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詩類
易類
經解類
孟子類
小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史評類
傳記類
政書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兵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華嚴部類
洞神部
 罪也

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
 赵同 赵括
皆晋大夫之三命者也赵朔晋侯之婿朔
 死而同括之弟婴乱其室同括不请于君而放之齐
 于是朔之室诉于晋侯曰 (第 12a 页)
 杀厉以厚其家灭栾氏则民威矣起瑕原韩魏之后
 而赏立之则民怀矣所谓原者原大夫赵衰也即以
 左氏所载考之阳氏之先处父固党于赵氏而 赵括
 
赵同之难栾氏实为戎首故赵婴齐曰我在故栾氏 (第 36a 页)
 夫参特嬖人尔一闻其谋即舍己以从不护前不求

 胜不妒能所以能光辅楚庄而上与子文比烈也
听而无上众谁适从
 陆粲曰杜云听彘子赵同 赵括
按同括有言在楚师
 北辕之后此时未也且伍参独言先縠不仁何尝及
 同括乎盖谓林父之将令不行军众欲禀听进 …… (第 5b 页)
 姊也贾服先儒皆以为成公女故杜从之史记又称
 屠岸贾有宠灵公此时为司寇追论赵盾弑君之事
 杀赵朔赵同 赵括
而灭其族按成二年传鞍之战栾
 书将下军则于时朔已死矣同括为庄姬所谮至此
 年见杀赵朔不得与同括俱死也 (第 33a 页)
易世而后以纳币见于此经则寿亦贤矣向非策书则
事之茫然无可稽者岂止是耶
 又问成八年经书晋杀其大夫赵同 赵括
传曰为赵
 庄姬谮也庄姬本赵盾子朔之妻而盾弟赵婴通之
 前五年婴兄赵同 (第 15a 页)
赵括
恶婴之通庄姬也而放婴于
 齐庄姬憾焉至是庄姬谮于晋景公谓同括将为乱
 栾却为证因讨同括而杀之其子朔之 …… (第 15a 页)
 畜于公宫将以其田与祁奚用韩厥言遂立武而反

 其田此左氏文也若史记晋世家又谓晋景公三年
 大夫屠岸贾讨弑灵公之贼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
 赵同 赵括
赵婴齐皆灭其族赵朔妻者成公姊也匿
 公宫生遗腹子武将并杀之有公孙杵臼者匿孤儿
 山中至十五年晋景公疾 …… (第 15b 页)
 此则从左传与抑亦从史记与

左氏所记晋策书也史记小说家文也策书以经为主
不大乖舛而小说家文则春秋战国间人多造为街谈
巷语稗官经裔以述时事因之有屠岸贾公孙杵臼诸
说此在司马谈作史记时并未之入而迁始入之盖以
迁承父官至太初元年始受史记至天汉三年而即有
李陵之祸仓卒成书故凡史记中其说多有矛盾处则
皆谈创而迁改之非实录也如此事则决当从古传不
当从史记且决当从史记之诸侯年表不当从史记之
赵世家予初亦极喜赵世家文且极喜屠岸贾治弑灵

公之贼族灭赵氏此可谓国法之最快者无如其记事
乖谬并不可信如云景三年攻下宫则春秋夫子所记
在成八年是年为晋景公之一十七年非三年也一谬
也云杀赵朔赵同 赵括
赵婴齐则前二年鞍之战栾书
代朔将下军以朔死故也至是已六年而朔犹得与同
括并杀二谬也又云赵朔妻为成公姊 (第 16b 页)
庄子亦不许/惟韩献子谓桓子恐彘子以偏师陷子为元帅而师不)
(用命失属亡师为罪已重不如进也时楚师亦欲还 晋/赵括
赵同从彘子以战遂大败 林父为元帅不能止)
(诸帅之从楚师林父既知无及于郑矣诸帅又皆信然/其策先縠若 (第 18a 页)
为其嫌于自媒也纳币而书宋公使之非礼也胡氏/曰公孙寿卿也纳币使卿非礼也纳币大夫之事也)
晋杀其大夫赵同 赵括(赵朔晋侯之婿也其季父曰婴/朔死而乱其室赵庄姬赵同赵)
(括怒戮而放之婴曰我在故栾氏不作我亡吾二昆必/忧弗听庄姬怒谮之于君曰同与括将为乱君问诸栾)
(氏却氏对曰固闻之君于是杀同括谮同括为人臣内/不能正家外专权自恣固足以来其 而杀其身然称)
(国以杀而不去其官以晋侯信谮而/杀无罪罪累上也见晋之无政刑矣)
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赐公命(周简王初即位三年思/有维固诸侯之心故使)
(召伯来赐公命非礼也一人之私恩 (第 13a 页)
纳币使卿非礼也纳币大夫之事也)
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赵朔晋侯之婿也其季父曰婴/朔死而乱其室赵庄姬赵同 赵)
(括
怒戮而放之婴曰我在故栾氏不作我亡吾二昆必/忧弗听庄姬怒谮之于君曰同与括将为乱君问诸栾)
(氏却氏对曰 (第 13a 页)
 原(僖二十四年赵衰生原同屏括楼婴杜注原屏楼/三子之邑 臣谨按原即周襄所赐邑详周地路)
  (史曰炎帝臣屏翳封屏国 赵括
采邑当在其处又/今隰州永和县南十里有楼山城后周置归化县)
  (隋开皇十八年改曰楼山大业初废武德初复 (第 14a 页)
 宋为失轻重之义矣

晋杀其大夫赵同 赵括
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赐公命
 二传曰锡非也然赐亦锡也变锡而为赐死生异辞
 故也然则文元年来锡公命知其为 (第 11b 页)
(辅周室母废王命今郑不率寡君使群臣问诸郑岂敢/辱候人先榖以为谄使 赵括
从而更之曰行人失词寡)
(君使群臣迁大国之迹于郑曰无避敌群臣无所逃命/楚子又使求成于晋晋人许之盟有日 (第 17a 页)
作侵于传晋栾书救/郑与楚师遇 绕角楚师还)
(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师救蔡禦诸/桑隧赵同 赵括
欲战请于武子武子将许之知庄子范)
(文子韩献子谏乃遂还于是军帅之欲战者众或谓武/子曰子之佐十一人其不 …… (第 10b 页)
(大昏也故经悉/书之以为后戒)晋杀其大夫越同 赵括(传晋赵婴通于/赵庄姬五年原)
(屏放诸齐今年庄姬为赵婴之亡谮于晋侯曰同括将/为乱栾郤为徵六月晋讨赵同赵括 谨案晋侯听谗)
(二大夫故称国以杀而不去其官同括为大夫不能闲/有家以致生乱又不能防闲庄姬使其谮得行以杀身)
(丧家失以知御/人之道故书名)
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赐公命(赐公榖/并作锡)
(书天子则以加赐当从左氏而临江刘氏曰或言锡命/或言赐命锡 (第 13b 页)
传晋赵婴通于/赵庄姬五年原)
(屏放诸齐今年庄姬为赵婴之亡谮于晋侯曰同括将/为乱栾郤为徵六月晋讨赵同 赵括
谨案晋侯听谗)
(二大夫故称国以杀而不去其官同括为大夫不能闲/有家以致生乱又不能防闲庄姬使其谮得行以 (第 13b 页)
 君死国灭齐桓公封之卫国忘亡

 如字又都回切追貊如论语之言蛮貊
   江汉
淮夷来求
 来求之求如左宣十二年晋大夫 赵括
赵同云率师
 以来唯敌是求 (第 18b 页)
 宣九年冬陈杀其大夫泄冶 十三年冬晋杀其大
  夫先縠 十四年春卫杀其大夫孔达 十五年
  夏王札子杀召伯毛伯
 成八年夏晋杀其大夫赵同 赵括 
十五年秋宋杀
  其大夫山 十六年夏楚杀其大夫公子侧 十
  七年冬晋杀其大夫却锜却犨却至 十八年春 (第 6a 页)
 望非礼也
秋楚公子婴齐帅师伐郑

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把伯救郑
八月戊辰同盟于马陵公至自会
吴入州来
冬大雩
卫孙林父出奔晋
八年春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
晋栾书帅师侵蔡
公孙婴齐如莒

宋公使华元来聘
夏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
 纳币非逆女可比故公孙寿称使礼也
晋杀其大夫赵同 赵括
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赐公命
冬十月癸卯杞叔姬卒
晋侯使士燮来聘
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人邾人伐郯 (第 9b 页)
   知有王也书归之于齐则晋之罪不待贬而著
   矣
晋栾书帅师侵蔡公孙婴齐如莒
宋公使华元来聘
夏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晋杀其大夫赵同 赵括
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赐公命 (第 12b 页)
良以此也故邲之败虽是彘子之罪然荀林父亦有
不是处观彘子以中军佐先济林父不得已而从之此
彘子之罪又使 赵括
更行人之辞是以恶言以激楚之
怒亦彘子之罪不设备而为楚所乘三者虽彘子之罪
然荀林父乃元帅至于魏锜赵旃以 …… (第 2b 页)
   栾书侵蔡侵楚侵沈获沈子揖(八年/)
栾书为政用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之谋三人者皆晋

国之望也任其计谋所向有功桑隧之役欲与楚战能
用其谋全师以归此是用知范韩之第一次也侵蔡侵
楚获楚大夫申骊侵沈获沈子揖亦用其谋有功而归
是用知范韩之第二次也夫三子晋国之望一时之名
大夫书能屈身用三子之谋自以为从善矣三子亦以
其谋策之见用自以为得行其言就事迹上论之固是
如此然深考之则不然大抵为政有大体为国有大势
所谓用贤不在一谋一策之是用所谓贤亦不在一谋

一策之见用皆须于大体大势上用之看得晋景公因
鞍之战一胜遂至于骄其实君心都未曾正政事荒废
而大体大势皆不曾整顿当时赵同 赵括
亦是一个世
臣故家罪未至死晋侯因赵姬之谮以杀之遂大失晋
国之情内之大体已失之矣外之夺鲁汶阳之田复归 (第 10b 页)
 女之不得其所亦多矣贤伯姬而录之非谓其得所
 与不得所也男女人道之本也内女贤而详录之以
 示人道也
晋杀其大夫赵同 赵括
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赐公命 (第 47b 页)
 之为政者知戒夫与夺之不常而不以义权之则必
 有执过遂非之患矣
晋栾书帅师侵蔡公孙婴齐如莒宋公使华元来聘夏
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晋杀其大夫赵同 赵括
秋七月
天子使召伯来锡公命冬十月癸卯把叔姬卒
晋侯使士燮来聘 (第 10a 页)
丧者何用知其以丧娶也纳币不书以公子遂之
如齐纳币为丧娶故亦知宋公孙寿来纳币之为丧娶
也晋杀其大夫赵同 赵括
称国以杀大夫者罪累上也
赵同 (第 6b 页)
赵括
之累上奈何赵朔者晋侯之婿也其季父曰
婴朔死而乱其室赵同 (第 6b 页)
赵括
怒戮而放之婴曰我在故
栾氏不作我亡吾二昆必忧弗听赵姬怒谮之于君曰
同与括将为乱君问诸栾氏郤氏对曰固闻 …… (第 6b 页)
杀赵同 赵括
然则赵同 (第 7a 页)
赵括
之罪奈何赵同 (第 7a 页)
赵括
之为
人臣也内不正其亲外专戮以干其君足以杀其身而
已矣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赐公命曷为或言锡命或
言赐命 (第 7a 页)
 皆以为录伯姬失之矣

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
 赵婴通于赵庄姬赵同 赵括
放之于齐庄姬谮之同
 括将为乱晋侯杀之称国以杀杀无罪也
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赐公命冬十月癸卯杞叔姬卒 (第 6a 页)
  宣十一年冬十月楚人杀陈夏徵舒(为入/陈月)
  宣十三年冬晋杀其大夫先縠
  宣十四年春卫杀其大夫孔达
  成八年夏晋杀其大夫赵同 赵括
  
成十五年秋八月宋杀其大夫山(承葬宋/公月)
  成十七年十有二月晋杀其大夫郤锜郤犨郤至(承日/食月) (第 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