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詩類
書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政書類
傳記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釋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白鹿子文集序
古之君子以美其德行为先务而不务美其文词穷天
地万物之理察是非善恶之端以正其心谨其言动使
凡本诸身者无毫发之可悔此君子之所汲汲也若夫

言语之华文词之工期后世之所尚岂君子之所汲汲
哉然君子之德果修矣人必慕其人慕其人则其文亦
为世所贵重故文有以人而传者以其德之可尊故也
苟不务此而帷其末虽丽如相 如敏
如枚皋精奇雄健
如柳子厚亦艺而已矣君子宁以是为贵乎越之诸暨
有隐君子曰杨公本初居白鹿山其学一以古人为 (第 44a 页)
   送清源师还天界寺序
清源师泉南之秀也慕浮屠入金华山学道于傅大士
行化之地尝出世矣京师之天界寺为方今第一禅林
僧伽攸聚据猊床挥麈拂者称人天师自非丰才硕德
为上所知者不以授今年春全室禅师泐公以高僧召

见遂有是命清源师闻而往焉全室嘉之延居第二座
夏五月余至京师谒全室方丈始识清源间窥法会之
盛见其持百文规约束大众肃然其容秩然其仪如执
法庙廷人莫敢犯及其退也间一过之则煮茗赋诗歌
吟笑呼以为乐是时全室之客老宿如朽室楩圆彻如
性原明冲默 如敏
机慧皆辱与余游而清源师以方盛
之年清旷不羁之气处乎其间亦一奇也昔宋在汴时
相国寺实为法窟而其杰然者则 (第 33a 页)
   送王绍明郎中序
涸泽之洿有舟焉水不过半腹胶于泥莫能行也及乎
秋水时至瀰谷蔽川而下汪洋汎滥倏焉莫测其舟则
飘然即举汎然而浮浩然而行矣今夫士之生不得其
地进不得其道者亦必待大人君子有以感发振起之
也夫水大可以载舟然水固非与于舟而舟自利于水
也大人君子行为言动亦无与于士而士之兴起者自
有以得大人君子也燕山京师所在固大人君子之渊

薮也而其尤赫赫者惟吾郎中王公焉盖公之为人其
持富以礼其处心以仁其接人遇物以诚故凡一惠一
言之出则使屈者伸滞者通弱者强懦者立学者得以
成其学仕者得以达其仕是以士无贤不肖翕然皆归
之而公初无与于其间也呜呼由公而得以显于世者
天下不知其几何人闻公之风愿见而不可得者天下
又不知其几何人 如敏
中者亦愿见而不可得者之一
也幸而公自去岁冬来济南既就馆宾客之造者车马 (第 6b 页)
诫至今。雪峰不立导。未届于曹溪。旋谒灵树故 知圣大师。(
如敏长老)
以识心相见。静本略同。俦侣接延。仅逾八载。丁丑。
知圣忽一日召师及学徒语曰。吾若灭后。必遇无上人为 (第 07b 页)
诫至今。雪峰不立导。未届于曹溪。旋谒灵树故知圣大师。( 如敏
长老)以识心相见。静本略同。俦侣接延。仅逾八载。丁丑。
知圣忽一日召师及学徒语曰。吾若灭后。必遇无上 (第 07b 页)
人为
吾茶毗。及戊寅岁。 知圣大师
顺寂。恰遇高祖天皇大帝驾
幸韶阳。至于灵树。敕为焚爇。果契前言也。师是时奉诏对
扬。便令说法。授以章 (第 07b 页)
七日后。师自
掴口令正。乃曰。如许多时鼓这两片皮。至今无人医
得。即端坐而逝。

**** 韶州灵树 如敏禅师

闽人也。广主刘氏奕世钦重。署 (第 0104a 页)
知圣大师。
僧问。佛法至理如何。师展手而巳。问。如何
是和尚家风。师曰。千年田.八百主。曰。如何是千年田.
八百 (第 0104a 页)
慧大师
赐紫沙门赞宁奉 敕撰

** 感通篇第六之五(正传十三人附见五人)

*** 后唐韶州灵树院 如敏
(第 0849c 页)
释如敏。
闽人也。始见安禅师。遂盛化岭外。
诚多异迹。其为人也宽绰纯笃无故寡言。
深悯迷愚率行激劝。刘氏偏[襾 …… (第 0849c 页)
。广主
奕世奉以周旋时时礼见。有疑不决直往询
访。敏亦无嫌忌启发口占然皆准的时谓之
为乞愿。乃私署为 知圣大师。
初敏以一苦
行为侍者。颇副心意。呼之曰所由也。一
日随登山脊间。却之潜令下山。回顾见敏
入地焉。苦行 (第 0849c 页)
王来。出以似之。于是怡然坐而殁。
王果至。闻敏巳化。大惊问。何时有疾。而遽亡如是耶。
侍者乃出奁子。 如敏
所诫呈之。王发奁得简曰。人天
眼目。堂中上座。刘王命州牧何承范。请偃继其法席。
又迎至府开法。俄迁止 (第 0495a 页)
何得到与摩?」
师不移丝发,重印全机,虽等截流,还同戴角,每于参请,闇契知见。后出瓯闽,止于韶州灵树 知圣大师,
密怀通鉴,益固留连,去世后,付嘱住持。南朝钦崇玄化,赐紫,号匡真大师。
问:「如何是透法身之句?」 (第 3092a 页)
灵树和尚,嗣西院安禅师,在韶州。师讳 如敏,
冥州人也。自四十馀年,大化汉国,其道行孤峻一方,贤儒敬重极矣。多有异行,南朝礼为师,赐号 …… (第 5107a 页)

知圣大师。
有僧问:「和尚生缘在什摩处?」

云:「日出东方,月落西山。」
「年多少?」
师云:「今日生,明日 (第 5108a 页)
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福州大安禅师法嗣一十人

* 益州大随法真禅师
* 韶州灵树 如敏禅师
福州寿山师解禅师
* 饶州峣山和尚
* 泉州莆田崇福慧日大师
* 台州浮江和尚 …… (第 0281c 页)
。如许多时鼓遮两片皮。
至今无人医得吾口。蜀主钦尚遣使屡徵。师
皆辞以老病。署神照大师。

韶州灵树 如敏禅师
闽川人也。广主刘氏奕
世钦重。署 (第 0286b 页)
知圣大师。
有僧问。佛法至理如
何。师展手而已。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
千年田八百主。僧云如何是千年田八百
(第 0286b 页)
  千顷楚南禅师 乌石灵观禅师
  罗汉宗彻禅师 相国裴休居士
  (长庆安法嗣)大随法真禅师 灵树 如敏禅师
  灵云志勤禅师 寿山师解禅师
  饶州峣山和尚 国欢文矩禅师 (第 0160a 页)
受。七日后。师自
掴口令正。乃曰。如许多时。鼓这两片皮。至今无人医
得。即端坐而逝。

*** 灵树 如敏禅师(长庆安法嗣)
韶州灵树 (第 0223c 页)
如敏禅师。
闽人也。有尼送瓷钵与师。师拓
起问曰。这个出在甚么。曰出在定州。(清凉钦别云。不违此间)
乃扑破。 (第 0223c 页)
 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赤土画簸箕。曰未审此理
如何。师曰。簸箕有唇。米跳不出 问僧。讲甚么教法。
曰百法轮。师拈杖曰。从何而起。曰从缘而起。师曰。苦
哉苦哉 问僧。甚处去。曰哦嵋礼普贤去。师举拂子
曰。文殊普贤总在这里。僧作圆相抛向后。乃礼拜。师
唤侍者。取一贴茶与这僧 众僧参次。师以口作患
风势曰。还有人医得吾口么。众僧竞送药以至。俗士
闻之。亦多送药。师并不受。七日后。师自掴口令正乃
曰。如许多时。鼓这两片皮。至今无人医得。即端坐而
逝。

**** 韶州灵树 如敏禅师

闽人。广主刘氏。奕世钦重。署知
圣大师。僧问。佛法至理如何。师展手而巳。问如何是
和尚家风。师曰。千 (第 0481a 页)
  六合德元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土门赞禅师
  襄州政禅师 吴门弘宣禅师
  幽州超禅师 苏州宪禅师
 长庆安禅师法嗣
  大随法真禅师 灵树 如敏禅师
  
灵云志勤禅师 寿山师解禅师
  饶州峣山和尚 崇福慧日禅师
  台州浮江和尚 潞州渌水和尚
  文殊 (第 0338b 页)
 福州长庆大安禅师法嗣六人

  益州大随法真禅师 韶州灵树 如敏禅师
  福州寿山师解禅师 福州灵云志勤禅师
  台州浮江和尚 南台郑十三娘子
 筠州高安大愚禅师法嗣一人 (第 0003c 页)
七日后。师自掴口令正。乃云。如许多时。鼓
两片皮。至今无人医得。即端坐告终。

***** 韶州灵树 如敏禅师(凡二)
闽人也。僧问。如何是和尚 (第 0090c 页)
  千顷楚南禅师 乌石灵观禅师
  罗汉宗彻禅师 相国裴休居士
 长庆安禅师法嗣
  大随法真禅师 灵树 如敏禅师
  灵云志勤禅师 寿山师解禅师 (第 0005a 页)
  千顷楚南禅师 乌石灵观禅师
  罗汉宗彻禅师 相国裴休居士
 长庆安禅师法嗣
  大随法真禅师 灵树 如敏禅师
  灵云志勤禅师 寿山师解禅师
  饶州峣山和尚 国欢文矩禅师
  台州浮江和尚 潞州渌水和尚
   (第 0551c 页)
七日后。师自
掴口令正乃曰。如许多时。鼓这两片皮。至今无人医
得。即端坐而逝。

**** 韶州灵树 如敏禅师

闽人也。广主刘氏。奕世钦重。署 (第 0657a 页)
知圣大师。
僧问。佛法至理如何。师展手而巳。问如何
是和尚家风。师曰。千年田八百主。曰如何是千年田
八百主。师曰 (第 0657a 页)
曰从缘而起。师曰。苦哉苦哉。

*** 灵树 如敏禅师

僧问。佛法至理如何。师展手而巳。

【颂】
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千年田。八百主。曰如何是
千年田 (第 041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