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樂類
書類
春秋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法制類
目錄類
正史類
載記類
雜史類
紀事本末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術數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禪宗部類
淨土宗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章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桓帝灵帝昭烈帝
 唐高祖高宗睿宗元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穆宗文
   宗武宗 宣宗
懿宗僖宗合原祀汉共二十一帝
   唐共十有五帝为一龛
 辽太宗景宗圣宗兴宗道宗
 宋太宗真宗仁宗英宗 …… (第 6b 页)
   宗理宗度宗端宗

 金太宗章宗 宣宗
合原祀辽共六帝宋共十有四帝
   金共五帝为一龛
 元太宗定宗宪宗成宗武宗仁宗泰定帝文宗宁宗
 明太 (第 7a 页)
宗仁宗 宣宗
英宗景帝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
   悯帝合原祀元共十有一帝明共十有二帝为一龛
   共增祀一百四十三 …… (第 7a 页)
   办遣祭官于扈从大臣内开列具奏恭候
钦命一人往祭行礼仪与因事遣祭同○是年
圣驾至陜西分遣官祭
 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汉高祖文帝宣帝唐高祖太
   宗 宣宗
陵仪均与祭 …… (第 12a 页)
 帝王陵寝分为七处遣官共七人
 黄帝轩辕氏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汉高祖文帝宣
   帝后魏文帝唐高祖太宗宪宗 宣宗
陵遣官一
   人
 少昊金天氏帝尧陵遣官一人
 太昊伏羲氏商高宗汉光武帝周世宗宋太祖太宗
   真 (第 18a 页)
六年春三月甲子上崩以李德裕摄冢宰丁卯宣宗即
宣宗
素恶德裕之专即位之日德裕奉册既罢谓左
右曰适近我者非太尉邪每顾我使我毛发洒淅夏四
月辛未朔上始听政  (第 78b 页)
奏请
节减其数诏从之南诏丰祐怒其贺冬使者留表付巂
州而还又索暂学子弟移牒不逊自是入贡不时颇扰
边境会 宣宗
崩遣中使告哀时南诏丰祐适卒子酋龙 (第 78b 页)
剪累世胶固之党遂至涉血禁涂积尸省户公卿
大臣连颈就诛阖门屠灭天子阳瘖纵酒饮泣吞气自
比赧献不亦悲乎以 宣宗
之严毅明察犹闭目摇首自
谓畏之况懿僖之骄侈苟声色毬猎足充其欲则政事
一以付之呼之以父固无怪矣贼污宫阙 (第 94b 页)
 勾当军国政事太叔见百官哀戚满容裁决庶务咸

 当于理人始知有隐德焉上崩以李德裕摄冢宰太
 叔即位德裕奉册既罢上 (宣宗/
)谓左右曰适近我者
 非太尉邪每顾我使我毛发洒淅
夏四月尊母郑氏为皇太后
李德裕罢为荆南节度使
 德 (第 64b 页)
 之情不可夺也茂贞亦不受代围覃王于奉天韩建

 移书茂贞覃王乃得归
秋八月韩建刘季述(宦/者)杀通王滋 (宣宗
子/帝之弟)等十一人
 韩建奏诸王罢兵尚苞阴计愿陛下圣断不疑制于
 未乱上不报建乃与知枢密刘季述矫制 (第 45a 页)
 (附古/坛庙)云阳泰畤孝武帝居甘泉宫即于云阳立泰
  畤祭于宫南(贾/志)唐德宗庙在峨山(县/志) 唐宣宗
庙在
  陵前(贾/志)泾河庙在瑞宁乡(马志沣按汉书郊祀志/灞浐 涝泾渭长水以)
  (近咸阳尽得 (第 77a 页)
 (唐书德顺宪/三宗本纪)
穆宗皇帝讳恒宪宗太子以岁庚子春闰正月即位在
位四年
敬宗皇帝讳湛穆宗太子以岁甲辰春正月即位在位
二年
文宗皇帝讳昂穆宗次子初封江王以岁丙午冬十二
月入即位在位十四年
武宗皇帝讳炎穆宗第五子初封颍王以岁庚申春正

月入即位在位六年 宣宗皇帝讳忱
宪宗第十三子初封光王以岁丙寅春
三月入即位在位十三年
 穆敬昏童失德以其在位不久故天下未至于败乱
  …… (第 23a 页)
 用一李德裕遂成其功烈然除去浮图之法而躬受
 道家之箓服药以求长年以此见其非明智之不惑
 特好恶有不同耳 宣宗
精于听断而以察为明无复
 仁恩之意呜呼自是而后唐衰矣(唐书穆敬文武/宣五宗本纪)
懿宗皇帝讳漼 (第 23b 页)
宣宗
长子初封郓王以岁己卯秋八月入
即位在位十四年
僖宗皇帝讳儇初名俨懿宗第五子封普王以岁癸巳
秋七月入即 (第 23b 页)
 谆勉笃诲曰无鄙夫家无干时事又曰太平安乐之
 祸不可不戒故诸主祇畏帝遂诏夫妇教化之端其
 公主县主有子而寡不得复嫁(唐书/本传) 宣宗
属念万寿
 公主盖武皇世有保护之功也驸马郑尚书之弟顗
 尝危疾上使讯之使回上问公主视疾否曰无何在
  …… (第 36a 页)
 欲与我为亲良有以也命召公主公主走辇至立阶

 下不视久之主大惧涕泣辞谢上责曰岂有小郎病
 乃亲看他处乎立遣归宅毕 宣宗
之世妇礼修饰(幽/閒)
 (鼓/吹)
 广德公主下嫁于琮初琮尚永福公主主与帝食怒
 折匕箸帝曰此可为 (第 36b 页)
 无呈身御史周墀入相谓曰何以教我澳曰愿公无

 权墀愕然澳曰爵赏刑罚人主之柄公无以喜怒行
 之俾庶官各举其职则天下治矣乌用权擢翰林学
 士丞旨为 宣宗
礼遇每直必召问得失常夜被旨草
 诏书事有不安者即见帝开陈可否未尝不纳改京
 兆尹帝舅郑光主墅吏豪肆积 (第 71b 页)
 初拜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居易于
 文章精切最工诗颇以规讽得失谥曰文从祖弟敏
 中长庆初第进士 宣宗
立以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会
 党项寇边以司空兼邠宁节度徙剑南西川治蜀有
 劳召还卒弟行简擢进士累迁主客员 (第 50a 页)
 尝曰圣人如影百姓如梦孰为死生元和中示寂(续/文)
 (献通/考)
怀晖漳州谢氏子初受业于同安正寂院 宣宗
诏往京 …… (第 24b 页)
 禅藏总叙之并酬答书偈议论等凡九十馀卷裴休

 有圭峰禅师碑铭在盩厔县(贾/志)
弘辨禅师京兆大荐福寺僧 唐宣宗
问禅宗何有南北
 曰慧能神秀俱弘忍弟子慧能居南而神秀在北故
 曰南顿北渐非禅宗有南北号也又问诸佛书名 (第 29b 页)
  在京兆府云阳县界(文献/通考)在县嵯峨乡化青村封
  内四十里下宫去陵五里(宋敏求/长安志)
 宣宗贞陵  唐宣宗
陵陜西泾阳县祭(会/典)在泾阳县
  西北六十里仲山(冯/志)咸通元年二月丙申葬圣武
  献文孝皇帝 …… (第 71a 页)
 武宗端陵 在三原县东北三十里(冯/志)会昌六年八

  月壬申葬至道昭肃孝皇帝于端陵(唐书 宣/宗
本纪)端陵
  在京兆府三原县界(文献/通考)武宗贤妃王氏审帝已
  崩即自经幄下当时嫔媛虽尝妒才人 (第 74b 页)
其关虎头马岭华阳七盘铁岭清
风匪第察奸平凉有瓦亭焉隗嚣之所以戍守唐肃之
所以牧马灵武而盘桓也有六盘焉 宣宗
之所以成功
吐蕃之所以失利而蹒跚也至于萧关扼据如石斯盘 (第 69b 页)
宝由是人无知者(宣室/志)
唐周公祠灵泉碑泉涌出大五小七观察崔珙奏状勒
石事在大中间石前刻奏状中刻 宣宗
批答后刻珙谢 …… (第 32a 页)
桃李新阴在鲤庭(摭/言)
白乐天杨柳词云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东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及 宣宗
朝乐工唱
此词上问永丰在何处左右具以对因命使取永丰柳 …… (第 56b 页)
乱叶便欲首送京兆曰乔彝
峥嵘甚以解副荐之可也(幽閒/鼓吹)
陜州廉使卢渥在举场甚有时称曾于浐水逆旅遇
微行意其贵人敛身回避帝揖与相见乃自称进士 (第 57a 页)
揽权也又非欲其以强明自任亲治细事不任宰相如
唐德宗而谓之揽权也又非欲其精于吏事以察为明
无复仁恩如 唐宣宗
而谓之揽权也盖欲陛下惩其所
既往戒其所未然操持把握使威福之柄一出于上不
至于下移而已又曰朝廷往尝屡有 (第 14a 页)
等宜检点故事进呈宰执退思退留身言适奉圣训非
古帝王所及上曰朕览 唐宣宗
事群臣有议及储嗣者
辄怒斥去可谓不达理矣于是普安郡王自育宫中至是
已三十年而王天资英明豁达大度左右未 (第 18a 页)
  书法(迎者何备礼也聘召书迎始此终纲目聘召/书迎五是年申公莽辛未年龚胜光武建武)
  (五年耿况唐敬宗宝历二年周恩元 宣宗
大中十/十年轩辕集刘贾于黥布张邈于吕布鲜于辅于)
  (刘和刘璋于刘备赵于段辽不与焉自汉以前所/迎者 (第 38a 页)
   (哀帝尊其祖母及其所生而后书尊拜者十三君/哀帝平帝桓帝灵帝晋哀帝孝武帝魏主诩唐宪)
   (宗穆宗敬宗 宣宗
蜀主昶晋主重贵于是又有遥/尊者矣唐德宗尊妾母非也尊保母甚哉魏主焘)
   (主/浚)
 冬匈奴入朔方 (第 53a 页)
  书法(仙人博士何方士也魏主卒以寒食散误故/特书讥之自是服仙药者唐太宗于天竺方)
  (士宪宗于柳泌武宗于赵归真 宣宗
于李玄伯受/误不一书矣纲目书方士十四人详秦始皇二十)
  (八年书仙人博/士者一而已)
  发明(魏 (第 1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