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春秋類
書類
別史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地理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術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地交也五当位以节中正以亨故节亨
中孚
虞翻曰讼四之初也此当从四阳二阴之例然遁阴未
 及三而大壮阳已至四故从讼来
豚鱼吉  李鼎祚
曰案坎为孚讼四降初折坎称豚初
 阴升四体巽为鱼中二孚信也
 中孚半聚卦与四阳二阴之例不同原非遁壮所自 (第 13b 页)
 来若本讼则荒唐矣此皆朱氏本义杂卦变也 李鼎

 祚
唐人辑汉魏六朝诸说易家为一书名李氏易解
小过
虞翻曰晋上之三当从四阴二阳临观之例然临阳未
 至三而观 (第 13b 页)
 (䷄大壮䷡/䷅遁䷠)乃当时不立推易名色且其说杂出
 虽未尝言变卦杂卦变于其中致王弼言易推其说
 而不尽合则槩埽弃之而于是辞象变占茫无所据
  唐时李鼎祚
见当时奉敕撰疏遵行弼书急搜虞翻
 蜀才诸所说列之卦首而彼伸此诎阙略未备(虞翻/蜀才)
 (侯果荀爽卢 (第 6b 页)
 之德岂易名哉虽健祇一德而分之有四元始亨通
 利和贞固(见子/夏传)乾元建而健德备焉(四德又以乾元/为首然总名健)
 (德 唐李鼎祚
谓天/为体乾为用非是)此帝王之象也(易解曰三皇五帝/乃圣乃神保合大)
 (和而天下自治成王氏易是曰就 …… (第 2b 页)
 章者以一心奉顺于主也则乾坤文言与文言章次
 皆旧所定何待辅嗣馀见彖下
 在天四德与在人四德相合独贞干或以为信(见何/妥说)
 或以为智(见 李鼎/祚
说)大抵四德不及信以信属土土王
 四季无位故也馀见乾卦辞下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 (第 17a 页)
 位之长今在坎为互震之长则无往非男无往非长
 俨然一丈人矣(陆绩曰丈人圣人也郑玄曰丈人长/人之称若子夏传作大人王者之师)
 (此是伪书而 李鼎祚
遂谓丈人者大人之误妄矣扬/雄太玄众首拟师卦者其赞曰丈人摧挐正取易丈)
 (人之称谁谓古/本非文人也) …… (第 18b 页)
 令亦即此义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坎为法为律而初自复来以震易为坎而师象成此
 出以律也然而非其位也否也否则恐失律虽臧亦
 凶矣(此 李鼎/祚
说)黄钟为律本而位乎坎故坎为律史迁
 作律书以十二律与兵事并言即此义
 按春秋传宣十二年邲之战智庄子 (第 19b 页)
 以之用狱尚有兼利而况噬嗑乎
象曰雷电(雷电似宜作电雷但泰彖宜言地天交而曰/天地交此固易例况彖已明言雷电合矣蔡)
(邕石经本 李鼎祚
易解皆作电雷此必以己意/强正之者程传朱本义皆谓此文有互非是)噬嗑先
王以明罚敇(亦作/敕)(电故明 (第 3a 页)
 (之日为一月二之日为二月也此仍是虞说而何玄/子订詀又补救之谓七日单指姤一月言则才遇姤)
 (而即已复更无理矣若王弼 李鼎祚
郑玄诸说皆以/分卦直日之法相为配衍谓三百六十日分配六十)
 (卦每卦以六日七分为度所云七日者正指坤一 …… (第 2b 页)
 (云外/也)外乾如故而内变为震是内动而外健也一自
 中孚以上巽下兑两中不应者(巽九五兑九/二两刚不应)而乃易
 四柔而为二柔 (李鼎祚
谓四阳二阴非遁则大/壮而不及中孚此推易未全者)是使
 刚中在上者可使下而与二应也(此方是刚中而应/若 (第 10a 页)
 今已失之失则何可行丘颐即高颐谓上车也于往
 也诗于茅于耜是也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象曰十年勿用道大 (李鼎祚/
本作德)悖也
 三当颐之中为上之应而不幸处震极而为艮所逼
 夫颐之中宜有食为上之应则并宜得食而迫于艮 (第 4a 页)
 (蜀才谓此本临卦九二升三六三降二虞翻谓临/三之三而反晋此是推法与朱氏会通卦变不同)
明夷利艰贞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 (李鼎祚
本/无而字)外柔顺以蒙
大难文王以(郑玄荀爽本作似王肃本/作能又文王上有惟字)之利艰贞晦其
明也内难 (第 1b 页)
 (即一宗字而初二三四五上历历/噬遍嗟乎圣经之晦亡一至于此)

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京/房)
(马融郑玄王肃翟子玄虞翻 李鼎祚
本俱作壶又翻解/云兑为口离为大腹大腹有口坎酒在中壶之象也之)
(应历险以与兑/故后说之壶也)匪寇婚媾 (第 8a 页)
 (虞氐易以临初之四为解本义谓/卦自升来三往居四皆推易之法)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彖曰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解利西南往得众也 (李/鼎)
(祚
本此下有/无所往三字)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
也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郑玄读 …… (第 1b 页)
 (乾三乾之九/三上升坤六)虞翻(泰初之上损/下以益上也)诸易皆明言从泰卦
 三画移为上画而名之为损至益卦亦然是以唐后
 诸儒自 李鼎祚(易/解)
后至宋儒朱子本义指定其说(本/义)
 (云损下卦上画之阳益上卦上画之阴又云下卦本/乾而损上爻以益坤三 …… (第 8a 页)
 大得志益亦曰大得志亦以为上下相益君人之志
 也而乃今而大得之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象曰莫益之偏(孟喜/本 李)
(鼎祚
本俱作遍虞翻曰遍/周布也则直另一字矣)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
 此不益之戒也上乘刚踞刚而无以益下则下谁为 (第 21a 页)
 恶而严其夬夬本如是耳
九四臀无肤其行次(说文及郑玄本作趑云仓卒也/马融云却行不前也一作□)
(马云语助也一作趄 李鼎祚
注作趑趄)(子夏传/作掔)羊悔亡闻言不信象曰
其行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聪不明也
 四于重卦为腹于单 …… (第 6a 页)
  易 观䷓(上来/四往)   (小/过)(三往/五来)
萃亨(马融郑玄陆绩虞翻本俱无亨字此偶遗耳程颐/传本谓此系羡文而本义遵之至吴澄纂言直刚)
(此字何/其妄也)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


彖曰萃聚也顺以悦刚中而应故聚也王假有庙致孝
亨也利见大人亨(举正此下有/利贞字谬)(荀爽本/作取误)以正也(凡家/易及) (李鼎祚
本此下/有利贞字亦谬)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观其所
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孝亨与/享同)
 泽上 …… (第 15b 页)
 五则有位矣以小过之三而易之五伏坎未见不孚
 亦不光然聚则无咎矣元永贞者乾吉亦坤吉也
上六赍咨(虞翻 李鼎祚/
本作资咨同)涕洟无咎象曰赍咨涕洟未安
上也
 若夫上六则独阴不聚赍咨而涕洟赍咨兑口声也 (第 19b 页)
  (又/易) 咸䷞(四来/二往)   恒䷟(四往/五来)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

(蜀才本/作累)其瓶凶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举/正)
(此下有无丧/无得八字)乃以刚中也(荀爽 李鼎祚
本此/下有无丧二句)汔至亦未
繘井未有功也(荀李本此/下有井字)羸其瓶是以凶也
 井以巽木取水为义( (第 11b 页)
 (五为/天道)无妄之上又下而应乎人也(三为/人道)夫庚必先己
 固已豫定之为革之时而不知革之时大复如此
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虞翻 李鼎/祚
本作历)明时
 作历授时凡作讹成易寒暑昼夜推迁递代皆革也
 俗儒止以更定岁差为言失全义矣
初九巩用黄 …… (第 3b 页)
 而初之甘受过哉亦曰初固四所易而非有他耳且

 鼎实维何公食之餗也 (李鼎祚
曰四为诸侯上公故/曰公餗郑康成曰鼎三足有)
 (三公象餗者美/馔具八珍之食)公餗既覆则全鼎之体尚皆沦 (第 14b 页)
 则得而背则失以背求身则安能得其身哉不惟不
 得其身而已夫艮为门阙而兼则两之两门之间即
 庭也庭之象见则人之形隐于庭求人则又安能见
 其人哉 (李鼎祚
谓纯艮重其门阙两门之间庭/中之象虞翻谓坎为隐代故不见其人)文王
 之演艮止此其演止也亦止此而夫子释彖 …… (第 7b 页)
 初以颐之下刚移之与三而自居于柔而安于趾苟

 能贞久则亦不失其正者顾趾耳安能止哉
六二艮其腓不拯(陆德明/作承)其随其心不快象曰 (李鼎祚/
本此下)
(有其心不/快四字)不拯其随未退(李本作为字虞翻亦曰/坎为耳故未为听也)听也
 腓上于趾犹 …… (第 9a 页)
 已身与躬同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虞翻 李鼎/祚
本作孚)悔亡象曰艮其辅以中
(朱氏本义云正字羡文叶韵可见意谓正字与前后/躬终字不叶故也至姚小彭本竟 (第 11b 页)
 来章有之谁有之
上六丰(说文作□/云大屋也)其屋蔀其家窥(说文/作窥)其户阒(姚信本/作阅孟)

(喜本/作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象曰丰其屋天际翔(郑玄王/肃孟喜) (李鼎祚
本俱作祥孟/云天降下恶祥也)也窥其户阒其无人自藏(郑王木/俱作戕)

 上居倒艮之末艮为门阙而岿然 …… (第 13a 页)
 即艮止其所之所(赵氏易或解斯所字亦略见及/但云离所止而不安其所不合)
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九家易 李鼎祚
本/俱作僮通字下同)仆贞象曰
得童仆贞终无尤也
 二由外以居于内且因之得艮门之中是就所宿也
 (左传 (第 18a 页)
 信风水既合而信生其中则名曰中孚夫岂或谬第
 两形一体不可显见则将举一风水合并同体并形
 之一物以为观象夫巽象为鱼(见 李鼎/祚
易解)坎象为豚豚
 风物也(豕受风而生/故食豕生风)而丽乎水鱼水物也而翻见乎
 风则即此两物而已各具 (第 7a 页)
  (又/易) 咸䷞(四来/初往)   益䷩(上来/三往)
既济亨(句/)(虞翻本误以此作句朱本义/遂谓亨小是小亨之误大谬)利贞初吉终


彖曰既济(朱本义谓此/下脱小字)(郭京谓此下脱/小字俱大谬)小者亨也利
贞刚柔正而位当 (李鼎祚
本作当位则与/亨终穷韵不协矣非是)也初吉柔得
中也终止则乱其道穷也
 上经终坎离下经终既未济说者谓坎 …… (第 1b 页)
 初在损居四未出中之时也见摧于阳刚而易居水
 裔与中远矣而乃居坎窞之中而思以求济尾则濡
 矣济于何有夫中者极也(广韵极中也屋极曰中按 李鼎祚
解易亦以极为中)
 (但指四为/濡尾不同)中极甚遥相望未可及而褰裳濡足则亦
 不知极之所在为何等矣按 (第 15a 页)
 也第属辞指文王如辞中早有系辞焉而明吉凶与

 系辞焉而命之诸语岂夫子自指之故旧以此为系
 辞傅如王肃本 李鼎祚
本皆作系辞上傅系辞下傅
 (按侯果亦有下系冇天道地道人道语/先于王弼宋人谓上下分自弼注非是)惟史记引 …… (第 1b 页)
 化矣仲长统传曰虽周物之智不能研其推变以推

 能变化故以推变合言此皆善解处(按 李鼎祚
谓文/王观六十四卦)
 (三百八十四爻之象而系属其/辞则爻辞皆指文王与史记同)
 尝集徐仲山许讲推易 …… (第 7b 页)
 指之其以辞为占如此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陆德明/本作下)之道仰以观于天
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郑氏虞氏 李鼎祚
本)
(俱作/及)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
神之情状 (第 9b 页)
 (其法先取五十/蓍舍去其一)盖蓍圆卦方(见后/文)蓍数奇卦数偶故
 分天地五十五数而以四十九数为衍蓍之数六为
 卦数(卦六爻也 李鼎祚
云大衍五十用四/十九而以却一并馀五备六爻之位)蓍圆象天
 卦方象地且五十全数必不可以作七八九六大衍 …… (第 2a 页)
 (者法长阳七七之数也卦取六十四者法长阴八八/之数也所谓蓍圆而神象天卦方而智象地也其说)
 (颇悉但天一地四大衍不管 李鼎祚
尝非之况少阴/少阳祇及七八而不及五十则漏义不止一四矣要)
 (之老少之说占筮家有之/后人附会多失本意 …… (第 4a 页)
 盛称律历卦候九宫风角而疏末又另举河洛六艺
 篇名并不溷及可验也如此注为康成所撰凡汉晋
 唐儒皆宗之(如虞翻荀爽王弼 李/鼎祚
诸易俱本此说)然并不曰此河图
 之数况康成于下文河出图洛出书注又别云春秋
 纬云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 …… (第 6a 页)
 据前汉律历志及卫元嵩元包运蓍篇引此下与天
 数五地数五一段相接则此应在大衍之数至再扐
 而后挂之下而脱误于此者故 李鼎祚
亦云此大衍
 之数五十有五蓍龟所从生者程朱遂移至大衍之
 数之上则误耳若虞仲翔注下文易何为句曰问易 (第 14a 页)
 施也均者土匀匀也子母牛者孳牛也九家易曰万
 物相杂故曰文柄者生物之根黑阴色
震为雷为龙(虞氏干宝本俱作駹虞云苍色干云杂色 李鼎祚
本作駀亦云苍色震东方故为駀) (第 11b 页)
为玄黄为敷(古文又作专姚信云专一也虞翻 李鼎祚/
本同李云阳在初隐静未出触坤故专即)
(其静/也专)为大涂为决躁为苍筤(古或/作琅)竹为萑苇其于马也 …… (第 12a 页)
 曰草木之生蕃育而鲜明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
退为不果为臭(虞翻本作嗅云嗅气也风至知气 李鼎祚
本同王肃本作为香臭)其于
人也为寡(古本作宣云黑白杂为宣郑玄本同谓四月/蘼草死发在人体犹靡草在地虞翻 (第 13a 页)
云为白)
(故宣发马君以宣为寡发非也 李鼎祚
本亦同与按考/工记车人之事半矩谓之宣注头发颓落曰宣 寡同) …… (第 13a 页)
 躁也科亦中虚意木中虚则上必枯槁
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果蓏(京房本/作堕)为阍寺
(一本/作䦙)为指为狗(虞翻本作拘云指屈伸/制物为拘 李鼎祚
本同)为鼠为黔(郑氏/本作)
(黚云虎豹之/属贪冒之类)喙之属其于木也为坚(古一本/无坚字)多节(荀 …… (第 15b 页)
 存乎人也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惟万物故受之
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郭京/作始)生必蒙故受
之以蒙蒙者蒙(郭京本此/下有昧也)也物之稚(一作/稚)也物稚不可
不养也故受之以 (李鼎祚
本/无以字)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
必有讼故受之以讼(僧一行易纂引孟喜序卦曰阴阳/养万物必讼而成之君臣 …… (第 17b 页)
后可观(说文引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今传无此)故受之以观可观而后有
所合故受之以噬嗑 (李鼎祚
本此/下有噬字)嗑者合也物不可以
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致饰然 (第 18b 页)
(李鼎祚/
本作而)后亨
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
反下故受之以复(淮南子引云剥之不可遂尽/也 (第 18b 页)
故受之以复与此不同)复则不
妄矣故受之以无妄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 (李鼎祚/
本无之)
(字/)以大畜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不养
则不可 (第 18b 页)
(李鼎祚
本此/下有以字)动故受之以大过物不可以终过 …… (第 18b 页)
之以解解
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
之以益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决必有
(李鼎祚
本/无所字)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
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 …… (第 19b 页)

莫若长子(崔憬曰鼎所烹饪享于上帝主此/器者莫若冢嫡以其为祭主也)故受之以
震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 (李鼎祚
本此下/有动必二字)止之故受
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
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得 …… (第 20a 页)

(归藏/作□)则退也
大有众(荀爽本/作终)也同人亲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小过
过也中孚信也
丰多故 (李鼎祚
本/有也字)(荀爽本以此/作句非是)寡旅也离上而坎(归/藏)
(作/荦)下也小畜(归藏作/□畜)(第 2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