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史鈔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儒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太平部
 (疵弃大/德耶)令狐绪(历隋汝寿三州刺史有佳政汝人奏/请刻石颂德绪辞曰臣任隋州郡人)
 (乞留转河南少尹加金/紫已名闻不必更立) 李繁(随州刺史柳公绰称其/博览强记崇清净之化)
 (施于/随人)
五代刘玘(梁贞明中守安州以城中阛阓栉比/冬月井泉多涸乃于城西比隅依石)
 (壁造水楼以备不虞悬绠取水 (第 16a 页)
   往往补正史所不及故讲史学者恒资考證
    焉由唐及宋撰述弥繁虽其间韩愈载笔不
    乏䛕言 李繁
摛词亦多诬说而其议论之同
    异迁转之次序拜罢之岁月则较史家为真
    故李焘作续通鉴长编李心 (第 1b 页)
 (丝秋叶暗密扶纤干夏丨丨白居易诗西亭晚寂寞莺散柳丨丨/苏辙诗晚凉迎步绿丨丨又韩愈秋雨联句水怒已倒流丨丨恐)
 (凝/害)借繁(李君何望杏园花发诗野/雪遥添净山烟近丨丨) 李繁(唐书李泌传子繁著家传/十篇行于世韩愈处州孔)
 (子庙碑州旧有孔子庙今废不治独刺史邺侯丨丨到官能以为/先邺侯好文其于古记无不贯达故其为政知所先后可歌也已)

(第 19b 页)
精舍等重阁之丨丨沈炯诗鹫岭三层塔/庵园一丨丨杜甫诗丨丨非曩构大屋如涂塈韩愈孔子庙碑处)
(州刺史邺侯 李繁
新作孔子庙选博士弟子又为置丨丨教之行/礼肄习其中苏轼诗今夜生公丨丨月卢琦诗曾见天华落丨丨)
(又宋史 (第 51a 页)
(唐书李泌传贞元三年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封丨县丨按泌 子/繁
有丨丨家传韩愈诗丨丨家多书插架三万轴王恽诗赵公嗜)
(书似丨丨不为/章句非雕搜)岳侯(宋史岳飞传张浚 (第 12b 页)
(丨丨为铠劲/矢不能洞)废纸(唐书 李繁
传繁下狱知且死恐先人功业泯/灭从吏求丨丨掘笔著家传十篇传于世)
(唐书李藩传制有不便就敇尾批却之 (第 5a 页)
 (之妃捐生匪吝按吕纂妻杨氏美艳有义/烈纂被吕超所杀超将妻之杨氏自杀)嗣纂(陈书世祖纪诏曰/朕以寡昧丨丨洪)
 (业/)说纂(唐书艺文志 李繁
丨丨四卷洪迈题跋大唐丨丨四卷/凡所纪事率不过数十字极为简要新史大扺采用之)
 纂(唐书艺文志窦/从 (第 65b 页)
 (齐高帝纪论齐高帝基命之初武功潜用泰始开运丨丨时/艰又陈武帝纪爰初投袂丨丨横流重举义兵实戡多难)存拯

 (北史祖莹传性爽侠有节气士有穷/厄以命归之必见丨丨时以此多之)援拯(旧唐书 李繁
传除河南/府士曹掾以其警悟异)
 (常泌之故人为宰相左/右丨丨后得累居郡守)孙拯(晋书丨丨传丨丨者字 (第 38b 页)
显世吴郡富/春人也能属文仕吴为黄门郎孙皓)
 (世侍臣多得罪惟拯与顾荣以/智全吴平后为涿令有称绩)苗拯(旧唐书严砺传拾遗 李繁
奏/曰昨除拜严砺众以为不当)
 (諌议大夫丨丨云已三度表论未见听/允给事中许孟容曰诚如此不旷职矣)(第 38b 页)
臣之谊宜直言丨/丨非苟阿意顺旨)诵论(汉书何武传行部必先即学宫见诸生试/其丨丨问其得失然后入传舍唐书 李繁)
(
传敬宗诞日诏与兵部侍郎丁公著太常少卿陆/亘入殿中抗老佛丨丨改大理少卿弘文馆学士)常论(汉书谷永/传背 (第 18b 页)
(误点随机而/牛则真成)毡笔(白孔六帖进士榜头粘黄纸四/张以丨丨淡书礼部贡院四字)拙笔(白孔六帖 李繁
下狱)
(从吏求丨丨著家传东观馀论朱方鹤铭陶贞白书在焦山下石/顽难刋且为水泐故字无锋颖若丨丨书昧者从 (第 18a 页)
见陈敏勇汰三千人戚方汰四千人然多是有官人与/以外任请券钱添丨丨如故是减于内而添于外何益)坐给(宋史 李繁)
(
传民既乐与官为市/远近欢趋军饷丨丨)全给(宋史陈居仁传会驾大阅白石即命再/添差两任衣粮丨丨三军为之呼 (第 23a 页)
裕文武两朝献替记李石开成承诏录韩偓金銮密记
之类又有子孙追述先德叙家世如 李繁
邺侯传柳氏
序训魏公家传之类或隐己之恶或攘人之善并多溢
美故匪信书并僣伪诸国各有著撰如伪吴录孟知祥 (第 13a 页)
卿陆亘前随州 刺史李繁
与浮图道士讲论内官翰林
学士及诸军使公主驸马皆从既罢赏赐有差
文宗以元和四年十月十日生太和元年十月降 (第 15b 页)

李繁
德宗时为左拾遗贞元十五年七月诏以山南西道
节度都虞候严砺为本道节度使宣诏毕谏议大夫苗
拯给事中许孟容 …… (第 30a 页)
实于众中言曾论奏不言三度繁證之不已孟容等又
云拯实言二度拯请依众状由是贬拯万州 刺史繁

州参军并同正
段平仲为监察御史磊落尚气节嗜酒敢言时德宗春
秋高多自听断由是庶务或不理中外畏帝严察 (第 30b 页)
其能加以言事激切动失帝之欢心故久之不为辅相
权德舆为太常卿时 李繁
者宰相泌之子初与翰林学
士梁肃友善泌尝命繁持所著文请肃为序繁亦自有
学术肃待之颇厚因得日熟其门及肃卒 (第 26a 页)
张易之兄弟历殿中侍御史易之伏诛愔左
授宣州参军寻坐赃逃归东都谄事武三思及韦氏悖
逆庶人历迁吏部侍郎 李繁
宰相泌之子泌为相荐夏县处士北平阳城为谏
议大夫城深德泌及殁户部尚书裴延龄巧佞有恩窃
弄威权朝臣无不侧 (第 4a 页)

二十五湲卒之日昙得疾见湲为祟而卒
舒元舆为监察御史时毫州境尝有群贼剽人庐舍劫
取货财累致擒捕不获 刺史李繁
潜设机谋悉知贼之
巢穴出兵尽加诛斩议责繁以不先启闻廉使涉于擅
兴之罪朝廷遣元舆覆理之元舆素与繁有隙复 (第 28a 页)
 所择悉所历深(孔帖云韦嗣立建言设官建吏本于/治人官得其人则天下治古者取士)
(先乡曲之誉然后辟于州州已试然后辟五府五/府著闻乃升诸朝得不谓所择悉而所历深乎) 廉
使补授属员取其可者(册府元龟曰韩佽为桂州观察/使桂管二十馀郡州掾至邑令)
(尉三百员由是部补者十之一馀皆廉使补之佽既至/吏执籍而前曰具员请补佽曰在任有政者不夺缺者)
(当候必稽故籍取/其可者然后补之) 宦官宫妾不知名者(山堂肆考云/宋仁宗问王)
(素曰孰可命以相者素曰臣何敢言上曰姑言之素曰/惟宦官宫妾不知名者可充其任仁宗曰如此则富弼)
(可素曰陛/下得之矣)

  择官三
增制唐白居易授杨潜 李繁
史备等制曰杨潜温厚静
专有端士之操 (第 32a 页)
李繁
精强博敏有才子之称史备变通
健决有能吏之用而皆本于文学辅以政事为郎见其
行为郡闻其声夫洋束梁之险遂居 (第 32a 页)
蜀之腴濠控淮之
要皆名郡也今吾提三郡而委之三吏得不思勤俭教
导劳来安辑膏雨吾土而襦裤吾人者乎潜可守洋州 刺史繁
可守遂州刺史备可守濠州刺史 杜牧授窦 (第 32a 页)
 五逆 四毒(元阳妙经曰宁近虎狼狮子猛兽大火/可畏之处终不亲近四种五逆之人)
(大乘妙林经曰如大猛/虎如四毒蛇不可亲近) 恶人席 贼臣境(册府元龟/曰后汉许)

(敬汝南人有史诬君者会于县令坐敬拔佩刀断席曰/敬不忍与恶人同席 又曰柳公绰为山南东道节度)
(使有道士献丹药试之有验问所从来曰鍊于蓟门时/朱克融方叛公绰谓之曰惜哉至道来于贼臣之境虽)
(验何益乃/沈之于江) 极言卢把 请斥 李繁(册府元龟曰陆贽/为翰林学士德宗)
(言及致寇之由则曰运数前定事不由人贽极言把等/罪状帝虽貌从心颇不悦 又曰权德舆为太常卿时)
(李繁者宰相泌之子初与翰林学士梁肃友善肃待之/颇厚因得日熟其门及肃卒窃乱其配士君子无不叹)
(骇积年摈弃后起为太/常博士德舆奏请斥之)
 耻于共世 不在其位(抱朴/子曰)
(如此之徒虽能令壤虫云飞斥鴳戾天手提刀尺口为/祸福得之则排冰吐华 (第 3a 页)
 五逆 四毒(元阳妙经曰宁近虎狼狮子猛兽大火/可畏之处终不亲近四种五逆之人)
(大乘妙林经曰如大猛/虎如四毒蛇不可亲近) 恶人席 贼臣境(册府元龟/曰后汉许)

(敬汝南人有史诬君者会于县令坐敬拔佩刀断席曰/敬不忍与恶人同席 又曰柳公绰为山南东道节度)
(使有道士献丹药试之有验问所从来曰鍊于蓟门时/朱克融方叛公绰谓之曰惜哉至道来于贼臣之境虽)
(验何益乃/沈之于江) 极言卢把 请斥李繁(册府元龟曰陆贽/为翰林学士德宗)
(言及致寇之由则曰运数前定事不由人贽极言把等/罪状帝虽貌从心颇不悦 又曰权德舆为太常卿时) (李繁
者宰相泌之子初与翰林学士梁肃友善肃待之/颇厚因得日熟其门及肃卒窃乱其配士君子无不叹)
(骇积年摈弃后 (第 3a 页)
 分钗断带(金陵故事齐处士刘瓛居上元青龙山为/儒林之宗年至四十未婚其友为娶王氏)
(乃诣涧折芜而去因名其地为蘼芜涧当本传即黄/允事允出妻夏侯氏父母曰妇人见弃 分钗断带)
镜破丝断 雨散云收(孟郊去妇怨君心匣中镜一破/不复全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
(连以唐宋遗史严灌夫娶慎氏十年无子乃出之妻为/诗 别曰当时心事已相关雨散云收一晌间便是孤)

(帆从此去不堪重/过望夫山遂如初) 夫妻复合 增故妻再合 去妇
复还(后汉黄昌妻遇贼被掠转入蜀为人妻后昌为蜀/郡守其妻因治事至府中昌以不𩔖蜀人问其由)
(妻曰妾本会稽黄昌妻遭乱入蜀昌左足下有黑子/昌出足示之相持悲泣乃再合焉 下王吉事见前)
原陈诜二妻 贾充两妇(晋书 李繁
姊先适陈诜生四/子遭乱诣贼请活姑命贼遂)
(掠去诜更娶严生子晖繁后得姊归诜诜籍注二妻及/李亡诜疑制服 (第 1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