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樂類
易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春秋類
孟子類
五經總義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傳記類
詔令類
雜史類
目錄類
載記類
金石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醫家類
雜家類
法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本緣部類
洞玄部
洞神部
太玄部
 太清歌 万方国尽来庭稽首歌帝仁仰荷生成振

乾纲阴阳顺序民物乐生逢明圣万年春永膺休命华
夷蛮獠咸归正苍生至老不知兵鼓腹含哺囿太平九
有享清宁
奏天命有德之舞 万岁乐 太平天子兴隆日履初
长阳回元吉醴泉芝草休徵集曾闻道五星聚室 贺
圣朝 一人元良百度维新握赤符凝玄应享太清大
礼方行祀事孔明感天心亿载恒承庆明 王慎
德四夷
咸宾 (第 39a 页)
 王时
既克商遂通道于九夷八蛮西旅底贡厥獒太保乃作

旅獒用训于王曰呜呼明 王慎
德四夷咸宾无有远迩
毕献方物惟服食器用王乃昭德之致于异姓之邦无
替厥服分宝玉于伯叔之国时庸展亲人不易 (第 23b 页)
言勿予则非计也言予之恐王以臣
为为秦也故不敢对使臣得为大王计不如予之王曰
诺虞卿闻之入见王曰此饰说也 王慎
勿予楼缓闻之
往见王王又以虞卿之言告楼缓楼缓对曰不然虞卿
得其一不得其二夫秦赵搆难而天下皆说何也曰吾 (第 4b 页)
秦为两敌而民不得安倚秦攻齐而民不
得安倚齐攻秦而民不得安故夫谋人之主伐人之国
常苦出辞断绝人之交愿大 王慎
无出于口也请别白
(国策作请屏/左右今从史)言所以异阴阳而已矣大王诚能听臣
燕必致毡裘狗马之地齐必 (第 5b 页)
声发以散其怒心
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
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是故先
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
行刑以防其奸礼乐政刑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
治道也凡音者生 (第 2a 页)
  者深也

   初九日奉
 上谕怡亲王忠孝性成端方清直当年事我
圣祖皇考敬谨恪恭克尽子臣之道深蒙
皇考慈爱而 王慎
密有加小心安分此中外所共知者逮朕
  御极之初命王总理事务王夙夜匪懈公尔忘私精白
  一心无欺无隐其 (第 4b 页)
  皇上纬武经文奠安荒服大功告蒇天地清宁爰

  发德音宣布中外惟以

  上苍默佑

  宗社鸿庥喜慰之馀倍深敬畏虽诗书所称古之哲 王慎

德无以加焉至于懋赏酬庸颁列爵之荣画凌
烟之像自枢廷襄事军饷持筹以暨戎行末弁
效顺土司并蒙

  奖励 (第 17a 页)
内则乐和柔也)六者非性也(性本/静寂)
(无此六事六事之生由/应感见而动故云非性)感于物而后动是故先 王慎
所 …… (第 4b 页)
以感之(六事随见而动非关本性先王圣人在上/制正礼以防之故先 王慎
所以感之者也)故礼
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胡孟/反)刑以防其奸
礼乐刑政其极一也(四事防慎所 (第 5a 页)
王慎
勿予楼缓闻之往见王王又以虞卿之言告楼
缓楼缓对曰不然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夫秦赵搆难
而天下皆说何也曰吾 (第 9b 页)
(谥/恭)齐王祐(庶/人)
蜀王愔(庶人/谥悼)蒋王恽(为人诬告/惶恐自杀)越王贞(事具/杂录) 王慎

王嚣(谥/殇)赵王福曹王明(庶人贤通谋徙/于黔州而自杀)代王简 …… (第 3b 页)
卜葬其事仍令京兆府接应必使备礼葬毕玄真如愿
往京城使配咸宜观安置
王慎
为襄州刺史以善政闻玺书劳勉百姓为之立
碑慎少好学于文史与越王贞齐名时人号为纪越
许王素节六岁封雍王寻 (第 15b 页)
五年正月封皇弟元裕为郐王元名为谯王灵夔为魏
王元祥为许王元晓为密王又封皇子愔为梁王贞为
汉王恽为郯 王慎
为申王嚣为江王简为代王
十年正月徒封赵王元景为荆王鲁王元昌为汉王郑
王元礼为徐王徐王元嘉为韩王荆王元 …… (第 4a 页)
王正为越王申 王慎
为纪王
十一年正月徒封郐王元裕为邓王谯王元名为舒王
六月徒封任城王道宗为江夏王赵郡王孝恭为河间
王许 (第 4b 页)
革惟此敝风未能尽改自
今已后明加告示使识嫁娶之序各合典礼知朕意焉
其自今年六月禁卖婚
永徽二年九月纪 王慎
等议堂姨母之姑姨及堂姑姨
父母之姑姨父母之姑舅姊妹婿姊妹堂外甥虽并外
姻无服请不为婚诏可之先是御史大 …… (第 3a 页)
法无禁判许成亲于是纪 王慎
等因此有议云
显庆三年七月制王女出嫁者称适不得称降取王女
者称娶不得称尚 四年十月十五日诏后魏陇西李 (第 3b 页)
 (御史劾奏侯君集有反状太宗不信出为吴令杜淹/奏凝直言非辜长孙无忌与君集善由是与淹有隙)
 (王氏兄弟/皆抑不用)
李寀唐太宗弟十子纪 王慎
玄孙也为昆山令
岑仲翔盐官人宰相文本孙也为长洲令时兄羲为金
 坛令弟仲休为溧水令皆有治绩宰相宗楚客语 (第 8b 页)
敬心
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
也感于物而后动(郑玄曰言人声/在所见非有常)是故先 王慎
所以感 (第 4a 页)
晋侯三辞然后稽首受之(贾逵曰稽/首首至地)
作晋文侯命王若曰父义和(孔安国曰同姓故称曰父/马融曰 王顺
曰父能以义)
(和我/诸侯)丕显文武能慎明德(孔安国曰文王武王/能详慎显用明德)昭登于
上布闻在下( (第 26a 页)
言勿予则非计也言予
之恐王以臣为为秦也故不敢对使臣得为大王计不
如予之王曰诺虞卿闻之入见王曰此饰说也 王慎(徐/广)
(曰音/慎)
勿予楼缓闻之往见王王又以虞卿之言告楼缓
楼缓对曰不然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夫秦赵构难而 (第 9b 页)
    册赵王福青州刺史文

    册邓王元裕襄州刺史文
    册虢王凤宋州刺史文
    册纪 王慎
泽州刺史文
    册杞王金鄜州刺史文
    册曹王明梁州都督文
    册郇王素节申州刺史文
  (第 1b 页)
   册纪 王慎
荆州都督文
    册周王显并州都督文 …… (第 1b 页)
   册曹王明虢州刺史文
    册江王元祥鄜州刺史文
    册殷王旭轮单于大都护文
    册纪 王慎
邢州刺史文
    册曹王明豫州刺史文
    册赵王福梁州都督文
    册周王显左卫大将军文 …… (第 2a 页)
   册虢王凤宋州刺史文

维显庆三年岁次戊午正月甲申朔二十九日壬子皇
帝若曰于戏永固鸿基义属于藩卫载孚王化职隆于
制举历选前修兹道无替豫州刺史上柱国虢王凤襟
神秀发理识淹远夙标懿范早茂清徽宽恕以表其情
恭逊以成其美荆河之地巳洽于仁声梁宋之郊伫闻
于善政是用命王为使持节宋州诸军事宋州刺史王
及勋官并如故往钦哉其克膺禋命式遵彝典崇孝义
以训下践忠贞而奉上布廉平之化垂惠爱之风居敬

而行简恤隐而求瘼惟良之丕寄可不慎欤
   册纪 王慎
泽州刺史文
维显庆三年岁次戊午正月甲申朔三十日癸丑皇帝
若曰于戏析壤分圭寄隆于宗子罢侯置守任切于惟 (第 6a 页)
良自古明王率由兹典左卫大将军徐州刺史上柱国
王慎
禀庆璇源分华紫极崇诗书而轨物敦教义而
明道入典钩陈恭肃表于清禁出膺刺举宽简洽于名
藩高平形胜太行重阻 …… (第 6a 页)
   册郇王素节申州刺史文
维显庆四年岁次已未九月乙亥朔二十九日癸卯皇
帝若曰于戏经邦之术寄宗子而维城御下之方资懿
亲而调俗𬗟寻遐载率修斯道咨尔上柱国郇王素节
端嶷幼彰清徽早茂夙闻诗礼之训式光车服之宠邑
连钟武壤接平春合九寨之遥途控三门之险路形胜
之地马牧在斯是用命尔为使持节申州诸军事申州

刺史王及勋官并如故往钦哉夫政化之要礼义为先
臣子之规忠孝为本尔其慎修刺举祗服烱戒仰鸣谦
以自牧无侈纵而违道荷兹隆委可不慎欤
   册纪 王慎
荆州都督文
维显庆五年岁次庚申九月癸亥朔二十五日丁卯皇
帝若曰于戏南纪之津上躔翼轸西浮之路旁带巴巫 (第 8b 页)
信形胜之大泽实英灵之奥府恤隐之寄懿亲攸属班
条之美良翰爰归左卫大将军泽州刺史上柱国纪

渐天汉而含润资日观以摛华艺重三雍道优二陕
梁地挺彦燕馆趋贤位表衔珠入光兰锜职华分竹出
美棠阴简惠以孚 …… (第 8b 页)
   册殷王旭轮单于大都护文

维麟德九年岁次甲子二月巳卯朔九日丁亥皇帝若
曰于戏帝子之星凭紫浔而启耀天孙之岳峙青甸而
摛光故庆表裁梧德成观梓皇跗睿屏声孚地轴之西
储秀英藩飙偃宸街之北冀州大都督上柱国殷王旭
轮金祯挺秀玉颖曾敷姿表淹凝器彩閒润淮南之镜
混冲照于髫辰睢阳之藻齐洪辉于绮日绿车就驾朱
邸洞开榜道招英赐田期彦蕙列清风宣芳于大雅
盖承流月澄华于高义固以联崇躅于河楚茂叠轨

于酆郇是用命尔为单于大都护大都督兼勋封并如
故往钦哉其缄训趋庭兢业履薄方资威横雁塞惠渐
龙沙光膺朝奖可不祗慎
   册纪 王慎
邢州刺史文
维总章二年岁次巳巳(阙/)月庚寅朔十二日辛丑皇帝
若曰于戏昔封唐御极分岳以镇寰区宅镐乘时 (第 13a 页)
建侯
以隆藩卫用能发辉鼎祚翊赞昌图制犬牙以廓地基
茂麟趾而光天绪懿亲启翰其理则然惟尔使持节泽

州诸军事泽州刺史上柱国纪 王慎
禀庆星躔分华帝
圃器表冲邈轨鉴端凝业蕴圭璋艺包文武振英词于
五际陵桂巘而含芳抗送议于三雍警蘋风而鼓誉 (第 13b 页)
 业故改元
己未朗州雌鸡化为雄(新纪/)二月尊考曰周忠孝太皇
妣曰周忠孝太后(以新/纪修)三月癸酉天官尚书武承嗣为
纳言(以新/纪修)夏四月甲辰杀江南郡王炜鄱阳公諲等宗
室十二人(以新纪/通鉴修)己酉杀天官侍郎邓玄挺(新纪/)五月
己巳以薛怀义为行军大总管伐突厥(以新纪/通鉴修)秋七月
丁巳流纪 王慎
于巴州(新纪/)韦待价兵败于寅识迦河 (第 9b 页)
 计不如予之王曰诺虞卿闻之入见王曰此饰说也

  王慎
勿予楼缓闻之往见王王又以虞卿之言告楼缓对
 曰不然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夫秦赵构难而天下
 皆说何也曰吾 (第 28b 页)
价五百两
十五年春正月礼科都给事王三馀御史何倬钟化民 王慎
德各奏建储不报辅臣请建储封王令候旨行
十六年六月山西道御史陈登云请册立东官且罪郑
承宪骄横之状不报 (第 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