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政書類
史鈔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目錄類
職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唐元和制策

志揔集类三卷元稹独孤郁白居易(崇文目同) 元和元年
四月丙午策试制举之士稹郁居易及萧俛 沈传师

(稹拜左拾遗即日献教本书数月间上封事六七) 志别集刘蕡策一卷
(大和二年) (第 22a 页)
 刘觊庾安礼敬播为修史学士(修撰则蒋乂伸阶柳冕沈既济童处厚独孤郁沈传师令狐峘张荐韩愈李)

 翱裴休王彦威(直馆则柳芳吴兢 沈传师
蒋系)归崇敬史馆修撰兼集贤殿校理修国史仪注 

唐中书内省

通鉴贞观元年闰三月壬申命五品以上更直( (第 34a 页)
年阅新作指南车记里
鼓车于麟德殿十三年二月诏六军使创修麟德殿之
右廊上御麟德殿对翰林学士张仲素段文昌 沈传师
杜元颖(文宗开成三年十一月庚午于麟德殿召学士柳公权丁居晦对授居晦中丞)开成四
年正月御麟德殿对入朝贺 (第 2b 页)
 修撰 蒋乂伸偕韩愈李翱张荐高钺独孤郁韦处

 厚裴休王彦威
 直馆 吴竞柳芳 沈传师
蒋系韦处厚
 韦述任史官二十年蒋乂居史职二十年蒋氏三世
 修史张荐在史馆二十年刘子玄领国史三十年
六 …… (第 24a 页)
里而继成汉书陈寿处私家而专精国志玄宗国
史张说在本镇兼修代宗编年令狐自外郡奏上今史
官修宪宗实录望勒 沈传师
就湖南修毕送史馆与诸
史官参详闻奏大和六年七月史馆修撰王彦威等四
人并命 杨汉公苏涤裴休(故事不过三 (第 26a 页)
后)长庆元年八月十日记(元稹又云院密通银台每旦开门使)
 勘契开锁院中有急命即铃索自摇(钱徽为学士加 承旨沈传师
为学士穆宗欲命为承旨辞日学士院长)
(参天子密议次为宰相自知必不能大中间杜审权韦澳裴谂令狐绹为学士承 (第 15b 页)
曰唐次乃以
吾为昏主何自谕如此次卒章武帝明哲嫉恶尤恶人
朋比倾陷尝阅书禁中得次所上书三篇览而善之谓 学士沈传师
曰唐次所集辨谤之书实君人者时宜观
览朕思古书中多有 (第 12a 页)
史学以
类广之 传师
奉诏与令狐楚杜元颖等分功修续广为 (第 12a 页)
元年四月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元稹韦惇独孤郁白/居易曹景伯韦庆复)
(崔绾罗让薛存庆韦珩李/蟠元修萧俛 沈传师
及第)达于吏理可使从政科(陈岵/及第)
二年四月贤良方正直言极諌科(牛僧孺皇甫湜李宗/闵李正封吉弘宗 (第 18a 页)
   宋米芾评书
葛洪天台之观飞白为大字之冠古今第一欧阳询道
林之寺寒俭无精神柳公权国清寺大小不相称费尽
筋骨裴休率意写牌乃有真趣不陷丑怪真字甚易惟

有体难谓不如画笇匀其势活也
唐官告在世为褚陆徐峤之体殊有不俗者开元以来
缘明皇字体肥俗始有徐浩以合时君所好经生字亦
自此肥开元以前古气无复有矣
唐人以徐浩比僧虔甚失当浩大小一伦犹吏楷也僧
虔萧子云传钟法与子敬无异大小各有分不一伦徐
浩为颜真卿辟客书韵自张颠血脉来教颜大字促令
小小字展令大非古也

欧虞褚柳颜皆一笔书也安排费工岂能垂世李邕脱
子敬体之纤浓徐浩晚年力过更无气骨皆不如作郎
官时婺州碑也董孝子不空皆晚年恶札全无妍媚此
自有识者知之 沈传师
变格自有超世真趣徐不及也
御史萧诚书太原题名唐人无出其右为司马系南岳
真君观碑极有钟王趣馀皆不及矣( …… (第 24a 页)
   宋米芾续书评
僧智永书虽气骨清健大小相杂如十四五贵胄褊性

方循绳墨忽越规矩褚遂良如熟驭战马举动从人而
别有一种骄色虞世南如学休粮道士神宇虽清而体
气疲苶欧阳询如新瘥病人颜色憔悴举动辛勤柳公
权如深山道士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颜真
卿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特立昂然有
不可犯之色李邕如乍富小民举动屈强礼节生疏徐
浩如蕴德之士动容温厚举止端正敦尚名节体气纯
沈传师
如龙游天表虎踞溪傍神精自若骨法清虚 …… (第 24b 页)
 欧阳通   褚遂良   陆柬之(高正/臣附)

 徐峤之   徐浩    释怀素(怀仁/附)
 柳公权    沈传师   
韩择木
 徐铉(弟锴及李/无惑附)石曼卿   苏子美
 蔡君谟
能品六十六人 附下九人
 唐高宗   (第 28b 页)
   杨纬      张丛
   权审      崔弘裕
   卢潜      卢颖
   崔纾       沈传师
   沈尧章     武儒衡
   武翊黄     皇甫鏄 …… (第 7b 页)
   颖 崔纾
杨纬归厚之侄归厚授纬纬授张丛权审(杜牧樊川/集有权审)
(由水部员外郎授/户部员外郎制词)崔弘裕(刘禹锡外孙宰相世系/表云字道益博陵人)
裕授卢潜卢颖崔纾(郑枃书法流传图/)
    沈传师
(第 65b 页)
沈传师
(第 65b 页)
子言
苏州吴人治春秋工书有楷法贞元末
举进士复登制科授太子校书郎召入翰林为学士穆
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宝历中 (第 65b 页)
拜尚书右丞吏部侍郎

(唐书本传/) 传师
正行书皆至妙品(墨池编/)
唐黄陵庙碑世以其书为重近人以完本售至数万谓 (第 66a 页)
传师
此书特谨重有法(广川书跋/)
岳麓山寺有四绝堂谓 (第 66a 页)
沈传师
裴休笔札宋之问杜甫
篇章(祝穆方舆胜览/)
   沈尧章
沈尧章传师侄 (第 66a 页)
唐沈传师
墓志太和九年权璩撰沈尧 …… (第 66a 页)
   韩梓材(施宿会稓/志作杍材)
韩梓材字利用元稹观察浙东幕府皆知名士梓材其

一也笔迹希颜鲁公 沈传师
而加遒丽(墨池编/)
唐禹穴碑韩梓材书(同上/)
   羊士谔
羊士谔(柳宗元杨评事/集序云泰山人) …… (第 74b 页)
   宇文鼎
宇文鼎字周重(按唐书文鼎宪宗时为御史中丞见王/璠传文宗时为华州刺史见卢弘正传)
御史中丞邈子(唐书宰相世系表/)

唐蒙泉诗 沈传师
撰宇文鼎书(墨池编/)
   元锡
元锡字君贶河南人淄王傅(唐书宰相世系表/)
衢州徐偃王庙碑昌黎韩 …… (第 83b 页)
   李铣
李铣赵郡人美原丞涣子(唐书宰相世系表/)
唐安邑县新亭记元和元年刘师老撰李铣正书(金石/录)
   陈曾
陈曾(宪宗/时人)柳州罗池庙碑 沈传师
书桂管观察使试太
常寺协律郎陈曾篆额(韩文考异/) (第 84b 页)
   邵篪
邵篪字仲恭丹阳人官至直龙图阁知苏州工正行字
体清劲(书史会要/)
邵仲恭字秀有馀而老不足(姑溪集/)
邵仲恭从学于鲁公(蔡/京)教仲恭学 沈传师
遂自名家(铁/围)
(山丛谈/) …… (第 22a 页)
   蔡京
蔡京字元长兴化仙游人登熙宁三年进士第徽宗时
拜尚书左丞右仆射元祐群臣贬窜略尽犹未惬意命
等其罪状首以司马光目曰奸党刻石文德殿门又自
书为大碑遍颁郡国大观中拜太师政和二年封鲁国

(宋史本传/)
鲁公始同文正公受笔法于君谟既登第调钱塘尉时
东坡公适倅钱塘因相与学徐季海当是时神庙喜治
书故熙丰士大夫多尚徐会稽也未几弃去学 沈传师
及元祐末又厌 (第 30a 页)
传师
而从欧阳率更由是字势豪健痛
快沉著迨绍圣间天下号能书无出鲁公之右者其后
又厌率更乃深法二王晚每叹右军 (第 30a 页)
 跋米芾墨迹后
米芾书在宋四家中特为雄秀史称其沉著飞翥得王
献之笔意或云芾始学颜书已而宗李邕又弃而学
传师
数数改业遂成名家今世 (第 12b 页)
沈传师
书绝少其与米
之优劣无可考要以得法于献之为确论也朱熹曰米
老理会得字故所论皆实是朱子盖亦心折之其为书 (第 12b 页)
  唐李绅书乐毅论
   唐柳宗元般舟和尚碑
   唐柳宗元弥陀和尚碑
   唐刘禹锡崔群碑
    唐沈传师
黄陵庙碑 (第 5b 页)
    唐沈传师
书罗池庙碑
    (第 6a 页)
唐沈传师
游道林岳麓寺诗
    (第 6a 页)
唐沈传师
柳州井铭
    (第 6a 页)
唐沈传师
出塞诗帖
   唐皇甫镈昭懿公主碑
   唐张弘靖魏博田绪遗爱碑
   唐崔从书崔能神道碑
   唐 …… (第 6a 页)
   唐刘禹锡崔群碑
右唐崔群碑裴晋公撰刘禹锡书字画讹缺处多其可
考者群为武宁军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而唐史夲传
作兵部其自荆南节度使召拜检校左仆射太常卿遂
为吏部尚书以卒而传但云召拜吏部尚书而已皆当
以碑为正群在宪宗朝号称贤相是时皇甫镈方有宠
群力排其奸然宪宗竟逐群而相镈何邪(金石录/)

    唐沈传师
黄陵庙碑
右黄陵庙碑韩愈撰 (第 70a 页)
沈传师
书昌黎集今大行于世而
患夲不真余家所藏最号善夲世多取以为正然时时
得刻石校之犹不胜其舛谬是知刻石之文 (第 70a 页)
可贵也不
独为玩好而已黄陵碑以家夲校之不同者二十馀事
如家夲言降小君为夫人而碑云降小水之类皆当以
碑为正也嘉祐八年十月十八日书(集古录/)
黄陵碑世以其书为重石久缺剥字灭几半矣近人以

其完夲售至数万谓 传师
此书特谨重有法不与他石
并也欧阳永叔尝得其碑谓降小君为夫人据碑为定
其馀犹有可證于书者今考于礼如夫人 …… (第 70b 页)
之矣(广川书跋/)
    唐沈传师
书罗池庙碑
右罗池庙碑唐尚书吏部侍郎韩愈撰中书舍人史馆
(第 71a 页)
沈传师
书碑后题云长庆元年正月建按穆宗实
录长庆二年二月 (第 71a 页)
传师
自尚书兵部郎中翰林学士罢
为中书舍人史馆修撰其九月愈自兵部侍郎迁吏部
碑言柳侯死后三年庙成明年愈为柳 (第 71a 页)
人书罗池事子
厚以元和十四年卒至愈作碑时当是长庆三年考二

君官与此碑亦同但不应在元年正月盖后今传模者
误刻之尔今世传昌黎先生集载此碑文多同惟集夲
以步有新船为陟荔子丹兮蕉黄蕉下加子当以碑为
是而碑云春与猿吟而秋鹤与飞则疑碑之误也嘉祐
八年六月二日书(集古录/)
    唐沈传师
游道林岳麓寺诗
右岳麓寺诗 (第 71b 页)
沈传师
撰并书题云酬唐侍御姚员外而
二人之诗不见不知为何人也独此诗以字画传于世 (第 71b 页)
而诗亦自佳 传师
诗非一体此尤放逸可爱也(集古录/)
长沙之湘西有道林岳麓二寺名刹也 (第 72a 页)
唐沈传师
有道
林诗大字犹掌书于牌藏其寺中常以一小阁贮之米
老元章为微宦时游宦过其下舣舟湘江就寺主僧借
观一夕 (第 72a 页)
张帆携之遁去僧亟讼于官官为遣健步追取
还世以为口实也政和中上命取诗牌而内诸禁中亦
效道林而刻之石遍赐群臣然不若道林旧碑要不失
(铁围山丛谭/)

    唐沈传师
柳州井铭
右唐柳州井铭柳宗元撰 (第 72b 页)
沈传师
书字画颇不工疑后
人伪为然以子厚集夲校之不同者数字此夲为善又
恐工人模刻不甚精好尔更俟识者辨之(金石 (第 72b 页)
录/)
    唐沈传师
出塞诗帖 (第 72b 页)
沈传师
出塞诗鲜于伯机故物见云烟过眼录中按海
岳书评 (第 72b 页)
传师
遗迹有龙游虎踞之势尤精题署真实
录也(清河书画舫/) (第 72b 页)
于字画工拙之间也(宋学士集/)
   宋苏轼书罗池庙迎享送神诗
右东坡书罗池庙迎享送神诗笔意甚佳然较 沈传师
所书碑不同者十数字当以柳碑为正亦得之长吾云
(东里续集/)
   宋苏轼书武昌西山赠邓圣求诗迹 (第 31b 页)
人必其不蹈故常
始可以永其传襄阳米礼部生平无他嗜好独游神心
画始学颜书已而厌其俗闻有李邕法又恶之遂学

传师
自后数改遂成名家麻纸十万散失多矣故知八
法之妙者请于是观焉淳熙丙申暮冬申吕企中书(同/)
(上/) …… (第 19a 页)
   宋米芾墨迹
右米元章跋颜鲁公真迹颜文盖为节度李光颜作者
而今亡矣米称颜柳挑踢用意太过无平淡天成之趣
固宜乃以为后世丑怪恶札之祖其所遗书曰海岳名
言者屡屡言之嘻亦过矣苏东坡尝言书至颜鲁公天
下之能事毕矣苏米皆名家而其言若此何哉苏称米
书为超逸入神而米对神宗訾苏为画字其取舍又各

不同不可知也匏庵苏学而藏米帖谨以是质之(怀麓/)
(堂集/)
   宋米芾草书画山水歌并绝句
米海岳风度高朗神情舒畅故下笔便与人不同或言
其书自 沈传师
来晚学李北海尝观名言书史则其于
古人书未尝不学然每以不及古人为言或曰真者在
前气燄烁人或曰若见真迹惭 …… (第 21a 页)
   宋米芾书迹
右米南宫书七言律绝四首后有毕长史张抡二跋断
为真迹无疑米书与苏黄并价而各不相下大抵苏黄
优于藏蓄而米长于奔放今观此帖则奔放之外有藏
蓄之风焉予所见米书似此绝少评书者当自知之(怀/)

(麓堂集/)
   宋米芾泛海等九帖
范至能说米书初自 沈传师
来后入大令之室此九帖
当时已入秘苑后有元晖跋今在黄轻车家前后具完
尚昔之粘缀也其一帖评唐人始言草法不 …… (第 31a 页)
   金王庭筠帖

米襄学段季展得其刷掠奋迅故作大字悉祖之考诸
右军笔阵实未有是体萧斋丈二盖其鼻祖季展之变
繇是始 沈传师
实为云仍米良有所本矣黄华老人百
一帖评品悉祖宝章故其大字超轶抗衡桷旧阅金帝
实录老人为修撰时坐擅议朝 (第 88a 页)
 右古双钩摹本在承议郎洛阳李熙处翰林学士维
 之孙亦缝有储氏印某借模石
唐僧高闲草书千文
 右楮纸真迹在承议郎李熙处
唐礼部尚书 沈传师
书道林诗
 右在潭州道林寺四绝堂以杉板薄略布粉不盖纹 (第 34a 页)
    鲜于伯机枢所藏
文思博要帝王一部唐类书也天宝十年十二月楷书
臣胡山甫书字极遒丽卷后有史馆山甫印用麻纸列
馆中典掌之人及三校姓名贉卷皆绍圣间人题跋其
后如张元长周美成晁说之薛绍彭及诸人在内有历
下周子然不知何许人也
吴彩鸾书切韵一本字画尤古 沈传师
书积雪山阴马过难残更深夜铁衣寒将军破 (第 16a 页)
了单于阵更把兵书仔细看右御史大夫 沈传师
诗书
寄太府兄侍史
索靖章草月仪帖一短卷有希世小印及永兴节度使

晋武帝真迹宣和御府物有唐人跋
(第 16b 页)
 之跋至甲子岁为茂实府君所购后归槜李项氏
朱巨川诰并跋在孙氏
启南翁所藏予仅得南宋五公手札一卷后有李西涯

 吴匏庵诸公六跋即都玄敬寓意编中所载也
王氏又藏 沈传师
出塞诗一鲜于伯机故物亦见云烟
 过眼录中
柳诚悬小楷度人经真迹后有华山道士鱼又玄跋大
 观宣和小玺赵 (第 9b 页)
嬴得青楼薄倖名又曰觥船一棹百分空十载
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太和
末牧复自侍御史出佐 沈传师
江西宣州幕虽所至辄
游而终无属意咸以非其所好也及闻湖州名郡风物
妍好且多奇色因甘心游之湖州刺史某乙牧 (第 5b 页)
      (月终则进课于/内岁终则考最)    (行/)
      (于/外)     发挥秘奥(苏颋授马怀素秘/书监制自朝趋琐)
  长参密议(唐书 沈传师
传/翰林缺承旨次)    (闼日侍金华事必/讨论言惟润色故)
      (当 (第 56a 页)
传师
穆宗欲/面命辞曰学士)    (可以丨丨丨丨详/覈异同俾微荀勖)
      (院丨丨天子丨/丨次为 (第 56a 页)
   翰林学士承旨
史令狐绹迁翰林学士承旨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

金莲花炬送还院吏望见以为天子来及绹至皆惊 沈传师
为学士翰林缺承旨次当 (第 4b 页)
传师
穆宗欲面命辞
曰学士院长参天子密议次于宰相自知必不能因称
疾出 常澳为承旨与同僚萧寘为宣宗器遇召见询 (第 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