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別集類
政書類
史鈔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別史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寶積部類
洞真部
湿罗袖拂行衣李白诗闻)
(道青云贵公子丨丨游戏西江水杜甫诗主人丨丨相为开舟子/喜甚无氛埃包佶送日本国 晁巨卿 东归诗丨丨乘风转金装照)
(地新朱庆馀诗红旆路幽山翠湿丨丨风起浪花飘李商隐隋宫/诗玉玺不缘归日角丨丨 (第 37a 页)
(道青云贵公子丨丨游戏西江水杜甫诗主人丨丨相为开舟子/喜甚无氛埃包佶送日本国 晁巨卿 东归诗丨丨乘风转金装照)
(地新朱庆馀诗红旆路幽山翠湿丨丨风起浪花飘李商隐隋宫/诗玉玺不缘归日角丨丨 (第 37a 页)
蕊)
(香清簪丨丨张宪望梅山诗嵯峨结丨丨皛淼浮银湾/杨基宜秋轩桂诗金樽滟泛绿色酒翠袖凉簪丨妆丨)新髻 (胡衡/ 诗鬒)
(发成丨丨人/参长旧苗)华髻(顾况虎丘西寺经藏/碑清净丨丨栴檀𣗳)瑶髻(顾况虎丘西寺经藏 (第 31a 页)
(香清簪丨丨张宪望梅山诗嵯峨结丨丨皛淼浮银湾/杨基宜秋轩桂诗金樽滟泛绿色酒翠袖凉簪丨妆丨)新髻 (胡衡/ 诗鬒)
(发成丨丨人/参长旧苗)华髻(顾况虎丘西寺经藏/碑清净丨丨栴檀𣗳)瑶髻(顾况虎丘西寺经藏 (第 31a 页)
始丨丨楼船欲渡河沈佺/期峡山寺赋向何业而丨丨今何缘而赴乡宋之)
(问度大庾岭诗度岭方丨丨停轺一望/家 胡衡 诗衔命将丨丨宏才忝侍臣)向国(庾信秦穆王饮盗骏/马赞邻兵丨丨穷寇)
(侵/秦)谯国(薛道衡老氏碑芝田 (第 54a 页)
(问度大庾岭诗度岭方丨丨停轺一望/家 胡衡 诗衔命将丨丨宏才忝侍臣)向国(庾信秦穆王饮盗骏/马赞邻兵丨丨穷寇)
(侵/秦)谯国(薛道衡老氏碑芝田 (第 54a 页)
也颇读经史解属文冠进德冠其顶百花分而四散身
服紫袍以帛为腰带容止温雅朝廷异之拜为司膳员
外郎天宝末 卫尉少卿朝衡 即其国人
倭二
增书明杨守陈论倭奴贡献书曰倭奴僻在海岛其俗
狙诈而贪狼国初洪武间常来贡而不恪朝廷 …… (第 35a 页)
日本一
增旧唐书曰日本国者倭之别种也其国界东西南北
各数千里西界南界咸至大海东界北界有大山为限
即毛人之国唐长安二年来贡方物 开元初又遣使
来朝因请儒士授经诏四门助教赵元默就鸿胪寺教
之乃遗元默阔幅布以为束脩之礼题云白龟元年所
得锡赉尽市文籍泛海而还其偏使朝臣仲满慕中国
之风因留不去改姓名为 朝衡 仕历左补阙仪王友衡
留京师五十年乃还天宝十二载 (第 36b 页)
朝衡 复入朝上元中
擢衡为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贞元二十年遣使来朝
留学生橘免势僧空海学问元和元年使者判官高阶 (第 36b 页)
服紫袍以帛为腰带容止温雅朝廷异之拜为司膳员
外郎天宝末 卫尉少卿朝衡 即其国人
倭二
增书明杨守陈论倭奴贡献书曰倭奴僻在海岛其俗
狙诈而贪狼国初洪武间常来贡而不恪朝廷 …… (第 35a 页)
日本一
增旧唐书曰日本国者倭之别种也其国界东西南北
各数千里西界南界咸至大海东界北界有大山为限
即毛人之国唐长安二年来贡方物 开元初又遣使
来朝因请儒士授经诏四门助教赵元默就鸿胪寺教
之乃遗元默阔幅布以为束脩之礼题云白龟元年所
得锡赉尽市文籍泛海而还其偏使朝臣仲满慕中国
之风因留不去改姓名为 朝衡 仕历左补阙仪王友衡
留京师五十年乃还天宝十二载 (第 36b 页)
朝衡 复入朝上元中
擢衡为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贞元二十年遣使来朝
留学生橘免势僧空海学问元和元年使者判官高阶 (第 36b 页)
儿一妇)
(元结漫问相里黄州诗见东邻下送权德舆玉台体诗/莫作经时别丨丨是宋家 包佶 日本国聘贺使 晁)
(巨卿 东归诗上才生下国东海是丨丨居元稹代曲江/老人诗轩车隘南陌钟磬满丨丨 白 易松声诗见)
(南陌下于 (第 32a 页)
(元结漫问相里黄州诗见东邻下送权德舆玉台体诗/莫作经时别丨丨是宋家 包佶 日本国聘贺使 晁)
(巨卿 东归诗上才生下国东海是丨丨居元稹代曲江/老人诗轩车隘南陌钟磬满丨丨 白 易松声诗见)
(南陌下于 (第 32a 页)
(玩雪寄严维诗粉署生新兴瑶华寄丨丨得韦应物对/雨赠李主簿高秀才诗吏局劳佳士宾筵 丨丨 权)
(德舆和太府韦卿阁老左藏库中假山诗春山仙掌百/花开九棘腰金有丨丨 包佶送日本国聘贺使 晁巨)
(卿 东归诗见西邻下李刘禹锡翠微寺有感诗汤饼赐/都尉寒冰颁丨丨 昭象山中寄崔谏议诗新句未)
(尝忘 (第 85a 页)
(德舆和太府韦卿阁老左藏库中假山诗春山仙掌百/花开九棘腰金有丨丨 包佶送日本国聘贺使 晁巨)
(卿 东归诗见西邻下李刘禹锡翠微寺有感诗汤饼赐/都尉寒冰颁丨丨 昭象山中寄崔谏议诗新句未)
(尝忘 (第 85a 页)
羲大 诗中)
(朝发元泽丨丨被天光佶韦应物途中寄杨邈裴绪示/褒子诗见上宰下 包 送日本国聘贺使 晁巨卿 东)
(归诗见西邻下百温庭筠过五丈原诗见中原下归陆/龟蒙和送孙发 篇游天台诗去把彩毫挥丨丨 参) (第 15b 页)
(朝发元泽丨丨被天光佶韦应物途中寄杨邈裴绪示/褒子诗见上宰下 包 送日本国聘贺使 晁巨卿 东)
(归诗见西邻下百温庭筠过五丈原诗见中原下归陆/龟蒙和送孙发 篇游天台诗去把彩毫挥丨丨 参) (第 15b 页)
礼也注鲁君/不能常修此礼故善公之丨丨 旧唐书崔造传)
(论造为臣丨丨莅事非能偏包佶送日本国聘/贺使 晁巨卿 东归诗野情 丨丨木性本含真)
得妙(员半千蜀州青城县令达奚君神道碑攻守之术/应变若神战胜之方仓卒丨 (第 19b 页)
(论造为臣丨丨莅事非能偏包佶送日本国聘/贺使 晁巨卿 东归诗野情 丨丨木性本含真)
得妙(员半千蜀州青城县令达奚君神道碑攻守之术/应变若神战胜之方仓卒丨 (第 19b 页)
武后宴之
麟德殿授司膳卿开元初复朝请从诸儒授经诏四门
助教赵玄默即鸿胪寺为师献大幅布为贽天宝十二
年 朝衡 入朝上元中繇明越朝贡建中元年使者兴能
献方物贞元末(永贞元年十二月)遣使朝其学子愿留肄业开
成四年正 (第 14b 页)
麟德殿授司膳卿开元初复朝请从诸儒授经诏四门
助教赵玄默即鸿胪寺为师献大幅布为贽天宝十二
年 朝衡 入朝上元中繇明越朝贡建中元年使者兴能
献方物贞元末(永贞元年十二月)遣使朝其学子愿留肄业开
成四年正 (第 14b 页)
(兰龟兹国介子/至楼兰责其王) 金装照地
(教匈奴遮杀汉/使大兵方至王) 锦帆乘风(包佶送日本国聘/贺使 晁巨卿 东归)
(苟不教匈奴匈/奴使过至诸国) (诗丨丨丨丨转/金装照地新)
(第 26b 页)
(教匈奴遮杀汉/使大兵方至王) 锦帆乘风(包佶送日本国聘/贺使 晁巨卿 东归)
(苟不教匈奴匈/奴使过至诸国) (诗丨丨丨丨转/金装照地新)
(第 26b 页)
(齐也史记索隐伯夷姓墨胎氏宋/墨翟著书唐王镕传屠者墨君和)
禁省朝贺赞涓谒(省所景切/朝音潮)
(禁氏见姓苑吴兴人唐省氏宋大夫省臧错朝氏蔡/大夫朝吴声子之子 日本人 朝衡 汉晁 亦作朝)
(贺贺氏汉庆纯避安帝讳改吴贺齐贺邵晋贺循梁/ 玚琛后魏改贺赖氏为贺氏唐贺知章德 (第 76a 页)
禁省朝贺赞涓谒(省所景切/朝音潮)
(禁氏见姓苑吴兴人唐省氏宋大夫省臧错朝氏蔡/大夫朝吴声子之子 日本人 朝衡 汉晁 亦作朝)
(贺贺氏汉庆纯避安帝讳改吴贺齐贺邵晋贺循梁/ 玚琛后魏改贺赖氏为贺氏唐贺知章德 (第 76a 页)
(孔子之教人各因其才有以文学入者有以政/事入者有以德行入者又以见圣门之广大也)
明四端察五典者穷理之本
大学以致知格物为先(伊川曰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则不能得之而致知在)
(格物 胡衡 麓曰/致知然后知)四端五典其致知格物之先务欤四
端者何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
辞让之 …… (第 4b 页)
(尧舜性之舜由仁义行岂不是寻常话至于易只道/个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则性字也不消道自巳分明)
(窃谓世之谈虚说妙以/为道学宜味斯言也)昔尝问学于 胡衡 麓(名寅字/明仲自)
(号衡麓居士学者称致/堂先生文定公长子)张横浦(名九成字子韶杭州/盐官人受学 …… (第 8b 页)
长所以成性失其养则反道败德所以失性(谓人性/本善反)
(道败德则失/其固然矣)善养心者正其思而已目欲纷丽之色
视思明则色欲寡矣 (胡衡 麓曰思明者期见/远而不昏于乱色也)耳欲郑
卫之声听思聪则声欲寡矣 (第 16a 页)
(胡衡 麓曰思聪者必听/德而不感于邪声也)
口欲天下之美味思夏禹之菲饮食则口欲寡矣身
欲天下之文绣思文王 …… (第 16a 页)
乐召公戒武王曰玩人丧德玩物丧志舜与武王犹
且戒之
敬者为礼之本
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又曰为礼
不敬吾何以观之哉 胡衡 麓曰敬为礼之实不敬则
威仪俯仰与俳优之戏者何殊辞受取舍与市道之 …… (第 16b 页)
(无处无之学者须要识得/横渠谓礼本天之自然)温公谓礼纪纲是也夫辨
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名
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
也 胡衡 麓又曰礼者制心之防范其文采威仪足以
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其秩叙等衰足以杜人陵
犯之态踰越之行(绝 (第 17b 页)
灭礼法以放旷为达者此老庄/之学也西晋玄虚之风盖由祖尚)
(老庄所致尔 胡衡 麓曰老庄之学见周末文胜人皆/从事于仪物度数不复有诚信为之主故欲扫除弊)
(迹以趋乎本真而矫枉太过言 …… (第 17b 页)
(川每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又当致思焉)曲礼首言毋不敬而夫子亦曰
执事敬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伊川谓君子之遇事无
巨细一于敬而已矣又知不独指为礼而言也 (胡衡/ 麓论)
(云曰荒曰怠曰豫曰纵曰傲曰慢曰戏曰侮皆敬之/反也曰慎曰戒曰儆曰畏曰恭曰祗曰寅曰肃皆敬) …… (第 18a 页)
(只是天理合如此本无私意只是个循理而/已明道亦云执事须是敬然不可矜持太过)子路问
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此五字/宜玩味)曰修己
以安人又曰修己以安百姓 胡衡 麓谓安人安百姓
乃修己以敬之效尔(或问敬义何别伊川曰敬只是/持己之道若只守一个敬不知)
(集义却 …… (第 18b 页)
(者遂至于脱略章句陵籍训诂坐谈空妙展转相迷/而其为患又有甚于前日之为陋者呜呼是岂古昔)
(圣贤相传之本意与夫近世先/生君子之所望于后人者哉) 胡衡 麓尝语余曰若
不通经谓能断得古今世之治乱事之得失人之贤
否及能立身行己者吾不信也纵其间或有是者亦 …… (第 22a 页)
号为穷经者果能达政专对乎则其所谓穷经者章
句之末耳此学者之大患也 (胡衡 麓曰后世学者从/事于章句耽玩于词藻)
(以为己则无增益智思之力为人则无制世御俗之/略而所学遂为无用 …… (第 23a 页)
(皆当/然也)明道谓学须就事上学邵康节曰学以人事为
大今之经典古之人事也故其诗云人之所学本学
人事人事不修无学何异 (胡衡 麓谓易书开示中正/得失之理表明吉凶悔吝)
(之先使人知所避就词若隐微皆指人事不如是则/圣人岂固为玄 …… (第 23a 页)
(窃谓释氏以事理为障而除之故出家独善而无其/用此与吾儒之学不同也今吾儒徒知辟其教于事)
(理用三者反不致力验诸行事可见矣此愚之所未/喻也 胡衡 麓曰学是道必习是事学仁必习仁之事)
(伊川谓吾道非如释氏一见了便从空寂去朱元晦/谓余曰释氏只要认得 …… (第 23b 页)
非实学也又曰六经浩渺乍来难尽晓且见得路径
后各自立得个门庭归而求之可矣又曰学者先须
读语孟穷得语孟自有要约处以此观他经甚省力
(胡衡 麓令余且先看孟子后问于张横浦答云论语/含蓄未易经理会虽至妙之理只一两句便了孟子)
(须反复详说初学 …… (第 24a 页)
伊川谓读书当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
见矣苏东坡云圣人之言当以类成文而求其意时
学率以一字断遇其不同则异说生焉 (胡衡 麓曰一/字有数意贵)
(知其指朱元晦语学者观书法云且当玩味大意就/自巳分上著实体验不须细碎计较一两 …… (第 24b 页)
(皆失其指汲汲求所谓知而于躬行则忽焉此特未/知二者互相发之故也胡文定谓释氏但求见解于)
(用处全不究竟学者亦可警矣昔 胡衡 麓谓余为学/之方曰知仁勇三者阙一不可知则能分别仁则能)
(守得定勇则能/力行诚至论也)尹和靖又曰先 …… (第 25b 页)
曰恕者入仁之门为仁之方也李吁问临政惟用心
于恕何如伊川曰恕己所固有不待求而后得举此
加彼斯是矣何用心之云胡文定公谓恕有差处失
于姑息 胡衡 麓曰凡言恕者一断以尚宽从厚而已
矣是悦夫恕之名而未尝味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之理也姑以治狱喻之杀人 …… (第 28a 页)
知有己不知有人此参彼己之要论
修身者齐家之本
易曰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
而天下定矣 (胡衡 麓曰子不敬承父事以伤其父心/父又不能抚字其子而疾恶之弟不思)
(天伦明序以慢其兄兄又不念同气鞠养而 …… (第 28b 页)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大学
曰与国人交止于信则又不独为朋友言也是故圣
人以信易食 胡衡 麓谓信诚实是也伊川曰诚则信
矣信则诚矣杨龟山谓一不信则舟中之人尽为敌
国以事上则上疑以交朋友则朋 …… (第 31a 页)
姓何从孟子曰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与间也惟大
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
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胡衡 麓曰莫难强如怠心/莫难制如欲心莫难降如)
(骄心莫难平如怒心莫难抑如忌心莫难正如僻心/然皆放心也大 (第 31b 页)
明四端察五典者穷理之本
大学以致知格物为先(伊川曰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则不能得之而致知在)
(格物 胡衡 麓曰/致知然后知)四端五典其致知格物之先务欤四
端者何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
辞让之 …… (第 4b 页)
(尧舜性之舜由仁义行岂不是寻常话至于易只道/个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则性字也不消道自巳分明)
(窃谓世之谈虚说妙以/为道学宜味斯言也)昔尝问学于 胡衡 麓(名寅字/明仲自)
(号衡麓居士学者称致/堂先生文定公长子)张横浦(名九成字子韶杭州/盐官人受学 …… (第 8b 页)
长所以成性失其养则反道败德所以失性(谓人性/本善反)
(道败德则失/其固然矣)善养心者正其思而已目欲纷丽之色
视思明则色欲寡矣 (胡衡 麓曰思明者期见/远而不昏于乱色也)耳欲郑
卫之声听思聪则声欲寡矣 (第 16a 页)
(胡衡 麓曰思聪者必听/德而不感于邪声也)
口欲天下之美味思夏禹之菲饮食则口欲寡矣身
欲天下之文绣思文王 …… (第 16a 页)
乐召公戒武王曰玩人丧德玩物丧志舜与武王犹
且戒之
敬者为礼之本
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又曰为礼
不敬吾何以观之哉 胡衡 麓曰敬为礼之实不敬则
威仪俯仰与俳优之戏者何殊辞受取舍与市道之 …… (第 16b 页)
(无处无之学者须要识得/横渠谓礼本天之自然)温公谓礼纪纲是也夫辨
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名
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
也 胡衡 麓又曰礼者制心之防范其文采威仪足以
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其秩叙等衰足以杜人陵
犯之态踰越之行(绝 (第 17b 页)
灭礼法以放旷为达者此老庄/之学也西晋玄虚之风盖由祖尚)
(老庄所致尔 胡衡 麓曰老庄之学见周末文胜人皆/从事于仪物度数不复有诚信为之主故欲扫除弊)
(迹以趋乎本真而矫枉太过言 …… (第 17b 页)
(川每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又当致思焉)曲礼首言毋不敬而夫子亦曰
执事敬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伊川谓君子之遇事无
巨细一于敬而已矣又知不独指为礼而言也 (胡衡/ 麓论)
(云曰荒曰怠曰豫曰纵曰傲曰慢曰戏曰侮皆敬之/反也曰慎曰戒曰儆曰畏曰恭曰祗曰寅曰肃皆敬) …… (第 18a 页)
(只是天理合如此本无私意只是个循理而/已明道亦云执事须是敬然不可矜持太过)子路问
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此五字/宜玩味)曰修己
以安人又曰修己以安百姓 胡衡 麓谓安人安百姓
乃修己以敬之效尔(或问敬义何别伊川曰敬只是/持己之道若只守一个敬不知)
(集义却 …… (第 18b 页)
(者遂至于脱略章句陵籍训诂坐谈空妙展转相迷/而其为患又有甚于前日之为陋者呜呼是岂古昔)
(圣贤相传之本意与夫近世先/生君子之所望于后人者哉) 胡衡 麓尝语余曰若
不通经谓能断得古今世之治乱事之得失人之贤
否及能立身行己者吾不信也纵其间或有是者亦 …… (第 22a 页)
号为穷经者果能达政专对乎则其所谓穷经者章
句之末耳此学者之大患也 (胡衡 麓曰后世学者从/事于章句耽玩于词藻)
(以为己则无增益智思之力为人则无制世御俗之/略而所学遂为无用 …… (第 23a 页)
(皆当/然也)明道谓学须就事上学邵康节曰学以人事为
大今之经典古之人事也故其诗云人之所学本学
人事人事不修无学何异 (胡衡 麓谓易书开示中正/得失之理表明吉凶悔吝)
(之先使人知所避就词若隐微皆指人事不如是则/圣人岂固为玄 …… (第 23a 页)
(窃谓释氏以事理为障而除之故出家独善而无其/用此与吾儒之学不同也今吾儒徒知辟其教于事)
(理用三者反不致力验诸行事可见矣此愚之所未/喻也 胡衡 麓曰学是道必习是事学仁必习仁之事)
(伊川谓吾道非如释氏一见了便从空寂去朱元晦/谓余曰释氏只要认得 …… (第 23b 页)
非实学也又曰六经浩渺乍来难尽晓且见得路径
后各自立得个门庭归而求之可矣又曰学者先须
读语孟穷得语孟自有要约处以此观他经甚省力
(胡衡 麓令余且先看孟子后问于张横浦答云论语/含蓄未易经理会虽至妙之理只一两句便了孟子)
(须反复详说初学 …… (第 24a 页)
伊川谓读书当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
见矣苏东坡云圣人之言当以类成文而求其意时
学率以一字断遇其不同则异说生焉 (胡衡 麓曰一/字有数意贵)
(知其指朱元晦语学者观书法云且当玩味大意就/自巳分上著实体验不须细碎计较一两 …… (第 24b 页)
(皆失其指汲汲求所谓知而于躬行则忽焉此特未/知二者互相发之故也胡文定谓释氏但求见解于)
(用处全不究竟学者亦可警矣昔 胡衡 麓谓余为学/之方曰知仁勇三者阙一不可知则能分别仁则能)
(守得定勇则能/力行诚至论也)尹和靖又曰先 …… (第 25b 页)
曰恕者入仁之门为仁之方也李吁问临政惟用心
于恕何如伊川曰恕己所固有不待求而后得举此
加彼斯是矣何用心之云胡文定公谓恕有差处失
于姑息 胡衡 麓曰凡言恕者一断以尚宽从厚而已
矣是悦夫恕之名而未尝味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之理也姑以治狱喻之杀人 …… (第 28a 页)
知有己不知有人此参彼己之要论
修身者齐家之本
易曰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
而天下定矣 (胡衡 麓曰子不敬承父事以伤其父心/父又不能抚字其子而疾恶之弟不思)
(天伦明序以慢其兄兄又不念同气鞠养而 …… (第 28b 页)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大学
曰与国人交止于信则又不独为朋友言也是故圣
人以信易食 胡衡 麓谓信诚实是也伊川曰诚则信
矣信则诚矣杨龟山谓一不信则舟中之人尽为敌
国以事上则上疑以交朋友则朋 …… (第 31a 页)
姓何从孟子曰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与间也惟大
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
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胡衡 麓曰莫难强如怠心/莫难制如欲心莫难降如)
(骄心莫难平如怒心莫难抑如忌心莫难正如僻心/然皆放心也大 (第 31b 页)
明本释卷中 宋 刘荀 撰
正名分者为政之本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范太
史曰政者治天下之法度也 胡衡 麓曰夫政者凡纪
纲法度举错因革维持社稷康保人民者是也有司
所掌笾豆出纳簿书期会文为之末者耳夫政与 …… (第 1a 页)
谓时天子之势屈于方镇之兵方镇之势屈于所部
之兵至其甚也将之废置出于兵至于五代国之废
置出于兵兵之祸未有甚于此也 (胡衡 麓曰阴阳之/运天地之化物理)
(人事之终始皆自芒忽毫釐至不可禦故修德者矜/细行图治者忧未然尧舜君臣 …… (第 8b 页)
(当汲汲为善非求名也有实则有名名实一也若夫/好名则徇名为虚矣如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谓无)
(善可称耳/非徇名也)横渠曰有心而为之虽善犹意也有意为
善利之也假之也况存意于未善者乎 (胡衡 麓曰善/不可以利为)
(为利而为善则无善之理故孝而有利心不成乎孝/矣忠而有利心不成乎忠矣何者心无二 …… (第 11a 页)
(义不当视其所遇之厚薄而制施服之轻重钱宣靖/言高尚之人固不以名位为光宠忠正之士亦不以)
(穷达易志操其或以爵禄恩遇之故而效忠于上此/中人以下者之所为也 胡衡 麓曰莅官称职排难解)
(纷虽勋塞宇宙皆分所当为苟讣劳绩之小大以希/赏焉与奴仆宣力而责恩于主人者何异 …… (第 11b 页)
杨龟山曰以此自为可也以此责人恐不胜责矣(龟/山)
(之论即魏和洽所谓人之材德各殊不可以一节取/俭素自处则可以之格物所失或多之义 胡衡 麓尝) …… (第 13a 页)
(取友之义又不/同也因并记之)
宽而有制者御众之本
孔子曰宽则得众又曰居上不宽吾何以观之哉 胡
衡 麓曰宽居上之道不宽犹以寻常之沟蓄巨鱼也
其能有之乎宽者容德也犹海之负水地之负物天
之遍覆也苟以纵 …… (第 14a 页)
(必驯致之有渐持久而后成至于设施皆有次序子/曰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谢上蔡谓与四)
(时俱者无近功祈功于朝暮者必不能岁计之有馀/见小利则必无成大事之理 胡衡 麓谓以后世观之)
(汉景削强大诸侯而吴楚反威灵疾处士横议而党/锢兴唐文宗不堪宦竖用李训郑注而仇士良 …… (第 18b 页)
(之乎民之有贫富犹器之有厚薄也子欲磨其厚等/其薄厚者未动而薄者先穴矣负薪能谈王道政谓)
(允从辈耶 胡衡 麓曰董仲舒欲以限田渐复古制终/不能行者以人主自为兼并无以异于秦夫自为兼)
(并则何以使民之不兼并乎 …… (第 22a 页)
(上周世宗平边/策明是理也)欧阳文忠公谓善治病者必医其受
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 胡衡 麓谓攻病
者不去病源而徒饮以药虽目前暂得治安之效亦
终于危而已矣皆至论也
刑赏者制师之本
书曰 …… (第 22b 页)
罚不行则不可用此言凡将先有爱结于士然后可
以严刑也若爱未加而独用峻法鲜克济焉此皆用
刑赏之要术 (胡衡 麓谓卫公妙达兵法与/韩信等而不为术胜则过之)又须思其 …… (第 26b 页)
(盐引受纳则有一加再加倍加而犹以为未足然百/姓愁苦转而为盗今此两路常赋所入不归于王府)
(三年矣乃知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信不诬也 胡衡 麓/以谓或有论当时利病于有位之前以民贫为说则)
(应之曰民顽不奉公上之急此言一出贪虐之吏其/视赤子 …… (第 35a 页)
(曰凡兵务多今以农夫百未能养甲士一奈何朘民/膏血养此无用之物乎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乃命)
(大拣诸军精者升之羸者去之由是征战皆捷若夫/唐穆宗销兵落籍者众皆聚为盗 胡衡 麓以谓慕销)
(偃之美名不知弛张之道故也昔议者欲一兵民温/公曰古者兵出民间耕桑之所得皆以衣食治家故 (第 36a 页)
正名分者为政之本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范太
史曰政者治天下之法度也 胡衡 麓曰夫政者凡纪
纲法度举错因革维持社稷康保人民者是也有司
所掌笾豆出纳簿书期会文为之末者耳夫政与 …… (第 1a 页)
谓时天子之势屈于方镇之兵方镇之势屈于所部
之兵至其甚也将之废置出于兵至于五代国之废
置出于兵兵之祸未有甚于此也 (胡衡 麓曰阴阳之/运天地之化物理)
(人事之终始皆自芒忽毫釐至不可禦故修德者矜/细行图治者忧未然尧舜君臣 …… (第 8b 页)
(当汲汲为善非求名也有实则有名名实一也若夫/好名则徇名为虚矣如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谓无)
(善可称耳/非徇名也)横渠曰有心而为之虽善犹意也有意为
善利之也假之也况存意于未善者乎 (胡衡 麓曰善/不可以利为)
(为利而为善则无善之理故孝而有利心不成乎孝/矣忠而有利心不成乎忠矣何者心无二 …… (第 11a 页)
(义不当视其所遇之厚薄而制施服之轻重钱宣靖/言高尚之人固不以名位为光宠忠正之士亦不以)
(穷达易志操其或以爵禄恩遇之故而效忠于上此/中人以下者之所为也 胡衡 麓曰莅官称职排难解)
(纷虽勋塞宇宙皆分所当为苟讣劳绩之小大以希/赏焉与奴仆宣力而责恩于主人者何异 …… (第 11b 页)
杨龟山曰以此自为可也以此责人恐不胜责矣(龟/山)
(之论即魏和洽所谓人之材德各殊不可以一节取/俭素自处则可以之格物所失或多之义 胡衡 麓尝) …… (第 13a 页)
(取友之义又不/同也因并记之)
宽而有制者御众之本
孔子曰宽则得众又曰居上不宽吾何以观之哉 胡
衡 麓曰宽居上之道不宽犹以寻常之沟蓄巨鱼也
其能有之乎宽者容德也犹海之负水地之负物天
之遍覆也苟以纵 …… (第 14a 页)
(必驯致之有渐持久而后成至于设施皆有次序子/曰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谢上蔡谓与四)
(时俱者无近功祈功于朝暮者必不能岁计之有馀/见小利则必无成大事之理 胡衡 麓谓以后世观之)
(汉景削强大诸侯而吴楚反威灵疾处士横议而党/锢兴唐文宗不堪宦竖用李训郑注而仇士良 …… (第 18b 页)
(之乎民之有贫富犹器之有厚薄也子欲磨其厚等/其薄厚者未动而薄者先穴矣负薪能谈王道政谓)
(允从辈耶 胡衡 麓曰董仲舒欲以限田渐复古制终/不能行者以人主自为兼并无以异于秦夫自为兼)
(并则何以使民之不兼并乎 …… (第 22a 页)
(上周世宗平边/策明是理也)欧阳文忠公谓善治病者必医其受
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 胡衡 麓谓攻病
者不去病源而徒饮以药虽目前暂得治安之效亦
终于危而已矣皆至论也
刑赏者制师之本
书曰 …… (第 22b 页)
罚不行则不可用此言凡将先有爱结于士然后可
以严刑也若爱未加而独用峻法鲜克济焉此皆用
刑赏之要术 (胡衡 麓谓卫公妙达兵法与/韩信等而不为术胜则过之)又须思其 …… (第 26b 页)
(盐引受纳则有一加再加倍加而犹以为未足然百/姓愁苦转而为盗今此两路常赋所入不归于王府)
(三年矣乃知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信不诬也 胡衡 麓/以谓或有论当时利病于有位之前以民贫为说则)
(应之曰民顽不奉公上之急此言一出贪虐之吏其/视赤子 …… (第 35a 页)
(曰凡兵务多今以农夫百未能养甲士一奈何朘民/膏血养此无用之物乎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乃命)
(大拣诸军精者升之羸者去之由是征战皆捷若夫/唐穆宗销兵落籍者众皆聚为盗 胡衡 麓以谓慕销)
(偃之美名不知弛张之道故也昔议者欲一兵民温/公曰古者兵出民间耕桑之所得皆以衣食治家故 (第 36a 页)
明本释卷下 宋 刘荀 撰
立志者有为之本
尚书周官曰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东坡谓未有志卑
而功崇者 胡衡 麓谓心之所存主谓之志伊尹曰吾
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
之民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 …… (第 1a 页)
(长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廪有馀财以负陛下/及卒果如其言如此辈人真可谓大丈夫矣)侯师圣
曰事君者以行道为志非为禄也然亦有时而为贫
若专以食为事则厮役之为志也 (胡衡 麓论管仲之/器小哉以为不能)
(约节肆于骄僭由器量不宏不可大受故也然则得/君专政岂有正己及物之意直 …… (第 2a 页)
中庸谓勇天下之达德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又曰
勇者不惧(谢上蔡曰虽死生分内事/本无可惧中无主则惧)韩魏公谓勇可
习 胡衡 麓曰养气然后勇(详孟子养气/之义则得之)孟子谓舜闻
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禦也又语
滕 …… (第 5a 页)
(不足怪然亦须死得是张敬夫曰比干谏而死箕子/疑亦可死也而徉狂以避盖以父师之义死之则为)
(伤勇故也 胡衡 麓谓孔子/皆以仁许之仁者当理也)又须明此理也
果断者立事之本
书周官曰惟克果断乃罔后艰子曰由也果( …… (第 7b 页)
为人君者患不能断然而或断以兴亦或以衰晋武
之平吴宪宗之征蔡苻坚之南伐宋文之北侵其为
断一也岂可不求其故欤非特人君当然善乎 胡衡
麓之论曰事有隐忍而济者当斯时𨼆忍为小济为
大而不能忍则事必不济谋有决断而成者当斯时
决断为大所 …… (第 8a 页)
上疏论亳州狱起不正小臣意在倾故相富弼以市
进继上疏极论新法不便遂贬衡州 胡衡 麓曰身体
发肤生而有之也志士仁人犹不求生以害仁况官
爵非生而有之者乎(范忠宣公谓人做好官职/当如 …… (第 13b 页)
我吾说必见屈矣故不若谈道理道理既明人自不
能胜也(窃观前辈论事或以道理或以利害无所必/者察主识之奚若审事势之如何而必以悟)
(上之义也 胡衡 麓论/几谏直谏之义亦然)刘元城曰人臣进言于君度其
能为即言之若太迫蹙关闭或一旦决裂其祸必大
不若 …… (第 17b 页)
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横渠释简兮之诗曰简/略也无所难也甚则不)
(恭焉贤者仕禄非迫于饥寒不恭莫甚焉简兮虽刺/时君不用然为仕者不能无太简之讥 胡衡 麓谓君)
(子阳阳乃有乐只之/讽非纯以为当然也)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张/横)
(渠曰士君子仕 …… (第 20b 页)
(后鸣人不以为异若不叩自鸣人孰不谓妖耶不可/以言而言犹不叩自鸣也可以言而不言犹叩之而)
(不鸣也亦为/废钟鼓矣) 胡衡 麓曰不在其位而谋其政犹司马
而论司寇得失是侵官也(王沂公自登朝历掖垣内/署每谓王文正公必语及) …… (第 22a 页)
(委曲也至于论理则不然如梁惠王问孟子何以利/吾国则当言何必曰利齐宣王问卿不同则当以正)
(对盖不直则/道不见故也)或问 胡衡 麓陈成子弑简公孔子去位
犹告于哀公请讨之何也衡麓曰列国大夫闻国大
政于君君臣臣之义岂为去位而可废 …… (第 25a 页)
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吾儒则以非人之所能/为而为者然后归之天)
(非人力所致而至者然后归之/命此与术家占算之说不同)岂容智力可以侥求
倖免哉 (胡衡 麓谓不知/命者辄尚智力)君子处困(或待我以横逆或/为人所轻侮之类) …… (第 30a 页)
至情而某罪大谪轻若朝廷不贷甘心东市之诛使
国家明正典刑诛一而劝百助时政之万一安世之
志也何至效匹夫匹妇自经于沟渎哉卒不为动 胡
衡 麓曰凡人履险蹈难往往诡计以苟免徼倖以图
全必曰命若是也其可逃乎当是时处之在我矣若
陈蔡之际匡人之 …… (第 32a 页)
(喜同恶异遂至黑白不分苏东坡谓介甫之文未/必不善也患于好使人同己自孔子不能使人同)
(王氏安能以其学同天下 胡衡 麓谓当时学士大/夫意向稍殊乎王氏则摈斥随之必如是说始堪)
(仕进百唱千和率天下出一私户不亦甚乎窃 …… (第 35a 页)
(川诸说一言之善亦不废而/取之岂有意欲救其弊欤)噫圣人何常师之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主善而已宜乎气象之广大
也 (胡衡 麓谓吾夫子乐取诸人以为善博学而无/常师于老𣆀则问以礼于郯子则问以官名于)
(师襄则问以琴于之宋 …… (第 35a 页)
(差矣其于非其所自得则/均也汪公受学于张横浦)伊川每见人言前辈之
短则曰汝辈且取它长处是皆一道也(王述有云/人非尧舜)
(何得每事尽善 胡衡 麓论子贡货殖云凡圣门诸/子皆不可以一言之差一行之过断其终身窃谓)
(后进于先/哲亦当然)杨龟山语 …… (第 36a 页)
不知世有不治者乎圣人之治天下犹不越乎执中
则治身之要舍是可乎自中而发无不中节莫非顺
性命之理而已 (胡衡 麓谓情不/违理者性之正)杨龟山谓尧咨舜舜
命禹三圣相授惟执中而已或问君子时中莫是随
时否伊川曰是 …… (第 37b 页)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则曰惟义所在而已然实未尝
知义所在猖狂妄行不谨先王之治以欺惑流俗此
小人之乱德先王之必诛也 (胡衡 麓曰道有常有变/常止乎正变适于中变)
(而不正斯乱矣范太史曰经者道之常君子治国平/天下反其常道而已 …… (第 38b 页)
(形如槁木及有物歘然来感之未免出/应之则其喜怒哀乐未必皆能中节也)中节者当其
理而已非理明义精无人欲之私焉乌能至是哉 (胡/衡)
( 麓曰中之难执也自尧舜禹儆戒以相授非至精至/一穷极道心不足以得之而世儒多易其言唐杨嗣) …… (第 39b 页)
(用语变而厌常析学问政事为两途离修身治国/为二道殊非圣贤诲人之本旨此风寖长其弊将)
(有不可胜言者吾子孙勿袭其轨可也横渠谓以/道学政术为二事此政自古之可忧者 胡衡 麓曰)
(父子君臣之伦礼乐刑政之具以至取予之介交/际之言加帚于箕之仪奉席如桥之习无非性与)
(第 41a 页)
立志者有为之本
尚书周官曰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东坡谓未有志卑
而功崇者 胡衡 麓谓心之所存主谓之志伊尹曰吾
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
之民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 …… (第 1a 页)
(长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廪有馀财以负陛下/及卒果如其言如此辈人真可谓大丈夫矣)侯师圣
曰事君者以行道为志非为禄也然亦有时而为贫
若专以食为事则厮役之为志也 (胡衡 麓论管仲之/器小哉以为不能)
(约节肆于骄僭由器量不宏不可大受故也然则得/君专政岂有正己及物之意直 …… (第 2a 页)
中庸谓勇天下之达德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又曰
勇者不惧(谢上蔡曰虽死生分内事/本无可惧中无主则惧)韩魏公谓勇可
习 胡衡 麓曰养气然后勇(详孟子养气/之义则得之)孟子谓舜闻
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禦也又语
滕 …… (第 5a 页)
(不足怪然亦须死得是张敬夫曰比干谏而死箕子/疑亦可死也而徉狂以避盖以父师之义死之则为)
(伤勇故也 胡衡 麓谓孔子/皆以仁许之仁者当理也)又须明此理也
果断者立事之本
书周官曰惟克果断乃罔后艰子曰由也果( …… (第 7b 页)
为人君者患不能断然而或断以兴亦或以衰晋武
之平吴宪宗之征蔡苻坚之南伐宋文之北侵其为
断一也岂可不求其故欤非特人君当然善乎 胡衡
麓之论曰事有隐忍而济者当斯时𨼆忍为小济为
大而不能忍则事必不济谋有决断而成者当斯时
决断为大所 …… (第 8a 页)
上疏论亳州狱起不正小臣意在倾故相富弼以市
进继上疏极论新法不便遂贬衡州 胡衡 麓曰身体
发肤生而有之也志士仁人犹不求生以害仁况官
爵非生而有之者乎(范忠宣公谓人做好官职/当如 …… (第 13b 页)
我吾说必见屈矣故不若谈道理道理既明人自不
能胜也(窃观前辈论事或以道理或以利害无所必/者察主识之奚若审事势之如何而必以悟)
(上之义也 胡衡 麓论/几谏直谏之义亦然)刘元城曰人臣进言于君度其
能为即言之若太迫蹙关闭或一旦决裂其祸必大
不若 …… (第 17b 页)
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横渠释简兮之诗曰简/略也无所难也甚则不)
(恭焉贤者仕禄非迫于饥寒不恭莫甚焉简兮虽刺/时君不用然为仕者不能无太简之讥 胡衡 麓谓君)
(子阳阳乃有乐只之/讽非纯以为当然也)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张/横)
(渠曰士君子仕 …… (第 20b 页)
(后鸣人不以为异若不叩自鸣人孰不谓妖耶不可/以言而言犹不叩自鸣也可以言而不言犹叩之而)
(不鸣也亦为/废钟鼓矣) 胡衡 麓曰不在其位而谋其政犹司马
而论司寇得失是侵官也(王沂公自登朝历掖垣内/署每谓王文正公必语及) …… (第 22a 页)
(委曲也至于论理则不然如梁惠王问孟子何以利/吾国则当言何必曰利齐宣王问卿不同则当以正)
(对盖不直则/道不见故也)或问 胡衡 麓陈成子弑简公孔子去位
犹告于哀公请讨之何也衡麓曰列国大夫闻国大
政于君君臣臣之义岂为去位而可废 …… (第 25a 页)
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吾儒则以非人之所能/为而为者然后归之天)
(非人力所致而至者然后归之/命此与术家占算之说不同)岂容智力可以侥求
倖免哉 (胡衡 麓谓不知/命者辄尚智力)君子处困(或待我以横逆或/为人所轻侮之类) …… (第 30a 页)
至情而某罪大谪轻若朝廷不贷甘心东市之诛使
国家明正典刑诛一而劝百助时政之万一安世之
志也何至效匹夫匹妇自经于沟渎哉卒不为动 胡
衡 麓曰凡人履险蹈难往往诡计以苟免徼倖以图
全必曰命若是也其可逃乎当是时处之在我矣若
陈蔡之际匡人之 …… (第 32a 页)
(喜同恶异遂至黑白不分苏东坡谓介甫之文未/必不善也患于好使人同己自孔子不能使人同)
(王氏安能以其学同天下 胡衡 麓谓当时学士大/夫意向稍殊乎王氏则摈斥随之必如是说始堪)
(仕进百唱千和率天下出一私户不亦甚乎窃 …… (第 35a 页)
(川诸说一言之善亦不废而/取之岂有意欲救其弊欤)噫圣人何常师之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主善而已宜乎气象之广大
也 (胡衡 麓谓吾夫子乐取诸人以为善博学而无/常师于老𣆀则问以礼于郯子则问以官名于)
(师襄则问以琴于之宋 …… (第 35a 页)
(差矣其于非其所自得则/均也汪公受学于张横浦)伊川每见人言前辈之
短则曰汝辈且取它长处是皆一道也(王述有云/人非尧舜)
(何得每事尽善 胡衡 麓论子贡货殖云凡圣门诸/子皆不可以一言之差一行之过断其终身窃谓)
(后进于先/哲亦当然)杨龟山语 …… (第 36a 页)
不知世有不治者乎圣人之治天下犹不越乎执中
则治身之要舍是可乎自中而发无不中节莫非顺
性命之理而已 (胡衡 麓谓情不/违理者性之正)杨龟山谓尧咨舜舜
命禹三圣相授惟执中而已或问君子时中莫是随
时否伊川曰是 …… (第 37b 页)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则曰惟义所在而已然实未尝
知义所在猖狂妄行不谨先王之治以欺惑流俗此
小人之乱德先王之必诛也 (胡衡 麓曰道有常有变/常止乎正变适于中变)
(而不正斯乱矣范太史曰经者道之常君子治国平/天下反其常道而已 …… (第 38b 页)
(形如槁木及有物歘然来感之未免出/应之则其喜怒哀乐未必皆能中节也)中节者当其
理而已非理明义精无人欲之私焉乌能至是哉 (胡/衡)
( 麓曰中之难执也自尧舜禹儆戒以相授非至精至/一穷极道心不足以得之而世儒多易其言唐杨嗣) …… (第 39b 页)
(用语变而厌常析学问政事为两途离修身治国/为二道殊非圣贤诲人之本旨此风寖长其弊将)
(有不可胜言者吾子孙勿袭其轨可也横渠谓以/道学政术为二事此政自古之可忧者 胡衡 麓曰)
(父子君臣之伦礼乐刑政之具以至取予之介交/际之言加帚于箕之仪奉席如桥之习无非性与)
(第 41a 页)
王越宾
王良会
骠信
赵叔达
杨奇鲲
布燮
朝衡
长屋
王巨臣 (第 107b 页)
王良会
骠信
赵叔达
杨奇鲲
布燮
朝衡
长屋
王巨臣 (第 107b 页)
亡夫并天下之与亡俱等亦安所事非子是故非子
之于霸若不足而管子之于霸盖有馀也然则文殊乎
曰不殊也管子齐 钜卿 也诸法语名迹门人家老能笔
之稷下之学士大夫能饰之其于文也辨而覈肆而典
能为战国始者也韩非子韩之疏属公 (第 5a 页)
之于霸若不足而管子之于霸盖有馀也然则文殊乎
曰不殊也管子齐 钜卿 也诸法语名迹门人家老能笔
之稷下之学士大夫能饰之其于文也辨而覈肆而典
能为战国始者也韩非子韩之疏属公 (第 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