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書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類
法制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載記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醫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兵家類
術數類
譜錄類
法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淨土宗部類
史傳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城隍庙在县治东一在县东南钟山镇旧城
旗纛庙在县治东北
土神庙在县治南相传 李药师 之子常显灵土人
立庙祀之有祷辄应
龙母庙在县柳家源遇旱祈雨立应
(第 23b 页)
李卫公 庙在县长标岭 (第 23b 页)
唐李靖 安抚岭南尝驻师
岭下土民即其地立祠以祀
太尉庙在县北秀峰祀宋钦州守毛炳
贺县
社稷 …… (第 23b 页)
城隍庙在县治北
忠烈庙在县城南山云桥祀唐卫国公 李靖
灵赞庙在县西城外万寿寺西祀唐英国公李世
绩
伏波祠在县通津门外唐武德间建祀伏波将军
马援
(第 33b 页)
八贤祠在仁寿坊宋淳熙间建祀 唐李靖 李白宋
之问宋苏轼辙秦观黄庭坚李光
东山祠在城东一里东山上宋绍圣初建祀唐卫 …… (第 33b 页)
厉坛在北城
关帝庙在县治北
城隍庙在县治西
五显庙在县城外东街
忠烈庙祀唐卫国公 李靖 在城西明天顺间修建
邓公庙在县安留堡善村邓名清为羽士明正统 (第 35a 页)
旗纛庙在县治东北
土神庙在县治南相传 李药师 之子常显灵土人
立庙祀之有祷辄应
龙母庙在县柳家源遇旱祈雨立应
(第 23b 页)
李卫公 庙在县长标岭 (第 23b 页)
唐李靖 安抚岭南尝驻师
岭下土民即其地立祠以祀
太尉庙在县北秀峰祀宋钦州守毛炳
贺县
社稷 …… (第 23b 页)
城隍庙在县治北
忠烈庙在县城南山云桥祀唐卫国公 李靖
灵赞庙在县西城外万寿寺西祀唐英国公李世
绩
伏波祠在县通津门外唐武德间建祀伏波将军
马援
(第 33b 页)
八贤祠在仁寿坊宋淳熙间建祀 唐李靖 李白宋
之问宋苏轼辙秦观黄庭坚李光
东山祠在城东一里东山上宋绍圣初建祀唐卫 …… (第 33b 页)
厉坛在北城
关帝庙在县治北
城隍庙在县治西
五显庙在县城外东街
忠烈庙祀唐卫国公 李靖 在城西明天顺间修建
邓公庙在县安留堡善村邓名清为羽士明正统 (第 35a 页)
广福寺在府城北二里顺治八年定藩左翼总兵
全节建
庆林观在七星山下一统志唐太宗幸九成宫观
桂州所贡瑞石文乃命检校桂州 总管李靖 考所
得石地建观赐名庆林
五岳观在府城西唐建名天庆观宋为元妙观咸
淳二年改今名
国朝顺治 (第 3a 页)
全节建
庆林观在七星山下一统志唐太宗幸九成宫观
桂州所贡瑞石文乃命检校桂州 总管李靖 考所
得石地建观赐名庆林
五岳观在府城西唐建名天庆观宋为元妙观咸
淳二年改今名
国朝顺治 (第 3a 页)
高 骈(咸通五年任以下改静海军节度)
高 浔 曾 衮(咸通中任)
岭南抚慰大使
李 靖(武德二年任详名宦) 元无竭(武德二年以前鹿城令任)
李宏节(贞观七年以大理少卿任) 张元素(贞观七年以太子中允 (第 39a 页)
高 浔 曾 衮(咸通中任)
岭南抚慰大使
李 靖(武德二年任详名宦) 元无竭(武德二年以前鹿城令任)
李宏节(贞观七年以大理少卿任) 张元素(贞观七年以太子中允 (第 39a 页)
丘和河南洛阳人仕隋累官左禦卫大将军大业
末海南苦吏侵数怨叛帝以和所莅称淳良而黄
门侍郎裴矩亦荐之遂拜交阯太守抚接尽情荒
憬安之炀帝遇害萧铣林士弘各遣使招之不从
铣命宁长真攻交阯和遣长史高士廉击走之武
德四年萧铣平和以海南之地归国诏李道裕授
交州大总管谭国公和遣士廉奉表请入朝诏许
之拜左武侯大将军贞观十一年卒谥曰襄(本传)
李孝恭高祖从兄子武德三年进封赵郡王拜总
管伐萧铣克之拜荆州大总管孝恭为置屯田立
铜冶百姓利之六年迁襄州道行台时荆襄虽定
岭表未平乃分遣使者绥辑其款附者四十有九
州朝廷号令畅于南海贞观初改王河间卒赠司
空(本传)
李靖 字 (第 3b 页)
药师 雍州三原人武德中摄孝恭行军长
史击破萧铣乃度岭至桂州遣人分道招抚其大
首领冯盎李光度宁长真等皆遣子弟 (第 3b 页)
来谒靖承
制授其官爵凡怀辑九十六州户六十馀万诏书
劳勉授岭南道抚慰大使检校桂州 总管靖 以岭
海陋远非震威武示礼义无以变风俗乃率兵南
巡所过问疾苦延见父老宣布德意远近欢服(本传)
李瑰河间 (第 4a 页)
末海南苦吏侵数怨叛帝以和所莅称淳良而黄
门侍郎裴矩亦荐之遂拜交阯太守抚接尽情荒
憬安之炀帝遇害萧铣林士弘各遣使招之不从
铣命宁长真攻交阯和遣长史高士廉击走之武
德四年萧铣平和以海南之地归国诏李道裕授
交州大总管谭国公和遣士廉奉表请入朝诏许
之拜左武侯大将军贞观十一年卒谥曰襄(本传)
李孝恭高祖从兄子武德三年进封赵郡王拜总
管伐萧铣克之拜荆州大总管孝恭为置屯田立
铜冶百姓利之六年迁襄州道行台时荆襄虽定
岭表未平乃分遣使者绥辑其款附者四十有九
州朝廷号令畅于南海贞观初改王河间卒赠司
空(本传)
李靖 字 (第 3b 页)
药师 雍州三原人武德中摄孝恭行军长
史击破萧铣乃度岭至桂州遣人分道招抚其大
首领冯盎李光度宁长真等皆遣子弟 (第 3b 页)
来谒靖承
制授其官爵凡怀辑九十六州户六十馀万诏书
劳勉授岭南道抚慰大使检校桂州 总管靖 以岭
海陋远非震威武示礼义无以变风俗乃率兵南
巡所过问疾苦延见父老宣布德意远近欢服(本传)
李瑰河间 (第 4a 页)
潘 徽(马平人) 董 善(马平人)
萧 文(马平人见进士) 陆 循(来宾人交州通判)
李 靖(来宾人合州学正) 甘荣宗(雒容人)
谢文彬(罗城人建业知县) 王 镛(柳城人)
廖 耿(融县人教 (第 20b 页)
萧 文(马平人见进士) 陆 循(来宾人交州通判)
李 靖(来宾人合州学正) 甘荣宗(雒容人)
谢文彬(罗城人建业知县) 王 镛(柳城人)
廖 耿(融县人教 (第 20b 页)
副率二人大唐为左右卫率府龙朔二年
改其府为左右典戎卫咸亨元年复旧置率各一人领
兵宿卫督摄队伍总判府事 (李靖 为中书令行左/卫率转兵部尚书)○副
率二人(掌贰/率事)长史各一人隋置大唐因之掌通判自长
史以下胄曹 (第 22b 页)
改其府为左右典戎卫咸亨元年复旧置率各一人领
兵宿卫督摄队伍总判府事 (李靖 为中书令行左/卫率转兵部尚书)○副
率二人(掌贰/率事)长史各一人隋置大唐因之掌通判自长
史以下胄曹 (第 22b 页)
宣露布(后魏/) (隋/) (大唐/)
后魏每攻战尅捷欲天下闻知乃书帛建于漆竿上名
为露布自此始也其后相因施行○隋文帝开皇中诏
太常卿牛弘撰宣露布礼及九年平陈元帅晋王以驿
上露布兵部奏请依新礼集百官四方客使等并赴广
阳门外服朝衣各依其列内史令称有诏在位者皆拜
宣讫蹈舞者三又拜而罢○大唐每平荡寇贼宣露布
其日守宫量设群官次露布至兵部侍郎奉以奏闻仍
集文武群官客使于东朝堂中书令宣布具如开元礼
(武德元年十一月秦王平薛仁杲凯旋献于太庙二年/五月秦王破宋金刚复并州故地凯旋献捷于太庙四)
(年七月秦王平东都被黄金甲陈铁马一万甲士三万/以王世充窦建德及隋文物辇辂献捷于太庙贞观四)
(年三月 李靖 俘颉利可汗献捷于太庙永/徽元年九月高侃执车鼻可汗献于太庙)
(第 29a 页)
后魏每攻战尅捷欲天下闻知乃书帛建于漆竿上名
为露布自此始也其后相因施行○隋文帝开皇中诏
太常卿牛弘撰宣露布礼及九年平陈元帅晋王以驿
上露布兵部奏请依新礼集百官四方客使等并赴广
阳门外服朝衣各依其列内史令称有诏在位者皆拜
宣讫蹈舞者三又拜而罢○大唐每平荡寇贼宣露布
其日守宫量设群官次露布至兵部侍郎奉以奏闻仍
集文武群官客使于东朝堂中书令宣布具如开元礼
(武德元年十一月秦王平薛仁杲凯旋献于太庙二年/五月秦王破宋金刚复并州故地凯旋献捷于太庙四)
(年七月秦王平东都被黄金甲陈铁马一万甲士三万/以王世充窦建德及隋文物辇辂献捷于太庙贞观四)
(年三月 李靖 俘颉利可汗献捷于太庙永/徽元年九月高侃执车鼻可汗献于太庙)
(第 29a 页)
朱荣高欢之类是矣斯诚失其宜也国朝 李靖
平突厥
李绩灭高丽侯君集覆高昌苏定方夷百济李敬玄王
孝杰娄师德刘审礼皆是卿相率兵禦戎戎平师还并
无久 …… (第 2a 页)
二不当一 (卫公李靖 曰危阪高陵溪谷阻难则用步卒/平原广衍草浅地坚则用车追奔逐北乘虚)
(猎散反复百里则用骑故步为腹心车为 …… (第 15a 页)
收众
后汉建安中刘表为荆州牧(今江/陵郡)刘备时在荆州众力
尚少诸葛亮曰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
则人心不悦可语刘荆州令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
以益众可也备言其计故表众遂强
选择附 大唐卫公李靖 兵法曰诸兵士将战身貌尪弱不胜衣
甲又戎具所施理须坚劲须简取强兵并令试练器仗
兵须胜举衣甲器仗须彻札陷 …… (第 15b 页)
马)二部为校
(八百人/立尉)二校为裨(千六百人/立将军)二裨为军(三千二百人有/将军副将军也)
○ 大唐卫公李靖 兵法曰诸大将出征且约授兵二万 (第 18a 页)
李绩灭高丽侯君集覆高昌苏定方夷百济李敬玄王
孝杰娄师德刘审礼皆是卿相率兵禦戎戎平师还并
无久 …… (第 2a 页)
二不当一 (卫公李靖 曰危阪高陵溪谷阻难则用步卒/平原广衍草浅地坚则用车追奔逐北乘虚)
(猎散反复百里则用骑故步为腹心车为 …… (第 15a 页)
收众
后汉建安中刘表为荆州牧(今江/陵郡)刘备时在荆州众力
尚少诸葛亮曰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
则人心不悦可语刘荆州令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
以益众可也备言其计故表众遂强
选择附 大唐卫公李靖 兵法曰诸兵士将战身貌尪弱不胜衣
甲又戎具所施理须坚劲须简取强兵并令试练器仗
兵须胜举衣甲器仗须彻札陷 …… (第 15b 页)
马)二部为校
(八百人/立尉)二校为裨(千六百人/立将军)二裨为军(三千二百人有/将军副将军也)
○ 大唐卫公李靖 兵法曰诸大将出征且约授兵二万 (第 18a 页)
暗与我合后贼果食尽夜遁追及介州一战败之
不战挫锐
大唐武德中 李靖 随河间王孝恭讨萧铣师至于清江
尅铣遣其将乘胜入北江铣悉兵以拒之孝恭将战 (第 8b 页)
李
靖 止之曰楚人轻锐难与争锋今新失荆门尽兵出战
此救败之师也非其本图势不能久一日不战贼必两
分留轻兵以抗我 …… (第 8b 页)
于是西域诸国安堵如故令副将萧嗣业往石国以追
贺鲁遂擒归于京师○贞观中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
图进取以 李靖 为代州道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
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
见官军掩至相谓曰唐兵若不 …… (第 22a 页)
吐谷浑西道行军总管张宝相
擒之以献遂灭其国复定襄恒安之城斥土界自阴山
北至于大漠○贞观中吐谷浑寇边以 李靖 为西海道
行军大总管统兵部尚书侯君集刑部尚书任城王道
宗等五总管征之军次伏俟城吐谷浑烧去野草以馁
我 (第 23a 页)
不战挫锐
大唐武德中 李靖 随河间王孝恭讨萧铣师至于清江
尅铣遣其将乘胜入北江铣悉兵以拒之孝恭将战 (第 8b 页)
李
靖 止之曰楚人轻锐难与争锋今新失荆门尽兵出战
此救败之师也非其本图势不能久一日不战贼必两
分留轻兵以抗我 …… (第 8b 页)
于是西域诸国安堵如故令副将萧嗣业往石国以追
贺鲁遂擒归于京师○贞观中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
图进取以 李靖 为代州道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
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
见官军掩至相谓曰唐兵若不 …… (第 22a 页)
吐谷浑西道行军总管张宝相
擒之以献遂灭其国复定襄恒安之城斥土界自阴山
北至于大漠○贞观中吐谷浑寇边以 李靖 为西海道
行军大总管统兵部尚书侯君集刑部尚书任城王道
宗等五总管征之军次伏俟城吐谷浑烧去野草以馁
我 (第 23a 页)
军胜虏掠被追袭多败(傉檀以□听获致败亦/贪之累故附饵敌之后)
十六国南凉秃发傉檀伐北凉沮渠蒙逊于姑臧至番
禾苕藋(徒吊/反)掠五千馀户其将窟古进曰陛下转战千
里前无完阵徙户资财盈溢衢路宜倍道游师早度峻
崄蒙逊善于用兵士众习战若轻军卒至出吾虑表大
敌外逼徙户内攻危道也卫尉伊力延曰我军势方盛
将士勇气自倍彼徒我骑势不相及若倍道游师必捐
弃资财示人以弱非计也俄而昏雾风雨蒙逊军大至
傉檀大败而还
抽军 大唐卫公李靖 兵法曰诸兵马被贼围绕抽拔须设方
计一时齐拔贼即逐背挥戈因此必败其兵共贼相持
事须抽拔者即须隔一队抽一 …… (第 6b 页)
称降及和因懈败之
秦末天下兵起沛公西入武关欲以二万人击秦峣关
下军张良曰秦兵尚强未可轻也臣闻其将屠者子贾
竖易动以利愿且留壁使人行为五万人具食益张旗
帜诸山之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贪而忽略/可货以赂)
秦将果欲连和俱而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
将欲叛士卒恐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懈怠击之沛
公乃引兵击之秦军大破○晋将李矩守荥阳城前赵
刘聪将刘畅步骑三万讨矩屯于韩王故垒相去七里
遣招矩时畅卒至矩未暇为备遣使奉牛酒诈降于畅
潜匿精勇见其老弱畅不以为虞大飨渠帅人皆醉饱
矩谋夜袭之畅仅以身免○大唐贞观初突厥颉利自
原州却归时遣 李靖 讨之颉利计窘使执失思力入朝
谢罪请为藩臣太宗遣唐俭安修仁持节出塞以安抚
之颉利不肯朝觐谋待草青马肥将 (第 8b 页)
十六国南凉秃发傉檀伐北凉沮渠蒙逊于姑臧至番
禾苕藋(徒吊/反)掠五千馀户其将窟古进曰陛下转战千
里前无完阵徙户资财盈溢衢路宜倍道游师早度峻
崄蒙逊善于用兵士众习战若轻军卒至出吾虑表大
敌外逼徙户内攻危道也卫尉伊力延曰我军势方盛
将士勇气自倍彼徒我骑势不相及若倍道游师必捐
弃资财示人以弱非计也俄而昏雾风雨蒙逊军大至
傉檀大败而还
抽军 大唐卫公李靖 兵法曰诸兵马被贼围绕抽拔须设方
计一时齐拔贼即逐背挥戈因此必败其兵共贼相持
事须抽拔者即须隔一队抽一 …… (第 6b 页)
称降及和因懈败之
秦末天下兵起沛公西入武关欲以二万人击秦峣关
下军张良曰秦兵尚强未可轻也臣闻其将屠者子贾
竖易动以利愿且留壁使人行为五万人具食益张旗
帜诸山之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贪而忽略/可货以赂)
秦将果欲连和俱而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
将欲叛士卒恐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懈怠击之沛
公乃引兵击之秦军大破○晋将李矩守荥阳城前赵
刘聪将刘畅步骑三万讨矩屯于韩王故垒相去七里
遣招矩时畅卒至矩未暇为备遣使奉牛酒诈降于畅
潜匿精勇见其老弱畅不以为虞大飨渠帅人皆醉饱
矩谋夜袭之畅仅以身免○大唐贞观初突厥颉利自
原州却归时遣 李靖 讨之颉利计窘使执失思力入朝
谢罪请为藩臣太宗遣唐俭安修仁持节出塞以安抚
之颉利不肯朝觐谋待草青马肥将 (第 8b 页)
不得地利(不任彼乡人而导军者/则不能得道路之便利)
(也/)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乡导 大唐卫公李靖 兵法曰凡是贼徒好相掩袭须择勇敢
之夫选明察之士兼使乡导潜历山原密其声晦其迹
或刻为兽足而印履于中途或 (第 3b 页)
上冠微禽而幽伏于丛
薄然后倾耳以遥听竦目而深视专智以度事机注心
而候气色见水㾗则可以测敌济之早晚观树动则可
以辨来寇之驱驰也故烟火莫若谨而审旌旗莫若齐
而一爵赏必重而不欺刑戮必严而不舍敌之动静而
我必有其备彼之去就而我岂不得保其全哉(必须先/觇敌国)
(道路远近水潦山川溪谷险阨城邑大小沟渠深浅蓄/积多少兵革之数豪杰姓名审而知之用兵之要也)
下营斥候并防捍及分布阵附 卫公李靖 兵法曰诸逢平原广泽无险可恃即作方营
兵既有二万人已分为七军中军四千人左右四军各
二千六百人虞候两军各 …… (第 4a 页)
纵击大破之○ 大唐卫公李靖 兵法曰诸行军下营虽
有泉涧而乏水处差人监当勿令浊乱并有践踏其放
牧草亦然
识水泉隔山取水越山渡险 (第 24b 页)
(也/)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乡导 大唐卫公李靖 兵法曰凡是贼徒好相掩袭须择勇敢
之夫选明察之士兼使乡导潜历山原密其声晦其迹
或刻为兽足而印履于中途或 (第 3b 页)
上冠微禽而幽伏于丛
薄然后倾耳以遥听竦目而深视专智以度事机注心
而候气色见水㾗则可以测敌济之早晚观树动则可
以辨来寇之驱驰也故烟火莫若谨而审旌旗莫若齐
而一爵赏必重而不欺刑戮必严而不舍敌之动静而
我必有其备彼之去就而我岂不得保其全哉(必须先/觇敌国)
(道路远近水潦山川溪谷险阨城邑大小沟渠深浅蓄/积多少兵革之数豪杰姓名审而知之用兵之要也)
下营斥候并防捍及分布阵附 卫公李靖 兵法曰诸逢平原广泽无险可恃即作方营
兵既有二万人已分为七军中军四千人左右四军各
二千六百人虞候两军各 …… (第 4a 页)
纵击大破之○ 大唐卫公李靖 兵法曰诸行军下营虽
有泉涧而乏水处差人监当勿令浊乱并有践踏其放
牧草亦然
识水泉隔山取水越山渡险 (第 24b 页)
河源等郡)于是留顺
不之遣伏允无以自资率其徒数千骑客于党项大业
末天下大乱伏允及顺复其故地大唐贞观中 李靖 侯
君集破灭之伏允远遁为左右所杀其子大宁王顺归
降于是重建其国封顺为西平郡王仍加趉(巨屈/反)胡吕 (第 4b 页)
不之遣伏允无以自资率其徒数千骑客于党项大业
末天下大乱伏允及顺复其故地大唐贞观中 李靖 侯
君集破灭之伏允远遁为左右所杀其子大宁王顺归
降于是重建其国封顺为西平郡王仍加趉(巨屈/反)胡吕 (第 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