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經解類
易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雜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藝術類
術數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楚辭類
禪宗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經集部類
洞神部
清代道教文獻
  赵子曰克者能胜之名春秋无有二君相胜称克
  之义刘氏曰段出奔共不言出奔难之也非也若
  段得生奔他国则 郑伯有
伐弟之恶非兄杀弟春
  秋但当云郑伯伐段于鄢即解云段不弟故不言
  弟称郑伯讥失教也不言出奔难之也乃 (第 8a 页)
  经舍传可也杜氏信传疑经过矣

九月宋人执郑祭仲突归于郑郑忽出奔卫
 公羊曰祭仲者何郑相也何以不名贤也何贤乎祭
 仲以为知权也其为知权奈何古者郑国处于留先
  郑伯有
善于郐公者通乎夫人以取其国而迁郑焉
 而野留庄公死已葬祭仲将往省于留涂出于宋宋
 人执之谓之曰为我出 (第 6b 页)
  陈岳氏曰楚自屈完盟于召陵之后兵与中国敌
  礼与等会与同盟与伉初以夷狄之僭终于春秋
  称子而已其所书不与中国异故执 郑良霄
执齐
  庆封灭陈灭蔡皆书楚也奚不与夷狄执中国之
  有所以书执宋公以伐宋者以宋无德服诸夏又
  无 (第 18b 页)
  成遂会于萧鱼盖伐夲谋服郑郑既服故不复伐
  而从会所以致会榖梁谓得郑伯而不致伐非也
楚人执郑行人 良霄
 榖梁曰行人者挈国之辞也
  解行人而不解执行人之义 (第 40a 页)
  按左氏曰晋侯使魏舒宛没逆卫侯将使卫与之
  夷仪则是晋主将衎也何为复戍卫茅氏而卫有
  杀晋戍三百人之事乎是其自相戾也
公会晋人 郑良霄
宋人曹人于澶渊 (第 31a 页)
 左氏曰六月公会晋赵武宋向戍 郑良霄
曹人于澶
 渊以讨卫疆戚田取卫西鄙懿氏六十以与孙氏赵
 武不书尊公也向戍不书后也郑先宋不失所也
   (第 31b 页)
啖氏曰蜀之会书楚公子婴齐澶渊之会书 郑良
  霄
左氏言澶渊之会赵武不书尊公也如若此 (第 31b 页)

  霄
何以不尊公乎盖时会者非赵武别是未命之
  卿耳而左氏曲解之刘氏曰此皆不足信于经无
  以见之愚谓经书 …… (第 31b 页)
  本义不录
夏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屈建蔡公孙归生卫石恶陈孔

郑良霄
许人曹人于宋
 左氏曰如齐齐人难之陈文子曰晋楚许之我焉得
 己且人曰弭兵而我弗许则固携吾民矣将焉用之 …… (第 34b 页)
  义见本义辨见榖梁伯姬卒
 榖梁曰外夫人不书葬此其言葬何也吾女也卒灾
 故隐而葬之也
  隐而葬之何补于教而书于春秋乎 郑良霄
出奔许自许入于郑郑人杀 (第 63b 页)
良霄
 左氏曰书曰郑人 (第 63b 页)
良霄
不称大夫言自外入也
   (第 63b 页)
良霄
既奔又入郑作乱不称大夫乃讨贼之辞 (第 63b 页)
  非自外至也
 榖梁曰不言大夫恶之也
   良霄
虽可恶然非以恶之而去其大夫之号彼既
  作乱则史法自当如此书尔
冬十月葬蔡景公
 公羊曰贼未讨何以书 (第 64a 页)
下同亦/并如字)其契(苦计反/注同)
经十一年复在(扶又/反)于亳(蒲各反徐/扶各反)郑与(音/预) 良霄(徐音/消)
 传十一年更帅(音/庚)赋税(舒锐/反)将复(扶又/反)僖闳(音/宏)诅诸 (第 31a 页)
七羊反注同本/亦无兮字此依诗序)郑七穆(谓子展公孙舍之罕氏也/子西公孙夏驷氏也子产)
(公孙侨国氏也 伯有良霄
良氏也子大叔游吉/游氏也子石公孙段丰氏也伯石印段印氏也)穆公十
一子(谓子良公子去疾也子罕公子喜也子 (第 16a 页)
(其丈反注/及下同)
(皮冰反/注同)之胄(直又/反)从政三世矣(子良公子去疾生子/耳公孙辄辄生 伯有)
(良霄
三世/为郑卿)无腆(他典/反)蕞尔(在最反/小貌)政柄(彼命/反)公孙锄(仕/居) (第 9a 页)
(直吏/反)不共(音/恭)怨怼(直类/反)京城北(左氏作/亳城北)常难(乃旦/反)
郑与(音/预) 良霄(音/消)
十二年围台(他来反/又音台)所背(音/佩)亟作(去冀/反)最难(乃旦/反)务长
(丁丈/反)迭为( (第 35b 页)
又论语温良注不犯物谓之良又良久
良久频久也一曰良略也声轻之转又汉书祭遵传良夜乃罢注良犹深也又姓郑大夫 良霄
穆公之子子良之后集韵古作
□亦作□□)
(蜣螂一名蛣蜣能转粪土为医久之羽化如尸解而去庄子注以蜣螂而笑 (第 20a 页)
 则乱自速已矣
君子屡(力/住)盟乱是用长(丁/丈)君子信盗乱是用暴盗言孔
甘乱是用餤(谈/)匪其止共(恭/)维王之邛(其/恭)

 此言王不能推诚以待臣下乃君臣相疑至于屡盟
 此所以乱日益长也如 春秋伯有
之乱郑伯与其臣
 下盟是也取非其有其名曰盗谗人言人之过亦非
 其实有过故谓之盗言王既好信盗言此乱之日 (第 12b 页)
 年扈 十一年攒函 昭四年申楚虔主会 定四
 年洮
公会外大夫
啖氏曰凡公与他国卿盟则耻之会则不耻故蜀之会
书楚公子婴齐澶渊之会书 郑良霄
左氏言澶渊之会
赵武不书尊公也若如此 (第 60b 页)
良霄
何不尊公乎盖时会者
非赵武别是未命之卿尔谷梁之义蜀之会以书公为
婴齐伉至于处父高傒又以不书公为伉理亦 (第 60b 页)
 卿未王命者曰某人而在既命者下向之会(在襄十/四年)
齐人宋人在卫北宫括郑公孙趸上澶渊之会(在襄二/十年)

晋人在 良霄
上非礼也 宋在鲁上鲁在卫上卫在陈
上齐桓序陈于卫上欲以招之故优之非其本序也
凡会盟侵伐前已列序而又须 …… (第 12a 页)
 (为大夫弑君例书名若齐豹是司寇而/书盗是乃杀君之兄罪大于弑君者也)
出奔复入见杀不言大夫言已绝也
 齐人杀栾盈 郑人杀 良霄
诸杀大夫不书名 …… (第 27a 页)
 以伐宋(夷执/伯主) 晋人执戎蛮子赤归于楚(嫌京师/楚矣)
唯成十五年晋侯执曹伯归之于京师以其篡立公羊
云称侯以执伯讨也僖二十八年冬晋人执卫侯归之

于京师以其杀叔武元咺诉之受臣之诉以执其君不
可以训故不称侯不与其为伯讨也然则是年三月晋
侯入曹执曹伯畀宋人不称晋人者承上晋侯入曹文
故不可重言晋人也
执行人六
 襄十一年 郑良霄 
十八年卫石买 昭八年陈于
 徵师 二十三年叔孙婼 定六年宋乐祁犁 七
 年卫北宫结 …… (第 31b 页)
 非复臣也不称叛不止乎叛也
 襄二十三年晋栾盈复入于晋(二十一/年奔楚)入于曲沃不
 称所自潜至也不称叛不在言也 三十年 郑良霄
 
自许入于郑义同栾盈但不据邑

榖梁云逃义曰逃君臣同辞逃者匹夫之事也 (第 33b 页)
 杀而不出于其君则称人如陈人杀其公子御寇之
 类是也其一弑君之贼人人所得讨背叛之臣国人
 所同恶则称人如卫人杀州吁郑人杀 良霄
之类是
 也考于传之所载以观经之所断则罪之轻重见矣 (第 49b 页)
 人执之又执子叔姬 公羊传执者曷为或称行人

 或不称行人称行人而执者以其事执也不称行人
 而执者以已执也 今按称行人而执者如楚人执
 郑行人 良霄
郑人使告服于晋故也晋人执卫行人
 石买责其伐曹也此并为使事而见执故称行人公
 羊所谓以其事执也不称行 (第 77b 页)
 公三伐终以伐致悼公三伐终以会致春秋之立文

 精矣
楚人执郑行人 良霄(谷作/良宵)
 左传郑人使 (第 42a 页)
良霄
大宰石㚟如楚告将服于晋曰孤
 以社稷之故不能怀君君若能以玉帛绥晋不然则
 武震以摄威之孤之愿也楚人执 …… (第 42a 页)
 之理得申陈侯始得因楚之力以讨叛而二贼以城

 筑之虐自见杀于役人之手故不以讨贼之辞言之
 使陈能讨贼则必如栾盈 良霄
之例矣使楚能为陈
 讨贼则必如夏徵舒庆封之例矣 杜氏曰二十年
 二庆谮黄黄奔楚今陈侯往楚乃信黄言及史 …… (第 81a 页)
 如二国矣言孙氏愬于晋则孙氏于衎如二君矣
夏晋侯使荀吴来聘
 左传晋人为孙氏故召诸侯将以讨卫也夏中行穆
 子来聘召公也
公会晋人 郑良霄
宋人曹人于澶渊
 左传六月公会晋赵武宋向戌 (第 110a 页)
郑良霄
曹人于澶渊
 以讨卫疆戚田取卫西鄙懿氏六十以与孙氏(戚城/西北)
 (五十里有懿城因姓以/名城取田六 …… (第 110a 页)
 也今为臣执君若之何叔向告赵文子文子以告晋

 侯晋侯乃许归卫侯 杜氏曰澶渊卫地近戚 胡
 氏曰春秋疑义先儒所传诚有未尽赵武称人为助
 孙氏贬也 郑良霄
不贬者子产新得政而郑伯为卫
 侯故如晋即知郑独不释君而臣是助矣 家氏曰
 天子方伯者无他主张名分而已 …… (第 111a 页)
 何为叔孙与庆封食不敬为赋相鼠亦不知也 杜
 氏曰景公即位通嗣君也
夏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屈建蔡公孙归生卫石恶陈孔
郑良霄
许人曹人于宋(屈居勿反奂呼乱反公作/瑗后同 晋楚使同主盟)
 左传宋向戌善于赵文子又善于令尹子木欲 …… (第 118b 页)
 我弗许则固携吾民矣将焉用之齐人许之告于秦
 秦亦许之皆告于小国为会于宋五月甲辰晋赵武
 至于宋丙午 郑良霄
至六月戊申叔孙豹齐庆封陈
 须无卫石恶至甲寅晋荀盈从赵武至(赵武命盈追/已故言从赵)
 (武/)丙辰 …… (第 119a 页)
 左传报范叔也
 附左传高竖(高止/之子)以卢叛十月齐人立敬仲(高/傒)之曾
 孙酀十一月高竖致卢而出奔晋  郑伯有
使公孙
 黑(子/晰)如楚辞曰楚郑方恶而使余往是杀余也 (第 154a 页)
伯有
 
曰世行也子晰曰可则往难则已何世之 (第 154a 页)
伯有
(第 154a 页)
 强使之子晰怒将伐 伯有
氏大夫和之十二月己巳
 郑大夫盟于 (第 154b 页)
伯有

三十年春王正月楚子使薳罢来聘(薳于委反罢音/皮公作颇后同)
 左传通嗣君也 余氏曰且报朝也
夏四 …… (第 154b 页)
 姬执礼而死宋人不敢加非礼之谥一人守正天下

 莫之违也 郑良霄
出奔许自许入于郑郑人杀 (第 159a 页)
良霄
 左传 (第 159a 页)
郑伯有
耆酒为窟室而夜饮酒击钟焉朝至未
 巳朝者曰公焉在其人曰吾公在壑谷皆自朝布路
 (分/散)而罢既而朝则 (第 159a 页)
又将使子晰如楚归而饮酒子晰
 以驷氏之甲伐而焚之 伯有
奔雍梁(郑/地)醒而后知之
 遂奔许郑伯及其大夫盟于大宫(祖/庙)盟国人于师之
 梁之外(郑城/门) (第 159a 页)
伯有
闻郑人之盟已也怒闻子皮之甲 …… (第 159a 页)
 不与攻已也喜曰子皮与我矣癸丑晨自墓门(郑城/门)
 之渎入因马师颉(子羽/孙)介于襄库以伐旧北门驷带
 率国人以伐之(驷带子西之子/子晰之宗主) 伯有
死于羊肆子产
 敛而殡诸 (第 159b 页)
伯有
之臣在市侧者既而葬诸斗城(郑地/名)
 羽颉(马师/颉)出奔晋子皮以公孙锄(子罕/之子)为马师(代羽 …… (第 159b 页)
 越若又勿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虽君之有鲁丧
 亦敝邑之忧也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
 勤劳文伯复命赵文子谢焉晋侯见 郑伯有
加礼厚 (第 164b 页)
 (郑为游楚乱故盟诸大夫公孙黑强/与于盟使大史书其名且曰七子)不速死大刑将
 至七月壬寅缢尸诸周氏之衢加木焉(书其罪于木/加于尸上)
  刘氏曰称国以杀罪累上也黑伐 良霄
而逐之君
 弗诛也以为大夫又与公孙楚争娶徐吾氏(黑乃楚/之从兄)
 徐吾氏归于楚君放楚也而盟诸大夫( …… (第 15b 页)
 (子产此论/穷理甚精)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
 明匹夫匹妇强死(不病/也)其魂魄犹能冯依于人以为
 淫厉况 良霄
我先君穆公之胄子良之孙子耳之子 (第 33b 页)
 西城梁门枯水处世谓之死谷颍容春秋条例(水经注十)

 (六)
公会晋赵武
 凡公与他国卿盟则耻之会则不耻故蜀之会书楚
 公子婴齐澶渊之会书 郑良霄
左氏言澶渊之会赵
 武不书尊公也若如此 (第 21a 页)
良霄
何不尊公乎啖集传(纂例)
 (四) 时会者非赵武别是未命之大夫而左氏曲解
 之啖助春秋集注(程端学春 (第 21a 页)
音胄山海经夸父与日逐郭璞读)(集韵
莫候切书莱夷作牧释文音茂礼记牧之野刘昌宗读)
(集韵大透切左传 郑伯有
自墓门之渎入杜预
注渎与窦同史记齐太公世家遂杀子纠于笙渎索隐渎音豆按左传作生窦)
(韵注音幼说文引书 (第 11b 页)
 六年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滑伯滕子同
 盟于幽此齐桓衣裳之会其时所会皆国君也然反
 无公字襄二十六年公会晋人 郑良霄(此正有名有/不名之文)
 宋人曹人于澶渊皆大夫也反有公何耶
秋大雨雹
冬介葛卢来
 介复来者以春时公在会未值也(此为次年介 (第 1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