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易類
四書類
書類
孟子類
論語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別集類
史鈔類
正史類
政書類
目錄類
載記類
職官類
雜史類
傳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術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洞神部
太玄部
續道藏
如子政一罹刀锯没世不齿是太甲之思庸 穆公之

秦南睢之骨立卫武之初筵陈汤之都赖魏尚之守边
无所复施也汉开改恶之路凡为此故明德之君远度
深惟弃短 (第 5a 页)
  羌无弋
羌无弋爰剑者秦厉公时为秦所拘执以为奴𨽻不知
爰剑何戎之别种也后得亡归而秦人追之藏于岩穴
中得免与劓女遇合于野女耻其状披发覆面羌人因
以为俗遂俱亡入三河间(三河间即黄河析支河湟中/河今金城陇西安乡郡之西)

(南/)诸羌共畏事之推以为豪以射猎为事爰剑教之田
畜种人依之者益众羌人谓奴为无弋以爰剑尝为奴
𨽻故因名之其后世世为豪至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
初立欲复 穆公之
(穆公霸有西/戎今欲复)忍季父印畏秦之威
将其众种人附落而南出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诸羌
绝远不复交通 (第 6b 页)
  梦兰(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已兰曰余/为伯倏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
  (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徵兰乎公曰诺生)
   (穆公名之
曰/兰俱左传)荧惑退舍(宋景公时荧惑在心公召/子韦曰可移于相公曰相) (第 30a 页)
 造顾尚书璘先一夕璘梦李白至及见乃山人也遂
 深相结客留四年竟不复返璘尝称其意气雄迈凌
 跨诸贵游似东方朔五官并用才思敏捷似 刘穆之
 
至于□杂俳优忽而整襟谈道抗论世务又大类曹
 子建盖天才宏放依隐玩世之士也
 林彦愈东莞人少服贾困于鱼 (第 94b 页)
 大书不一而城韩城齐城朔方诗必称之又以武人
 宗子譬之王公设险圣人域民而岂徒哉今单父在
 昔为周王子臻邑观单襄之聘楚靖公之处晋 穆公
 之
事周施泽于民久矣乃若宓子贱弹琴而治巫马
 期戴星而理虽劳逸则殊其勤于单者不亦远乎继
 自今其无忘三公 (第 29a 页)
 以行
季隗廧咎如之女也(赤狄之/别种)文公在狄狄人伐廧咎如
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公取季隗生伯倏叔刘公将
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
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及公入狄人
归季隗于晋(左/传)
文嬴秦 穆公之
女也文公之秦秦伯妻之公入以吕郤 (第 39b 页)
  文芈 姜氏(文夫/人) 燕姞 陈妫 江氏 苏氏(文/妾)
文芈芈氏楚女姜氏齐女并文公夫人文公三十五年
(僖二十/二年)楚子伐宋还芈氏姜氏劳楚子于柯泽楚子使

师缙(乐/师)示之俘馘遂入享于郑享毕夜出芈氏送于军
以二姬归楚穆公元年(僖三十/三年)楚伐我将纳公子瑕瑕
死芈氏敛而葬之郐城之下(左/传)
燕姞南燕氏女文公之贱妾也梦天使与已兰曰余为
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为国香人服媚之如
是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
子敢徵兰乎公曰诺生 穆公名之
曰兰及穆公有疾曰
兰死吾其死乎吾所以生也刈兰而卒(左/传) (第 8b 页)
  公子招 公子过 (孔奂/附)
公子招哀公母弟公子过亦哀公弟也招为哀公司徒
哀公二十八年(昭元/年)招会诸侯之大夫于虢三十五年
(昭八/年)公有废疾招过杀大子偃师而立公子留公缢招
归罪于过而杀之冬十月楚灭陈执招放之于越杀孔
奂孔奂者陈大夫招之党也(左/传)

  陈逆臣传 夏徵舒 (夏齧/附)
夏徵舒字南御叔之子母曰夏姬郑 穆公之
女也徵舒
祖子夏名少西是为少西氏徵舒为大夫事灵公御叔
死夏姬通于灵公及公孙宁仪行父(左/传)
国人赋 (第 10a 页)
于高行子(徐整/注)
曾申字子西曾参之子受诗于子夏(陆德/明注)
左丘明授春秋于曾申(刘向/别录) 穆公之
母卒使人问于曾子曰如之何对曰申也闻诸
申之父曰哭泣之哀齐斩之情饘粥之食自天子达布
幕卫也縿幕鲁也(记 (第 35b 页)
  吴珖陈鹤(一瓢/道人)
吴珫字汝秀浙江长兴人隐居蒙山五十馀年自号甘泉
子著书有三才广志史类文编凡千卷又深历数勾股之
学常苦问难无人慨然曰所学非所事所事非所学何以
增长吾智正德中夜观乾象曰旦有奇士托我令童子候
之晚得一儒服者不自通冒入坐久无所言珫曰公非凡
人可告我儒者辟人语则刘南垣忤逆瑾罢官夜泊虑逮
傍徨也相与订交居停久之珫与山人孙一元龙霓等结
社自娱以不见世为荣尚书刘璘曰吾舍丼泉如病肺渴
陈鹤自号海樵山人世袭南海百户正德中从游名山乐

之弃官好客放论今古凌跨恢宏词章书画无不依法尽
致将造顾尚书璘先一夕璘梦李白至及见鹤也璘尝云
鹤气凌迈似东方朔才敏赡似 刘穆之
其为琐屑艺剧忽
整衣帻谈理道办世务又大类曹陈思云时有一瓢道人
匿其姓名敝帻蓬跣担筇竹杖挂一瓢行澧中与 (第 10a 页)
为神庙食百世宜哉
吕宣问字季通开封人文 穆公之
四世孙徙居溧阳父
希圆绍兴甲子倅洋州妾韩氏生宣问甫六岁辞去莫
知所之父卒母李氏独在宣问既长将访所生以 (第 8a 页)
   蜀汉费祎识悟过人
魏正始五年汉主以费祎为益州刺史以侍中董允守
尚书令为祎之副时战国多事公务烦猥祎为尚书令
识悟过人每省读文书举目暂视已究其意旨其速数
倍于人终亦不忘常以朝晡听事其间接纳宾客饮食
嬉戏加之博弈每尽人之欢事亦不废及董允代祎欲
敩祎之所行旬日之中事多愆滞允乃叹曰人才力相
远相此非吾之所及也乃听事终日而犹有不暇焉

   东晋 刘穆之
决事无拥滞
义熙十二年刘穆之内总朝政外供军旅决断如流事
无拥滞宾客辐辏求诉百端内外咨禀盈阶满室目览 (第 32b 页)
   卢循因刘裕北伐袭建康
初徐道覆闻刘裕北伐劝卢循乘虚袭建康循不从道
覆自至番禺说循曰今裕顿兵坚城之下未有还期我
以此思归死士掩击何刘之徒如反掌耳不乘此机而
苟求一日之安朝廷常以君为腹心之疾若裕平齐之
后息甲岁馀以玺书徵君裕自将屯豫章遣诸将帅锐
师过岭虽复以将军之神武恐必不能当也今日之机

万不可失若先克建康倾其根蒂裕虽南还无能为也
循乃从之循自始兴寇长沙道覆寇南康庐陵豫章诸
守相皆委任奔走道覆顺流而下舟械甚盛时克燕之
问未至朝廷急徵刘裕裕方议留镇下邳经营司雍会
得诏书乃以韩范为都督八郡军事遂引兵还
   刘裕决意东还
十三年刘裕欲留长安经略西北而诸将佐皆久役思
归多不欲留会 刘穆之
卒裕以根本无托遂决意东还 (第 18b 页)
 合之际也姚兴既死而秦地大乱武帝举江南之兵

 长驱以攻秦兵不劳而关中定此天下之一时也夫
  刘穆之
死关中未安席不及煖兵不及息而奔走以
 防江南之乱留孺子孱将以抗四方强悍之虏则夫
 天下之势亦随去之而 (第 10a 页)
子云都亚圉弟其世显甚然史记乃无/辟方侯牟云都诸□故皇甫谧遂以高公非高圉亚圉)
(祖绀之字吾知其牵于单 穆公之
言而合之也故遂详/之释例亦云高圉仆窋九世孙而索隐谓辟方侯牟皆)
(二人为得之侯牟或作夷岐伪隃即毁隃祖 (第 10a 页)
 (教之田畜遂见敬信羌人谓奴为无弋以爰剑尝为/奴𨽻故因名之其后世世为豪至爰剑曾孙忍时秦)
 (献公初立欲复 穆公之
迹兵临渭首灭/狄豲戎诸羌畏徙忍及弟舞独留湟中)湟水又东右
 控四水道源四溪东北流注于湟湟水又东径赤城 (第 37b 页)
稍复还煜
曰吾无如之何矣是岁熙载卒煜叹曰吾终不得熙载
为相也欲以平章事赠之问前世有此比否群臣对曰
刘穆之
赠开府仪同三司遂赠熙载平章事熙载北
海将家子也初与李谷相善明宗时熙载南奔吴谷送
至正阳酒酣临诀熙载谓 (第 19a 页)
芮伯梁伯荀侯贾伯伐曲沃二十七年曲沃灭晋王使
虢公命曲沃武公以一军为晋侯武公 穆公之
曾孙也
自桓叔之初封至是六十七年而自武公之立至是三
十七年矣卒代晋为诸侯武公代晋二年而卒子献公
诡诸 (第 3b 页)
 劝力耳
苍梧王(史称后/废帝)休范反萧道成讨平之道成谋废立阴
 结杨王夫等弑帝而立顺帝 袁粲与王蕴刘秉谋
 诛道成不克而死 道成遂有其国而宋侯王皆幽
 死矣
  刘穆之(武帝初破恒玄入建康大处分𢘤委穆之斟/酌时宜随方矫正不盈旬日风俗顿改 刘)

(第 4b 页)
 结杨王夫等弑帝而立顺帝 袁粲与王蕴刘秉谋
 诛道成不克而死 道成遂有其国而宋侯王皆幽
 死矣
 刘穆之(武帝初破恒玄入建康大处分𢘤委 穆之
斟/酌时宜随方矫正不盈旬日风俗顿改 刘) (第 4b 页)
  (毅不欲帝入 穆之
劝帝入辅及言扬州不可假人/ 幕中画策 小大必白 书百函应对不废)
  (内总朝政外供军旅决断如 (第 5a 页)
也适足绝人还为善耳虽忠如鬻权信如卞
和智如孙膑冤如巷伯才如史迁达如子政一离刀锯
没世不齿是太甲之思庸 穆公之
霸秦南睢之骨立卫
武之初筵陈汤之都赖魏尚之守边无所复施也汉开改
恶之路凡为此也故明德之君远度深惟弃短 (第 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