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書類
詩類
春秋類
孝經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正史類
政書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奏議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法家類
藝術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律部類
史傳部類
 其穿凿玄度随方应答竟不肯屈太宗欲广见闻并
 纳之秘府
任氏(希古/)周易注
  唐志十卷
   佚
 计敏夫曰 任希古
字敬臣棣州人举孝廉虞世南器 (第 9a 页)
    按绍兴书目有之

任氏(奉古/)周易发题
  通志一卷
   佚
 杨绘曰庄遵以易传扬雄雄传侯芭至沛周郯郯传
 乐安 任奉古
    按绍兴书目有之
苏氏(鹗/)周易开玄关
  通考一卷 (第 15a 页)
 长于易春秋皇祐五年进士第二人终天章阁待制
 陈师道曰杨内翰绘云庄遵以易传扬雄雄传侯芭
 自芭而下世不绝传至沛周郯郯传乐安 任奉古
(第 20b 页)
 长于易春秋皇祐五年进士第二人终天章阁待制
 陈师道曰杨内翰绘云庄遵以易传扬雄雄传侯芭
 自芭而下世不绝传至沛周郯郯传乐安任奉古

 古
传广凯凯传绘所著索蕴乃其学也
 丁未录杨绘过池阳见丘璿璿曰明年当改元以周
 易步之丰卦用事必以丰字纪 (第 20b 页)
 (御/史)蒋钦绪(胶水人/侍郎)蒋沇(胶水人明/经科邑令)蒋清(胶水人/明经科)羊士

 谔(泰山/人)高适(渤海/人)高沐(渤海人/知州事)高元裕(渤海人/尚书)万珰
 (渤海/人) 任敬臣(棣州/人)
李愚(渤海人中/书侍郎)刘濛(济阴人/大理卿)刘潼
 (济阴人尚/书右仆射)毕諴(须昌人/尚书)毕绍 (第 15b 页)
石议臣仓臣 敬臣
逸臣福臣贺昧死言臣谨与列侯吏
二千石臣婴等四十三人议皆曰长不奉法度不听天
子诏乃阴聚徒党及谋反者厚养 (第 4b 页)
韦方质沈谅裴居道/韦思谦苏良嗣韦待价张光辅王本立范履冰邢文伟)
(武攸宁傅游艺史务滋宗秦客格武乐思诲 任知古
欧/阳通裴行本狄仁杰杨执柔李游道袁弘智崔神基崔)
(元综李绍德姚寿李元素王璿娄师德韦巨源陆元方/豆卢 (第 4a 页)
修祀典望至明年正月祭日差宰臣一人祷
请向后四时祭并请差仆射少师少保尚书太常卿等
官所冀稍重其事以申严 敬臣
等十一月二十五日已
于延英面奏伏奉圣旨令检仪注进来者今欲祭时伏
望令有司崇饰旧坛务于严洁敕旨依奏二年 (第 78a 页)
   侯思止王弘义以告密擢用
天授元年醴泉人侯思止始以卖饼为业后事高元礼
为仆素诡谲无赖恒州刺史裴贞杖一判司判司使思
止告贞与舒王元名谋反元名坐废徙和州贞亦族灭
擢思止为游击将军时告密者往往得五品思止求为
御史太后曰卿不识字岂堪御史对曰獬豸何尝识字
但能触邪耳太后悦即以为侍御史王弘义素无行尝
从邻舍乞瓜不与乃告县官瓜田中有白兔县官使人

搜捕蹂践瓜田立尽又游赵贝见闾里耆老作邑斋遂
告以谋反杀二百馀人擢授游击将军时置制狱于丽
景门内入是狱者非死不出朝士人人自危相见莫敢
交言道路以目或因入朝密遭掩捕每朝辄与家人诀
曰未知复相见否
   来俊臣罗告狄仁杰等谋反
长寿元年左台中丞来俊臣罗告同平章事 任知古

仁杰裴行本司农卿崔宣礼前文昌左丞卢献御史中 (第 6b 页)
忌病舂又请长愿入见长怒曰女欲离我自附
汉长当弃市臣请论如法制曰朕不忍致法于王其与
列侯二千石议臣苍臣 敬臣
逸臣福臣贺昧死言臣谨
与列侯吏二千石臣婴等四十三人议皆曰长不奉法
度不听天子诏乃阴聚徒党及谋反者厚养 (第 4b 页)
 真以为不忠误矣事见通鉴
唐则天顺圣皇后武氏长寿元年正月庐陵王出居于

房州(以唐/鉴修)一月引见存抚使所举人悉加擢用始有试
(以吕祖谦/标目修)筑神都外城(以通/鉴修)庚午贬凤阁侍郎同平
章事 任知古
及狄仁杰为县令流冬官侍郎同平章事
裴行本于岭南(以新/纪修)四月丙申朔日有食之改元如意(以新/纪修) (第 15a 页)
台平章事后谓曰卿在汝南有善政然有谮卿
者欲知乎谢曰不愿知诚有过臣当改后叹为长者未
几来俊臣诬以谋反与 平章事任知古
等七人同入制
狱先是俊臣请降敕一问即承反者待减死仁杰等下
狱俊臣以此诱之仁杰曰有周革命万物维新唐室旧 …… (第 19b 页)
上得召见后问曰卿承反何耶对曰不承则已死
于考掠矣后曰何为作谢死表对曰无之出表示之乃
知其诈于是与同诬 任知古
魏元忠等七人悉免死皆
贬县令契丹陷冀州河北震动召为魏州刺史时驱民
保城脩守具仁杰至曰贼尚远何事疲民悉 …… (第 20a 页)
律谋反者斩身亡即无斩法无斩法则不得
相缘所缘之人亡则所因之罪减诏从之如此获宥者
数十百姓累迁秋官郎中 凤阁侍郎任知古
冬官尚书
裴行本等七人被诬当死后谓宰相曰古人以杀止杀
今我以恩止杀就群公丐 (第 25a 页)
知古
等赐以再生可乎俊臣
张知默固请如法后不许俊臣独引行本更验前罪有
功奏曰俊臣违陛下再生之赐不可以示信于 (第 25a 页)
  (亦以为子孙之计使大臣之后世袭禄位此朕之/心焉又云其国多中国典籍大周然来复得孝经)
  (一卷即郑氏注越王孝经新义第十五一卷即唐/太宗子越王真新义者记室参军 任希古
第撰也)
  (皆金缕红罗标水晶为轴复求诣五台许之/令所过给食又求印本大藏经诏复许之)
 端拱元年夷 (第 20b 页)
(从台托/时也今)
来俊臣罗告 任知古
狄仁杰等(书狄仁杰益州长史任/旧来俊臣传云地官尚)
(左丞卢献等六人并为罗告李峤传云太后使给事中李峤 …… (第 5a 页)
宗庙四方日有叛逆防豫不暇时/其侍者僧徒皆流窜远恶处李商隐宜都内人传云武后篡)
(四方事宜都内人曰大家 知古
女卑于男邪后曰知内人曰/宜都内人以唾壶进思有以諌者后坐帷下倚檀机与语问)
(出房閤断天下事者皆不得其 (第 7a 页)
传琚与岐王范)
(召募数百人于朝堂不得入顷间琚等从玄宗至楼上太上/闻鼓噪声召郭元振升承天楼宣诏下关令 侍御史任知古)
(
窦怀贞等于南衙举兵应之今上密知其事登时勒左右禁/皇实录公主期以是月七日令常元楷以羽林兵自北门入)
( (第 9a 页)
 张志宽(母疾/辄病)
 刘君良(四世同居去妻/易雏令斗 妻)
 王少玄(遗腹生十岁以血/渍野骨渗得父骨)
  任敬臣(五岁母丧哀毁刻七岁闻/立身扬名之训 志从学)
 沈季诠(母溺江投江少/顷还持母臂出)
(隐/逸)王绩(王通弟他大业中丞太史嗜酒还乡学易老庄/置床 (第 33a 页)
 徐有功(蒲州司法不辱一人韩武氏兴狱犯颜争枉/直 争颜馀庆死 纪孝已死不籍其家)
  (天救 任知古
等七人死孝周兴劾之免官而再用/ 下哂然称贺 救窦 谌妻宠氏免死 有功)
  (为民曰失出臣小 (第 19a 页)
愿入见长怒曰汝欲离我自附
汉长所犯不轨当弃市臣请论如法制曰朕不忍致置
法于王其与列侯吏二千石议臣苍臣 敬臣
逸臣福臣
贺昧死言臣谨与列侯吏二千石臣婴等四十三人议
皆曰长不奉法度不听天子诏乃阴聚徒党及谋反者
(第 7a 页)
   谨按敬字改为恭宋人避翼祖讳也
东皋子集二卷
王勃文集三十卷
王勃雕虫集一卷(阙/)
盈川集二十卷

卢照邻集十卷
幽忧子三卷(阙/)
骆宾王集十卷
陈拾遗集十卷 任希古
文集十卷
崔融表集四卷(阙/)
宋之问集十卷
沈佺期集十卷 (第 12b 页)
 物(行/状)

本名希古韶州人举进士未预解荐曲江主薄王仝喜
 遇之时知韶州者举制科仝亦举制科知州怒以为
 玩巳捃其罪无所得惟得仝与希古接坐仝坐违敕
 停 任希古
杖臀二十仝遂閒居虔州不复仕进 (第 19b 页)
希古
 
更名靖取他州解及第景祐中为馆职为范文正讼
 冤获罪由是知名范公参政引为谏官秘书丞茹孝
 标丧服未除入 …… (第 19b 页)
 能出靖置银百两于茶篚中托人饷之所托者怪其
 重开视窃银而致茶于仝仝大怒及诏至州官劝仝
 对当日接坐者余希古今不知所在仝不从对称
 古
即靖是也靖遂以将军分司(记/闻) (第 20a 页)
 周易注十卷(王凯/冲)  周易注七卷(姚/规)
 易一行传注十二卷(李吉/甫)
 周易注八卷(伏㬅/容)  周易注十卷 (任希/古)
 周易注十卷(王玄/度)  周易注十卷(王又/玄)
 周易注十卷(刘/彝)   祥符注十卷(龙昌 …… (第 4b 页)
 周易新注本义十四卷(薛仁/贵)
 周易正义十四卷(孔颖/达)周易正义补阙七卷(邢/铸)
 周易正义十六卷 (任希/古)
周易甘棠正义三十卷(任贞/一)
 周易会通正义三十二卷(纵康/□) …… (第 9a 页)
 周易玩辞十六卷(项安/世)易通六卷(赵以/夫)

 易诀九卷(林德/祖)   周易窥馀十五卷(郑刚/中)
 周易发题一卷(张/元)  周易发题一卷 (任奉/古)
 大易璇玑三卷(吴/沆)  周易宏刚八卷(刘文/郁)
 周易原旨六卷(保/八)  周易辞微三卷(宋 (第 15a 页)