唐土
德少河患一宋敏求曰唐河朔地天宝后久属藩
臣纵有河事不闻朝廷故一部唐书所载者仅滑
帅 薛平 萧仿二事耳(唐会要云元和八年河溢瓠子泛滑州州帅 (第 150b 页)
薛平 按故道出黎)
(阳西南遣使请于魏帅田弘正共发卒凿古河十四里经黎阳山东会于故渎名曰新河唐书萧仿) …… (第 150b 页)
也而愚更有说焉河
灾羡溢首尾亘千里之外非一方可治当四分五
裂之际尔诈我虞唯魏滑同患故田弘正从 薛平
之请协力共治否则动多掣肘纵有溢决亦迁城
邑以避之而已此河功所以罕纪也据史所书谓 (第 151a 页)
魏晋南北朝河之利害不可得闻唐自长寿以来
时有溢决见之于史而无大变迁故不志河渠阎
百诗云其说有二一程子曰汉火德多水灾唐土
德少河患一宋敏求曰唐河朔地天宝后久属藩
臣纵有河事不闻朝廷故一部唐书所载者仅滑
帅 薛平 萧仿二事耳(唐会要云元和八年河溢瓠子泛滑州州帅 (第 150b 页)
薛平 按故道出黎)
(阳西南遣使请于魏帅田弘正共发卒凿古河十四里经黎阳山东会于故渎名曰新河唐书萧仿) …… (第 150b 页)
也而愚更有说焉河
灾羡溢首尾亘千里之外非一方可治当四分五
裂之际尔诈我虞唯魏滑同患故田弘正从 薛平
之请协力共治否则动多掣肘纵有溢决亦迁城
邑以避之而已此河功所以罕纪也据史所书谓 (第 151a 页)
十 (十四) 五 询 一 四 (九) 四 八
恂 (百六)洵 (九九)逡 (五五)
(郑固碑逡丨退让汉书项籍传丨巡而不敢进千旬反至隽疏于 薛平 彭传赞平当逡丨有耻读曰)
(巡二说已不同隶释谓此盖用史记秦纪逡巡遁逃语读如本字今因汉注姑载于此)遵 (第 51a 页)
恂 (百六)洵 (九九)逡 (五五)
(郑固碑逡丨退让汉书项籍传丨巡而不敢进千旬反至隽疏于 薛平 彭传赞平当逡丨有耻读曰)
(巡二说已不同隶释谓此盖用史记秦纪逡巡遁逃语读如本字今因汉注姑载于此)遵 (第 51a 页)
(汉书律历志黄帝使泠纶音伦或作
伶伦)后(汉书王莽传后俭隆约师古曰后退也字从彳千旬反)遁(汉书隽疏于 薛平 彭传赞平当逡遁有耻
遁读与巡同)遁(汉书项籍传赞遁巡而不敢进千旬反)循(汉书萭章传逡循甚惧读曰巡) (第 12a 页)
伶伦)后(汉书王莽传后俭隆约师古曰后退也字从彳千旬反)遁(汉书隽疏于 薛平 彭传赞平当逡遁有耻
遁读与巡同)遁(汉书项籍传赞遁巡而不敢进千旬反)循(汉书萭章传逡循甚惧读曰巡) (第 12a 页)
说有二一程子曰汉火德多水灾唐土德少河患一
宋敏求曰唐河朔地天宝后久属藩臣纵有河事不
闻朝廷故一部唐书仅载者 薛平 为郑滑节度使河
决瓠子一事耳(又裴耀卿传为济州刺史萧仿传/为义成军节度使皆有治河事)金
有河渠则 (第 28b 页)
宋敏求曰唐河朔地天宝后久属藩臣纵有河事不
闻朝廷故一部唐书仅载者 薛平 为郑滑节度使河
决瓠子一事耳(又裴耀卿传为济州刺史萧仿传/为义成军节度使皆有治河事)金
有河渠则 (第 28b 页)
清德颂(齐/州)平卢军 节度使薛平
纪绩颂(淄/州)城门楼颂(淄/州)
谥文宣王追封兖公等诏(李澜书/淄州)启母碑(杨烱文以下/并出西京 …… (第 26a 页)
佛顶心陁罗尼经(王奂之书一本牛/僧孺分书润州)复禹庙衮冕记(马/稹)
(书元和五/年越州)禹庙祈雨诗 (薛平 等唱/和越州)法华山寺诗二十韵
(李绅作/越州)十哲赞(越/州)馀姚县休光寺真法师行业赞(洪元/慎书 …… (第 31a 页)
右颜真卿
唐魏博等州节度使何进滔德政碑(北/京)西明寺宣公律
院碣(京兆/府)升元先生刘从政碑(京兆/府)柳尊师墓志(京兆/府)
太清宫钟铭(京兆/府)相国魏谟先庙碑(京兆/府)太子太保李
听碑(京兆/府)武宗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京兆/府)岭
南节度使韦元贯碑(京兆/府)西平郡王李晟碑(京兆/府)淮南
监军韦元素碑(京兆/府)西明寺古本金刚经(京兆/府)大达法
师端甫碑(京兆/府)少保牛僧孺碑(京兆/府)临淮普光王寺主
碑(京兆/府)将作监韦文恪墓志(京兆/府)太子少保魏谟碑(凤/翔)
(府/)散骑常侍致仕薛苹碑(河中/府)山南西道节度使王起
碑(耀/州)商于新驿记(商/州)司徒致仕太傅韩国公 薛平 碑(绛/州)
吏部尚书高元裕碑(西/京)检校吏部尚书赠太师崔陲碑
(西/京)检校户部尚书兼太子宾客高 …… (第 41a 页)
右魏华
左散骑常侍致仕李众碑(西/京)赠吏部尚书李公碑(西/京)宁
武节度大使赠司徒韩充碑(西/京)歙州刺史卢瑗碑(未/详)赵
公拜墓碑(西/京)唐济亭记(未/详)商州刺史高承简碑(未/详)太子
宾客吕元膺碑(未/详) 薛平 增修家庙碑(未/详)
右裴潾
卢国公程知节碑(京兆/府)忍辱禅师塔铭(京兆/府)阿弥陀经 (第 44b 页)
谥文宣王追封兖公等诏(李澜书/淄州)启母碑(杨烱文以下/并出西京 …… (第 26a 页)
佛顶心陁罗尼经(王奂之书一本牛/僧孺分书润州)复禹庙衮冕记(马/稹)
(书元和五/年越州)禹庙祈雨诗 (薛平 等唱/和越州)法华山寺诗二十韵
(李绅作/越州)十哲赞(越/州)馀姚县休光寺真法师行业赞(洪元/慎书 …… (第 31a 页)
右颜真卿
唐魏博等州节度使何进滔德政碑(北/京)西明寺宣公律
院碣(京兆/府)升元先生刘从政碑(京兆/府)柳尊师墓志(京兆/府)
太清宫钟铭(京兆/府)相国魏谟先庙碑(京兆/府)太子太保李
听碑(京兆/府)武宗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京兆/府)岭
南节度使韦元贯碑(京兆/府)西平郡王李晟碑(京兆/府)淮南
监军韦元素碑(京兆/府)西明寺古本金刚经(京兆/府)大达法
师端甫碑(京兆/府)少保牛僧孺碑(京兆/府)临淮普光王寺主
碑(京兆/府)将作监韦文恪墓志(京兆/府)太子少保魏谟碑(凤/翔)
(府/)散骑常侍致仕薛苹碑(河中/府)山南西道节度使王起
碑(耀/州)商于新驿记(商/州)司徒致仕太傅韩国公 薛平 碑(绛/州)
吏部尚书高元裕碑(西/京)检校吏部尚书赠太师崔陲碑
(西/京)检校户部尚书兼太子宾客高 …… (第 41a 页)
右魏华
左散骑常侍致仕李众碑(西/京)赠吏部尚书李公碑(西/京)宁
武节度大使赠司徒韩充碑(西/京)歙州刺史卢瑗碑(未/详)赵
公拜墓碑(西/京)唐济亭记(未/详)商州刺史高承简碑(未/详)太子
宾客吕元膺碑(未/详) 薛平 增修家庙碑(未/详)
右裴潾
卢国公程知节碑(京兆/府)忍辱禅师塔铭(京兆/府)阿弥陀经 (第 44b 页)
都团练使
刘 悟初为潞州牙将长庆初昭义节度使
刘从谏悟子代为节度使
李 祐长庆初丰州刺史
郭 钊长庆初河中尹领晋绛慈隰节度使
刘承偕长庆中潞泽监军
裴 敞长庆中潞泽幕府
李 愿长庆中河中晋绛节度使
贾直言长庆中历泽潞判官昭义军幕府行军司马
李师晦长庆中潞泽幕府
徐 晦长庆中晋州 刺史
薛 平 敬宗宝历元年河中绛隰节度观察等使
李文悦宝历元年丰州刺史天德军防御使
王 沛宝历元年河东节度使
薛廷 (第 57a 页)
刘 悟初为潞州牙将长庆初昭义节度使
刘从谏悟子代为节度使
李 祐长庆初丰州刺史
郭 钊长庆初河中尹领晋绛慈隰节度使
刘承偕长庆中潞泽监军
裴 敞长庆中潞泽幕府
李 愿长庆中河中晋绛节度使
贾直言长庆中历泽潞判官昭义军幕府行军司马
李师晦长庆中潞泽幕府
徐 晦长庆中晋州 刺史
薛 平 敬宗宝历元年河中绛隰节度观察等使
李文悦宝历元年丰州刺史天德军防御使
王 沛宝历元年河东节度使
薛廷 (第 57a 页)
史雄卫州刺史坚洺州刺史承嗣诱雄乱不从遣客
刺杀之初嵩好蹴鞠隐士刘纲劝曰为乐甚众何必
乘危邀晷刻欢嵩悦图其形坐右 薛平 字坦途嵩子年十二为磁州刺史父丧军吏以故
事胁知留务伪许之已而让㟧夕以丧归累授右卫
将军宿卫三十年 (第 28a 页)
刺杀之初嵩好蹴鞠隐士刘纲劝曰为乐甚众何必
乘危邀晷刻欢嵩悦图其形坐右 薛平 字坦途嵩子年十二为磁州刺史父丧军吏以故
事胁知留务伪许之已而让㟧夕以丧归累授右卫
将军宿卫三十年 (第 28a 页)
(长一丈/凡十四)七月戊午河水赤三日四年绛州虸蚄害稼
(五行/志)
文宗太和元年夏河中旱秋河东虸蚄害稼(同上/)冬十
一月丙寅河中 薛平 奏虞乡县有白虎入灵峰观(旧/书)
四年秋七月太原饥(五行/志)八月太原柳公绰奏云代
蔚三州山谷间 (第 53a 页)
(五行/志)
文宗太和元年夏河中旱秋河东虸蚄害稼(同上/)冬十
一月丙寅河中 薛平 奏虞乡县有白虎入灵峰观(旧/书)
四年秋七月太原饥(五行/志)八月太原柳公绰奏云代
蔚三州山谷间 (第 53a 页)
万泉县
上古篯铿墓相传在文村有碑剥落
汉太尉皇甫嵩墓相传在皇甫村
孝子董永墓相传在上孝村有碑剥落
唐河中绛隰 节度使薛平 墓在县北薛村有碑记
薛尚书墓在乌苏村碑文剥落其可辨者曰大唐故
尚书汾阳县君薛公墓 (第 51a 页)
上古篯铿墓相传在文村有碑剥落
汉太尉皇甫嵩墓相传在皇甫村
孝子董永墓相传在上孝村有碑剥落
唐河中绛隰 节度使薛平 墓在县北薛村有碑记
薛尚书墓在乌苏村碑文剥落其可辨者曰大唐故
尚书汾阳县君薛公墓 (第 51a 页)
百馀区归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大
秦穆护祅僧二千馀人毁招提兰若四万馀区(曰考异/ 会要)
(元和二年 薛平 奏请赐中条山兰若额为大和寺盖官/赐额者为寺私造者为招提兰若杜牧所谓山台野邑)
(是/也)收良田数千万 (第 18a 页)
秦穆护祅僧二千馀人毁招提兰若四万馀区(曰考异/ 会要)
(元和二年 薛平 奏请赐中条山兰若额为大和寺盖官/赐额者为寺私造者为招提兰若杜牧所谓山台野邑)
(是/也)收良田数千万 (第 18a 页)
魏慱归朝(田弘正/)
唐宪宗元和七年秋八月戊戌魏博节度使田季安薨
初季安娶洺州刺史元谊女生子怀谏为节度副使牙
内兵马使田兴庭玠之子也有勇力颇读书性恭逊季
安淫虐兴数规谏军中赖之季安以为收众心出为临
清镇将欲杀之兴阳为风痹炙灼满身乃得免季安病
风杀戮无度军政废乱夫人元氏召诸将立怀谏为副
大使知军务时年十一迁季安于别寝月馀而薨召田
兴为步射都知兵马使辛亥以左龙武大将军 薛平 为
郑滑节度使欲以控制魏博上与宰相议魏博事李吉
甫请兴兵讨之李绛以为魏博不必用兵当自归朝廷
吉甫盛陈 …… (第 23a 页)
之请内印出付史官上曰如此似出朕
志非所欲也弗许 三月戊子以华州刺史马总为郓
曹濮等州节度使己丑以义成 节度使薛平 为平卢节
度淄青齐登莱等州观察使以淄青四面行营供军 …… (第 92a 页)
亥卒于定州之境 初刘总奏分所属
为三道以幽涿营为一道请除张弘靖为节度使平蓟
妫澶为一道请除平卢节度使 薛平 为节度使瀛莫为
一道请除权知京兆尹卢士玫为观察使弘靖先在河
东以宽简得众总与之邻境闻其风望以燕人桀骜 …… (第 97b 页)
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十一月辛酉淄青 节度使薛平
奏突将马廷崟作乱伏诛时幽镇兵攻棣州平遣大将
李叔佐将兵救之刺史王稷供馈稍薄军士怨怒宵溃推
廷崟为主行 (第 104b 页)
唐宪宗元和七年秋八月戊戌魏博节度使田季安薨
初季安娶洺州刺史元谊女生子怀谏为节度副使牙
内兵马使田兴庭玠之子也有勇力颇读书性恭逊季
安淫虐兴数规谏军中赖之季安以为收众心出为临
清镇将欲杀之兴阳为风痹炙灼满身乃得免季安病
风杀戮无度军政废乱
大使知军务时年十一迁季安于别寝月馀而薨召田
兴为步射都知兵马使辛亥以左龙武大将军 薛平 为
郑滑节度使欲以控制魏博上与宰相议魏博事李吉
甫请兴兵讨之李绛以为魏博不必用兵当自归朝廷
吉甫盛陈 …… (第 23a 页)
之请内印出付史官上曰如此似出朕
志非所欲也弗许 三月戊子以华州刺史马总为郓
曹濮等州节度使己丑以义成 节度使薛平 为平卢节
度淄青齐登莱等州观察使以淄青四面行营供军 …… (第 92a 页)
亥卒于定州之境 初刘总奏分所属
为三道以幽涿营为一道请除张弘靖为节度使平蓟
妫澶为一道请除平卢节度使 薛平 为节度使瀛莫为
一道请除权知京兆尹卢士玫为观察使弘靖先在河
东以宽简得众总与之邻境闻其风望以燕人桀骜 …… (第 97b 页)
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十一月辛酉淄青 节度使薛平
奏突将马廷崟作乱伏诛时幽镇兵攻棣州平遣大将
李叔佐将兵救之刺史王稷供馈稍薄军士怨怒宵溃推
廷崟为主行 (第 104b 页)
奏乞弃官为僧诏从之总奏分所属为三道以幽涿
营为一道平蓟妫檀为一道请除张弘靖 薛平 为节
度使瀛莫为一道请除卢士玫为观察使(弘靖先在/河东以宽)
(简得众总以燕人桀骜日久故举弘靖以 (第 44a 页)
营为一道平蓟妫檀为一道请除张弘靖 薛平 为节
度使瀛莫为一道请除卢士玫为观察使(弘靖先在/河东以宽)
(简得众总以燕人桀骜日久故举弘靖以 (第 4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