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經解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目錄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不害为以实之道。既求而弃之则虚文之甚耳。伏愿 殿下一一采用。以尽诚实之道焉。抑臣等之所忧者有之。前日 沈悦
之劄。出于当事者深忧熟筹之馀。凿凿可用。大臣回 启。除药价一事外悉请施行。而黄签所 批。不用者殆半。 (第 96L 页)
   挽诗[金鍌]
   挽诗[权涛]
   挽诗[李元圭]
   挽诗[卢峻命]
   挽诗[郑太和]
   挽诗 沈悦
   挽诗[南以雄]
   挽诗[李植]
   挽诗[全命龙]
   挽诗[李德圭]
   挽诗
公退故园。讵能澄一路。惟幸拜三尊。入室薰馀馥。开襟佩格言。俄惊风拔木。谁使薄夫敦。(郑太和)
挽诗 沈悦
莲花榜上久联名。浮世荣枯各饱经。岭外音书恒断绝。梦中颜貌不分明。方歆宿德为蓍蔡。遽见朝廷失老成。 (第 140L 页)
乡路阻脩违一哭。题词叵耐泪沾缨。 (沈悦)
挽诗[南以雄]
悬车归卧洛江浔。名擅三尊世共钦。岭外当年师道在。南州今日寿星沈。流风可使敦浇俗。遗 (第 140L 页)
取考香室祝文。腾录于 虞主。首书庙号。次书生时尊号。次书大行后所上徽号矣。厥后 天朝赐谥出来改题时。 沈悦
书之。而亦未知当书有明赐谥四字。只仿前题。添书昭敬二字于 宣祖之下。盖用祝文 太祖康献大王之例也。此 (第 167H 页)
。惟事苟且。乃谓失其欢心则生事国家。殊不知为国之体守正而已。守正不挠。事理为顺。未必因此生事也。今以 沈悦
缄答而见之。用馀杂物之多。尚此如山。则当初派定之滥。又何可言。 殿下于此。不以为过。而顾乃移其怒于言 (第 359H 页)
二李及宋同宿。二十三日。午饭梧木。夕抵开城府。留守洪艮翁公来访。二十四月。中火金郊。夕至平山。观察使 沈悦
来话。二十五日。中火安城。遂安郡守李庆千来见。宿龙泉。载宁郡守柳希发,所江佥使闵仁佶,康翎县监曹浩, (第 289L 页)
岁青钱选。节旄雄藩黑首荣。报 国忘躯毕精力。酬劳命德宠孤卿。经年二竖沈沈在。江汉春风哭粉旌。
挽词 沈悦(南坡)
同朝又有同庚分。鹣▣深情矢不谖。西北昔年偕按节。画图遗迹最惊魂。人间大梦君先觉。病里残骸我独存。 (第 531L 页)
   备局启
   备局启
   备局启(十二月初七日○升平府院君金瑬,领中枢府事李圣朮,判中枢府事 沈悦。
联名劄论金尚宪事。启下备局。)
   备局启
   备局启(同月十三日)
 议
   清将问 王世子
并为行会于左相处。以倖万一何如。
备局启(十二月初七日○升平府院君金瑬,领中枢府事李圣朮,判中枢府事 沈悦。
联名劄论金尚宪事。启下备局。)
金尚宪等。入送之事。极为惨酷。而迫胁到底。有此前所未有之举。臣等更无 (第 348H 页)
年倾。台星遽陨人休痛。周箓无疆相卜明。
挽章[领议政 沈 悦
风仪峻整量休休。儒雅明时第一流。律已规模惟朴直。传家清白是箕裘。连姻 王室心犹小。正位台司德益优 (第 413L 页)
   狼城。寄沈德显。用前韵。(光世)
   到德乡。得沈德显寄和重字韵。
   旅怀
   赠别南坡令公 (沈悦)
   秋蝉(月课)
   归燕
   江心镜
   次中兴寺僧轴中韵(丙午年西征录)
   纳清亭
。天寒夜正迟。江湖为客日。京洛未归时。细酌浮生老。狂歌世道危。青灯照不寐。孤戍角声悲。
赠别南坡令公 (沈悦)
我滞安能久。君行只暂先。羁情本多感。别怅更相牵。雪尽湖西路。春生汉北天。飞言蝇过耳。一笑唤杯传。 (第 137L 页)
百家皆贯穿。近世大家数。舍之畴为先。于世质已亡。四顾踽踽焉。谁欤定子文。子文应久传。
挽章[户曹判书 沈悦
浮世真逆旅。人生草头露。抚尸一长恸。难禁泪如雨。缅怀先世事。胶漆深情固。各保岁寒心。升沈随所遇。 (第 311L 页)
   伸冤疏[一](甲午)
   伸冤疏[二](乙未)
   八条疏(丁酉)
   六条疏
   请减荐天鹅疏(代湖西方伯 沈悦
作)
   请从祀延平李先生疏
   乞觐母劄子(癸卯)
琴易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书
   上西厓柳
拙之言。而俯采其万一则 国家幸甚。 宗社幸甚。臣无任战兢屏营席藁待罪之至。
请减荐天鹅疏(代湖西方伯 沈悦
作) (第 56H 页)
府使 沈悦,
前县监沈悰,前翊赞赵玲,前县监李劼,前县监尹耆献,持平姜秀峻,县监鱼梦龙,前郡守申景禧,监察申景祉, (第 70L 页)
目今年少武弁。全不知之。不知某人之可合某邑也。 上曰。公论所推者及目前可取之人。差送可也。户判 沈悦
追入。公顾谓 (第 465H 页)
沈悦
曰。该曹禀定之事。陈达可也。 (第 465H 页)
沈悦
再拜于 榻前曰。减损之事。小臣不敢独当。 上曰。岂可独当。与大臣相议为之。悦曰。以海路所闻。诏使近当 …… (第 465H 页)
而不处突乎。自此宫中遂多温突。而其人之弊极矣。今闻新 阙内温突甚多云。若以板木代铺。庶可减省其弊。此 沈悦
之言也。 上曰。定为四十二突。而未成婚诸 王子亦有给之者。且阙内之突。与闾阎不同。铺土甚厚。故用木颇 …… (第 470L 页)
馀若以牟米代捧。则其惠可言哉。今年所减。至于四斗。而又以牟米代捧。且除其馀。则民之蒙惠极矣。以此问于 沈悦。
则可以周旋支用云矣。 上曰。山城今已往见云耶。公曰。观其形势。极为奇险。且多畓有水。其形胜可作行都云 …… (第 473H 页)
都监逃军役之可矣。 上曰。逃军不可赦。罚役可也。公曰。罚役贷粮数千石则可毕。而户曹无谷。不能贷出矣。 沈悦
曰。设令粮多。以八百罚军。势不可始役。况且经费荡竭。百官之料。仅仅给之。虽数百石粮。何能办㦲。限今年 (第 478H 页)
分 朝陪往宰臣韩俊谦及 沈悦,
崔瓘皆老病之人。此甚可虑。侍讲院官员。亦须 招见。谕以保护之意幸甚。鸣吉曰。胡书回答事。须速定夺。措 (第 492H 页)
。涵之子。曰监察大俶,曰文科正大脩,曰文科郡守大儆,曰大俨,曰佥正大称,曰县监大佑。县令金滋,右议政 沈悦。
公内外孙行也。曰长曾,曰文科都事好曾,曰文科观察使省曾,曰 (第 486L 页)
。曰大脩。文科某官。曰大儆。文科某官。曰大俨。某官。曰大称。某官。曰大佑。某官。女适县令金滋,判中枢 沈悦。
曾玄以下甚众。详在家谱。公之墓在杨州车踰岭内洞之山负壬向丙。二夫人葬皆同原。其铭曰。
经讥世卿。为非 (第 233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