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易類
春秋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目錄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載記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玄部
洞神部
正一部
續道藏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掌宾各二人女史二人掌宾客参见朝会引导之事/司赞典赞掌赞各二人女史彤史各二人掌礼仪班)
 (序设板赞/拜之事)
 尚服掌司宝司衣司饰司仗之事(司宝典宝掌宝各/二人女史四人掌)
 (珍 宝符
契图籍之事司衣典衣掌衣各二人女史四/人掌御衣服首饰之事司饰典饰掌饰各二人女史)
 (二人掌膏沐巾栉服 (第 51b 页)
 长史曾经过犯之人毋得选用是职审理掌推按刑
 狱禁诘横暴无干国纪典膳掌祭祀宾客王若妃之
 膳羞奉祠掌祭祀乐舞典宝掌王 宝符
牌纪善掌讽 (第 34a 页)
  五品称御侍者尚仪尚服尚寝尚正及宝符宸侍
  称令人者奉恩奉光奉徽奉美为正六品又称御
  侍者司正 宝符
司仪司符司寝司饰司设司衣司
  膳司药及仙韶使称良侍者光训明训遵训从训
  为正七品称御侍者典仪典膳 (第 64a 页)
 队第一队九十二人内折冲都尉二人(平巾帻绯绣/飞龙袍革带)

 (银褐大口/裤执仪刀) 宝符
旗二旗五人朱鍪甲刀盾八十(朱甲/锦臂)
 (鞲行縢/鞋袜)第二队八十二人内果毅都尉二人(白泽/袍)(第 40a 页)
 忠获故元军士千馀令旧校李巴延布哈领之以𨽻
 羽林卫六年皓复招集王巴拜将卒简壮勇者为驾
 前先锋
五月造用宝金符及调发走马符牌
 用 宝符
为金牌二中书省大都督府各藏其一有诏
 发兵省府以牌入内府出宝用之走马符牌以铁为
 之共四十金字银字者 (第 5a 页)
  哀宗遣图克坦肆喜迎两宫时柔妃费摩氏等乘

  马出宫史氏庞氏费摩氏皆无传不可深考又
  载 宝符
李氏从至宣德州居摩诃院将北行于佛
  像前缢死柔妃费摩氏 (第 21b 页)
宝符
李氏不知为宣宗之
  妃哀宗之妃
哀宗皇后图克坦氏正大元年立为皇后哀宗迁归德
遣后弟肆喜诣汴奉迎夜至 (第 21b 页)
  未可与古玩并列因念盛京为国家发祥地
祖宗神爽实所式凭朕既重缮
列祖实录尊藏凤凰楼上觐扬
光烈传示无疆想当
开天之始凝受
帝命 宝符
焕发六服承式璠玙孚尹 (第 17b 页)
州河曲六胡州皆降迁于云朔之间 工部侍郎张
彧李晟之婿也晟在凤翔以女嫁幕客崔枢礼重枢过
于彧彧怒遂附于 张延赏
给事中郑云逵尝为晟行军
司马失晟意 (第 82b 页)
延赏
上亦忌晟功名会吐蕃有离间
之言延赏等腾谤于朝无所不至晟 (第 82b 页)
重枢过
于彧彧怒遂附于张延赏给事中郑云逵尝为晟行军
司马失晟意亦附延赏上亦忌晟功名会吐蕃有离间
之言 延赏
等腾谤于朝无所不至晟闻之昼夜泣目为
之肿悉遣子弟 …… (第 82b 页)
善上命滉与刘玄佐谕旨于晟使与 延赏
释怨晟奉诏
滉等引 (第 83a 页)
延赏
诣晟第谢结为兄弟因晏饮尽欢又宴于
滉玄佐之第亦如之滉因使晟表荐 (第 83a 页)
延赏
为相
三年春正月壬寅以左仆射 (第 83a 页)
张延赏
同平章事李晟为
其子请昏于 (第 83a 页)
延赏
(第 83a 页)
延赏
不许晟谓人曰武夫性快释怨
于杯酒间则不复贮胸中矣非如文士难犯外虽和解
内蓄憾如故吾得无惧哉 二月壬戌 …… (第 83a 页)
听燧计趣使进兵燧请与吐
蕃使论颊热俱入朝论之会滉薨燧 延赏
皆与晟有隙
欲反其谋争言和亲便上亦恨回纥欲与吐蕃和共击
之得二人言正会已意计遂 (第 84a 页)
延赏
数言晟不宜久典
兵请以郑云逵代之上曰当令自择代者乃谓晟曰朕
以百姓之故与吐蕃和亲决矣大臣既与吐蕃有怨 …… (第 84a 页)
佐奏言吐蕃方彊未可与争上遣中使劳问玄佐玄佐
卧而受命 张延赏
知玄佐不可用奏以河湟事委李抱
真抱真亦固辞皆由延赏罢李晟兵柄故武臣皆愤怒
解体不肯为用故也 浑瑊之发 (第 86a 页)
长安也李晟深戒之
以盟所为备不可不严 张延赏
言于上曰晟不欲盟好
之成故戒瑊以严备我有疑彼之形则彼亦疑我矣盟
何由成上乃召瑊切戒以推诚待虏勿自为猜 (第 86a 页)
贰以阻
虏情瑊奏吐蕃决以辛未盟 延赏
集百官以瑊表称诏 …… (第 86a 页)
马燧浑瑊曰去三人
唐可图也于是离间李晟因马燧以求和欲执浑瑊以
卖燧使并获罪因纵兵直犯长安会失浑瑊而止 张延
惭惧谢病不视事 吐蕃之戍盐夏者馈运不继人 …… (第 88b 页)
蕃所备多知上素恨回
纥恐闻之不悦并屯田之议不行故不肯言既而戍卒
应募愿耕屯田者什五六 左仆射同平章事 张延赏

薨 秋八月吐蕃尚结赞遣五骑送崔汉衡归且上表
求和 (第 91a 页)
无虞但黎雅以来得
万人成都得二万人精加训练则蛮不敢动矣边兵又
不宜多须力可临制崔旰之杀郭英乂张朏之逐 张延
皆镇兵也时北兵皆归本道惟河中陈许三千人在
成都有诏来年三月亦归蜀人恟惧德裕奏乞郑滑五
百人陈许千人以 …… (第 13a 页)
裕又上言太原人心从来忠顺止是贫虚赏犒不
足况千五百人何能为事必不可姑息宽纵且用兵未
罢深虑所在动心顷 张延赏
为张朏所逐逃奔汉州还
入成都望诏李石义忠还赴太原行营召旁近之兵讨
除乱者上皆从之是时李石已至晋州诏复 (第 98a 页)
 名其所死地为摩笄之山(山在今直𨽻/易州广昌县)无恤遂以代
 封伯鲁子周为代成君(史记赵简子尝召诸子曰吾/藏 宝符
于常山上先得者赏)
 (诸子驰之山上无所得无恤还曰已得符矣简子曰/癸之无恤曰从常山上临代代可取也简子 (第 22b 页)
 尹喜故宅(宅在陜州灵宝县函谷故关有望气台寰/宇记春秋时喜为关令见紫气丈馀飞入)
 (关曰必有异人过此次日老子/果骑青牛至后人即其处立台)上遣使求得之群臣
 上表以 宝符
潜应年号请于尊号加天宝字从之(于/是)
 (加同秀朝散大夫时人皆疑 (第 8a 页)
宝符
即同秀所为间一/岁清河人崔以清言见元元皇帝藏 (第 8a 页)
宝符
在武城紫)
 (薇山敕使往掘亦得之东都留守王倕知其诈按问/果服奏之上亦不深罪也其后或又言元元皇帝降) …… (第 8a 页)
 船数百艘扁榜郡名各陈珍宝陜尉崔成甫著锦半
 臂红抹额居前船唱得宝歌(先是民间唱俚歌曰得/体纥那邪其后得 宝符)
 (
于桃林成甫更得体歌为得宝歌辞曰得宝弘宝野/弘农得宝邪潭里舟船闹扬州铜器多三郎当殿坐)
 (听唱得宝歌 (第 10b 页)
 (有人祸则当鬼诛古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者斯之谓欤)上从贽言诏诸道与淮
 西连接者非彼侵轶不须进讨李希烈若降当待以
 不死自馀一无所问
张延赏
为左仆射
 初李晟戍成都取其营妓以还西川节度 (第 34b 页)
张延赏
 
怒追而返之晟遂 (第 34b 页)
延赏
有隙至是上 (第 34b 页)
延赏
入相 (第 34b 页)
 晟表陈其过恶上重违其意以 延赏
为左仆射
(丙/寅)二年春正月以刘滋(字公茂/知几孙)崔造(字元宰/安平人)齐映同平
章事
 造少与 …… (第 35a 页)
 滉乃遗元佐钱二十万缗备行装滉留大梁三日大
 出金帛赏劳一军为之倾动元佐惊服遂与曲环俱
 入朝
十二月李晟入朝
 上忌李晟功名会吐蕃有离间之言 张延赏
等腾谤 …… (第 39a 页)
 于朝无所不至晟闻之昼夜泣目为之肿悉遣其子
 弟诣长安表请为僧不许入朝称疾恳辞方镇亦不
 许韩滉素与晟善上命滉谕旨使与 延赏
释怨引 (第 39b 页)

 赏
诣晟第谢因饮尽欢晟表荐 (第 39b 页)
延赏
为相
(丁/卯)三年春正月以 (第 39b 页)
张延赏
同平章事
 李晟为其子请婚于延赏不许晟谓人曰武夫性快
 释怨于杯酒间则不复贮胸中矣非如文士难犯外
  …… (第 39b 页)
 寻潜遣人因诸蛮求内附皋奏宜招纳之以离吐蕃
 之党分其势上命皋先作边将书以谕之微观其趣
贬齐映为夔州(注见/前)刺史
  张延赏
与齐映有隙映在诸相中颇称敢言上浸不
 悦 (第 40b 页)
延赏
因言映非宰相器贬之
刘滋罢以柳浑(字夷旷一字/惟深襄州人)同平章事
 韩滉性苛暴方为上所任言无不从他 …… (第 40b 页)
 信其言为之请于朝李晟曰戎狄无信不如击之韩
 滉曰今两河无虞若城原鄯洮渭使晟及刘元佐等
 守之河湟二十馀州可复也上欲从之会滉卒 张延
 赏
与晟有隙数言和亲便上亦素恨回纥欲与吐蕃
 击之遂从燧 (第 42a 页)
延赏
(第 42a 页)
延赏
又言晟不宜久典兵上乃
 谓晟曰朕以百姓之故与吐蕃和亲决矣大臣既与
 吐蕃有怨宜留辅朕自择代者晟荐都虞 …… (第 42a 页)
 言土梨树多险阻不如平凉乃许盟于平凉(初韩滉/荐刘元)
 (佐可使将兵复河湟元佐亦赞成之至是元佐奏言/吐蕃方强未可与争 张延赏
奏以河湟事委李抱真)
 (抱真亦固辞由延赏罢李晟兵柄故/武臣皆愤怒解体不肯为用故也)
闰月省州县官 (第 43a 页)
 省州县官收其禄以给战士 张延赏
之谋也时新除
 官千五百人而当减者千馀人嗟怨盈路(既而以李/泌言诏所) …… (第 43a 页)
 浑瑊之发长安也李晟深戒之以盟所为备不可不

 严 张延赏
言于上曰晟不欲盟好之成故戒瑊以严
 备我有疑彼之形则彼亦疑我矣盟何由成上乃召
 瑊切戒以推诚待虏勿为 (第 44a 页)
猜疑瑊奏吐蕃决以辛未
 盟 延赏
集百官称诏示之曰李太尉谓和好必不成
 今盟日定矣晟闻之泣曰吾生长西陲备谙虏情所
 以论奏但耻朝廷为犬 …… (第 44a 页)
 蒙侍中力全军得归奈何拘其子孙遣弇与宦官俱
 文珍等归上闻尚结赞之言由是恶燧罢其副元帅
 节度使以为司徒侍中 张延赏
惭惧谢病
以李泌同平章事
 泌初视事与李晟等俱入见上谓泌曰朕欲与卿有
 约卿慎勿报雠有恩者朕当为卿报 …… (第 46a 页)
 (请宗/姓)之子升及郭曙(子仪/之子)令狐建(彰之/子)等恐有奸人
 危乘舆相与齧臂为盟更鞚上马以至梁州及还长
 安上皆以为禁卫将军宠遇甚厚 张延赏
故与叔明
 有隙知升私出入郜国大长公主(肃宗女/萧升妻)第密以白 (第 47a 页)
 上上使李泌察之泌曰此必有欲动摇东宫者其
 赏
乎上曰何以知之泌具为上言二人之隙且言升
 承恩顾 (第 47b 页)
延赏
无以中伤而郜主乃太子妃之母也故
 欲以此陷之耳上笑曰是也泌因请罢升宿卫以远
 嫌从之(是月 (第 47b 页)
张/延赏
卒)
以韩潭为夏绥银(三州皆唐置夏注见前绥今陜西/绥德州是银今绥德州米脂县是)
度使
 吐蕃之戍盐 …… (第 47b 页)
 募愿耕屯田者什有五六

八月辛巳朔日食
柳浑罢为左散骑常侍
 初浑与 张延赏
议事数异同 (第 51a 页)
延赏
使人谓曰相公节
 言则重位可久矣浑曰为吾谢张公柳浑头可断舌
 不可禁由是交恶上好文雅蕴藉而浑质直无威 (第 51a 页)
 制度宏丽屋宇少不中程式虽金碧已具刘承圭必
 令毁而更造有司莫敢较其费未几帝亲谒宫奉刻
 玉天书安于 宝符
阁以御容立侍于侧
十二月癸丑朔司天监奏日食不应
 群臣表贺
户部献天下民数
 户九百五万五千七百二十 (第 56a 页)
 十二年自然涌出其味如醴饮之疗疾今涸(县/志)
灵宝泉 在县东南二十里周数十步(长安/志)旧图经曰
 汉边韶得灵 宝符
于此泉祈祷有应因名(县/志)
玉女泉 在县东五里高店寨(县/志)
  临潼县
骊山 在县南里许即蓝田 (第 30a 页)
   务本坊先天观景龙中为翊圣观至德三载改

   灵符观两京道里记曰天宝初桃林获 宝符

  入城宿此因置观在长乐坡南 太一观在县南
  六十里终南山炭谷口(宋敏求/长安志)元都观在城南 (第 48b 页)
 陂濒苑墙凿潭于望春楼下以聚漕舟坚因使诸州
 各揭其郡名陈其土地所产宝货诸奇物于栿上先
 时民间唱俚歌曰得体纥那邪其后得 宝符
于桃林
 于是陜县尉崔成甫更得体歌为得宝弘农野坚命
 舟人为吴楚服大笠广袖芒屩以歌之成甫又广之
 为 (第 32b 页)
 公主妻之帝为幸始平县设殿帐于百顷泊侧饯别

 因改始平县为金城县又改其地为凤池乡怆别里
 (旧唐书/吐蕃传)
灵符观 天宝初桃林获 宝符
将入城宿于此因置观
 在长乐陂南(两京道里记宁按长/安志观在咸 县)
渭城 咸阳县之东境也唐世多事 (第 99a 页)
 陈氏曰同州进士王及甫撰不知何人其书定是非

 协同异由博而约儒者之善言天者也(文献/通考)
通幽子灵台隐秘 宝符
一卷
 扶风隐者(宋史艺/文志)
补妒记一卷(京兆王/绩编)
 晁氏曰古有妒记久而忘之不知何人辑传记 (第 43b 页)
瞽人以绝塞众虑专心于星算音律之中/考钟吕以定四时无毫釐之异春秋不记师旷出何帝)
(之时旷知命欲终乃述 宝符
百卷晋战国时其书灭绝/矣 汉书兵家师旷八篇 宋符瑞志白燕者师旷时)
(衔丹书来至/时所受谶也) (第 22b 页)
最贤简子乃告诸子曰吾藏 宝符
于常山上先得者赏
诸子驰之常山上求无所得毋恤还曰已得符矣简子
曰奏之毋恤曰从常山上临代代可取也简子于 (第 7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