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汉皓” 相关资源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知老兄。更以为如何。愿闻回教。
与柳烨如(晦文○丁巳)
近日天气酷热。省下动止连胜。 汉皓。
生庭常欠宁。自家亦善病。日用伎俩。无以仰尘。未知老兄于事务唯诺之暇。办得坚坐读书之工否。闻际可兄。抱 …… (第 495L 页)
大方之门。令孙来。损惠金玉。远投尘案。奉玩惊喜。不知此物之何以得此也。凭审秋凉。节宣珍卫。仰慰区区。 汉皓
薄质早衰。不学便老。履之而后知之。何足仰浼也。斗洞丈人。奄然观化。吾侪可相吊也。顷于客中。得奉手札。 …… (第 495L 页)
。而寄意若是其勤也。三复春玩。不觉沉痾之祛体。故人一字语。真是千金药也。因审尊府体度万康。何等仰慰。 汉皓。
近日专以养病为务。而文字之工。直待神畅气舒。吟咏三数番而已。但性气褊隘。论辨之际。例不能容人之言。此 (第 497H 页)
物吃耶。 汉皓
空吃了六十年饭。而无一善状。衰病外。有何仰道。前月。郑叔颙不起疾。关系吾党运气。恸惜何言。台闻之亦同 …… (第 515L 页)
不尔思。室是远而之诗。未尝不黯黯而起怀也。日者。转闻兄以关膈症。经了苍黄。虽承于向减之后。追切惊虑。 汉皓。
亲龄益高。喜惧交切。而蒲柳之质。望秋先零。丑差潦倒。堪为朋友之羞。或时寻数之工。出入于四寸之间。而无 …… (第 515L 页)
。其为感颂。当复何如。因此而义理益明。如日中天。庸讵非幸会耶。想同此怀也。
答柳子强(健休○戊辰) 汉皓。
讲服足下之名久矣。岂不欲自通姓名。以奉绪馀。而顾愚陋无似。缩恧而不敢发。不意辱惠长笺。寄 …… (第 515L 页)
意之勤。有在寻常寒暄之外。不知何以得此于足下也。伏审穷律。经履万重。 汉皓。
亲病常在床褥。身亦未老先衰。到今精力消亡。尤觉不学之致也。性命说。皓之意。虽不专从韩说。因此受病则有 …… (第 516H 页)
卧不振。且劫雨弥时。道路险阻。以此病状。万无触冒跋涉之望。遂未免停止。歉恨之极。无以为喻。因窃伏念。 汉皓
晚后觌德。而适会视疾之时。未得留门受业。因遭山梁之恸。而乃若高山景仰之思。则自谓不后于人。人独恨夫前 (第 517H 页)
  

答郑明应(必奎○壬戌)
数舍之地。倾向有素。而昨年之枉。今岁之书。皆为执事者先之。况书中寄意郑重。若以仆为可与有为者。推借期望。太过其分。恐非交之以实际之道也。昔见宋敬一。以为吾兄善于攻病。而今施于皓者。若是相反。抑亦亲疏之有间耶。令人心恧而颜汗也。承书后。岁事向晚。不审此际。经履珍重否。汉皓。自顾无似。百不及人。独以向善慕徒之心。自谓不下于人。以为追随观感。庶几饬身寡过。而汩没尘臼。尚未遂亲胜己资警益之愿。何足道哉。惟望老兄不赐终弃。异时面对。或书存。幸以待敬一者待皓。则皓有以省改。而得列于友朋之末矣。未知老兄。以为如何。
与郑明应(庚午)
前月仰复。计已关听矣。忽又秋殷。瞻仰更切。经履履玆若何。 汉皓。
特地衰落。头须几无黑茎。齿牙几尽摇动。眼益昏精益耗。日究污下。自顾生不善摄。学不知方。理应无怪。而拊 …… (第 518H 页)
披读。所谓别灵芝而悲怅。对丛菊而怀仰。正道此间情况。信乎同人其同心也。因审初冬。经履万重。区区仰慰。 汉皓。
自失先师。无所仿仰。思得朋友切磋之益。而如老兄者。地非不近。而相望而不得合席。古人力量。必不如是矣。 …… (第 518L 页)
。矧审穷律。同堂节宣卫重。亲戚情话之馀。兼有横经问难之益。顾今缺陷世界。有此圆满乐事。则何等健羡也。 汉皓。
傍无师友之益。日沦于颓放之域。少辈之来留书塾者。一时染疥。反成伊阻。此亦好事之魔也。闻与子希兄。有相 …… (第 520H 页)
伏惟旆临绍院。动止清健。远慰区区。 汉皓。
顷日陀阳之会。窃欲进参席末。而方患暑症。未得遂意。歉恨可言。湖上先生啜享疏吁之举。夫孰曰不可。而不幸 …… (第 521H 页)
之尤悔无已时。则其思足下也庸讵有已时耶。未知足下知我之于足下如是。而思有以应副其意否。近间省履何如。 汉皓。
一出半月。历吊后山,川沙,闲坪诸处。长德零落。无所 …… (第 522H 页)
濯清也。就审奉晨经履珍重。何等仰慰。鸰原分离。情或然矣。而东衙日致专城。南殿亦将奉檄。岂非悦贺处耶。 汉皓。
洽满六旬。凡节无异癃老。虽不全废披阅。便成画脂镂冰矣。来书中。进德熟仁等语。此是兄家茶饭说话。故不择 …… (第 523L 页)
。乃吾友书也。遣辞勤渠。寄意深远。恍若亲接雅范。而但所施非人。愧无以当之也。因审经履佳胜。区区慰仰。 汉皓
遽踰六旬。摧颓转甚。无望分寸之跻。羞向故人道也。叔颙之死。吾党若非阳九。斯人岂至斯耶。师门事益无畔岸 …… (第 525H 页)
。又书替。罔有遗阙。此固贤者泛爱敏事之道。而受其赐者。其感戢当如何哉。就审腊寒。经履佳胜。不任慰仰。 汉皓
岁聿垂穷。悲哀交叠。兼以奔迸之苦。心绪无可言。饥荒之忧。大地同然。而观今之人。为此所困。丧其操守。坏 …… (第 525H 页)
我无状者。亦得从游友朋之末。观感切磨。庶几为寡过之归也。何幸何幸。仍审冬令。省下所慎尚尔。奉虑切切。 汉皓。
无形显疾恙。可以随分看读。而事务挠汩。便成悠泛。所以日用。无足为吾兄道也。有所说。谨悉盛意。但所以攻 …… (第 525L 页)
放之工。又以整齐严肃。主一惺惺等语。指示下手之路。苟能真实用力。则即见其效。而所患失之于转眄之间耳。 汉皓
有此病知此药而不服之。故病转沉痼。而今为执事者奉献。幸以收效之馀沥还惠。则切欲依已试之方。而更用力计 …… (第 526H 页)
。○丙子)
两足下联解。诚不偶。岂谓今番俱在孙山外耶。谨问境过神閒。联床对讨。温理旧业否。溯仰无已。 汉皓。
自哭先师。伥伥无所归。将日趍㬥弃。于是乎思近先师所奇爱之人。以资其切磋之益。而又不可易而得。则时一怅 (第 530H 页)
不欲释手也。就审冬令。重堂体候万安。仰慰区区。 汉皓。
窃有所复焉。吾子其听之。皓虽陋劣。乃若所愿。则质耳实耳。是以虽于所尝往来先生长者之前。未敢遽以浮文虚 …… (第 532L 页)
望外惠存。宛带清范。圭复以还。不觉心开目明。仍审腊寒。省馀学履珍胜。课读朱书。日有新得。仰为之敛衽。 汉皓。
阳月晦间。与子希象远上萧寺。通读近思一帙。相观之益。不但文义之闻所未闻。深恨不得与足下共之也。顷作左 …… (第 536H 页)
意耳。
答康敬讷(辛未)
失依之后。益切驰怀。即于便中。奉坼珍墨。恍接雅度。仍审学履佳胜。何等仰慰。 汉皓。
特地衰谢。争得十年气力。些少寻数。前忘后失。便同漏器盛水。只自浩叹。近来侪友。例多悠泛。鲜有笃实下工 …… (第 536H 页)
 丧中禫祭。礼或言无禫。禫固不可无也。若有禫则方在父服。当如何处之。
沙溪答人问曰。禫吉祭也。丧中不可行也。亦不忍于凶时行吉礼之意也。存斋答人问曰。禫本淡淡平安之意。且是导吉之渐。三年内。行之未安。大山答人问曰。不忍于凶时行吉祭。故礼家许其无禫。后贤之论如此。据此则丧中无禫。恐无不可。
答赵弘济(述立○丁丑)
既拜尊庭辱复。继得足下先施。次第奉读。恍若亲聆剧论。稳接懿范。殆不觉山川之悠阻也。即日潦捲凉生。省况益佳胜。何慰如之。 汉皓。
不善将摄。受伤于潦暑。苦不见振。得秋稍苏。有时披读诵念。而掩卷便作别㨾人。渐觉前头日窄。分作无闻之鬼 …… (第 538L 页)
不敢自信而信其师者。非是之谓耶。转示文吉兄。又质诸诸丈。以听其可否。如何。
与崔稚善(孝述○己巳) 汉皓
与先尊丈托契。自少甚不浅。中间阻阔。虽动逾十年。而向仰不少衰。意谓忠善长厚。当求之古人。宜享有遐寿。 (第 540L 页)
  
敬书从曾祖博士公题西溪书堂诗帖后
日。三从侄觉正。以空简一幅及一绝诗授余。泣而言曰。昨年赴咸阳试。晋山朴丈。以此遗侄曰。此诗即君高祖考博士公题我祖考西溪书堂者也。当时与我西溪公游好。诸贤莫不题诗此堂以称美之。妆成一册。以为子孙宝玩之资。不幸此堂失火。墨迹尽入灰烬。更谋于诸贤之子孙。俾书其祖先之诗。犹为得其似也。闻君之大人。是博士公之胄孙。君其以此归白于尊堂。书以付之也。侄谨袖而归。即遭大故。此事已无及。而朴丈之请。终不可孤。愿族父替书高王考此诗以送。又作小叙。以明其委折。何如。余奉玩俛仰。不

胜怆感。使三从弟上舍汉模书之。叙之者 汉皓。
皆博士公从曾孙也。
诚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祝文
  
先祖宜宁君墓所告由文
伏以后孙等之于先祖。世之 …… (第 572H 页)
昭。旋即 赐环。公之所树立。益复震耀于斯世。吾岭此义理未亡之前。公之名当与之终始矣。岂不诚峻伟乎哉。 汉皓
生晚质菲。无所肖似。而独慕仰大小山先生。不后于人。才一登门。未及受业。而山梁遽摧。此为平生之恨。窃欲 (第 577H 页)
因缘公同堂之间。得闻所未闻以自善。而艮岩公又不幸蚤世。惟公岿然独存。晚节益笃。 汉皓
之每趍侍承诲也。不觉窗日之移晷。公尝曰。吾少也。不甚喜讲说。晚始觉其不然。与同门诸丈席及三四同志。䌷 …… (第 577H 页)
(一作推)未定。因公长吟其一首。而遂定。于此可见公之见重于人。而其文眼之高于一世。亦可推知矣。乃若 汉皓
之所慕仰。则又有在焉。人之行。莫贵乎笃于伦常。而公事伯氏。极其友悌之道。贫窭虽甚。有无必共。凡所以奉 …… (第 579H 页)
读鲁连,荆轲等传。盖欲励其气也。往时顺庵翁。有言曰。为学当观时弊。今之世当以伯夷为师。公之意亦尔耶。 汉皓
见识昧陋。文辞荒拙。无以彷佛公万一。昔尝读韩文公董生行樊绍述志。每想慕其行义文章之卓异。今欲仪图公曰 …… (第 580L 页)
 

呜呼。门下诸公。皆以先生事行之记。属之于皓者。以皓亲炙之久。而知德之难。自古已然。岂敢轻易下手。而环顾门内。属托无人。不得已略记平日所睹闻。而神思销落。十不记一。且不欲一毫过实以犯溢美之戒。故不无损真之端。此则有待于门下诸公之更加修润云尔。
立斋郑先生遗事
先生身长不踰中人。而圆额疏眉丰颐。眼如秋水。色似良玉。天资近道。明通而温粹。柔逊而精强。恺悌乐易。端详閒泰。蔼然德器。蚤已浑成。
素性于一切世利澹泊。不事举业。不屑家务。蚤夜书籍之外。无他所好。
聪悟绝伦。于会心文字。过目辄不忘。
少时。颇肆力于文章。六经四书。皆有读数。以至诸子百家。无不口诵心记。
尝看八大家。日看一卷。夜辄成诵。如此尽一帙。 汉皓
问何以能如此。先生曰。穷得作者之意。知其起头结尾。中间排布。则自易成诵。
尝曰。初年有人言多读太史公 …… (第 585L 页)
而月之黑影依旧。以是知其非山河影也。盖思之。阳体纯阴体驳。月之中黑。是阴驳之理也。
尝乘夕步出川边。 汉皓
适侍傍。时落照在东山。因论天地运气曰。上古之时。天地文明之气。先开于西北。尧舜禹之圣。皆起于冀方。如 …… (第 588L 页)
湖上先生。先生谓余曰。朱夫子尝言某得处无多。只在一两句上。学者工夫约处。不外于此。余亦当时略晓其意。 汉皓
问。所谓一两句。是何语。先生曰。如主敬行恕。克己复礼。思无邪。毋不敬之类。是也。
○先生尝见 (第 589L 页)
汉皓
气弱。不能自强。曰。学者工夫。亦随分量力为之。古人有平平存在。略略收拾之语。此语当玩味。如弱马行远路 …… (第 589L 页)
请少节。先生曰。吾不知疲也。 汉皓
五月晦间。自江左归。闻先生寝疾之报。与柳敬甫奔诊。则先生以痰證牵引不能卧。颜色眼精语音。大异于前。而 (第 590H 页)
美之辞。以累公之德云尔。族弟汉普谨撰。
行状[赵承洙]
公初讳汉濯。后改 汉皓。
字子皓。诚斋即不佞之诔以号。而朋侪后生之因以称者也。我东之南。所从来远。盖在罗。以唐使金忠自汝南漂海 …… (第 603H 页)
可辞焉。强抖擞散亡精力。就遗事而略加撰次。抆泪以归之。丰城赵承洙撰。
墓碣铭(并序)[柳致明]
公讳 汉皓。
初讳汉濯。字子皓。姓南氏。诚斋其执友号之也。肇自唐汝南人金忠漂海泊罗之东界。赐今姓。封英阳伯。在丽有 (第 607L 页)
   熊耳山蓍草歌。寄呈姜启好(世訚)
   寄从侄民勋山房
   春日喜林翁暨平窝。联参宗家冠礼宾席。
   有怀诚斋南丈 (汉皓)
   次姜兢庵(世揆)同字
   奉简愁州使君姜令公(世纶)
   移寓述志亭。谒亲墓。
   山
德趾。青衫华岳隽才怀。醮樽旨酒花初动。宾席高谈日欲低。秪有凉凉畴昔感。黄原迢递入望迷。
有怀诚斋南丈 (汉皓)
杜陵花竹硕人庄。白发真襟静里床。卦数已周年德卲。经斋申辟教方良。一瓢剩得前贤乐。醇酒閒排叔世伤。兰 (第 443L 页)
   江南春草绿。奉送金士命(安寿)灵柩。(七首)
   无题(壬午)
   戏作禽言诗
   挽诚斋南丈 (汉皓
○三首)
   咏半月
   好古兄往岁观蓬莱。今春又作东都玉溪之游。归而发诗满筒。辄次之。
  

粥粥复粥粥。切菜声正急。去年水损粟。今年大旱食亦乏。菜食犹胜长顑颔。劝君莫厌藿不糁。
挽诚斋南丈 (汉皓
○三首)
落落疏名利。温温见性灵。同堂光霁满。函席宝花零。造次皆精义。薰陶尚典型。伤心丹灶冷。孤映玉 (第 404L 页)
(持谦)
迷原卜筑计徒然。为访仙区占曲渊。鸟道穷来开水石。洞门深处锁云烟。桃源岂独秦人地。商岭端宜 汉皓
贤。携手共成分华约。春江催棹上滩船。
登凤凰台。次李谪仙韵。
凤凰台上独登游。台下长江衮衮流。兰县旧 (第 295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