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樂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史評類
正史類
職官類
政書類
載記類
紀事本末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兵家類
雜家類
釋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为检校司徒、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观察处置云南八国招抚等使。

东川顾彦朗卒,其弟 彦晖
立。唐遣宦者宗道弼赐 彦晖
东川旌节,绵州刺史常厚执道弼以攻梓州,建遣李简、王宗涤等讨厚。自彦朗死,建欲图并东川而未有以发,及李简等讨厚,戒曰:「兵已破厚, 彦晖
必出犒师,即与俱来,无烦吾再举也。」简等击厚,败之钟阳,厚走还绵州,以唐旌节还道弼而出之。 彦晖
已得节,辞疾不出犒军。乾宁二年,建遣王宗涤攻之。十二月,宗涤败 彦晖
于楸林,斩其将罗璋,遂围梓州。三年五月,昭宗遣宦者袁易简诏建罢兵,建收兵还成都。黔南节度使王肇以其地 ……授建南州刺史,以郯王为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代建为西川节度使。茂贞拒命,乃复建官爵。冬十月,建攻破梓州, 彦晖
自杀。 彦晖
将顾彦瑶顾城已危,谓诸将吏曰:「事公当生死以之!」指其所佩宾铁剑曰:「事急而有叛者,当齿此剑!」及城将破,彦瑶与 彦晖
召集将吏饮酒,遂与之俱死。建以王宗涤为东川留后,唐即以宗涤为节度使,于是并有两川之地。

是时,凤翔
丑,赐张栻谥曰宣。庚子,申严宗子训名法。丁未,权罢旱伤州县比较赏罚。己酉,禁州县遏籴。是月,兰州盗程 彦晖
求内附,四川制置使董居谊却之。

  九月己巳,朝献于景灵宫。庚午,朝飨于太庙。辛未,合祭天地于明堂 ……亥,西川地震。甲子,又震。丙寅,金遣使来贺瑞庆节。

  十一月庚寅,遣陈伯震使金贺正旦。癸卯,以程 彦晖
攻围巩州,迫及川界,命利州副都统刘昌祖移驻西和州以备之。

  十二月丁巳,再给诸军雪寒钱。乙亥,金
副使刘璋诣南京自诉,且言:「安民侵入飞狐之境,冒滥封拜,诱惑人心,强抑总领冯通等输银粟。索飞狐总领王 彦晖,
弹压刘智元、杜贵,欲充偏裨。 彦晖
等拒之,辄杀贵而杖智元,竟驱 彦晖
而去。」又言:「经略职卑,以致从宜李柏山等日谋见害。乞许罢去。」廷议,刘铎本行招诱逋亡,今乃与安民互相论列,以起争端。苗道润死,安民实代领其众, 彦晖
等军本隶道润,当听安民节制。乃召铎还。顷之,封易水公,以涿、易、安肃、保州,君氏川、季鹿、三保河、北
四书曰。但其末云。性有昏明。则又将性作知觉看矣。光明等字。非所以言性者。于此亦可见矣。是以农岩。与闵 彦晖
书。累数千言。只是明此理而已。语类曰。知觉便是神。又曰。神是形而下者。此等说话。不可胜记。又有所谓才 (第 143L 页)
欲主南塘心性说云者。亦有所閒。故果有所问及者耳。
与李士九
农翁论知觉与智。合有分别之义。与闵公以升 彦晖。
屡牍辨论者。不啻八字打开。而折衷考信。实据大全答潘谦之书。或疑朱子之以知觉言智。前后非一。不可单据此 …… (第 251H 页)
妙。而有不容混而一之也。此说之所以为精确。而劄疑为定论者得之矣。农岩集此卷答闵 彦晖
书。既为那中所借。不得考见。只以劄问标补所载仰答。幸望更加详考焉。盖愚于未见老洲,梅山两先生之前。已 (第 251L 页)
   题退溪先生书敬斋箴后
   题安平大君亲笔后
   题花潭先生集后
   题任大年遗稿后
   题闵 彦晖(以升)
中庸图后
   题金仲和(昌协)、闵 彦晖
往复书后
   题冶隐先生集后
   题三礼仪后
   题故参判李公时术拟疏后(尹善道凶疏。拈入白沙
从游。而乃其恋德怀风。终始切磋之愿。未尝一日而少弛。则凡有所闻。何敢隐讳。不一奉质于亲爱之地哉。顷仍 彦晖
闻兄曾染指于阳明之学。李友秀夫亦为余言。何不以书一番讲论。以辨其是非云。固知二友之意。出于相爱之情。 …… (第 92L 页)
病蛰山中。闻见甚狭。平生未尝窥所谓阳明书者。则何敢于此。强其不知。呿口吐舌。自取笑于大方之家哉。而况 彦晖
之该博辩洽。既已相与往复辨诘。则以兄问学之笃。讲究之深。想已一言契悟。烂熳同归矣。犹且使干不量已力。 (第 92L 页)
不可不知此意也。俯仰存没。为之慨然。而且于其胤之请。有不可孤者。玆敢忘其僭率。谨识于后以归之。
题闵 彦晖(以升)
中庸图后 (第 93H 页)
彦晖
此图。较之平日诸作。颇似精细。然犹疏阙差谬处甚多。今以其一二可疑者言之。中庸第一章首三言。为一篇之纲 …… (第 93H 页)
。况如祭祀忠恕九经三重。乃此篇之大节目。而今皆阙而不论。位置倒错。次序紊乱。俱失本旨。无一可者。窃观 彦晖
之说曰。为初读中庸者。未能领略一篇之旨。故随手成焉。以愚观之。初读中庸者。苟览此图。则恐眩乱昏惑而愈 (第 94H 页)
不能领略也。 彦晖
平日用工。不为不勤。岂意其粗略疏阔。乃如此耶。姑记于此。以为他日相对奉质之资云尔。
题金仲和(昌协) (第 94H 页)
、闵 彦晖
往复书后 …… (第 94H 页)
可以苛诋也。盖观仲和所论。往复曲折。纡馀通畅。至其下段条辨 彦晖
处。又说得件件皆是。但恐于智之主知一段。似有不能释然者。若 (第 96H 页)
彦晖
之说。辞语简奥。證引迂缓。既不能发挥胡氏之说。又不能明辨仲和之论。其言愈多而愈窒。其意愈往而愈晦。殆 (第 96H 页)
吾家。夜间言此事。首尾如此。
李友行泰泰而晚得胎息之法。宿疾顿消。而又能享寿。真所谓修养引年者也。 彦晖
学识粗浅。而自许太过。叔涵见解迂滞。而自守甚固。
尼山尹副学搢。即君辅之姊婿也。君辅往见副学。归路历 …… (第 253L 页)
所处。果为十分正当乎。皆曰古人云人非尧舜。安得每事尽善。吾师虽贤。既非圣贤则何可谓事事无欠耶。其中闵 彦晖
世称尼门之高弟。余尝以师生间事问之。则答曰师门事。不敢轻议。然吾师所处。殊失少者 …… (第 254L 页)
座豹皮方席赐之而还。主簿公之孙女。即吾之高祖母也。此事安氏子孙传说于余矣。主簿公见南秋江师友录。
彦晖
问于余曰。今有无子而身死者。至大祥一二月前立后。则为其继后子者。只服其所馀一二月 …… (第 255L 页)
缕不已。后以此禀于先生。先生曰顷年有一士夫家遭此变礼。问于余。余与同春相议。使之追服三年矣。
余问于 彦晖
曰。所后父为所后子服制如何。晖曰丧礼备要所引疏说。养他子为后者期云。则此当为之期服也。余曰此则恐泛言 …… (第 256H 页)
悖理。则况当此末世风俗颓败之日。使兄情义有间之说若行。无乃有伤于父子间伦纪耶。晖曰此则然矣。
余问于 彦晖
曰。为人后者为长于服制如何。晖曰若是三代奉祀之宗则当服斩三年。余曰以贾疏适 (第 256L 页)
自言知工已至。方欲为行工云矣。干曰曾见石潭日记。徐花潭亦有已到诚意地位之说。而栗谷先生深斥其不然。则 彦晖
此说。吾不信也。况知行自是一串事。用工之道。所当并行而兼进。岂有致知工夫件件净尽。然后方始为力行工夫 …… (第 275L 页)
意以尤庵为专黑底人。先生出示其书于干等曰。子仁此书如何。其言可谓太不逊矣。
干曰顷以怀尼近日事问于闵 彦晖
则晖云。此事关吾师门。(闵尼门人)有难言者。第师门所处。有歉于少者 …… (第 277L 页)
待长者之道云矣。先生曰 彦晖
说是也。
先生以所撰师友服制说出而示干曰。此事何如。窃恐因此惹起人谤。干曰末世淆漓。师友道丧久矣。至 …… (第 278H 页)
。盖此 原庙多设汤数之礼。先自诸宫家效而行之。仍及于闾巷士大夫家。遂成习俗。可胜叹哉。
先生曰仲和以 彦晖
为博洽。士直以 (第 280H 页)
彦晖
为孤陋。两言皆是。盖 (第 280H 页)
彦晖
熟读经书。谓博洽亦得。但未见程朱全书及前辈文字。故谓孤陋亦得。又曰 (第 280H 页)
彦晖
未免独学。故自谓吾学已至。过为张旺。而实无所得。然傲然自大。务欲突过古人。病痛非细也。
戊辰夏。先生 …… (第 280H 页)
四书。循环熟读。则三经不学而能。又云周易非学者紧急工夫。先生曰然。大叔之周易。岂不太早乎。
干曰顷者 彦晖
来访。适仲固,士直同在席上。相与讲讨心性情意之说。想 (第 281L 页)
彦晖
尚于义理名目上未晓了。先生曰此人学问如此。而自许太过。盖由于平日独学。以未知自以为已知故也。
祖能自 (第 281L 页)
京归白于先生曰。闻崔汝和(锡鼎)近将礼记一书。裁割分裂。随类易置。而以为与吾家亲及 彦晖
相议为之云矣。先生曰余于其书。元无干涉事矣。干曰此事今虽似微。后来似不无人言。先生曰然。 …… (第 281L 页)
之望耶。
干问士直经学识见。超出流辈。而窃观先生似少别样亲爱之意何也。先生曰不然。士直姿禀甚美。非闵 彦晖
辈所及。故余甚爱之。当初所望于渠者不偶。而渠乃反从科工上去。余每见士直。多有责望之语。此非薄于士直。 (第 282L 页)
正月复除咨议。上疏辞 不许。
题闵 彦晖
中庸图后。
 其图位置倒错。次序紊乱。粗略疏阙处甚多。故先生略辨之。
四月题农岩金公仲和(昌协)与闵 (第 302H 页)
彦晖
往复智知说后。
 金公以胡云峰智字训释。谓不明于心性之辨。又曰智者五性之一。知者一心之用。不可浑而一 (第 302H 页)
   次李国弼翊夏韵
   閒中漫吟
   次朴士元韵。题李上舍而远志长南洞草堂。
   偶吟寄枫林书室。时闵 彦晖,
朴大叔读书于此。 (彦晖。
闵公以升字。)
 诗○邵城录(己巳冬。栖寓仁川田村。仁川号邵城。)
   偶吟
   山井夜话偶吟( ……   沧浪将归汉阳。夜登平远堂。(三首○沧浪。洪世泰号。)
   用苏州韵。送道长。
   别沧浪联句(道长要于一纸。各以亲笔书。为障子。)
   次闵 彦晖
寄示韵
   敬次 御制韵
   偶览白诗有吟
   慎令仲任宅。次任大年元耇韵。(仲任。慎公景尹字 ……   次欧公韵。示李新恩文叔。(昔竹西李丈好饮。药泉题欧诗于扇以赠。文叔亦好饮故和以赠之。)
   琶潭题咏。(药泉南相国别业。)
   次闵 彦晖
赠汝久韵
   论语
   孟子
   李佥知维聃挽(李君师尚大父)
   张淮阳善冲丈挽(三首) ……   题安氏永思帖后
   题白沙文忠公诗后
   题默翁诗笔后
   松岳寻真帖跋
   诸经图谱跋
   书闵 彦晖
往复书后
   书药泉先生南征录
明谷集卷之十三
 书牍
   上药泉先生书(己巳)
   上药泉先
川处士不开帘。雨馀鹤洞添溪响。霜后蚕峰露石尖。和璞藏珍终一剖。莫愁奇气老穷阎。
偶吟寄枫林书室。时闵 彦晖,
朴大叔读书于此。 (第 482L 页)
(彦晖。
闵公以升字。)
多病经秋卧洛城。药囊书架任欹倾。群虫在户寒俱蛰。独鹤归林夜自鸣。消得妄心知梦好。沐来 (第 482L 页)
书闵 彦晖
往复书后
愚于中庸费隐之旨。心有所疑。间尝与闵 (第 88L 页)
彦晖
往复论难。几至数万言。中间得朱子语类数段。以破侯氏之说。近始看中庸辑略。程子曰费指日用处。又考二程经 (第 88L 页)
   寿孙亡日。卧闻其母哭声。
   挽金士方(矩)
   次赵嶷望(世焕)丈韵。呈不忧堂案下。
   寄闵 彦晖(二首)
   示李生(万善)(○二首○乙丑)
   追寄李景甫
   次任甥俊卿(震英)(丙寅)
   ……   酬沈上庠叔平(埈)(○庚辰)
   挽故友郑晚昌迁葬。并迁其内各葬之墓而合窆云。(四首。)
   挽朴君鸿仪
   过 彦晖

   挽李寿翁(世龟)
   挽俞直甫迁葬(父子同迁)
   韩大卿(配夏),文卿国肥(配休), ……   [答金君玉(丁丑十月二十二日)]
   [答金君玉]
   与金万耋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十九
 书
   与闵以升 彦晖([丁巳正月七日])
   [与 彦晖(十二月十九日)
   [与闵 彦晖(庚申九月既望)
   [与闵 彦晖(腊日)
   [与闵 彦晖(壬戌元月二日)
   [与闵 彦晖(甲子腊月八日)
   [与闵 彦晖(十四日)
   [与闵 彦晖(乙丑七月二日)
   [与闵 彦晖(丙寅二月九日)
   [与闵 彦晖(闰四月二十四日)
   [与闵 彦晖(五月七日)
   [与闵 彦晖(六月二十一日)
   [与闵 彦晖(十月九日)
   [与闵 彦晖(丁卯五月之望)
   [与闵 彦晖(五月既望)
   [与闵 彦晖(戊辰四月二十一日)
   [与闵 彦晖(己巳腊月二十八日)
   [与闵 彦晖(癸酉二月十二日)
   [与闵 彦晖(癸酉)
   [与闵 彦晖(甲戌正月二十日)
   [与闵 彦晖(乙亥五月二十六日)
   [与闵 彦晖(丙子八月十八日)
   与朴泰辅士元([庚戌至月三日])
   [与朴泰辅士元(壬子二月二十八日)]
   [与朴 ……   祭种百文(乙亥)
   祭韩配商文(乙亥)
   祭玄石文(乙亥)
   祭佥知叔父文(丙子)
   祭闵 彦晖
(戊寅)
   告诀再从子明教文(戊寅)
   祭从弟子敬文(戊寅)
   祭炭翁先生迁葬文(庚辰
况复平生少外慕。俛焉为学一心真。
操心贞固绝虚浮。外貌安恬更整修。每谓学专兼必寿。谁知一病奄长休。 彦晖
去后择夫邻。前后唯君作主人。好善有诚难复见。悼伤非独为天伦。
挽李刚仲(三首)
才名少日迈诸兄。弱冠 (第 121L 页)
意义之问答耳。亦以自家空疏无所实得。故来往者亦悠悠泛泛。殊无可以仰报者。亦可愧也。岁暮离索。掩卷辄思 彦晖。
而恨地 …… (第 425L 页)
(六月二十一日。)
[与闵 彦晖(十月九日)
国宾之行。未及修谢其回承书。其前递中二书。次第奉领。慰感不胜言。斋郎已肃 恩耶。学未成而不仕。自 …… (第 428L 页)
得。故欲知为谁人所为耳。然书未经程,朱勘破者。却未易读。择理未明。而为所引去。则流而为异端不难故也。 彦晖
亦当戒之。所论敩学之法亦善。经书,史书。只当依古人成法。循序致精而已。为学岂可外此而他求耶。不必引君 …… (第 429H 页)
已。若有意于胜负。则亦计获之私也。千万勉勉。幸甚。汝良颇传所闻。大同小异。今不能记。然此君尽有识见。 彦晖
不可忽其言也。
 前书所示。有书于我。劝以谢过云云者。未曾闻可怪。近来讹言。全无苗脉。类如是。诗人叹 …… (第 430H 页)
。志气颓惰。义理茫昧。岁暮百感。无可言者。唯希岁改学味日新。以慰远望。(己巳腊月二十八日。)
[与闵 彦晖(癸酉二月十二日)
妾之服女君之党。以何为准耶。若从其本注所谓凡汝君之党如其亲之说。则将自女君之父母兄弟。至于缌小功 …… (第 431H 页)
玄石四种之说。昔尝相辨而未契者也。鄙意以为四种言于子孙。而不言于父祖。则玄石硬主适适相承之说矣。未知 彦晖
之见。亦如鄙意耶。所为说谓送而不来。须付来便。如何。源流前日所标者。或依或否。早晚原册得达。则可以览 …… (第 431H 页)
冷。而有所迁就。则便陷于夷狄禽兽之域矣。可不惧哉。来纸初欲呈还。而姑复留之。以俟他日面论耳。
[与闵 彦晖(丙子八月十八日)
前日便回之后。未闻复有辞官之事。意谓以被选于书筵之故。未免迟徊矣。昨见邸报。竟至递归。或不无辞外 (第 432L 页)
方为仕学相资。而不至有虚弊精力之患也。(戊辰正月二十九日。)
[与朴泰辅士元(四月二十一日)]
见闵 彦晖
书。欲过夏于金城院斋云。院斋之旷。通患也。得其讲习于其间。深可慰。如或请粜。幸有以济之暇日。亦或可一 …… (第 454L 页)
矣。交河士子。或有相从者。则地主之一赐奖厉。实关风教。亦一事也。即今斯文之坏败甚矣。以实心为实功。如 彦晖
者。实不易得。如一见。幸为我。评其学如何。亦欲以验明见也。(四月二十一日。)
[与朴泰辅士元(八月二 (第 454L 页)
要。最宜熟读。幸加意。(戊子九月二十八日。)
[答李伯邵(庚寅三月十日)]
左右见金稿。而致疑于故友 彦晖
云。亦过矣。 (第 531L 页)
彦晖
与金曾相识于道峰甚款。而其时金方不仕屏处。一者往见。有何不可。况因讲讨文义。书札往复。尤无可嫌。今以 (第 531L 页)
受用事。极感极感。此意幸先以仰复也。
示谕标榜之规。不胜警惕。敢不佩服。至戒。毋负乐告之义耶。所以箴 彦晖
者。亦是朋友切磋之道。噫。今世此道几绝矣。若相与真订实砭。夹辅交修。蔚然为吾党之光。岂非衰朽区区之望 …… (第 534L 页)
诚。点检他人。尤当勤于反省。深愿尤加之意也。
 示一个形象。寻常只如贤说看。如中字数珠之类耳。大叔与 彦晖。
必有所见。而病未更检本文。愧叹。
所谕进学之难。伤贫之叹。无非真实语。即此而可见用工夫处矣。为之三复 (第 534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