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易類
詩類
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正史類
傳記類
雜史類
職官類
目錄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太平部
太玄部
續道藏
 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

 谓朔友人 程婴
曰胡不死 (第 29a 页)
程婴
曰朔之妇有遗腹若
 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无何而朔妇免
 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绔中 (第 29a 页)
祝曰
 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已脱
  程婴
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奈
 何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婴曰死易立孤难耳杵臼
 曰赵世先君遇子厚 (第 29a 页)
子彊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
 先死乃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 程婴

 
出谬谓诸将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谁与我千金吾
 告赵氏孤处诸将喜许之发师随 (第 29a 页)
程婴
攻公孙杵臼
 杵臼谬曰小人 (第 29b 页)
程婴
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
 匿赵氏孤今又卖我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
 曰天乎天乎赵氏孤何罪请活之独杀 (第 29b 页)
杵臼可也诸
 将遂杀杵臼与孤儿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然
 赵氏真孤乃反在 程婴
卒与俱匿山中居十五年晋
 景公疾卜之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景公问韩厥厥 …… (第 29b 页)
 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命并命群臣非然谁敢作
 难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今君有命群臣之
 愿也于是召赵武 程婴
遍拜诸将诸将遂反与 (第 30b 页)
程婴
 
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复与赵武田邑如故及赵武
 冠为成人 (第 30b 页)
程婴
乃辞诸大夫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
 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后今武既立为成人复
 故位我将下报宣孟与公孙杵 (第 30b 页)
臼赵武啼泣顿首固
 请曰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

 婴
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
 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
 春秋祀之世世勿 (第 30b 页)
绝 按赵同赵括之杀也缘朔妻
 庄姬之谮事在景公十七年赵武已从庄姬畜于公
 宫又献公时有屠岸夷无所谓屠岸贾者而 程婴

 臼三传亦不具载姑存史说于此
论曰訾祏匡范赵氏有左右臣宜其有闻也然假羽毛
于齐铸刑于鼎犹有遗行焉 (第 31a 页)
 秦桧加太师制曰三公论道莫隆帝者之师一德格
天乃大贤人之业救时真宰为世宗臣事有至难收成

功于指顾人无远虑独先定于规模力辅眇躬通成大
国荷上天之从欲成爱敬以事亲实出赞襄宜崇褒陟
爰正久虚之位用告大昕之朝具位桧硕德而光明忠
肃而恭懿心潜于圣有孟轲命世之才道致其君负伊
尹觉民之任蚤中异科之目旋跻要路之津节义著于
艰难正 程婴
存赵孤之比平生仗乎忠信见子卿思汉
室之深谋皆予同国无异政归兵权而营屯自肃定浮
议而反侧以安庙算无遗固 (第 2b 页)
明既而留梦炎亦荐之枋得复遗书梦炎
曰江南人才未有如今日之可耻春秋以下人物本不
足道今欲求一人如吕饴甥 程婴
杵臼厮养卒不可得
也纣之亡也以八百国之精兵而不敢抗夷齐之正论
武王太公凛凛无所容急以兴灭继绝谢天下殷 …… (第 37a 页)
能堪乃让曰封疆之臣当死封疆安仁之败何以不死
枋得曰 程婴公
孙杵臼二人皆忠于赵一死于十五年
之前一死于十五年之后万世之下皆不失为忠臣王
莽篡汉十四年龚胜乃饿死亦 (第 38a 页)
三荐贤三不用臣失职请罢上喜曰宰相当如是
朕姑试卿卿德不回朕复何虑 夏五月戊申诏河东
河北路转运司寻访 程婴公
孙杵臼坟庙所在以承议
郎吴处厚言二人保全赵孤乞加封爵故也诏婴封成
信侯杵臼封忠智侯 六月甲子有上书乞 (第 60b 页)
文曰二帝出郊既蒙尘而
未返九祧乏祀将摄祼以为名使生灵相顾以无归虽
沟渎自经而奚益辄慕周勃安刘之计庶几 程婴
存赵
之心上不许 甲戍元祐皇后告天下手书曰缅惟艺 (第 2b 页)

程婴
为安节成信侯公孙杵臼为通勇忠智侯韩厥为
忠定义成侯 普安郡王免丧还故官 司封员外郎
边知白面对乞令郡 (第 104a 页)
 (所言仅及此而稍涉时政则禁不敢发口是则/果何取于轮对哉人言不通国事从可知矣)

壬申绍兴二十二年春正月己亥雷 二月壬午诏建
祚德庙于临安府寻进封 程婴
为强济公公孙杵臼为
英略公韩厥为启佑公升为中祀 三月丁酉右承务
郎王之奇之荀并特除名之奇送梅州之荀追 (第 9a 页)
旧骨相奇怪清且秀 程婴
杵臼立孤难伯夷叔齐采薇
瘦霜钟堂上弄秋月微风入弦此君说君家周彦笔如
椽此君语意当能传 胜览云龙洞在州 (第 30b 页)
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赵
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
臼谓朔友人 程婴
曰胡不死 (第 4b 页)
程婴
曰朔之妇有遗腹若
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无何而朔妇免身
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绔中祝曰 (第 4b 页)
赵宗
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已脱 程婴
谓 …… (第 4b 页)
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奈何公孙杵
臼曰立孤与死孰难 程婴
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
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彊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
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 (第 5a 页)
匿山中 程婴
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谁能与我千金
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 (第 5a 页)
程婴
攻公孙杵
臼杵臼谬曰小人 (第 5a 页)
程婴
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
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 …… (第 5a 页)
乎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诸
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
皆喜然赵氏真孤乃反在 程婴
卒与俱匿山中居十五
年晋景公疾卜之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景公问韩厥
厥知赵孤在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 …… (第 5b 页)
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命并命群臣非然孰敢作难
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今君有命群臣之愿也
于是召赵武 程婴
遍拜诸将遂反 (第 6a 页)
程婴
赵武攻屠岸
贾灭其族复与赵武田邑如故及赵武冠为成 (第 6a 页)
程婴

乃辞诸大夫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皆能死我非不能
死我思立赵氏之后今赵武既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
下报赵宣孟与 (第 6a 页)
公孙杵臼赵武啼泣顿首固请曰武愿
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 程婴
曰不可彼
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
遂自杀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 (第 6b 页)
            唐 张守节 撰
韩世家第十五      史记四十五
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
(括地志云韩原在同州韩地县西南八里又韩城在县/南十八里故古韩国也古今地名云韩武子食菜于韩)
(原故/城也)曰韩武子武子后三世有韩厥从封姓为韩氏韩
厥晋景公之三年晋司寇屠岸贾将作乱诛灵公之贼

赵盾赵盾已死矣欲诛其子赵朔韩厥止贾贾不听厥
告赵朔令亡朔曰子必能不绝赵祀死不恨矣韩厥许
之及贾诛赵氏厥称疾不出 程婴公
孙杵臼之藏赵孤
赵武也厥知之景公十一年厥与郤克将兵八百乘伐
齐败齐顷公于鞍(音安贻地志云故鞍城名俗名 …… (第 1b 页)
虏王安尽入其地为颍川郡韩遂亡(亡在秦始/皇帝十七)
(年/)
太史公曰韩厥之感晋景公绍赵孤之子武以成 程婴
孙杵臼之义此天下之阴德也韩氏之功于晋未睹 (第 9b 页)
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
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
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 程婴
曰胡
(第 4a 页)
程婴
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 …… (第 4a 页)
耳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
宫中夫人置儿绔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
声及索儿竟无声已脱 程婴
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
得后必且复索之奈何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熟难 (第 4b 页)

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
彊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
儿负之衣以文 (第 4b 页)
(徐广曰小/儿被曰葆)匿山中 程婴
出谬谓诸将
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 …… (第 4b 页)
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 程婴
攻公孙杵臼杵臼谬曰
小人哉 (第 5a 页)
程婴
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立赵氏孤儿
今又卖我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曰天乎天乎
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 (第 5a 页)
臼可也诸将不许遂杀
杵臼与孤儿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然赵氏
真孤乃反在 程婴
卒与俱匿山中居十五年晋景公疾
卜之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景公问韩厥厥知赵孤在
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 …… (第 5a 页)
臣固且请立赵后今君有命群臣之愿也于是召赵武 程婴
遍拜诸将遂反与 (第 6a 页)
程婴
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复
与赵武田邑如故(徐广曰推次晋复与赵武田邑是景/公之十七年也而乃是春秋成公八) (第 6a 页)
(年经书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左传于此/说立赵武事者注云终说之耳非此年也)及赵武冠为
成人 程婴
乃辞诸大夫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皆能死
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后今赵武既立为成人复
故位我将下报赵宣孟与 (第 6a 页)
公孙杵臼赵武啼泣顿首固请
曰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 程婴
曰 …… (第 6a 页)
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
为不成遂自杀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
世世勿绝(新序曰 程婴公
孙杵臼可谓信友/厚士矣婴之自杀下报亦过矣)赵氏复位
十一年而晋厉公杀其大夫三却栾书畏及乃遂弑其
君厉 (第 6b 页)
             宋 裴骃 撰
史记四十五
韩世家第十五
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
曰韩武子武子后三世有韩厥从封姓为韩氏韩厥晋
景公之三年晋司寇屠岸贾将作乱诛灵公之贼赵盾

赵盾已死矣欲诛其子赵朔韩厥止贾贾不听厥告赵
朔令亡朔曰子必能不绝赵祀死不恨矣韩厥许之及
贾诛赵氏厥称疾不出 程婴公
孙杵臼之藏赵孤赵武
也厥知之景公十一年厥与却克将兵八百乘伐齐败
齐顷公于鞍获逢丑父于是晋作六卿而韩厥 …… (第 1b 页)
之九年秦虏王安尽入其地为颍川郡韩遂亡
太史公曰韩厥之感晋景公绍赵孤之子武以成 程婴
孙杵臼之义此天下之阴德也韩氏之功于晋未睹
其大者也然与赵魏终为诸侯十馀世宜乎哉
 
 
 
  (第 9a 页)
  (自固苟忽无形之堤防惟事有形之堤防则虽糜/费财用何足恃乎故纲目据事直书非所以予之)
  (实所以/讥之也)
五月立 晋程婴公
孙杵臼庙于绛州
 (报其存赵孤也追封婴/成信侯杵臼忠智侯)
  发明 (第 52a 页)
(程婴
杵臼一存孤一死节是诚晋之义士也/盖褒一善所以劝千万人之不善者贬一恶)
  (所以戒千万人之为恶者国语 (第 52a 页)
  (迄今三载金人使知沧州则邈不答金人使易汉/服则邈不从是盖精忠之节动摇山岳刚大之气)
  (凌逼云汉岂他偷生者之可论乎或以不能速死/为嫌盖晋之 程婴公
孙杵臼一存孤一死节一死)
  (于十五年之前一死于十五年之后皆不失为忠臣/李邈被执三年不屈而死又何嫌 (第 47b 页)
 (之遂罢锜兵命/锜至荆南府)

  广义(诸将不协敌国之利而奸人得计/也自此便觉南宋气脉萧索矣)
八月立祚德庙于临安
 (祀 晋程婴公
孙/杵臼韩厥也)
罢知温州王居正
 (居正立朝累与秦桧忤且力辨王安石父子学行之/非自兵部侍郎出知温州 (第 40b 页)
  (可为乃抽精兵入卫又所以见其谋之决也噫见/之明志之坚谋之决其忠无可议矣或曰断维之)
  (事得无少累乎曰不然益见其忠之至也观其露/香告天之语则知其心事如青天白日虽 程婴公)

  (
孙杵臼何以过之然 (第 71a 页)
程婴
杵臼能存赵以复雠死/无所憾张世杰不能存赵以复雠死有馀悲由是)
  (知 (第 71b 页)
程婴
杵臼能存赵者天也张世杰不能存赵者/亦天也孟子曰若夫成功则天也纲目于世杰虽)
  (不书曰死之而大书曰 (第 71b 页)
 (留梦炎亦力荐之于上枋得复遗书梦炎言江南无/人才未有如今日之可耻春秋以下之人物本不足)
 (道今欲求一人如瑕吕饴甥 程婴
杵臼厮/养卒亦不可得辩论凡数千百言卒不行)
  发明(时宋已亡而犹书宋爵者嘉其不忘故主也/书辞不至予 …… (第 38b 页)
 (初天祐见时方求才欲荐枋得为功遣使诱枋得入/城与之言坐而不对或嫚言无礼天祐不能堪乃让)
 (曰封疆之臣当死封疆安仁之败何不死枋得曰 程/婴公
孙杵臼二人皆忠于赵一存孤一死节王莽篡)
 (汉龚胜饿死司马子长云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参政岂足知此天 (第 43b 页)
 

晋景公病立其太子寿曼(左传作/州蒲)以伐郑郑赂晋晋释
郑成公归 晋景公卒寿曼立是为厉公 鲁成公如
晋送葬(讳/之)
 
 
宋华元善楚将子重又善晋将栾书两盟晋楚 晋与
秦桓公夹河而盟秦归倍盟与翟谋伐晋  晋程婴

屠岸贾于公宫灭其族(一载/上年) (第 48b 页)
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
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
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谓朔友人 程婴
曰胡不死 (第 11a 页)
程婴
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
死耳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 …… (第 11a 页)
夫人置儿绔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及
索儿竟无声已脱 程婴
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
必且复索之奈何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 (第 11b 页)
程婴

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
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
之衣以文 (第 11b 页)
葆匿山中 程婴
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
能立赵孤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
之发师随 (第 11b 页)
程婴
攻公孙杵臼杵臼谬曰小人 (第 11b 页)
程婴
昔 …… (第 11b 页)
乎赵氏孤儿何罪
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诸
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然赵氏真孤乃反在
卒与俱匿山中十五年(史赵世家皆又新序卷七及/说苑复恩 同但无 (第 12a 页)
程婴
杵)
(臼/事)
四年先縠以首计而败晋军河上恐诛乃奔翟与翟谋
伐晋晋觉乃族縠縠先轸子也五年伐郑为助楚 …… (第 12a 页)
宫之难屠岸贾为
之矫以君命并命群臣非然孰敢作难微君之疾群臣
固且请立赵后今君有命群臣之愿也于是召赵武

遍拜诸将遂反与 (第 18a 页)
程婴
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复与
赵武田邑如故(景公十/七年)及赵武冠为成人 (第 18b 页)
程婴
乃辞诸
大夫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
之后今赵武既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下报赵宣孟与
公孙 (第 18b 页)
杵臼赵武啼泣顿首固请曰武愿苦筋骨以报子
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 程婴
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
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赵武服
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 (第 18b 页)
必死耶盖圣达节次守节吾
遭世乱不能养浩然之志又欲食禄而避其难乎吾行
何之汝有才智勉之勉之主簿杨会吾之 程婴
也干哽
咽不复言左右皆泣下王国使故酒泉太守黄衍说燮 (第 2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