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術數類
醫家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譜錄類
兵家類
法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楚辭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毘曇部類
事彙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續道藏
 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

  傅说
告高宗便说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
 君公承以大夫师长不惟逸豫惟以乱民惟天聪明
 惟圣时宪见古圣贤 …… (第 24b 页)
 也是为上而非是为德为宫室妻妾之奉也是为下

 而非是为民曰然伊尹告太甲却是与寻常人说话
 便恁地分晓恁地切身至今看时通上下皆使得至
  傅说
告高宗语意却深缘高宗贤明可以说这般话
 故 (第 26b 页)
傅说
辅之说得较精微伊尹告太甲前一篇许多
 说话都从天理窟中抉出许多话分明说与他今看
 来句句是天理又云非 …… (第 26b 页)
 (甘节录咸有一德)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上两句是教

协于克一协犹齐也
 (黄升卿录辛亥所闻先生六十二岁饶录二十一卷中)
 (咸有一德)
高宗梦 傅说
㨿此则是真有个天帝与高宗对答曰吾
 赉汝以良弼今人但以主宰说帝谓无形象恐也不
 得若如世间所谓玉皇大 …… (第 28a 页)
 中有帝赉之说之类只是梦中事说是帝真赉不得
 说无此事只是天理亦不得
 (包扬录说命上)
问高宗梦说如伊川言是有个 傅说
便能感得高宗之
 梦琮谓高宗旧学于甘盘既乃遁于荒野入宅于河
 自河徂亳其在民间久矣当时天下有个 (第 28b 页)
傅说
岂不
 知名当恭默思道之时往往形于梦寐于是审象而 …… (第 28b 页)
 (甘节录说命中)
惟甲胄起戎如归与石郎谋反是也
 (甘节录说命中)
惟厥攸居所居所在也
 (甘节录说命中)
南轩云非知之艰行之艰此特 傅说
告高宗甘盘高宗 …… (第 30b 页)
 高宗三年不言恭默思道未知所发又见世间未有

 个人强得甘盘所以思得一大贤如 傅说
高宗若非
  (第 31b 页)
傅说
想不能致当日之治 (第 31b 页)
傅说
若非高宗亦不能有
 所为故曰惟后非贤不乂惟贤非后不食言必相须
 也
 (沈僩录说命下)
经藉古人言学 …… (第 31b 页)
 学者学也终之所以教人者亦学也自学教人无非
 是学自始至终日日如此忽不自知其德之修矣或
 举葛氏解云 傅说
与王说我教你者只是一半事那
 一半要系自去行取故谓之终始曰某旧为同安簿
 时学中一士子作书义如此说某 …… (第 32b 页)
 喜之后见喻子才跋某人说命解后亦引此说又曰

  傅说
此段说为学工夫极精密伊尹告太甲者极痛
 切
 (沈僩录说命下)
问为学逊志以意逆志之分曰逊志是小着这 (第 33a 页)
 不学则不知是以古之王者建国君民必以立教立
 学为先务盖教所以一其学之方学所以定其教之
 地教学兴而后道可明矣 傅说
之告高宗有曰人当
 一心终始常在于学其即君之教民为学终始有常 (第 2a 页)
 句君子通上下而言大甲伊尹告大甲之篇虞虞人

 也机弩牙也括矢末衔弦处也法法度射者之所准
 望也释𤼵也兑命商书 傅说
告高宗之中篇兵书作
 戎孽灾逭逃也天当作先夏都安邑在亳西故曰西
 邑夏周忠信也子曰人情每困于所溺如小 (第 14a 页)
 (伐止书伐我/馀皆言四鄙)今齐师及清涉泗非有城下之盟可讳

 之辱亦书伐我何也 傅说(音/悦)
(答/也)于高宗曰惟甲冑
 起戎惟干戈省厥躬(见书说命蔡氏曰干戈所以讨/有罪必严于省躬者戒其有所) (第 10b 页)
  恒常也犹言大率也横不顺也作奋起也徵验也喻

晓也此又言中人之性常必有过然后能改盖不能
谨于平日故必事势穷蹙以至困于心横于虑然后
能奋发而兴起不能烛于几微故必事理暴著以至
验于人之色发于人之声然后能警悟而通晓也(语录
困心衡虑者心觉其有过微色发声者其过形于外○辅氏曰舜大圣人之事也
傅说
而下则皆上智之
事也自人恒过而下则中人之事也才言恒过而后能改便见是中人之性矣下两句只是改过之事虽
(第 29a 页)
 (也虑之以大是慎其始终之以仁是慎其终养老之/事既慎其终始一一露见尽以示众则众何得不晓)
 (喻焉养老而在下众庶知道德之备其在学乎郑氏/曰喻犹晓也兑当为说说命书篇名殷高宗之臣 傅)

 (说
所作典常也念事之终始常于学学礼义之府澄/按说命所云学习之学此记所引借为学宫之学盖)
 (此章所记自教 (第 21a 页)
 (地者也机弩牙也度谓所拟射也虞人之射禽弩已/张从机间视括与所射参相得乃后释弦发矢为政)
 (亦当以己心参于群臣及万民可乃后施也兑命兑/当为说 傅说
作书以命高宗亦尚书篇名也羞犹辱)
 (也惟口起羞当慎言语也惟甲胄起兵当慎军旅之/事也违犹避也逭逃也尹 (第 10a 页)
   得这般事若是柔弱者如何会出去外面同人

   又去涉险○程 傅说
通天下之志处极好云文
   明则能烛理故能明大同之义刚健则能克己
   故能尽大同之道此说甚善
 象 (第 17a 页)
   信所以有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之象若无系辞
   此数句此爻遂无收煞以此见圣人读易见爻
   辞有不分明处则于系辞 傅说
破如此𩔖是也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 (第 58b 页)
 虞虞人也机弩牙也括矢括也度者法度射者之所
 准望释发也言如虞人之射弩机既张必往察其括
 之合于法度然后发之则无不中也 傅说
告高宗谓 (第 15a 页)
   汉
尔雅云析木谓之津箕斗之间汉津也注云箕龙尾斗
南斗天汉之津梁○大戴礼云七月汉案户○括地象
云河精上为天汉○天官书云汉者金之散气其本曰
水汉星多则多水少则旱○晋书云天汉起东方经尾
箕之间谓之汉津乃分为二道其南经 傅说
鱼天籥天 (第 6b 页)
 所行故惟恐有闻者非不欲闻之至也乃其惟日不
 足之心欲急行其所己闻而预待其所未闻耳观未
 行而惟恐有闻则其既行而惟恐不闻可知矣 商傅

 说
之告高宗曰非知之艰行之维艰王忱不艰此即
 勇行之意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
(第 34b 页)
 得以前精察力行孜孜不已下学之事求之之功也
 自得以后豁然贯通万殊一本上达之事得之之验
 也有求之之功然后有得之之验可见上达必由乎
 下学也 商傅说
之告高宗曰惟学逊志务时敏厥脩
 乃来允怀于兹道积于厥躬斯言也可以为自得之
 证 (第 15b 页)
 机故皆可委曲而就为人君者必谏行言听而后为
 好贤之诚使人视礼貌为去就则己浅矣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
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
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
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 (第 36a 页)
 此一章书见圣贤皆成于忧患而安乐之不可狃也
 孟子曰自古圣君贤臣大约兴于艰难困苦者为多
 如舜圣帝也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
贤相也高宗举于
 版筑之间胶鬲贤臣也文王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 (第 36b 页)
  所谓公养之仕也君之于民固有周之之义况此又
有悔过之言所以可受然未至于饥饿不能出门户
则犹不受也其曰免死而已则其所受亦有节矣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
举于版筑之间胶鬲
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
举于市(说音悦)

  舜耕历山三十登 (第 23b 页)
 集传案经文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是高宗

 梦得良弼形象乃审其状貌而广求于四方说筑傅
 岩之野与形象肖似如序所云似若高宗梦得 傅说
 
姓氏又因经文有群臣百官等语遂谓使百官营求
 诸野得诸傅岩非惟无补经文而反支离晦昧岂圣
 人之笔哉
  (第 20a 页)
   (此人臣之训也其所以为训虽不同其谆谆警/戒之意则一故皆以训为名○朱子曰商书几)
   (篇最分晓可玩伊训太甲等篇又好看似说命/盖高宗资质高 傅说
所说底细了难看若是伊)
   (尹与太甲说虽是粗却切于学者之身太甲/也不是个昏愚底人但欲败度纵败礼耳 (第 28b 页)
 (知此四为字当作如何音曰为字并去声为上者辅/其德而不阿其意之所欲为下者利于民而不徇己)
 (之所安○伊尹告太甲却是与寻常人说话便恁地/分明恁地切身至今看时通上下皆使得至 傅说
告)
 (高宗语意却深缘高宗贤明可以说这般话故 (第 6a 页)
傅说/
辅之说得较精微伊尹告太甲前三篇许多说话却)
 (从天理窟中抉出许多话分明说与他今看来句句/是天理○论 (第 6a 页)
    集传说命记高宗命传说(史记高宗盘庚弟小/乙之子也名武丁以)
    (梦得说于傅险遂以/傅险姓之号曰 傅说)
之言命之曰以下是也犹
    蔡仲之命微子之命后世命官制词其原盖出
    于此上篇记得说命相之辞中 …… (第 1a 页)
    戒之辞下篇记说论学之辞总谓之命者高宗

    命说实三篇之纲领故总称之今文无古文有
    集说(林氏之奇曰此三篇盖史官记高宗得 傅/说
与之反覆商较议论为治之道与夫学)
    (问之大方而其文烦多故其策分为三篇而有/上中下之别○王氏樵 …… (第 1b 页)
 其念虑所孚精神所格非偶然而得者也
 集说(程子曰梦说之事高宗只思得圣贤之人须是/呈贤之人方始应其感若 傅说
非圣贤自不相)
 (感如人卜筮蓍在手事在未来吉凶在书策其卒三/者必合矣○问高宗往求说邪说来入梦邪曰譬 (第 3b 页)
悬)
 (镜于此有物必照亦非镜往照物亦非物来入镜大/抵人心虚灵善不善必先知之○或言高宗于 傅说)

 (
文王于太公盖已素知之矣恐群臣未信故托梦卜/以神之曰此伪也圣人岂伪乎○朱子曰高宗梦 (第 3b 页)
傅)
 (说
分明有个 (第 4a 页)
傅说
在那里高宗却不知所以梦见亦/是朕兆先见者如此○帝赉良弼必是梦中有帝赉)
 (之说说是帝真赉不得说无此 …… (第 4a 页)
 之间(地理今释傅岩在今山西平阳府平陆县东北/二十五里一名隐贤社水经注云沙涧水出虞)
 (山东南径傅岩历 傅说
隐室前俗名谓之圣人/窟孔安国传 (第 4b 页)
傅说
隐于虞虢之间即此处也)肖似
 也与所梦之形相似
 集说(陈氏雅言曰天之生贤将欲以用世而高宗求/贤之心 (第 4b 页)
能合上天生贤之心贤之处世将欲以)
 (得君而高宗求贤之心又能合贤人用世之心○何/氏孟春曰孟子曰 傅说
举于版筑之间墨翟书云 (第 4b 页)
傅)
 (说
衣褐带索佣筑于傅岩贾谊赋云 (第 4b 页)
傅说
胥靡乃相/武丁迁史殷夲纪云说为胥靡筑于傅岩孔安国书)
 (传说代胥靡以供食孔之所谓代缘墨之所谓佣也 …… (第 4b 页)
 (于前矣○王氏炎曰已之有失非说之苦/口不能药已之不明非说之开导不能行)
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乃辟俾率先王迪我高后以
康兆民
 集传匡正率循也先王商先哲王也说既作相总百
 官则卿士而下皆其僚属高宗欲 傅说
暨其僚属(黄/氏) …… (第 7b 页)
 (度曰同官为僚使说表倡之/○袁氏黄曰暨者下及之词)同心正救使循先王之
 道蹈成汤之迹(袁氏黄曰率者循而/弗违迪者蹈而无间)以安天下之民
 也
 集说(陈氏雅言曰高宗于 傅说
不特望其以己正君/而又望其暨百僚同心以正君者诚以君德之)
 (进退系乎群臣之贤否苟小人众则说虽贤亦无 …… (第 8a 页)
 必责进言于臣君果从谏臣虽不命犹且承之况命
 之如此谁敢不敬顺其美命乎
 集说(陈氏雅言曰高宗托物以喻其意故 傅说
之复/高宗亦托物以进其辞木之生岂生而皆正惟)
 (从绳则无不正君之德岂生而皆圣惟从谏则无不/圣 (第 9a 页)
傅说
于此将进其中篇陈戒之辞故先说此以广)
 (其从谏之量高宗欲资之于人故以纳诲责其臣 (第 9a 页)
傅/说
使反求诸已故以从谏之道望其君纳诲者相臣)
 (之职从谏者人君之道也○吕氏楠曰言从谏者亦/以美高宗坚其 …… (第 9a 页)
 集传说受命总百官冢宰之职也
 集说(孔氏颖达曰说以官高任重乃进言于王故史/特标此句为发言之端也○林氏之奇曰高宗)
 (之于 傅说
信之笃任之专遂举国而听之使之代言/政事其至诚之心上格于天下孚于民而其君臣同)
 (心同志相与孚契于一 …… (第 9b 页)
 集传祭不欲黩黩则不敬礼不欲烦烦则扰乱皆非
 所以交鬼神之道也商俗尚鬼高宗或未能脱于流
 俗事神之礼必有过焉祖已戒其祀无丰昵 傅说
(第 15a 页)
 因其失而正之也
 集说(林氏之奇曰黩于祭祀是心术所蔽故 傅说
举/以为训盖祭惟称于礼苟不称于礼而以私意)
 (为之数则过疏则不及皆非礼之中也黩而谓之不/钦者以礼烦 …… (第 15b 页)
 (可往若不知虽有欲往之心其将何之自古非无能/力行者然鲜能明道此知之亦难也○张氏栻曰孔)
 (子观上世之化曰大哉知乎虽尧舜之民比屋可封/亦能使之由之而已知者圣凡之分也岂可云易乎)
 (哉 傅说
之告高宗高宗盖知之者恭默思道非知之/明哲者有此乎故君奭篇言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
 (盖发高宗之知者甘 …… (第 17a 页)
 (○陈氏栎曰说意谓王能行而说不言则咎在说说/己言而王不行则咎在王不在说也上篇复君以从)
 (谏此则责君以行言必实见于行而后始不为徒从/也知对行言自 傅说
始发之而后致知力行为万世) …… (第 17a 页)
 (旧劳于外亦与此相应想见高宗三年不言恭默思/道未知所发又见世间未有个人强得甘盘所以思)

 (得大贤如 傅说
高宗若非 (第 18b 页)
傅说
想不能致当日之治 (第 18b 页)
傅说
若非高宗亦不能有所为故曰惟后非贤不乂)
 (惟贤非后不食言必相须也○黄氏震曰苏氏之说/非是此论精矣世 …… (第 18b 页)
 (所以言高宗也案蔡云高宗历叙废学之因而叹其/学终于无所显明其说亦夲古注初非蔡氏自为之)
 (说且自言学罔显而下文求 傅说
尔惟训于朕志文/义极顺无可疑者若以为甘盘遁去而罔显则上文)
 (既言宅于河又言自河徂亳踪迹历历甚明岂 (第 18b 页)
得言/罔显邪且苏氏虽以遁野为甘盘而小苏氏作古史)
 (亦以遁野为高宗也○郑氏晓曰正义云高宗未立/之前已有甘盘免丧不言乃求 傅说
汉儒以为即位)
 (初有甘盘佐之甘盘卒后有 (第 18b 页)
傅说
说有大功周公数/六臣不言说未知其故盖此六臣皆商前王旧臣辅)
 (后王者说乃高宗所求非其父小乙所遗之臣 …… (第 18b 页)
 之于君当以柔济刚可济否左右规正以成其德故
 曰尔交修予(王氏樵曰囧命交修乃群臣交相弼正/其君之意此专说 傅说
故取更互相济)
 (之/意)尔无我弃我能行尔之言也孔氏曰交者非一之
 义
 集说(苏氏轼曰曲檗盐梅和 (第 19b 页)
而不同也○时氏澜曰/学问之道相需而成有 傅说
之教有高宗之听)
 (故谓之交修言教学互相发明诚意相接也○陈氏/经曰中篇说谓患高宗之不能行不患臣之不 …… (第 19b 页)
 也说称王而告之曰人求多闻者是惟立事然必学
 古训深识义理然后有得不师古训而能长治久安
 者非说所闻甚言无此理也○林氏曰 傅说
称王而
 告之与禹称舜曰帝光天之下文势正同
 集说(王氏安石曰求多闻而不惟古训是式则是非/无所考正而 …… (第 20a 页)
 (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呜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高宗既从容以问矣故说)
 (得以尽其声也○朱子曰今人只管说治心修身若/不见这个理心是如何地治身是如何地修 傅说
曰)
 (学于古训至匪说攸闻盖圣贤说出道理在里必学/乎此后可以有得○经籍古人言学字方自说命始)
 ( …… (第 20b 页)
 (空言不知天下未尝有无理之事无事之理老庄言/理而不及事是有无事之理也管商言事而不及理)

 (是有无理之事也深味 傅说
之言/则古先圣王之正传可以识矣)
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允怀于兹道积于厥躬
 集传逊谦抑也务专力也时 …… (第 21a 页)
 (心之仰说始告君以从諌则圣惟圣时宪是臣以圣/期待其君今高宗语说以良臣惟圣是君亦以圣自)
 (期待矣○王氏樵曰此二句且泛论而望说之意在/言外下举伊尹尧舜其君正良臣惟圣之实事而欲)
  (傅说/
继之)
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乃曰予弗克俾厥后惟尧舜其
心愧耻若挞于市一夫不获则曰时予之辜佑我烈祖
格于 …… (第 24b 页)
 挞于市耻之甚也不获不得其所也高宗举伊尹之
 言谓其自任如此故能辅我成汤功格于皇天尔庶
 几明以辅我无使伊尹专美于我商家也 傅说
以成
 汤望高宗故曰协于先王成德监于先王成宪高宗
 以伊尹望 (第 25a 页)
傅说
故曰罔俾阿衡专美有商
 集说(周子曰伊尹耻其君之不及尧舜一夫不获则/曰时予之辜学者当志伊尹之所志○林 …… (第 25a 页)
 (奇曰人君之学与匹夫异其所宅者至广其所御者/至众其所学者不过学为尧舜而已若高宗之学于)

  (傅说
其所谓尧舜之学矣○陈氏大猷曰尹在畎亩/则欲使君为尧舜之君民为尧舜之民其自任之重)
 (如此说起版筑为 …… (第 25b 页)
 (之/意)休命上文高宗所命也至是高宗以成汤自期传

 说以伊尹自任君臣相勉励如此异时高宗为商令
 王 傅说
为商贤佐果无愧于成汤伊尹也宜哉
 集说(赵氏敦临曰前言畴敢不祗若王之休命今云/敢对扬天子之休命盖方求 (第 26a 页)
谏之时则贵乎广)
 (故举众以称之至于阿衡之事业则 傅说
当躬任其/责故称已以言之○朱子曰惟后非贤不又言人君)
 (必任贤而后可以致治也惟贤非后不食言人君当 …… (第 26a 页)
 (首以致其敬君之礼而谓之敢对扬天子/之休命者此以致君泽民之事任诸已也)

 总论(朱子曰伊尹告太甲便与 傅说
告高宗不同伊/尹之言谆切恳到盖太甲资质低不得不然若)
 (高宗则无许多病痛所谓黩于祭祀/时谓弗钦之类 …… (第 26b 页)
   (此必祖庚肜祭高宗之庙而祖己谏之故有丰/昵之戒词旨浅直亦告少主语耳肜祭高宗而)
   (曰高宗肜日谓于高宗之庙肜祭之日也如仲/康命胤侯而曰胤侯命掌六师高宗命 傅说
而) …… (第 27a 页)
 (也以其训于王者似告幼君不似为高宗言之耳以/今观之其有可疑者如乃曰其如台此天变不足畏)
 (之说高宗断不至此不必以此陈戒也然蔡传及诸/儒定为高宗而不云祖庚者因黩于祭祀云云 傅说)
 (
既以告高宗虽因商俗尚鬼而言亦自是高宗一病/故以此篇属之高宗耳然此若在高宗必初年事非)
 (晚岁进德而 …… (第 27b 页)
 省以正德民乃曰孽祥其如我何则天必诛绝之矣
 祖已意谓高宗当因雊雉以自省不可谓适然而自
 恕夫数祭丰昵徼福于神不若德也黩于祭祀 傅说
 
尝以进戒意或吝改不听罪也雊雉之异是天既孚
 命正厥德矣其可谓妖孽其如我何邪 (第 30a 页)
 意必又次于巫咸也○苏氏曰殷有圣贤之君七此

 独言五下文云殷礼陟配天岂配祀于天者止此五
 王而其臣偕配食于庙乎在武丁时不言 傅说
岂传
 说不配食于配天之王乎其详不得而闻矣
 集说(孔氏颖达曰成汤未为天子已得伊尹言既受/命者以功格 (第 31a 页)
皇天在受命之后故言既受命也)
 (伊尹之下已言格于皇天保衡之下不言格于皇天/从可知也○王氏安石曰不言 傅说
而言甘盘者盖)
 (始迪高宗成其德者甘盘也以书考之高宗命说固/已大过人矣此甘盘之力也○陈氏红曰汤初胜 (第 3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