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別集類
须大段变通。为搜访人才之举。先定荐目。次定罪荐主法。作为事目。颁布中外。曾在 中宗朝己卯年间。先正臣 赵光祖
建议搜访一时人才。依西汉策士之规。设贤良科取人。故得致休明之运矣。今日亦当广其荐人之路。然后可以有为 (第 331L 页)
 孝庙朝故判书臣宋浚吉。始请进讲于 法筵。至于今三世矣。且如程敏政附注出来我国。似在己卯年间。文正公 赵光祖
始表章之。被祸之后。此书遂盛行。其后成守琛诸人皆以此书为讲习之本。而至于文纯公李滉道学之高明。践履之 (第 352L 页)
退之道。非可苟焉而已者。计必不止于冶川之但劝圣学。晦斋之一陈谠议。(晦斋为掌令时。李沆白上以为台谏有 赵光祖
馀习。晦斋上劄极论其非。)今皆不可详矣。至其末梢随时引类。扶正抑耶。以为异日阳复之基本。则较然明甚。 (第 498H 页)
 教诚是也。臣意亦非欲遽见其效也。只是今日行一事。明日行一事。渐入佳境耳。我 国之不治久矣。己卯年间 赵光祖
见遇于 中庙。有大有为之望。第以年少士流作事无渐。未免骚扰。小人乘间起害士林。至今任事者以己卯为戒。 (第 189H 页)
先贤。动引 先朝者。此又仁弘借 宣庙之批。以斥李滉之遗智。则推钢等之此心。是亦必以己卯神武之祸。真为 赵光祖
之罪案。而衮贞网打之计。为出 中庙之圣心者也。其所造意。吁亦惨矣。钢等又复斥言两贤臣学术。一则曰高自 (第 272L 页)
  
鲁山大君及废妃慎氏复位当否议(戊寅)
今此下询之事。既已考诸实录。稽诸外记。 圣明亦既洞悉其本末。臣何敢更容他说。 鲁山禅代时事。大抵当时之人。如村妇里童。曷尝知君臣之义。而凡其出于口发于声者。无非哀伤惨怛之意。犹至今未已。一国人类。孰非 光庙之臣庶。而尚且如此。则终始 圣祖之本心。有可以仰揣。而天理人心。亦自有不期然而然者矣。前代帝王。虽于异姓禅代之君。犹不追贬其位号。而 皇朝之事。亦有可以比例者。则今于崇奉之议。宜无有异同。而第玆事关涉至重。有非臣子容易开口处。从前阙典。靡不毕举。而不过修墓致祀而止。终不敢论及此事者。岂无所以乎。至于慎妃之事。本非出于 中庙之意。观于先正臣金净等一疏及先正臣 赵光祖
驳论权敏手等一着。可见公议之所在矣。然在当时则固当请复。而在于后则有所未安。其后历几朝 列圣。阅几人 (第 505L 页)
学问行谊之表著者。越例特谥。盖非一二。姑取近代事言之。舍人臣丁熿。以乙巳贤士而谥焉。司谏臣朴绍。以为 赵光祖
所许而谥焉。评事臣李穆。以直节而谥焉。府使臣任铉,臣尹棨。以死事而谥焉。独于臣祖而靳之。将使臣祖之学 (第 11H 页)
言。恐有后祸。尝语其同僚曰。寿峸劝我退休。欲去未能。忌嫉者言于衮。及己卯祸作。衮为推官。请并推公曰。 赵光祖
等以崔某为善士。仰若山斗。朝廷进退必决。崔某名虽林下之士。 (第 179H 页)
光祖
误国之根。皆由于某。且与金净辈。别有阴谋。每劝休退。必有其情。请鞫问。公供曰。士林见败。劝叔父引退而 (第 179H 页)
已。臣以白面书生。党于 光祖。
参议朝廷事。万无其理。劝金净辈退归。亦非 (第 179H 页)
忠贤。国之不亡。实为天幸。及 仁庙即位。太学生康惟善始倡多士。敢叫 天阍。特蒙嘉奖。 大渐之际。命复 赵光祖
官爵。慰悦人心。莫过于斯。 仁庙圣德之没世难忘者。亦无大于此者 (第 191L 页)
尝曰。诸子求道之笃。无如赵某者云。及 中庙己卯。壬人南衮,沈贞等。疾士类谗中之。下刑曹判书金净大司宪 赵光祖
大司成金湜等于狱。玉堂喉司诸官。骈就牢狴。祸机不测。 (第 314H 页)
至治。丙子。命议政府,吏礼曹,成均馆。同议拣择师儒可当人员。抄李耔,崔淑生,金世弼,金安国,苏世让, 赵光祖,
金球,朴祥,金净以 启。而公与焉。是岁静庵登第才一年。公才二年。时论韪之。丁丑。授司宪府持平,知制  (第 654L 页)
 臣以为人主居崇高之位。持威福之柄。百官震慑。莫敢违忤。万方承奉。所欲随得。苟非知道畏义。则能保其国者鲜矣。中常之君。自多骄肆。英明之主。易致满假。此古今通患。治乱所系也。故古之贤人。勉告其君。必称先王之

德。以寅畏谦约为首者。岂无所以而然哉。今 邸下以幼冲之龄。处崇高之地。无求不得。无欲不遂。则易生骄泰之心。骄泰之心长而后。 殿下虽欲补其愆而成其德。有不可得矣。臣敢取大易谦卦一言以进。按伏其骄泰之心。成就其纯美之德。莫过于谦。此一字念之念之。臣之所以特举此言者。崇高之位。不可无儆戒之意也。
中庙朝己卯。 上御思政殿。见 元子读书。辅养官 赵光祖,
南衮及承旨史官入侍。 元子以绛纱直领。玉带黑靴。端拱对案。嶷然如成人。读小学如流。训诰分释。玉音洪亮 (第 219L 页)
引用儒贤事。而若其文势。不必书则不书者。班班可考。臣请举一二而證焉。文成公李珥甲戌疏。有曰。 中庙于 赵光祖。
可谓圣贤相遇。文正公宋浚吉戊戌疏。有曰。招致李滉。诚心信用。皆不书先正与爵 谥。此外章奏。不书先正与 (第 54L 页)
  

学圃先生请爵谥儒疏(代进士奇象礼制)
伏以人臣有道学名节之著。则 国家必为之貤爵赠谥。所以表忠贤励世道。而苟或生不得展布其志。没而抱幽冥之冤者。尤当 旌褒显扬。使其生死哀荣之无憾于前后也。是以我 朝自 列圣以来。彰善劝忠之道。靡不用极。而至于己卯名臣。多有 赠爵赠谥之典也。然而以己卯诸贤之同功一体。尚有抑塞沈没而不得显扬者。故校理 赠参判臣梁彭孙是也。盖惟梁彭孙。道学渊源。出于文正公臣 赵光祖。
 经筵讲学则与奇遵,朴世熹,崔山斗同其功。冒死庭诤。抑邪扶正则与郑应同其疏。党锢削夺则与崔淑生,李耔 …… (第 370H 页)
都宪臣梁渊劾安老 赐死后。出 拜龙潭县令。治化大行。奸胥改行。猛虎徙境。未几赋归。乙巳 仁庙即阼。复 赵光祖
官。叙用己卯党人。而梁彭孙自以 先朝旧物。深感记簪履之 恩。而七月 仁庙升遐。北望号哭。每至顿绝。因 …… (第 371H 页)
参判臣梁彭孙加 赠请谥事。上言是白乎则 启下吏曹。吏曹覆启目内。以为故参判梁彭孙道学渊源。得于文正公 赵光祖。
 经筵讲学则与奇遵,朴世熹,崔山斗同其功。冒死廷诤。斥邪扶正则与郑应同其疏。党锢削夺则与崔淑生,李耔 (第 372H 页)
金石之所记也。臣等岂敢为无稽之言。上烦天听乎。至于己卯之祸。与文正公臣 赵光祖。
极力调剂。李文纯每言随时之义。莫非中道。乙巳之祸。与文元公臣李彦迪并窜穷荒。其后大臣献议。以为权橃, (第 97H 页)
大本达大用之至言要务。而遭休明之会。致雍熙之化者。橃之协赞之力与有多焉。及当己卯大来之会。与文正公臣 赵光祖
同寅协辅。期兴至治。而憸壬旁伺。祸机潜伏。橃深思大贞之戒。极言调剂之道。言不见施。旋求外补。而北门之 (第 299L 页)
从容 问我朝从祀诸贤学问言行之详。对曰。金宏弼,郑汝昌。惨祸之馀。文籍散佚。若干言行。在儒先录而已。 赵光祖,
李彦迪。则李滉所撰行状甚悉。可以考据。但所著文字少。为后学之恨。李滉积学笃工。著述甚多。可谓东方集大 (第 534H 页)
日。俊乂并造。拔茅连茹。博学敦行之士。指不胜屈。数 国朝人物之盛者。必曰己卯。而数己卯诸贤之冠。必曰 赵光祖,
金湜。虽以文简公臣金净之超诣贯洽眼空一世者。朝罢袖卷。步就讲学。折辈行而敬师之。推以精深于性理。则如 (第 84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