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恩奏记誓报故俗/号举人皆称觅举)就礼部试吏唱名乃入耻之 (李戡
年/三十明)
(六经举进士就礼部/试吏唱名乃入耻之)杨家三喜(杨敬之为祭酒兼太常/少卿是日二子戎戴登 (第 16b 页)
纷争帐中(韩全义为淮西行营招讨/使每议攻战宦竖十数纷)
(争帐中人好自异/互诋訾不能决)民有斗争不决 (李戡
隐阳羡里阳羡/民有斗争不决而诣)
(戡以/辨)数辨争(李元纮与杜暹数辨争/帝前帝不怿皆罢之)辨争殿 (第 28a 页)
 李繇(建中间为缙云令有政声邑有孝妇陶氏丧姑负土成坟一哭三绝繇为立碣请陆羽撰文以)


(表之其知所重如此)

  李戡(字定臣渤海敬王七世孙也幼孤年十岁即好学掇薪自爨夜无燃膏默念所记年三十明六)

(经举进士就礼部试吏唱名乃入戡耻之径返江东隐阳羡里人有斗争不决不之官悉诣戡)


(以辨尝集诗之类古者断为唐诗以讥元白之失云)
 李商隐(字义山河内人世绩之裔孙举进士调弘农尉又试拔萃中选补太子博士迁检校工部)

(员外郎诗文 (第 15b 页)
 李繇(建中间为缙云令有政声邑有孝妇陶氏丧姑负土成坟一哭三绝繇为立碣请陆羽撰文以)


(表之其知所重如此)

 李戡(字 定臣
渤海敬王七世孙也幼孤年十岁即好学掇薪自爨夜无燃膏默念所记年三十明六)

(经举进士就礼部试吏唱名乃入 (第 15b 页)
  搜索
旧唐书李揆傅乾元初兼礼部侍郎言主司取士多不
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殊不知艺不至者居文史
之囿亦不能摛辞深昧求贤之意也及试进士请于庭

中设五经诸史及切韵本于床引贡生谓之曰大国选
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
舒元舆传举进士见有司钩校苛切因上书言自古贡
士未有轻于此者且宰相公卿繇此出而有司以𨽻人
待之罗棘遮截疑其为奸非所以求忠直也 (李戡
傅年/二十明六)
(经就礼部试吏唱名乃入戡耻/之明日径返江东隐阳羡里)又言国朝校试穷微探
隐无所不至 (第 27a 页)
 之阳里子东门伯不可知而丘明以下五人未有非
 读书者安可不惧要须尽用其方不复加减乃有验
 也
杜牧作 李戡
墓志载戡诋元白诗语所谓非庄人雅士 (第 30b 页)

有意于大用其后命伦为相赵普执奏以为不可上曰
如伦者忠孝谨饬虽守散钱亦可普无以对翌日制下
太常博士 李戡
素有文称祥符末守寿春驿奏时务深
称上旨宣谕执政曰若斯人尚未进用不为不遗贤也 (第 53b 页)
  邻几杂志(江休复/)
康定中侍禁李贵为西边寨主妻为昊贼所掳去家中
一白犬颇驯扰祝之曰我闻犬之白乃前世为人也尔
能送我归乎犬俯仰如听命即裹粮随之有警则引伏
草间渴即濡身而返凡六七日出贼境其夫无恙朝廷
封崇信县君
陆参宰邑判讼田状云汝不闻虞芮之事乎耆司不受
再执诣县云不晓会得再判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李戡
宰邑问民间十否莫有疾苦否莫有孝悌否之类
有一患大风者药云吾不疗尔
都下弄蝎尾有五毒者三毒者云城西剥马 (第 16b 页)
遂有
意于大用其后命伦为相赵普执奏以为不可上曰如
伦者忠孝谨饬虽守散钱亦可普无以对翌日制下
太常博士 李戡
素有文称祥符末守寿春驿奏时务深
称上旨宣谕执政曰若斯人尚未进用不为不遗贤也 (第 17b 页)
            宋 江休复 撰
康定中侍禁李贵为西边塞主妻为昊贼所掳去家中
一白犬颇驯扰祝之曰我闻犬之白乃前世为人也尔
能送我归乎犬俯仰如听命即裹粮随之有警则引伏
草间渴即濡身而返凡六七日出贼境其夫无恙朝廷
封崇信县君

陆参宰邑判讼田状云汝不闻虞芮之事乎耆司不受
再执诣县云不晓会得再判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李戡
宰邑问民间十否莫有疾苦否莫有孝悌否之𩔖
有一患大风者药云吾不能疗尔
都下弄蝎尾有五毒者三毒者云城西 (第 1b 页)
               杜 牧
牧大和元年举进士(集作/及字)第贡于(集作/乡贡)上都有司试于
东都在二都群进士中往往有言前十五年有进士李
飞自江西来貌古文高始就礼部试赋吏大呼其姓名
熟视符验然后入飞曰如是选贤耶即求贡如是自以
为贤耶因袖手不出明日径返江东牧曰诚有是人吾

辈不可得与为伍矣后二年事故吏部沈公于钟陵宣
城为幕吏两府凡五年间同舍生兰陵萧寘京兆韩乂
博陵崔寿每品量人之等第必曰有道有学有文如
处士戡
者寡矣是卑进士不举尝名飞者牧益恨未面
其人宜喜其人之在位也大和九年为监察御史分司
东都今谏议大夫李仲 …… (第 5a 页)

李处士戡
牧谢曰素所恨未见者即日造其庐遂旦夕
往来开成元年春二月平卢军节度使王公彦威闻君
名挈卑词于简副以币焉 (第 5b 页)
请为节度巡官明年春平卢
府改君西归病于路卒于洛阳友人王广思恭里第享
年若干君讳戡字 定臣
七代祖渤海王奉慈祖杠衢州
盈川令父登婺州浦阳尉浦阳晚无子夫人吴兴沈氏
梦一人状甚伟捧一婴儿曰予为孔某 …… (第 5b 页)
岂可指此与彼为市呜呼 定臣
曰德孔循(集作/脩)曰学必
圣饰(集作/饰)我竞竞不一(集作/一不)言命可传其心以教后生
呜呼哀哉 (第 7b 页)
救所失不得不云立名按史笔矛盾/如此安所谓识与断乎且所云纤艳不逞等本非杜牧)
(语叶少蕴避暑录话杜牧作 李戡
墓志载戡诋元白诗/语所谓非庄人雅士所为淫言媟语入人肌骨者元稹)
(所不论如乐天讽谕閒适之辞可槩谓淫言 (第 40b 页)
雅士多为其破坏(杜牧引 李戡
语辞按此似/指两家所作艳 而言)
刘禹锡诗以意为主有气骨(吟/谱)
梦得诗雄浑老苍尤多感慨之句(刘 (第 12b 页)
诗于朝
元复左袒白奏罢之紫微守秋浦因激而为祜称不平
与祜交偏厚赠祜诗有不羡人间万户侯句而于元白
盛称 李戡
欲用法治其诗之说使诸公仕路相值岂有 (第 11b 页)
手成编无伦次其所宗者虽李青莲及元白而)
(晚唐人诗十/居其七八)备遗缀英(伪蜀王承范/集二十卷)外有 李戡
诗选(三/卷)
檀溪子联璧诗集(三十/二卷)无名氏正风集(十/卷)垂风集(十卷/张籍)
(等/诗)(第 3a 页)
   唐故平卢军节度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
牧太和元年举进士及第乡贡上都有司试于东都在
二都群进士中往往有言前十五年有进士李飞自江
西来貌古文高始就礼部试赋吏大呼其姓名熟视符
验然后入飞曰如是选贤耶即求贡如是自以为贤耶
因袖手不出明日往返江东某曰诚有是人吾辈不可

得与为伍矣后二年事故吏部沈公于钟陵宣城为幕
吏两府凡五年间同舍生兰陵萧寘京兆韩乂博陵崔
寿每品量人之等第必曰有道有学有文如 李处士戡
者寡矣是卑进士不举尝名飞者牧益恨未面其人且
喜其人之在世也太和九年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今
谏议大夫李中 …… (第 1b 页)
老前监察御史卢简求
咸言于某曰御史法当检谨子少年设有与游宜得长
厚有学识者因访求得失资以为官洛下莫若 李处士

某谢曰某所恨未见者即日造其庐遂旦夕往来开
成元年春 …… (第 1b 页)
挈卑
辞于简副以币马请为节度巡官明年春平卢府改西
归病于路卒于洛阳友人王广思恭里第享年若干君
讳戡字 定臣
七代祖渤海王奉慈祖杠衢州盈川令父
登婺州浦阳尉浦阳晚无子夫人吴兴沈氏梦一人状
甚伟捧一婴儿曰予为孔丘 …… (第 2a 页)
指此与彼为市呜呼 定臣
曰德孔修曰学必圣饬我兢
兢不一言命可传其心以教后生呜呼哀哉
   唐故淮南支使试大理评事兼监察御 (第 4a 页)
间。同舍生兰陵萧寘京兆韩乂博陵崔寿。每品量人之等
第。必曰。有道有学有文。如 李处士戡
者寡矣。是卑进士不
举。尝名飞者。牧益恨未面其人。且喜其人之在世也。大和
九年。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 …… (第 21b 页)
简求咸言于牧曰。御史法当检谨。
子少年。设有与游。宜得长厚有学识者。因访求得失。资以
为官。洛下莫若 李处士戡。
牧谢曰。素所恨未见者。即日造
其庐。遂旦夕往来。开成元年春二月。平卢军节度使王公
彦威闻君名。挈卑辞 …… (第 21b 页)
与彼为市。呜呼 定臣。
曰德孔修。曰学必圣。饬我兢兢。一不
言命。可传其心。以教后生。呜呼哀哉。

** 唐故淮南支使试大 (第 23b 页)
 又《河岳英灵集》二卷, 王起《文场秀句》一卷, 姚合《极元集》一卷,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二卷,  李戡《
唐诗》三卷, 顾陶《唐诗类选》二十卷,大中校书郎。 刘餗《乐府古题解》一卷, 《李氏花萼集》二十卷〈
文集》五卷〈唐刘明素集〉,《丽则集》五卷〈自梁至唐诗〉,《唐诗类选》二十卷〈唐顾陶集〉,《唐诗》三卷 〈李戡
集〉,《奇章集》四卷,《同题集》十卷〈唐柳元集〉,《丹阳集》一卷〈殷尧璠集〉,《极元集》一卷〈唐姚合
明素集
《丽则集》五卷〈注〉自梁至唐开元间歌诗
《唐诗类选》二十卷〈注〉唐顾陶集
《唐诗》三卷〈注〉 李戡

《奇章集》四卷
《同题集》十卷〈注〉唐柳元集
《丹杨集》一卷〈注〉唐殷璠集
《极元集》一卷〈注〉
军节度、沧德棣州观察使,赐今姓名。未几,贡钱千万,使子同捷入朝。既还,即奏同捷为沧州长史。未几卒。 李戡
按《唐书·渤海王奉慈传》:奉慈七世孙戡,字定臣,幼孤。好学。明《六经》,举进士,就礼部试,吏唱名乃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